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绿色中国

绿色中国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228/S
国际标准刊号:1672-7789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局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热带农业》农业科技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禽业导刊》国家级农业期刊

  【期刊简介】

  《绿色中国》是中国第一本国家级综合绿色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获得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惟一绿色期刊,面向社会,贴近生活,面向绿色领域的方方面面,向广大读者奉献丰富的信息、生动的文章和精美的图片,突出刊物的综合性和权威性。

  【刊物宗旨】

  《绿色中国》面向社会,贴近生活,以“传播绿色理念,引领绿色时尚,倡导绿色消费,共创绿色财富”为宗旨,在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医药卫生等与“绿色”相关的众多领域建立了良好的信息网络,及时反映国内外重大绿色动态和信息,以引领中国绿色潮流的旗舰期刊为奋斗目标。

  【主要内容】

  《绿色中国》为半月刊,上半月出版A版(综合版),下半月出版B版(专题版)。《绿色中国》A版(综合版),面向社会,贴近生活,面向绿色领域的方方面面,向广大读者奉献丰富的信息、生动的文章和精美的图片,突出刊物的综合性和权威性;《绿色中国》B版(专题版),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为己任,以绿色领域的热点、焦点和看点为重点,以独具特色的区域、行业和企业为视角,进行具有一定高度、深度和广度的专题性报道,突出知识性和收藏性。

  【业务拓展】

  除了办好刊物外,《绿色中国》为更大范围地宣传绿色理念,不断拓展业务开办。2006年,《绿色中国》参与组织、承办了纪念全民义务植树25周年“绿色中国行——走进北京”大型音乐会、“区域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及科力奥电子商务发展高层论坛”、“林业生物质能源暨小桐子产业化发展论坛”等会议,主办了“森林故事?生活纪实:中国三大知名新闻院校云南之旅”活动。绿色中国网络电视设立了区域、行业和企业频道,开辟了区域、行业和企业电视节目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先河。它将各个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专题电视片进行在线播放,展现出无可比拟的影像信息的冲击力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创办了一个全球化的网络“电视台”,宣传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迅速提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中国第一本国家级综合绿色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也是获准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供代表、委员参阅的惟一绿色期刊。

  【栏目设置】

  特别策划、名人专栏、焦点人物、绿色论坛、绿色科技、绿色宝贝、人与自然、绿色财富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春城的恐怖与悲伤 3

  2 同心共筑中国梦——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采访纪实 9-17

  3 阳春三月马蹄疾——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采访纪实 19-29

  4 让仰望蓝天不再是一种奢望 26-29

  5 让山更青 水更绿 天更蓝 树更壮——访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 30-35

  6 舒楠 打造愉悦生灵的音乐大业 36-39

  7 乡村的收藏 40-43

  8 北京的喜鹊 45-47

  9 新型城镇化的美丽愿景 48-51

  10 钱亚蕊 寻梦最美儿时记忆 56-59

  11 让鸟语花香妆点美丽中国——全国“爱鸟周”活动在京启动 60

  12 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与世界接轨 61

  13 2013 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发布 62-63

  14 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主打科技创意秀 64-65

  15 生态文化 绿海飘香——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巡礼 66-69

  16 在三衢大地上谱绿造福——浙江省衢州市城市绿化建设纪实 70-73

  17 赛罕乌拉观鸳鸯 74-76

  中国正规期刊网投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

  摘要:越来越多的废弃物日益影响着城市的环境、甚至是经济的发展。如何改善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回收和处理正是当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分析其处理方式,探讨其污染防治及再利用。

  关键词:中国正规期刊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防治

  引言

  现在,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因此,对生活垃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对生活垃圾采取必要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非常必要。

  绿色中国最新期刊目录

加强森林防火安全保障的有效对策————作者:郑东迎;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森林防火是一项重点工作,可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防火的基本内容,然后分析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最后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对森林防火安全保障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基于思政教育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作者:王彬力;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作为一门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承载着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责任,体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积极践行。把思政教育融入该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过程中,能够丰富课程的内涵且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围绕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剖析了当前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基于思政教育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策略

国槐播种育苗及大苗培育技术————作者:曹惠鹏;李光锋;

摘要:本文探讨了国槐的播种育苗及大苗培育技术,以满足园林绿化和人工造林对优质国槐种苗的需求。通过选择肥沃沙壤土作为育苗地,采取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以及大苗移植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实现了对国槐的高效培育,并且成功培育出了大量健壮的国槐种苗,大苗生长迅速,树形优美,环境适应能力强。研究结果显示,国槐播种育苗及大苗培育技术可行且有效,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了优质的种苗资源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应用————作者:黄学明;

摘要:本文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实务研究入手,全面阐释了A市4个林场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采用的方法、测定指标、调查结果与分析结果等,通过结合案例分析和实务研究,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工作质量效率的优化措施,希望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守护“东方宝石” 重建生命家园————作者:张学敏;

摘要:<正>“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朱鹮,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鸟”,因其优雅的体态和独特的朱红色羽毛而极具观赏性,被誉为“东方鸟类明珠”。它曾翱翔东亚,却在20世纪遭遇生存危机,猎杀、污染与栖息地破碎化令其全球种群数量骤减,中国境内的幸存者成为物种延续的最后火种。5月22日,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湿地公园,12只人工繁育野化的朱鹮振翅飞往大自然。这是西南地区首次开展朱鹮野化放...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研究————作者:蔡伟红;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是尽快解决当前的城乡发展问题,改善乡村生活质量,建设大美新乡村。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可实现对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高效整合,赋予其更高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一步。为提升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效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本文基于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明确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梳理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思路

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地质勘探技术应用研究————作者:于文浩;王佩韬;

摘要:随着国家对绿色矿山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地质勘探技术作为支撑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手段之一,其应用尤为重要。本文揭示了其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地质勘探技术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了地质勘探技术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深入发展

探讨水工环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作者:陈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矿产行业得到了快速推进,但各类地质灾害问题也逐渐显现。矿山作业的开采环境较为复杂,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对社会以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加强水工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本文简要概述了水工环地质灾害,并分析了其危险因素和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供相关行业借鉴参考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森林生态保护策略————作者:陈晓龙;

摘要:生态环境会对社会发展、人类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合理利用,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森林生态保护工作中,以维护生态稳定。本文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分析了绿色发展理念下森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对其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及管控策略研究————作者:王婧;

摘要:本文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的识别方式及管控策略进行了探讨,诠释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本文全面介绍了针对关键区的识别手段,并提出了管控方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证明了科学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后,再对其实施有效管控,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引领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及管控策略的研究,以期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且具备一定的实践意义

植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作者:薛建华;

摘要:植树造林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能够扩展森林覆盖率,推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植树造林工程中要合理应用植树造林技术,并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本文阐述了植树造林工程的重要性,并对植树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对策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参考

化工园区土壤环境有害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技术分析————作者:周玮玮;

摘要:本文概述了有害重金属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与挑战。首先介绍了传统与现代检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进行了性能评估,然后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基质干扰、快速筛查需求以及法规标准等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供借鉴参考

社会共治视角下矿山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陈柄霖;

摘要:本文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评估方法。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诊断,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系统的修复技术体系,强调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主体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法规完善、公众意识提升和社会监督加强等措施,构建矿山生态修复的社会共治格局,以供借鉴参考

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修复的策略与研究——以利辛西淝河河口湿地为例————作者:陈骏;王冬灵;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西淝河支流河口湿地为例,提出“控源截污-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综合治理策略。通过构建分级湿地净化系统、优化水生植物群落配置、实施清淤疏浚工程等措施,实现水质从劣Ⅴ类向Ⅲ类的跨越式提升。研究表明,湿地系统对COD、氨氮的平均削减率分别达68%和72%,为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生态修复范式

基于灾害韧性视角的绿色综合减灾型社区建设路径研究————作者:刘伟飞;

摘要: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异常频发与城市扩张双重压力,灾害类型日益趋于复合化与系统化,传统以响应为主的灾害治理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为回应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诉求,本文围绕绿色理念主导下的综合减灾型社区构建路径展开研究,借助功能与反馈二维分析框架,推动社区从灾后恢复导向向风险前置与治理协同并重的转变。分析指出,结构稳健性与社会网络协同性的有机嵌合,可形成具有前瞻性、协同性与包容性的减灾战略系统

沙坡头区营盘水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作者:刘新生;黄秀芳;

摘要:本文对营盘水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有效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为流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总结其建设经验、治理体系和模式,对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绿色低碳火车站房设计策略与实践————作者:刘云希;

摘要:火车站房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传统设计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绿色低碳火车站房的设计策略与实践,阐述了绿色低碳理念在火车站房设计中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具体实例强调,设计绿色低碳火车站房能够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旨在为我国火车站房设计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绿色公路设计理念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作者:屠轶飞;

摘要:绿色公路设计理念是新时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聚焦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系统探讨了绿色公路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其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实施路径。研究结果显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能够实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保护生态多样性的目标,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相协调,以期为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交通工程管理模式探究————作者:杨宇;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绿色施工理念在交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随着交通工程行业对环保和资源节约要求的提高,绿色施工理念逐渐受到重视。首先分析了传统交通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绿色施工理念下的新型管理模式以及绿色施工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当前对绿色施工理念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将成为交通工程行业的主流趋势,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中零能耗建筑的设计策略与实践————作者:袁点;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加剧,绿色建筑成为发展重点,零能耗建筑因其低能耗与自给自足特性备受瞩目。本文探讨了零能耗建筑设计的策略与实践,分析了国内外案例在能效、建材、节能技术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研究被动式设计、太阳能光伏、热回收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优化方案,并讨论技术、经济、政策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合理设计与先进技术可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零能耗建筑的推广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