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JournalofEngineeringStudies(季刊)曾用刊名: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2009年创刊,是国内外“跨学科工程研究”领域内第一份综合性学术刊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工程建设和工程发展的实际,前瞻性地研究和传播工程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进展,实事求是地研究工程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多学科视角地研究工程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探讨工程与创新的公共政策议题,努力推动有关领域的学术发展,进而服务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栏目设置工程评论、程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工程哲学、工程史、工程社会学和工程教育、书评、书讯等。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2、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3、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4、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284;总被引频次:28
阅读推荐:管理工程师
《管理工程师》1996年创刊,主要刊发管理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文章,《管理工程师》杂志主要刊发管理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文章,主要栏目有企业管理实务、财务管理、管理艺术、教育博览、工程管理、领导论坛、新视野,等等。欢迎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高校等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踊跃投稿。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论设计的创造性本质————作者:邓波;韩茜;
摘要:传统哲学基于绝对本质主义实体论和物理主义还原论的立场否定人工物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致使人工物存在论和知识论难以成立。人工物设计哲学也仅仅局限于方法论,历史的原因还导致艺术设计和工程设计的二元分立。批判和摒弃传统哲学绝对主义的立场,承认不可还原的新质事物的“涌现”,才能在存在论上确立事物“创造性”地存在起来的本质。从分析荷兰学派就人工物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逻辑鸿沟”的发现中获得重大启示,进而认为正...
实践认识论视域中的设计————作者:王金柱;刘畅;
摘要:基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与设计转向,探讨设计作为人类在世生存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人与世界关系的重构作用。从实践认识论视角出发,系统考察设计活动的认识、行动和价值三个维度,揭示设计不仅是改造世界的手段,更是人类存在方式的体现。研究发现,设计认识论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性,通过“行动中的反思”深化对设计本质的理解;设计行动论揭示设计源于人的理智与选择,通过欲求驱动实现理性与行动的融合;设计价值论则通过价值...
引江济淮通航渡槽水桥工程设计哲学与应用————作者:杨善红;
摘要:引江济淮通航渡槽水桥是一座通水、通航的世界级水桥,也是上下两条河道垂直交叉的水立交。该桥承受着旱、涝水位下近4万t变化的超级可变重载,这在国内外尚属首例,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均鲜有先例可循,少知和未知问题突出。渡槽水桥创新创造性提出的左右分幅、一分为二,上桁下拱、合二为一,上开下合、相克相生,外桁内波、对立统一的总体概念设计和工程哲学思想,有效也成功地解决了渡槽水桥特有的上下、左右、内外、表里以及分...
面向造物本身的设计哲学反思————作者:谢旭斌;贺怡雯;郭睿旻;
摘要:在数智时代,传统造物观念面临思维认知与价值对齐错位的双重挑战。通过解构“物”的物理功能属性、社会礼法内涵及文化精神意蕴三重维度,揭示传统“道器并存”造物观,推动数字与物质融合带来的设计思维转型及价值观提升,化解人工智能时代价值对齐、思维认知适应性困境。运用文本诠释与田野实证的方法,提出“文化基因解码-技术伦理重构-数字媒介转译”的创新路径。构建了“自然伦理-工艺智慧-数字生态”三维协同的认知框架,...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规划设计哲学内涵————作者:徐国平;
摘要:本文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深中通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复杂的建设条件、功能需求及建设目标,探讨了重大跨海通道工程的规划研究思路、勘察设计方法、组织管理模式及创新路径。深中通道作为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集群工程,面临“大、软、高、扰”四大技术难题。提出以问题为导向,运用系统思维和集群思维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哲学思维揭示超级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跨...
数智时代公共艺术的具身设计逻辑————作者:夏梦;王峰;
摘要:数智技术驱动下的当代公共艺术正经历从静态物质形态向动态交互系统的范式转型,传统公共艺术研究因受笛卡尔身心二元论桎梏,过度聚焦视觉符号而忽视身体作为意义生成场域的核心地位。因此,本研究基于现象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哲学的跨学科理论谱系,系统阐释数智时代公共艺术的具身转向及其设计逻辑。通过整合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的本体论、具身认知的“4E”框架及唐·伊德的技术中介论,重新锚定身体作为意义生成的动态场...
智慧油田建设的思考与设计原则————作者:刘合;姚尚林;李欣;苏健;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需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智慧油田建设成为石油行业突破传统开发模式瓶颈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系统论、唯物辩证法和实践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智慧油田建设在数据管理、平台技术、智能应用、组织管理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以“聚能-赋能-释能”为主线的智慧油田生态系统设计原则。研究指出,智慧油田建设需通过数据治理、模型构建、数字孪生融合和智能决策支持等多维度协同,推动油田生产...
设计哲学:问题域、核心范畴和核心命题————作者:李伯聪;
摘要:设计是工程活动的首要和关键环节和纽带。历史上,设计和哲学曾经长期相互分离。随着现代设计和现代哲学的发展,设计与哲学相向而行形成交集,形成了设计哲学的问题域,设计哲学得以形成。设计是设计哲学的核心范畴,其内容和意义是提出工程问题并确定合理的、优选的工程活动目标和相应的操作程序。设计哲学的任务是探索“设计之道”。设计哲学的核心命题是要从“四理”(设计之人理、设计之事理、设计之物理、设计之器理)的相互作...
人机共同体伦理对齐设计初探——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和进路————作者:阮凡;潘恩荣;
摘要:伦理先行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作为新兴数字经济业态,直播经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网络主播+数字技术平台”模式,构成一种新的数字经济“人机共同体”。“伦理对齐设计”指的是网络主播从销售者转向生产者,基于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伦理素养赋予商品新的伦理价值。“人工智能+生产性劳动者+伦理对齐设计”是新兴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伦理先行发展方向。“人机共同体伦理对齐设计”为未来...
意向、物质、设计知识:人工物三元关系论探析————作者:齐康;
摘要:在关于人工物的哲学探讨中,物质单一论的支持者力图仅从物质性视角阐释人工物未能企及预期理论高度。尽管结构-功能双重属性论纳入了意向性考量,却面临着逻辑鸿沟,可能会陷入心物二元的困境,且两种理论都难以解释不具备物理功能的艺术人工物及缺乏具体结构的数字人工物等现象。为破解人工物所遭遇的难题,霍克斯提出了“计划”的概念,而邓波则建议增加“形态”这一新维度,这些思路与阿里瑞兹·曼苏引用的波普尔“世界3”理论...
中国深空探测任务规划与实施的启示————作者:李静文;贾阳;
摘要:中国深空探测任务实施二十年间,在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包括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巡视勘察,以及采样返回等一系列的国际首次,是中国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贡献,也赢得了全球的广泛赞誉。深空探测工程的技术难度大,进度要求紧张,项目管理工作复杂,工程设计过程面临的约束众多,需要同时处理好设计的先进性与可实现性、系统功能复杂性与技术实现能力、空间恶劣的环境与任务可靠性、空间环境模拟的复...
从“事实”与“价值”问题到“设计”问题————作者:郭逸;刘俊宏;魏建武;
摘要:事实与价值的分合这一古老的问题,不仅是哲学的基础问题,在现代,也成为了人类命运所系的现实问题。休谟以来的主流观点认为,事实与价值之所以分离,因为实然无法推出应然。但是,事实与价值的模态,可以对齐的是,实然与诚然,必然与应然,可能与可以,而不是实然与应然,并且,实然与诚然才是“是”在事实与价值两个面向的基本范畴。按照这种对齐,将塔斯基解决说谎者悖论的方式扩展到价值的面向,可以发现关于“是”的一般规则...
墨工设计哲学初探——试论中国古代已经有成体系的设计哲学————作者:纪阳;张平;
摘要:《墨经》文本中蕴含了一套完整的设计哲学思想。“所得而后成”触及了物性成因分析的根本议题,“体,分于兼也”则阐述了系统观念,探讨了整体与部分间的解构与建构过程,与设计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紧密相连;“且,言然也”揭示了设计的本质是构想未来事物的形态,与设计本体论息息相关;“所得而喜,所得而恶”关注用户体验,着重指出设计需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与情感反应;“功,利民也”强调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造福民众,“不...
规训、强化与体验:网络游戏设计中伦理嵌入的三重机制————作者:冯怡博;张卫;王前;
摘要:网络游戏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文化载体,已经超越单纯的娱乐功能,演变为新型的社会交往平台。针对当前网络游戏设计中伦理价值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有必要在游戏设计中嵌入伦理价值,以规范和引导游戏参与者的道德决策和行为。规训、强化和体验,为网络游戏设计的伦理嵌入提供了三种实现路径。在规训层面,结合“虚拟身体”认同理论,通过适度平衡游戏秩序与沉浸感来优化游戏设计;在强化层面,引入计算主义视角,将道德行为数值化,...
明朝对朝鲜王朝的火器技术传播——以虎蹲炮的嬗变为例————作者:王昕然;冯震宇;
摘要:明代中期,北部边防和东南沿海倭患的严峻形势,推动了火器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嘉靖年间,面对倭寇的频繁侵扰,戚继光对中国传统火器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良。他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火器——虎蹲炮,不仅提高了火器的机动性,而且增强了实战中的火力支援能力。虎蹲炮不仅用于东南沿海抗倭,而且用于明朝北部边防,成为明军的主流火器之一。1592年,壬辰战争爆发,明廷调蓟镇南兵入朝支援,虎蹲炮也随之进入朝鲜。在朝鲜,虎蹲炮进行了...
雁门民居大木架营造技艺研究————作者:刘臻;咏梅;
摘要:地方传统建筑营造不同于官式,是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作为晋北地区的代表性营造技艺,其大木架设计与制作经过工匠配料、放样、构件画线3重层层深化、细化的工序而得以实现。由于技艺承载于人,由匠人间言传身教的方式而代代相传,在长期的营造实践中工匠生活的风土环境于大木架营造过程中显化,形成了地方营造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工匠间使用基于雁门方言语系的术语、符号和区别于官式的、更贴近...
人工智能对工程生态的塑造与驱动————作者:王大洲;孙皖湘;余江;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渗透于各个工程领域,不仅塑造了工程生态的面貌,还驱动着其动态演化。本文从工程生态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及生态竞争格局,着重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塑造工程生态,以及驱动其动态演化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机制。人工智能促使人工制品成为人类活动的智能伙伴;它重构了工程生态中各类生态关系的框架;同时,人工智能使得数据流成为工程生态运行的“血液”,让算力网络成为其“神经中枢”。人工智能驱...
迈向工程管理哲学——首次“全国工程管理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作者:王楠;
摘要:<正>2024年10月20日,首次“全国工程管理哲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
扎根工程生态,审视工程管理————作者:傅志寰;李伯聪;王大洲;
摘要:本专刊聚焦“工程生态与工程管理”主题,旨在推动工程哲学从“五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工程本体论、工程方法论、工程知识论、工程演化论)走向包括“工程生态论”在内的“六论”,并从理论建构走向为工程实践赋能。本文从“工程生态论:概念构建与工程实践的互动”“数智化浪潮下的工程生态重构”“工程主体与工程管理价值观”“跨层次协同的生态治理”等四个方面,对专刊论文进行概述和点评,期待本专刊能够推动构建工程哲学...
凝心聚力,持续打造原创成果发表平台
摘要:<正>2024年悄然逝去,2025年已经到来。这不仅是时间的更迭,更是新机遇的叩门。2024年,中国在重大工程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实力。航空航天领域,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并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为月球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天宫空间站完成扩建,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太空科学实验和国际合作的能力。交通领域,川藏铁路全线贯通,将极大改善西藏与内地的交通联系;京沪高速磁悬浮试验线启动...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世界科学》
- 省级《煤矿机电》
- 北大核心《水资源保护》
- 国家级《中国设备工程》
- 国家级《广播电视信息》
- 北大核心美食研究
- 省级孝感学院学报
- 省级《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 省级饮食科学
- 省级《交通科技与经济》
- 北大核心《电测与仪表》
- 省级《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光谱实验室》
- 省级有宠
- 省级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省级运载火箭与返回技术
- 北大核心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 国家级中国环境管理
- 国家级《饭店现代化》
- 北大核心湖北社会科学
- 省级科学课
- 北大核心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山西交通科技
- 国家级监督与选择
- 省级《化学工程与装备》
- 北大核心《现代铸铁》
- 省级内蒙古水利
- 国家级《有色设备》
- 北大核心《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