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机车与动车》(原:内燃机车)(月刊)创刊于1966年,由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主办。本刊宣传和贯彻国家关于内燃牵引方面的技术方针政策,实现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和推广内燃机车及相关专业方面的试验、研究、运用、检修、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推动内燃牵引专业的发展。
《铁道机车与动车》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铁道机车与动车杂志栏目设置
试验研究 计算分析、综述述评 探讨建议、结构改进、设计制造、产品介绍、检修运用管理、仪表检测
铁道机车与动车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铁道机车与动车杂志社要求
1、《铁道机车与动车》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阅读推荐: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管理期刊,创刊于1986年,由铁路工程定额所主办。是全路唯一的以工程定额与工程造价管理为主题、工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术性刊物,是广大铁路工程技术、工程经济人员开展学术研究、经验交流、信息互通的园地。面向的主要对象是铁路行业从事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程经济人员及从事工程造价的教学科研人员;路外各地方、各行业的建设主管部门、建设银行、造价管理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其他与铁路建设有关的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该刊为双月刊,全年出刊发行6期,定价39元,目前发行量已达5000册以上。已经成为铁路及相关部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得力助手。
铁道机车与动车最新期刊目录
CEA6A1型新能源轨道车动力电池系统研制————作者:刘海松;阚京波;吕晋晓;陈志;丛巍;宋俊锋;
摘要:在CEA6A1型新能源轨道车上,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研制动力电池系统,为轨道车牵引和辅助系统供电,将电池状态(电压、温度、电流、SOC等)实时上传到整车微机控制系统,同时具备消防灭火功能,并通过试验证明其设计满足技术输入要求
动车组空调压力波保护系统故障分析及优化建议————作者:崔允开;顾正伟;
摘要:通过对CRH380B型动车组空调压力波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压力波控制数据板卡故障和新风与废排风压力波气动风门无法正常关闭故障是导致空调压力波保护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与运用检修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动车组空调系统故障率,保障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牵引电机低阻力外部冷却风道优化设计与仿真研究————作者:乔巍;李瑜;刘银涛;王本义;安然;季玲;
摘要:牵引电机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核心动力源,其冷却效率直接关联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能源效率。针对某型牵引电机外部冷却风道,采用多阶段优化策略结合流体仿真与参数化建模,有效降低了风道阻力并优化了风量分配。优化结果显示阻力下降了51%,风量分布更为均匀,显著提升了系统整体效能。这项成果对轨道交通车辆冷却通风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铁路车辆黏滑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开发与验证————作者:任宝珠;姜宋阳;郭洋;徐文婧;宋君健;
摘要:铁路车辆轮轨黏滑控制技术的研发需要基于大量的线路试验,不仅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且实际工况很难在线路中完整复现,导致控制算法开发周期长、验证不充分。基于此,搭建了完整的列车及轮轨动力学Simulink数学模型,并将其下载至实时仿真机运行,形成一套黏滑控制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通过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为铁路车辆黏滑控制技术的开发验证提供高效、完整的测试环境
一种重载内燃机车车架设计————作者:屈洪;许齐;邢莹莹;
摘要:介绍了一种重载内燃机车车架结构设计特点以及主要大部件的设计过程。车架采用双侧梁箱式框架结构,油箱参与车架承载,风道采用强制导风结构,对整个车架以及风道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并进行试验验证,车架满足设计要求
基于高速动车组轮对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作者:邵振伟;杜新伟;马柳青;李斌;彭东方;叶文;
摘要:随着国内高速动车组配属量不断增加,动车组轮对数量越来越庞大,目前动车组存在轮对数量较多、管理难度大、集中更换轮对时易遗漏等问题。以CRH3、CR400AF型动车组轮对为研究对象,镟轮机实测数据为驱动,基于数理统计建立磨耗规律模型及镟修规律模型;根据两车型动车组镟修周期、日均走行公里数、车组高级修间隔公里数、轮对周期磨耗量和镟修量及动车组轮对技术参数等特征参数搭建动车组轮对剩余寿命数学模型。将训练好...
内燃机活塞环外圆型线对摩擦学性能影响规律研究————作者:包文韬;韩毅;谭勇敢;
摘要:为提升内燃机整体性能,降低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摩擦损失,针对内燃机活塞环外圆型线设计方案对活塞环-缸套匹配副摩擦学性能影响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最小油膜厚度、摩擦力及摩擦功损失。设置7个对照组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一环偏桶面和二环对称桶面对最小油膜厚度都有较好的影响,大桶面二环的整体摩擦学性能表现优异
内燃机车打温管理系统研究————作者:李明;
摘要:冬季时内燃机车每间隔6 h至少起机打温0.5 h以保证机车水温不低于20℃,为解决机车防寒打温作业量大、不易控制的难题,同时节省柴油和人力消耗,保证柴油机质量状态良好,研制内燃机车打温管理系统。将机车的打温方式由定时定量改变为实时对机车水温进行监测,根据机车水温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寒打温工作。打温系统由采集终端、一级基站、二级基站、入网基站、服务器和显示终端等部分组成,应用于内燃机车冬季打温...
电力机车25kV高压电缆E型接口T形连接器研究与设计————作者:侯春涛;郭振东;林军中;姜赞;张东远;
摘要:介绍了基于电力机车25 kV高压电缆E型接口T形连接器应用需求的国产化产品自主研发,对国产与进口产品从结构、技术参数、安装工艺、仿真验证等差异进行多方面对比,论证了国产E型接口T形连接器完全满足电力机车25 kV高压电缆运用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国产化产品的装车运用考核、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创造了条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梁设计及其性能研究————作者:姚召定;蔡茂;李慧颖;侯帅昌;鞠增业;石扬;
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刚度高、抗疲劳、阻尼系数高等优异特性,是轨道车辆天线梁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方向。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梁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天线梁在冲击和随机振动工况下的安全裕度达到5.04以上,比原钢质结构减重70%以上
理事单位介绍
摘要:<正>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是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中车上市资产之一。公司被评选为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中国中车集团的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了以智能机械、立体车库产品为核心,以紧固件、起重机械、液压拉铆、立体仓储、气动工具等产品为多元的智能装备产业格局。公司作为国内智能装配行业总体解决方案专业提...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正>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股份公司)前身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02年3月改制为股份公司,现注册资本(总股本)为58亿元(股),中国中车持股93.54%。一、企业规模长客股份公司是我国知名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及出口基地,是中国地铁、动车组的摇篮。公司现有员工18000多人,总部有新老两个整车制造厂区,总占地面积45...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具有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开发、规模制造、优质服务的完整体系。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个国...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摘要:<正>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唐山公司)始建于1881年,是中国第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车唐山公司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研制了中国第一辆货车、第一辆轨道检查车、第一辆特种车和第一辆高级公务车,创新开发出中国第一列双层内燃动车组、第一列摆式列车、第一列70%低地板轻轨车、第一辆常导中低速磁悬浮...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摘要:<正>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坐落于美丽的湘江之滨,毗邻京广、沪昆铁路线,占地2.25平方公里,中国中车旗下的核心子公司,中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湖南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公司业务集中在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动车组、轨道工程车,磁浮列车、储能式电车等新技术公共交通车辆、重要零部件、专有技术延伸产品、维保及机电总包服务等领域。公司自1936年创建以...
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冷却装置标准中关键技术要求分析及建议————作者:乔巍;张紫诺;
摘要:介绍了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冷却装置相关标准,对标准中冷却装置散热性能、流阻、功耗、噪声、重量、振动速度、密封性、清洁性、绝缘性能以及散热器耐盐雾环境能力等关键技术要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上述关键技术要求的指标值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为冷却装置技术标准的制修定和应用提供参考
表面残余应力对车轴疲劳强度的影响————作者:李维平;姚银;李前;张智萍;宁巍彦;白兰;
摘要:介绍了车轴表面残余压应力与残余拉应力分别对其疲劳强度的影响,文章从车轴的特点、模型的建立、残余应力工况及模拟、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研究表明,残余压应力能够有效降低车轴截面的当量疲劳应力幅值,从而提升车轴抗疲劳性能。可考虑通过实施滚压等表面强化处理,为车轴薄弱部位引入残余压应力,从而增大疲劳强度安全裕度
碳中和燃料在机车大功率内燃机上应用的技术路线探究————作者:李梦斐;
摘要:机车应用场景复杂,机车用大功率内燃机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从中远期来看主要依赖于碳中和燃料的应用。文章介绍了碳中和燃料现状与产业发展,从技术可行性、污染物排放、配套技术、燃料等方面分析了碳中和燃料在机车大功率内燃机上应用的可能性,并结合机车特殊应用场景,按功率等级探究机车用碳中和燃料大功率内燃机技术路线,并提出相应建议
电电双源制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设计与研究————作者:李俊祥;赵永明;隋锡征;王建武;
摘要:适用于干线运输及调车作业的电电双源制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最高运营速度120 km/h,针对该型机车的主要性能参数、设备布置及各关键子系统技术特点,就机车装载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新能源机车用ZDZ型制动控制系统————作者:夏军;苟海鹏;王继荣;王帅帅;王成程;
摘要:介绍了新能源机车用ZDZ型制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背景、主要组成部件,阐述了自动制动、单独制动、惩罚制动、失电制动等功能的实现逻辑。将ZDZ型制动控制系统与传统老旧直流内燃机车装用的纯空气制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各方面的对比,体现了ZDZ型制动控制系统的优越性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食品工业
- 北大核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质谱学报
- 省级中国安全生产
- 北大核心震灾防御技术
- 国家级航空知识
- 北大核心航空动力学报
- 省级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济南纺织科技
- 国家级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
- 省级自然密码
- 省级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北大核心四川环境
- 北大核心动力工程
- 国家级中国食物与营养
- 省级铁道运营技术
- 省级淮阴工学院学报
- 国家级染整技术
- 国家级科学世界
- 国家级今日科苑
- 北大核心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 北大核心昆虫天敌
- 北大核心化学进展
- 省级篮球
- 国家级中国女性
- 国家级气象软科学
- 省级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 form工业设计意念
- 南大核心环境保护
- 省级上海建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