【杂志简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内蒙古蒙医学院学报》、《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合并后的新版。本刊征集论点明确、论据严密之作,主要刊登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博士硕士生论文、省级以上基金项目研究论文。本刊编委会由我校各学科资深教授13人组成。本刊由通辽市邮政局负责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负责国外发行,全国各地邮政所均可订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学报
第二届全国人文社科学报质量进步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世界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论古代蒙古族思维方式中的逻辑因素 莫日根巴图,Morigenbatu
《对三娘子系卫拉特人之说的几点质疑》证补 O.达日玛巴斯尔,O.Darmabazar
《艾蒙的四个儿子》与中世纪东西方民间文学交流 张文奕,ZHANG Wen-yi
唐代渔钓诗词中的意象解读 张希,冯淑然
略论唐代游猎诗繁荣的原因 卓琳,ZHUO Lin
七夕诗源流考论 丁小纯
对艺术批评价值与品格的坚守——评李树榕新著《艺术智慧:对艺术消费客体质量的思辨》 谢云霞,XIE Yun-xia
浅析齐文化与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林荣芳,LIN Rong-fang
近年来关于唐宋文士与儒学研究的综述 张佩
关于黄帝的几个问题 宋立恒,杜珊珊,SONG Li-heng,DU Shan-shan
冷战后美国威慑战略探究 陈小迁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的语言逻辑及其对国家认同建构的启示 刘玉杰,徐杰
“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 谷晰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问题与挑战 舒怀,SHU Huai
论生态环境的宪法保护机制 刘国利,LIU Guo-li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卢怡,LU Yi
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动力系统分析 宋河有,SONG He-you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分析 白雪,陈守东,BAI Xue,CHEN Shou-dong
增长极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张晓虎,ZHANG Xiao-hu
翻译审美及翻译对比美学刍议 杨永刚,YANG Yong-gang
相关期刊简介:简述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论文
内容提要:“世界体系理论”是沃勒斯坦对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现状及深层次原因研究的重要贡献。该理论认为不能在个别国家内部的生产方式、分配和分工关系这一狭窄的范围理解资本主义,强调从世界分工的角度解释资本主义。
关键词:世界体系论文,资本主义论文,发展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1930-)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激进主义思想和对资本主义大胆而有力的批判使他成为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旗帜性人物。由于其著述的主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显而易见的渊源,并且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量术语,如资本、生产关系、阶级等,因此,沃勒斯坦又被西方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世界体系理论”是沃勒斯坦对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现状及深层次原因研究的重要贡献。该理论认为不能在个别国家内部的生产方式、分配和分工关系这一狭窄的范围理解资本主义,强调从世界分工的角度解释资本主义。他的多卷本专著《现代世界体系》集中讨论了三个主题,即:世界体系的形成、运作及基本趋向,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危机,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新范式。
一、“世界体系”理论:概念与理论渊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从“合理化”到“物化”——卢卡奇对韦伯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作者:张海燕;雷子涵;
摘要:对韦伯“合理化”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是卢卡奇·格奥尔格“物化”理论生成的重要环节“。合理化”思想对现代社会结构性矛盾的剖析促使韦伯从主观文化主义转向客观文化主义“,合理化”思想中的量化思维构成了卢卡奇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核心要素之一。卢卡奇虽然共享韦伯对现代性危机的诊断,但是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致力于开辟突破“理性铁笼”的革命方案。卢卡奇对韦伯“合理化”思想的超越主要体现于:第一,实现从“社会解释”到“...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演变及其效益评估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A苏木为例————作者:刘红霞;
摘要:2000年以来,国家以风沙源治理为目标,推动了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政策。生态补偿作为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能够维持草原生态秩序,缓解草原生态与牧民生计的矛盾。草原生态补偿通过国家向牧民提供的经济补偿,在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下协调各方主体的利益,通常以减畜或者禁牧等途径达到平衡草畜、修复生态的目的。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草原生态补偿从政府主导逐渐转向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通过引入市场...
汉娜·阿伦特对亚里士多德活动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作者:张吉维;王博悦;
摘要:亚里士多德人的活动思想是汉娜·阿伦特人的活动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汉娜·阿伦特将人的生活分为积极生活与沉思生活,她对于两种生活辩证关系的探讨,将人的活动的主体从“沉思生活”转换到“积极生活”领域,强调只有“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体现人之本性,颠覆了自古希腊时代以来西方哲学几千年“沉思高于实践”的传统,所以对于汉娜·阿伦特“活动”思想的来源与发展的探索就尤为重要。汉娜·阿伦特对亚里士多德活动思想进行了一定...
清代蒙古地区纪行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书写————作者:郝青云;吕国卿;
摘要:清代蒙古地区纪行诗歌为清代士人及官员因随扈、任职或出使所创,包含了清代蒙古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书写。诗人们详细描写了蒙古地区的山川河流、戈壁草原,对气候和动植物也有详细的描写。同时诗人也描写了路途中所见的关隘、驿站和城市,对所见的昭君、李陵、苏武等历史遗迹进行题咏。这些描写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思乡之情,也体现了中华文脉在北疆的延续
论方登峄边疆诗歌的情感抒发————作者:王若明;管清昕;
摘要:方登峄作为清初遣戍东北的流人代表,在边疆生活的数十年间创作了大量边疆诗歌,他将边疆生活的情感体验熔铸笔端。他在冰天雪地间以感悟人生、结交友人和体验生活等方式完成情感的升华。这些诗歌是诗人纪行之路的真实写照,不仅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心路历程,记录下他的所思所感,更将边疆的异域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诗作反映了诗人流放期间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变化
地域与文学之间:唐诗中的辽地空间书写————作者:冯淑然;李嘉航;
摘要:唐代随着辽地战略地位的提升,文人对该地逐渐关注。普通文士从常人的角度书写了辽地荒凉冷寂的总体背景与紧张冷峻的战争场面;政治地位与生活经验迥异于普通文士的唐太宗及其馆臣则从政治维度出发描摹了风清景明的边地风光,展现了他们掌握政治核心权力的博大胸襟与高度自信。文人通过书写地域文化促进了民俗风情的文本化进程,记录了多元的文化样貌;通过敷衍辽鹤故事,加速了历史元素的经典化进程。同时诗人在书写辽地之时传递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根基与历史逻辑————作者:白晓丽;姜永志;
摘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做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成员拥有的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身份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根基和历史,贯穿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巩固、发展的各个阶段。系统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根基、理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历史逻辑,是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
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本质——兼谈对日美关系演变之影响————作者:赵承伟;张晓刚;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改变人类历史及世界格局的战争,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国内法西斯主义逐渐灭亡。千疮百孔的日本急需推进国内建设和制度改革,以平复国内人民的怨声载道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共同呼唤。在此背景下,美国主导并推动了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但是从连续性与变异性的角度,分析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本质,则是体现出美国利益至上及美国外交理念的改革。美国借助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契机,由此控制日本,进而...
约瑟夫·张伯伦与近代英国个人破产制度改革————作者:袁跃华;
摘要:约瑟夫·张伯伦是1883年《破产法》的制定者与实践者。他提出的破产法改革三大原则成为个人破产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个人破产法改革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张伯伦的个人破产法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该法降低了破产成本,扩大了债权清偿率,提高了破产效率,预防了破产欺诈,减轻了个人破产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为市场主体的有效退出提供了法律保障。该法实施以后,英国个人破产制度历经百余年不曾有...
西辽河横向生态补偿法律研究————作者:付淑娥;王自然;
摘要:西辽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是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创新性举措之一,旨在通过经济补偿等手段解决西辽河流域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协调流域内上下游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签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由生态受益地区向生态保护地区提供补偿,以激励生态保护地区持续进行生态保护活动。西辽河流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流域——辽河的最大分流之一,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绿色命脉”,在西辽河地区的农业灌溉、工业...
史诗《格斯尔》的英译策略探析——以《英雄格斯尔可汗》翻译为中心————作者:刘丹;
摘要:史诗《格斯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文章以《英雄格斯尔可汗》翻译为中心,探究《格斯尔》英语翻译中的翻译成果不足、口传性特征转写的口头传唱韵味缺乏以及文化内涵缺失等关键问题。进一步探析史诗《格斯尔》的英语翻译策略,通过版本选择与合作转译、诗学结构再现以及“归化”与“异化”平衡等策略可以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的适应性转换,达到文化忠实性与英语可读性的均衡,可以促进对外...
金星:蒙古族文化中的象征与崇拜————作者:布仁巴雅尔;恩克纳希;
摘要:金星(?olmun),在蒙古族文化中不仅是游牧生活的时间指示星体,更是传统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文化符号“。金星”多重的象征含义是从天文学知识演化而来的,其文化信仰含义有待我们深入探究。通过对以民间文学为中心的蒙古族传统文化进行知识考古分析可见,萨满教体系中的牲畜保护神吉雅其·腾格里实为金星神人格具象化的结果。随着文化的长期交流与融合,蒙古族金星神的形象经历了显著的转变,从原本的男性牧民形象逐渐演变为...
脱贫攻坚精神引领内蒙古农牧区贫困治理研究————作者:金鑫;王丽香;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牧区贫困治理是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在脱贫攻坚精神的引领下,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胜利。进入后小康时代,贫困治理工作的重点转向治理相对贫困、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总结和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对内蒙古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建设“模范自治区”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下同心、尽锐出战,脱贫攻坚精...
生态保护视角下的温泉旅游发展现状探究————作者:司玉洁;
摘要:温泉旅游作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旅游产业之一,具有一定的康养特色,融合了旅游和休闲的双重功能。温泉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温泉的保健功效。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的温泉被人们视为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天然疗养资源,阿尔山温泉如今已经成为阿尔山市温泉旅游产业的核心支柱。随着温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温泉旅游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开发和利用温泉的过程对温泉周边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王云多;李文琦;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采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对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水平、基金支出水平、养老保险替代率、养老保险参保率进行降维,形成综合评价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指标。同时,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3年至2022年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受到...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货物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作者:胡飞;杨杰;
摘要: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货物出口规模增长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首先,为了明晰人口老龄化与货物出口规模增长之间的理论关系,要分析人口老龄化影响货物出口规模增长的传导机制,包括劳动力成本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出口产业转型升级效应。其次,应用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货物出口规模增长的现实影响。实证...
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作者:刘薇;张则鑫;
摘要: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也是城乡产业发展变革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生产资料配置和流动的系统优化。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诸多现实困境凸显:科技创新资源在城乡地域、主体、投入维度分布不均;城乡产业结构差异明显,要素流动不畅;农村投资环境风险高,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土地资源利用协调难;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居民数字技...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价值、路径————作者:高岩;董优冉;
摘要: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摆脱了旧的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具有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正在发展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首先,阐述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根本逻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探讨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理论基础,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脉络,指出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赋能乡村振兴理论的创新发展...
通辽市零工市场现状及发展研究————作者:田荣凤;宋锐;
摘要:随着政策的推动以及城市发展的需求,通辽市积极构建规范有序的零工市场,为零工人员营造稳定且安全的就业环境。在零工市场的建设过程中,通辽市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从宏观层面进行谋划,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全方位加强宣传,提升零工市场的知名度;创新推出招聘求职的新模式,实现线上就业信息的共享。通过努力,通辽市零工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线下市场的全面覆盖,并与线上平台协同发展,同时推动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场建...
放翁词的体派特征略论————作者:徐文武;宋庆楠;
摘要:放翁词以豪放、婉约、飘逸之风的多样化风格为核心,分别体现于爱国壮词、卜居渔隐词与艳情词中。爱国壮词以悲慨沉郁为基调,抒发抗金之志与英雄失路之痛,较辛弃疾词更显苍凉含蓄;卜居渔隐词融合儒道思想,于平淡冲和中暗藏愤懑,兼具清雅与沉郁的独特风貌,体现出一种飘逸的韵味;艳情词则能直写人事,情感真挚,兼具流丽与骨力。三者共同彰显了放翁词在南宋词坛的题材与风格的多样性,既承苏辛豪放之脉,又融婉约清丽,以其豪放...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苏州
- 省级新闻论坛
- 省级四川文学
- 北大核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南腔北调
- 省级荆楚学刊
- 省级爱情婚姻家庭冷暖人生
- 省级暨南史学
- 北大核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省级新疆地方志
- 省级三月三
- 省级江西图书馆学刊
- 省级红豆
- 省级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国家级出版史料
- 省级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 省级都市
- 省级当代艺术与投资
- 北大核心参花文艺视界
- 国家级国际人才交流
- 省级对外汉语研究
- 省级当代
- 省级理论前沿
- 北大核心十月
- 北大核心长城
- 省级延河
- 北大核心浙江学刊
- 省级理论与创作
- 省级新闻世界
- 北大核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