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潮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湘潮

《湘潮》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3-1345/D
国际标准刊号:1003-949X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主管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本期杂志:《艺海》文学艺术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书法》文学期刊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湘潮》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湘潮》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湘潮》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南社会科学院主管,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本刊,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43-1345/D,国际刊号:ISSN1003-949X,国内邮发代号:42-163,定价6元(人民币)/册。

  为及时反映党史、党建及社会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大进展,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湘潮》杂志特开辟下半月刊,本刊面向基层,以报道各地先进的管理经验、社会成查和党史党建为主要内容,积极宣传党方针政策,及时追踪社会建管理工作的热点。

  【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政法论坛、社会透视、文史天地,经济大观,教育园林等。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探析———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 董伟武 程 银 1-4

  2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马力昉 5-7

  3 19501956 年新中国扫盲运动的成效考察 苏海生 8-9+12

  4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范式之比较 黄雅丽 10-12

  5 一战赴协约国华工始末及其历史影响 杨 凯 13-14+26

  6 严复《圣经》翻译研究 陈 勤 15

  7 安全、荣誉和自己的利益———试析修昔底德的外交思想 张 寒 郭小飞 16-17

  8 论古典功利主义 陈 婷 18

  9 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建设 杨连招 19-20

  10 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 刘秀芝 21+23

  11 浅谈党员权利保护与发挥 舒文娟 22-23

  12 论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六大意义 温 柔 24-26

  13 浅析当前企业网络党建的难点与突破路径 李精华 孙新新 27

  14 浅析“网格化”管理对基层党建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宋 麒 28

  15 重建社会信用信任体系任重道远———小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信用信任体系的影响 杜一宁 29

  16 新时期电力企业如何做好党建工作 邢岚紫 30

  17 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及实践方略 卜亚妮 31

  《湘潮》杂志社编辑部投稿要求:

  1.作者: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来稿请以电子版投稿, 全体作者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 ,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来稿请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科室, 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 。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 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作者姓名在标题下依次排列;单位按照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邮政编码的顺序列于标题下方。

  2.标题:力求简明,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 .内容: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提倡多附图。论著文章4200字左右。

  4.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均为500字(词)以内。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

  5.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7.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

  8.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

  9.图片和表格: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题或表题,说明性的内容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按照三横线(顶线、表头线、底线)表模式制表,表内同一指标数据保留相同的有效位数。所有的图表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表格禁止使用图片。

  10.参考文献:应引自近年出版的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标出,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文后参考文献按照规范书写。

  核心期刊发表:从消费主义的角度解读嘉莉妹妹的迷失

  摘 要:《嘉莉妹妹》是德莱赛自然主义的巨作,其揭露的现实中有着消费主义的影子。本文从消费主义的角度,借鉴马尔库塞、鲍德里亚、凡伯伦等人的观点来探讨这部小说中诸如虚假需求、符号价值、大众传媒的消费元素,以及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单向度思维,以此来揭示嘉莉妹妹在小说结尾获得名利之后仍感到孤独、迷茫、失落的原因。

  关键词:核心期刊发表,嘉莉妹妹,消费主义,单向度思维,迷茫

  在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的帮助及自己的努力下,嘉莉妹妹迅速成名,收获了名利和众星拱月般围绕的男人。她理应感到快乐和幸福,但是在小说结尾的时候,嘉莉仍然感觉孤独、闷闷不乐,甚至被一种恐惧感所困扰。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状态?根据鲍德里亚、居伊・德波、马尔库塞等批评家的理论,这种心理状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原因:

  湘潮最新期刊目录

挺膺担当,书写光明的未来————作者:轩遄;

摘要:<正>秋绥冬禧,春祺夏安。光阴的流转和年岁的转换,就在春夏秋冬的轮回更替中演绎。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四季风景,春是最得人心的,什么时候都让人一往情深。褪去臃肿的厚袄,黄发垂髫,皆欢天喜地,并怡然自乐——春天像一张红请帖,送来了红灯笼,请来了红花轿;春天像一件红棉袄,揣着那红鸡蛋,装着那红包包;春天像一条红腰带,拴着哥哥的心,系着妹妹的笑;春天像一块大红绸,舞着江南的新潮,闹...

他的周围就像堆满了火药桶————作者:史全伟;

摘要:<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达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西安事变后,在以东北军张学良、第十七路军杨虎城、中共周恩来为代表的三方会谈中,周恩来充分肯定了张、杨的爱国热情,并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主张。三方在政策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达成了共识,被称为“三位一体”。周恩来还特别强调:“三位一体”的紧密团结极...

北斗导航: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工程自主可控发展之路————作者:杨俊 ;东方;

摘要:<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航天高科技工程,是我国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后,参观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并讲话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推动疫情防控...

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节选)————作者:蔡和森;

摘要:<正>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确实的信念:即孙中山死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决不至于停止或消灭,只有完全推倒了帝国主义与军阀,这种运动才会停止或消灭。这种信念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和科学的。现在我们更须在积极方面讨论孙中山死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方针应怎样?要讨论这个问题,须先了解中国革命运动的特性。中国国民革命的特性是一面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一面打倒为其工具的中国军阀。这种特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坚持立场,运用方法,形成分析中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再读蔡和森《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作者:桑田;

摘要:<正>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逝世。一时间,中国社会各界关于中国革命今后向何处去的争论声四起,甚至有些声音认为中国革命将会随着孙中山的逝世而消亡。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对此进行了抽丝剥茧、鞭辟入里的分析,撰写了《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一文。他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斩钉截铁地指出“孙中山死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决不至于停止或消灭”,为中国革命注...

从“湘南争论”到通道会议——中央红军长征初期战略转变的酝酿与实现————作者:朱柏林;高青;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1934年10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四道封锁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红军遭受惨重损失,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敌情,中国共产党内围绕中国革命方向和道路的抉择,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思想交锋

红二方面军争取辛亥元老周素园————作者:彭宇;

摘要:<正>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分别在桑植县刘家坪的干田坝和水塔铺的枫树塔举行突围誓师大会。晚,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率两军主力开始突围。红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出发的时候,接到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对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指示,不久又接到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和抗日救国的指示。根据中央统一战线的指示,1936年1月13日,红二、红六军团借在石阡休整的机会,召开了一次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任弼时在...

烽火中守护生命的传奇————作者:梁雅琦;

摘要:<正>1947年1月初,由陈毅司令员指挥的鲁南战役全面打响。正值寒风凛冽的冬日,平邑第一区担架队的354名队员在大队长郭兴茂的带领下,已经连续随军转战了7天7夜,但他们信念坚定,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此时,担架队接到紧急命令:迅速奔赴兰陵西北傅家口附近的战场待命。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很快,队员们的衣服就被冰冷的雪水浸透。郭兴茂大队长目光凝重,他深知这场战斗的艰巨性

褪色军服:见证杨立三的清廉一生————作者:李旭;

摘要:<正>文物源起在杨立三生平事迹陈列室的展柜里,展陈着几件褪色的军服,其中一件外套的衣领处有一个磨损的小洞,但依然干净整洁,仿佛在诉说着这位人民军队后勤工作奠基人勤俭的一生。这是杨立三生前穿过的军装。2019年修缮杨立三故居之时,杨立三的养女李曼雪将其捐赠给杨立三故居。优良家风夯实清廉根基1900年12月8日,杨立三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的一个佃农家庭。童年时期,杨立三家里很穷,靠父亲耕田、...

夏昭炎:“赤脚教授”回乡躬耕“文化田”————作者:易禹琳;

摘要:<正>人物档案夏昭炎,1935年10月生,湖南攸县人。湖南科技大学文艺学教授,从事文艺学、文艺美学研究。年近七旬时退休返乡的夏昭炎,拿出积蓄在家乡“种文化”,成为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热心人和新乡贤的代言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省最美新乡贤。从湖南科技大学退休后,夏昭炎回到故乡——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居住。20余年来,他与老伴杨莲金甘当“种子”、扎根乡土,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

徐宏勇:桃李满园“种树人”————作者:周倜;

摘要:<正>人物档案徐宏勇,1976年3月生,湖南望城人。长沙市雅礼中学教师。从教27年,他始终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将大批学生送入国内外名校深造。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教书育人,他是当仁不让的“大先生”;与人相处,他又化身温暖有爱的“大暖男”。春风化雨二十七载,他用爱守护孩子前行,点亮一盏盏梦想的明灯。长沙市雅礼中学教师徐宏勇,深耕教育一线,培养出一大批...

热血洒山河 忠诚铸丰碑——纪念陈树湘烈士诞辰120周年

摘要:<正>今年是陈树湘烈士诞辰120周年。这位以断肠明志壮举震撼历史的红军师长,在湘江战役的硝烟中,甘当后卫,无惧牺牲,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深情讲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英雄故事,教育全党赓续红色基因,“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

论徐特立精神传承在廉洁教育中的作用————作者:陈启亮;

摘要:<正>徐特立是著名的中共五老之一,被刘少奇誉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荣”,被周恩来称为“人民之光,我党之荣”。徐特立高尚的道德品质,他的“光荣的一生,伟大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以及他为革命和教育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显现出宝贵的精神。平凡中的光辉:修德正身与心忧天下的廉善之源徐特立,一位在中国革命和教育领域留下深刻印记的杰出人物,其一生虽始于平凡,却以卓越的修为与高尚的品德,铸就了不朽的精神...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者:李美玲 ;刘基利;

摘要:<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要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意义重大。正确理解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走进中国共产党衡阳历史馆:探寻新征程中的精神航标————作者:刘思驿 ;贺金龙;

摘要:<正>衡阳是湖湘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有着秀美的山川风光,更在革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中国共产党衡阳历史馆(以下简称衡阳党史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阵地,就像一座闪耀的灯塔,照亮我们探寻衡阳红色历史的道路。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里,翻开这波澜壮阔的红色篇章

本期荐书 《桂林!桂林!——中国文艺抗战》————作者:潘旖妍;

摘要:<正>图书简介作者:杨益群出版单位: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定价:698.00元基本信息作者简介杨益群,曾任广西社科院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室主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深圳市文学学会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深圳市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文艺理论、抗战文化、抗战美术史研究。主要著作(含合著):《司马文森研究资料汇编》(国家社科“六五”规划重点课题)、《桂...

大家谈 桂林的中国文艺抗战,独特的历史现象(节选)————作者:杨益群;

摘要:<正>桂林文艺抗战的始末,广义而言应该是自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但狭义上则是指从1938年武汉沦陷起至1944年9月湘桂大撤退止,前后达六年之久。这期间,桂林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空前繁荣,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文人荟萃,人才济济。由于蒋介石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继北平、上海沦陷之后,广州、武汉也先后失守。东北、华北、华东各沦陷区...

通道转兵的重大意义与时代启示————作者:胡振荣;

摘要:<正>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高度肯定了通道转兵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道转兵作为长征途中进军路线的第一次正确调整,对于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开启,对于伟大长征精神的铸就,对于...

革命之春:从通道转兵到遵义会议————作者:汤建军;

摘要:<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时至今日,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90年,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遵义会议永放光芒”。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及陈列馆时强调:“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

“中央队三人团”在湖南————作者:李勇 ;周雪娇;

摘要:<正>“中央队三人团”是指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三人在长征途中抵制“左”倾错误而结成的团队,大体在红军进入湖南后逐步形成。之所以称“中央队三人团”,是为了与1934年夏中共中央准备长征时的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相区别。“中央队三人团”形成后,对批判“左”倾错误和促成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实现中国革命和红军长征的伟大转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队三人团”...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