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供水技术

供水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2-1393/TU
国际标准刊号:1673-9353
主办单位: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科学时代》科技论文发表多少钱
下一本期杂志:《四川水力发电》水利论文发表期刊推荐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供水技术》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供水技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城市供水是保证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战略的实施,新水质标准的颁布实施,都对供水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科学技术正是助企业腾飞的强大力量。

  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为目标,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高新技术研发,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863”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等国家级、市级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集团公司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提高了出厂水水质、生产自动化水平和企业管理效率。

  为了促进全国同行业间的交流,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1月创办了《供水技术与管理》期刊,已出版发行16期,得到了全国供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刊登优秀论文224篇。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天津市新闻出版局批准,本期刊已成为公开发行刊物,并更名为《供水技术》。

  《供水技术》得到了技术造诣深的工程院院士和全国重点高校、研究机构、自来水公司知名专家和领导的鼎力支持,由他们担任期刊编委会主任、委员。这对于提高《供水技术》的可读性、科学性、前沿性、活跃学术气氛,将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诚挚希望借《供水技术》刊物,为促进我国供水行业的学术交流构建一个新的平台,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衷心期望《供水技术》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共同支持和呵护下,办出特色与水平,成为我国供水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媒体和桥梁。

  主要栏目:研究论述、技术总结、设计经验、工程实例、运行管理、分析监测、节水与回用、施工监理。

  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鸣网郑重承诺:

  1、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各类杂志的官方网站或杂志社,是快速高效发表论文的中介机构,谢绝投递杂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务全面,包括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取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的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无其他额外费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认证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凭借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审核、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供水技术》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供水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超滤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及膜污染研究进展————作者:陈彦蓉;

摘要:地下水和地表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水源,这些水源水中大多含有天然有机物。超滤可以去除水中大部分天然有机物,但在膜过滤过程中,天然有机物与水中的矿物质沉积在膜上形成滤饼层,造成膜污染的同时,严重影响超滤工艺的性能。通过预处理、原位物理或化学清洗等方法,可以缓解天然有机物造成的膜污染。详细分析了天然有机物造成的膜污染机制,探讨了新型技术在超滤膜处理天然有机物的应用,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全天候城市智慧水务平台顶层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作者:唐作寿;李亚洁;冯宜伟;曾贤强;陈学仕;

摘要:智慧水务平台作为水务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为水务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结合兰州城市供水集团的业务特点,通过深入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提出集团全天候城市智慧水务平台的建设目标,并先后完成该平台功能架构与技术架构的设计,总结该平台实现过程中的5项关键技术,为城市智慧水务平台在企业的实施和应用奠定基础

黄土高原地区自来水厂扩建方案——以佳县自来水厂为例————作者:刘碧尧;

摘要:受地理条件和水质限制,黄土高原县城供水难度较大。为研究黄土高原县城供水建设方案,以佳县自来水厂改建为例,在调查供水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施工投资等因素,对佳县自来水厂建设规模、选址、供水系统、管网衔接和水质处理工艺等进行探讨,提出采用自流供水方式和膜分离技术、电解食盐法制备二氧化氯的消毒工艺,使县城供水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榆林西南新区近远期供水建设方案分析————作者:柴磊;孙卫勇;

摘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石油及岩盐资源丰富,水资源紧缺,水质较差。为了确保榆林市西南新区供水安全,基于榆林市新区社会经济情况和供水现状,在分析区域水资源和供水水源、水质的基础上,对2种给水系统及净水厂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探讨,提出西南新区近期供水采用地下水,远期采用王圪堵水库地表水,水处理工艺采用格栅-机械搅拌混合池-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方案

榆林市高泥沙含量引黄工程泵站设计————作者:马源;

摘要:为了确保黄河高含沙水流下的抽水泵站能满足使用要求,基于榆林市引黄工程基本概况,在分析泵站布置、水沙特性和泵站特征水位、净扬程的基础上,从投资、运行和管理方面对葛富村一级泵站与百雨沟二级泵站泵型和台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立式离心泵具有较好的抗沙磨蚀性能,两级泵站采用5台工作泵、1台备用泵的方式,可在确保引水流量的基础上减轻泥沙腐蚀

基于关键节点水质水量监测的片区污水管网缺陷诊断————作者:韩菲;张胜;闫腾飞;

摘要:以某片区污水管关键节点的水质水量为分析对象,开展该片区污水管网的缺陷诊断。通过建立片区污水管网概化图,制定基于关键节点的水质水量监测方案,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第1次主干管道上关键节点的水质水量分析结果,选取COD为重点检测指标,划定第2次监测的重点管网区段和范围,并基于第2次的COD浓度划定重点排查的支管区段和范围,最终确定造成该段污水管网缺陷问题的原因和位置,为片区污水管网的修复治理工程提供...

2种CO2投加装置在加压泵站的应用和对比————作者:琚小伟;许志辉;刘群;

摘要:随着城乡供水管网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管网不断延长,易出现滞水现象,同时在新建或流速较低的管道中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通过2种不同CO2投加装置在加压泵站的应用和对比,阐述装置的特点、控制原理、使用条件和CO2投加效果。以某泵站为例,进水pH值为8~8.3, CO2投加量为4 L/m3时比较经济,出水pH值基本稳定...

组合式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厂尾水的效果分析——以铜陵滨江生态湿地为例————作者:孙祥;何尚卫;

摘要:采用组合式人工湿地对污水厂尾水进行水质提升,具体工艺包括:预处理塘、曝气好氧塘、廊道式植物拦截墙及多级表流湿地,其中表流湿地植物以沉水植物为主。该组合式湿地占地面积约446 666.7 m2,处理规模为42 000 m3/d。组合式湿地系统稳定运行1 a,出水COD、NH3-N、TP最高浓度分别为29.8、1.25、0.196 mg...

城市供水管网抢修引起的二次污染及应对措施————作者:何余;

摘要: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城市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供水管网一旦出现二次污染或突发状况,将严重干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结合某市供水系统运行情况,深入探讨供水管网抢修过程中引发的二次污染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管网水质的多项措施和方法

黑河供水系统在线综合毒性测定仪的运行分析————作者:刘坤;任德成;张斯峻;

摘要:黑河供水系统的在线综合毒性测定仪使用费希尔弧菌作为检测生物,它利用发光强度的损失比例判断被测水样的综合毒性水平。黑河供水系统自2009年起将在线综合毒性测定仪应用于城市地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测,该设备输出数据稳定可靠,对水源和输水过程中水质的实时生物毒性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氯酸盐便携式测量仪在自来水厂的应用————作者:徐敏;闫颖怡;施谨超;

摘要:水和商品次氯酸钠中氯酸盐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离子色谱法,该方法受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不便在中小自来水厂开展。便携式氯酸盐测量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但该设备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验证。通过对氯酸盐标准溶液、水样加标样品和稀释后次氯酸钠溶液的加标样品进行测定,验证便携式氯酸盐测量仪检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0.10~1.00 mg/L的范围内测量水和商品次氯酸钠的100 000倍稀释液中的氯酸盐具有较高的精密...

再生水利用现状及展望——以天津市为例————作者:徐闻彧;

摘要:大量城市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形成再生水,成为城市运行中的重要水源。目前,再生水已逐渐被更多国家和地区采纳,成为水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再生水的推广和应用,在公众接受度、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法规政策完善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探讨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水中溴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作者:赵广运;

摘要:采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溴酸盐、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检出限分别为0.001 5、0.001 1、0.001 4 mg/L,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04 5、0.003 3、0.004 2 mg/L;采用低、高2个浓度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的混合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0.200 mg/L,溴酸盐加标回收率为102.2%、99.7%,二氯乙酸加标回收率为102.3%、99.8...

《供水技术》编辑部

摘要:<正>《供水技术》杂志创刊于2007年,由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主管,其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2-1393/TU。《供水技术》针对国内外供水行业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技术前沿问题,致力于传播和交流先进技术与成熟的经验,提高专业人员技术素质。《供水技术》着眼于供水企业的运行、生产、营销、服务、施工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进行广泛地交流与研讨,内容涉及水厂设计、老水厂改造、水厂自...

菌藻共生系统应用于污水处理研究现状————作者:张荣新;黄思源;王荣洁;

摘要:系统综述了菌藻共生系统的作用机制,阐述了该系统中细菌主导的有机物氧化与反硝化脱氮路径、微藻驱动的光合固碳与氮磷同化过程;综述细菌-微藻系统的群体感应现象与信号分子(如AHLs、IAA)介导的菌藻互作网络;根据菌藻共生系统主要的规模化困境,总结不同影响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与其对应工艺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不确定度评定————作者:贾仕杰;王清桦;刘坤;

摘要:开展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不确定度评定。对实验流程进行分析,设计鱼骨图确定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及拓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含量为0.02μg/L时,方法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02μg/L;在置信区间为95%、k=2时,方法的拓展不确定度为0.004 0μg/L。该方法为检验检测数据的符合性判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在临界值报告中起到附加说明的作用

磨墩水库低溶解氧原因分析和水质污染指数评价————作者:许霞;许长丽;王向东;

摘要:使用在线溶解氧仪监测磨墩水库溶解氧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该水库溶解氧季节性变化明显,但24 h监测数据变化趋势不明显。结合不同深度水样监测结果可知,水温和水深对溶解氧有交互影响作用,夏季气温过高、取水口位置过低均会导致溶解氧过低。水温达到20℃以上,需关注水深3 m以下的溶解氧含量变化。对采集水样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溶解氧与pH、总氮等呈负相关,与TOC呈正相关。结合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利用综合...

水中微塑料检测技术进展研究————作者:刘佳玥;郭茜楠;

摘要:近年来,水中微塑料的检测技术发展迅速,样品采集方法主要包括大样本采样法和区域拖网法,分离提取方法包括筛分过滤法、密度分离法、消解法,分析鉴定方法包括目视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热分析法与分子光谱分析法。通过讨论分析微塑料样品采集和分离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阐述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水中微塑料检测方法亟待标准化等问题及其治理建议

吸附材料对水环境中氟化物去除效能及机理的研究进展————作者:岳浩伟;高洁;

摘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影响,水体氟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主要问题之一。常用的除氟技术包括沉淀法、膜技术、吸附技术等,与其他技术相比,吸附技术具有高效、简便、低成本、可再生利用等优势。对不同碳基材料、天然矿物、金属材料对水体中氟化物去除效能及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吸附材料已有突破性研究进展,但仍需要进行材料再生性研究

二维层状膜的构建、调控及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前景————作者:宋泽源;苏生会;

摘要: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海水淡化技术被视为关键解决方案。综述了二维层状膜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材料和成膜构建方法对膜性能的影响。这些膜因其优异的离子筛分能力和高效水处理性能而备受关注,但在能效和结构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还探讨了外部环境对离子传输的影响机制。随着技术进步,二维层状膜有望克服现有瓶颈,成为应对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技术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