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寻根》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寻根》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寻根》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己任,扎根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之中,多视角探寻中华民族文明之源,融学术性文化性为一体。以文化、血缘为纽带,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以两岸三地、全球华人为范围,结合学理,突出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融文化寻根、血缘寻根和山水文化、文化遗产的探寻为一体,突出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山同水的办刊理念,全方位、多视角探寻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寻根寄语、寻根专题、百家纵横、民俗志、东西风、寻根扫描、名门望族、寻根聚焦。
2014年04期目录参考:
1 根是中华民族的源泉 魏宏运; 1
2 午马奔腾 刘桂云; 4-6
3 "姬"姓内涵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杨潇沂; 7-10
4 中国古代的“族”文化 宋亦箫; 11-13
5 清政府与秘密宗教的博弈 沈大中; 14-18
6 国外“寻根问祖”网站兴盛探讨——以Ancestry.com为例 加小双; 19-25
7 普希金中文译名考 平保兴; 26-31
8 镇雄民间葬礼上的"散花"仪式 王国旭; 32-36
9 探访绍兴社戏 马青辉; 37-40
10 闽台福德文化之渊源 汤漳平; 41-48
11 台湾寺庙的雕花石柱 涂慷; 49-54
12 芭蕉箐苗族村嫁妆的调查 董新朝; 55-59
13 神龙本《兰亭序》摹者新证 彭令; 60-64
14 千年古村:绩溪仁里 卞行健; 65-71
15 拙政园:一座园林半园亭拙政园:一座园林半园亭 孙迎庆; 72-81
16 蛇首匕探究 王京琴; 82-88
国家级美术论文发表:浅议由绘画性素描走向设计性素描
摘要:目前高校艺术学科素描教学大体包括绘画性素描与设计素描。绘画学科专业通常重视绘画性素描;艺术设计学科专业更侧重于设计素描。本文作者试图在造型思维、造型方法上分析二者的异同。探讨自己在教学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国家级论文发表价格,美术论文,绘画性素描;设计素描;造型思维;造型方法
绘画性素描与设计素描同为艺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性素描的雏形和胚胎大体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于上个世纪初被引入我国。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为重点。它重视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对客观物象进行分析与描绘,通过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表现力、创造能力以及归纳能力。设计素描则相对年轻,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的训练基础,它在强调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设计师收集形象资料,表现造型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语言和手段。设计素描大体分为结构素描还是表现素描两种。是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及多媒体综合类设计等的重要基础。
寻根最新期刊目录
中华姓氏祖根地·吴姓
摘要:<正>~
中华五千年 寻根三十载————作者:姚小鸥;
摘要:<正>~
共通与互动:儒家视野下的礼俗关系————作者:陈以凤;
摘要:<正>中国历来崇尚大一统。“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一统的理想境界。在疆域广阔的中华大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从东北到西北、从华东到华南,各地的风俗迥异。然而中华文明又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是因为在各地的风俗之上,存在一个更高的文化规范,那就是礼。礼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中国人虽受各地风俗的影响,却有着共同的道德理性、共同的文化认同。礼是精英阶层所塑造的制度规范,俗是...
其世毋忘:西周时期的历史遗忘————作者:李仪琛;
摘要:<正>遗忘是人类大脑遗失存储信息的正常现象。遗忘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在遗忘被觉察后,人类便着手寻找存储信息更为持久稳定的载体,由此产生原始的记录行为,并伴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形成自发或自觉的历史记录。从这一历程来看,处在某一文化环境或社会中的人,所表现出的遗忘倾向以及看待遗忘的态度、应对遗忘的举措,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观与社会文化。由于年代久远,周代历史的研究存在诸多史料不足征的情况,因而...
“鹿头梵志”形象刍议————作者:肖伊绯;
摘要:<正>何谓“鹿头”关于“鹿头梵志”的故事,曾见载于佛教典籍《增一阿含经》。此经第20卷记载了当时尚未皈依佛教的鹿头梵志,曾与释迦在墓地会面,通过骷髅来讨论人之生死轮回的相关问题。在墓地中,释迦选出五具骷髅,由鹿头梵志判定死者性别、死亡原因、治疗方法、死后往生之处等,以及五人死后分别将往生地狱、畜生、饿鬼、人道、天界等“五趣”。在这五项研判中,鹿头梵志均能做到确切无误。可是,后来释迦又拿...
连璧与联璧——史前时期的两种特殊玉器————作者:赫霆;
摘要:<正>连璧与联璧,是我国史前时期器形独特的两种特殊玉器。其中连璧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并从东北地区向外扩散;联璧起源则可能和大汶口、薛家岗、良渚等东部新石器文化中玉环断裂后的打孔补救现象相关,起源后流行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龙山时代的多支考古学文化之中。连璧与联璧,在流行时代上几无并行时期,但因为名称相似,有时也会被混淆,故本文特对两种玉器作一简要介绍与甄别,以便学界及大众更加了解两...
商丘宋国故城城墙出土唐代阎大娘墓志砖————作者:郑清森;
摘要:<正>2023年3月,商丘市文物考古部门在河南省商丘市未来农业庄园内的宋国故城外城南城墙北坡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发掘一座竖穴土洞墓。该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朝北,残长约1.50米,底平,墓道两侧为土壁。墓室位于墓道南侧,南北长约2.30米,东西宽约0.80~0.90米,残深约0.70米。墓室顶部已塌,墓室底部平整,单人葬。墓主人棺木已朽成灰烬,人骨保存较差,呈粉末状。根据墓主人...
《仰韶玉韵》跋——“玄玉时代”研究大事记————作者:叶舒宪;
摘要:<正>1.约公元前4世纪,《尚书·禹贡》云:“禹赐玄圭,告厥成功。”2.约公元前4世纪,《礼记·月令》云:“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个……衣黑衣,服玄玉。”3.约公元前4世纪,《山海经·西山经》记录山丹水流域神圣物产,有为黄帝所食的白玉和可食用的玉膏。玉膏又生出玄玉,黄帝采集玄玉之花,将其播种到钟山。移植播种成功的玄玉,又被美称为瑾瑜,为天下至宝。4.约公元前4世纪,《穆天子传》云:“...
层累的修谱者:东山郑氏族谱中的叙事竞争————作者:杨茂林;
摘要:<正>明清时期,社会上广泛兴起了宗族建设的浪潮。家谱作为宗族建设的核心要素,各族编修不辍。因此,在家族有谱的同时,一族多谱的现象也较为常见。续修、重修的谱牒并非简单地继承原谱,而是对既有内容进行增删。一取一舍的行为,颇值得玩味。东山郑氏族谱便提供了一个可资探讨的案例。现存的两份谱牒存在相互抵牾之处,后修的族谱在追忆历次修谱主事人时进行了层累建构。这种叙事冲突反映了隐藏在尊宗睦族后的支系...
明清时期平越杨氏家族的转型————作者:陈影;
摘要:<正>近年来,明清时期卫所家族的转型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贵州平越杨氏在明清时期的地方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研究杨氏家族,可以管窥明清时期卫所制度下贵州家族的运作模式。《重修杨氏小宗祠谱》由平越杨氏第十六世孙杨裕深重修,成书于咸丰七年(1857年),为清白堂刻本,其家族的家谱文献保存较为完整。本文以《重修杨氏小宗祠谱》(以下简称《祠谱》)为例,阐明杨氏家族由军功...
新发现疑似《四库全书》的一种佚书————作者:杨琳;
摘要:<正>清代沈炳巽的《水经注集释订讹》是《水经注》的一个重要校注本,写定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详见胡适《记沈炳巽的〈水经注〉校本的过录本》一文。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将《水经注集释订讹》收入《史部·地理类·河渠之属》。根据《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九《水经注集释订讹》提要的介绍,《四库》本的来源是“浙江巡抚采进本”,可知是地方官员奉乾隆谕令为编纂《四库全书》征集图书的时候,将沈...
路易十四遥望东方(下)————作者:张西平;
摘要:<正>派往中国“国王的数学家”的动因推动路易十四向中国派出传教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国的全球科学计划。法国的商业活动在财政大臣柯尔贝尔主持下得以复兴。他鼓励手工制造业出口,并吸引全欧洲最优秀的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以及掌握系统知识和新科技的工匠。王室自然科学院建立于1666年。紧接着,巴黎天文观象台建立,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受命开展一项重大的天文学计划,该计划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地理认知...
《荔镜记》中的民俗文化————作者:李雨;
摘要:<正>《荔镜记》,是明代的一部传奇作品,此剧共五十五出。讲述的故事是泉州书生陈三送兄长到广南上任时路过潮州,恰逢潮州的元宵民俗灯市活动,并在此时与黄五娘相遇,二人也由此埋下彼此爱慕的线索。但五娘已被父亲许配给富豪林大,五娘极力拒绝,甚至不惜投井换取自由姻缘的机会。后陈三重游潮州,经过五娘绣楼下,五娘向其抛荔枝做“表记”。后来陈三乔装成磨镜匠李公的徒弟进入黄府,为能与五娘有更多接触,故意...
山神信仰与焉支山神宁济公的祭祀————作者:张建浩;周建强;
摘要:<正>山神信仰是民间的一种古老信仰,起源甚早。焉支山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事关唐朝西部边疆安危,受到唐玄宗的诏封,并命名将哥舒翰修建宁济公祠进行祭祀。焉支山神宁济公信仰既是一般性神灵祭祀活动,又是例行的军队检校活动,是神圣性与世俗性的结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姓氏与人名文化寻根————作者:王泉根;
摘要:<正>人皆有名。人名是代表生命个体的专用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专一性、占有性与永久性;现代人名受到法律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人名要管人的一生,名人之名如孔丘、杜甫、鲁迅更要管到身后,垂之久远。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本文试就人名问题谈点浅见,希望能对世人认识人名及中国人名文化研究有所助益。人名是一个人的永生符号名字是人的称谓符号。人之有名字,犹如物之有标识,取以便称谓、别甲乙,...
鄠邑城隍祭祀民俗————作者:仝朝晖;
摘要:<正>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曾称鄠县、户县)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相关祭祀习俗在今天依然延续。当地还有别具特色的游城隍祭祀习俗,在关中地区独一无二。人们也把游城隍的迎祀仪式称为迎城隍,2014年鄠邑“北乡迎城隍”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地这些城隍祭祀民俗是传统城隍信仰的见证,对于相关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实例参考
邓州南朝墓“南山四皓”人物形象————作者:古花开;
摘要:<正>“南山四皓”,又称“商山四皓”(以下简称“四皓”),指我国秦末汉初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著名隐士。“四皓”是产生于西汉初期的历史题材,以其遁世脱俗的隐逸风度,以及适时出山辅佐贤君的事迹为时人推崇,并在后代被不断演绎,成为历代文人诗词、绘画作品中反复表现的主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器及其地位演变————作者:孔品;
摘要:<正>绿松石器在玉器中属于特殊的一类,考古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绿松石器数量庞大,制作精美,镶嵌技术也很发达。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专门的绿松石器作坊,还发现有1件绿松石龙形器和3件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凸显出其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对二里头文化绿松石器及其地位演变进行研究,可以从侧面了解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社会生活。绿松石器的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绿松石器主要集中出土于二里头...
《诗经与楚简诗经类文献研究》自序————作者:姚小鸥;
摘要:<正>《诗经与楚简诗经类文献研究》一书,顾名思义,它的研究对象是《诗经》和楚简《诗经》类文献。“楚简《诗经》类文献”这个名目,是我的杜撰。它既指向明确,又有较大的内涵包蕴。说它明确,是指载体都是楚简,且皆与《诗经》有关。说它有较大的内涵包蕴,是指它既包括安大简《诗经》这样的早期《诗经》抄本,也包括上博简《孔子诗论》这样的《诗经》学史文献。上博简中的《交交鸣乌》和《采风曲目》等,也应当包...
布依族丧葬仪式中的佛教影响————作者:赵茜茜;
摘要:<正>对于布依族丧葬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多为文献资料式的整理,20世纪90年代前后,不少学者开始从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结合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以个案的形式对贵州多个地区的布依族的丧葬仪式展开了研究。从现有成果来看,布依族的丧葬习俗中有着儒、释、道三种文化影响的痕迹,本文拟重点对其中的佛教因素展开论述。布依族丧葬仪式中的佛教器物及佛教信仰对象佛教对布...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中国地名
- 省级西部广播电视
- 省级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省级影剧新作
- 省级民风
- 北大核心读书
- 南大核心文化遗产
- 北大核心东方剑
- 省级电影文学
- 北大核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省级河南图书馆学刊
- 国家级中华活页文选
- 省级中国摄影家
- 省级文艺争鸣
- 省级老友
- 省级新视觉艺术
- 省级客家文博
- 省级艺术探索
- 学报吕梁学院学报
- 国家级海交史研究
- 省级恋爱婚姻家庭纪实
- 北大核心浙江学刊
- 省级新闻前哨
- 省级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 北大核心电影新作
- 国家级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 北大核心出版广角
- 省级图书馆论丛
- 省级人物画报
- 省级北大荒文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