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技术》冷藏科技期刊,创刊于1978年,由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全国商业冷藏科技情报站等单位主办制冷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国内权威性专业刊物。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既有较高的学术性,有较强的实用性。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冷藏加工,制冷技术(包括空调)专业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冷藏操作人员及施工安装人员。
冷藏技术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冷藏技术杂志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冷藏技术杂志社征稿要求
1.《冷藏技术》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冷藏技术》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冷藏技术》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阅读推荐: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科技杂志,创刊于1984年,由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主办。本刊着重介绍减速顶调速系统在研究、设计方面的新成果,交流减速顶调速系统在测试、运用、维修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报导国内外在驼峰编组调速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情况和动态。
冷藏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商超CO2制冷系统技术应用及碳排放计算分析————作者:李锋;刘忠宇;王建锋;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商超CO2制冷系统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基于国内三家比较典型的商超CO2制冷系统应用案例,通过运行参数分析了CO2跨临界增压系统及CO2亚临界复叠系统的制冷剂、系统耗电量、热回收量的对比情况,并计算得到三个案例整个制冷系统的年碳排放量。另外,采用了LCCP(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对商超制冷系统进...
深化铁路冷链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的路径研究————作者:甘茂乂;
摘要:随着我国消费升级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铁路运输具有能源消耗低、运输量大、稳定性强等优势,但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仍存在市场份额较低、设施不完善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短板。本文从政策、技术、经济等角度分析铁路冷链物流的现状与挑战,提出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网络布局等策略,构建现代化铁路冷链物流体系,助力我国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新一批1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发布
摘要:<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有关工作部署,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确定并发布新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广州、杭州、盐田等1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入选。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5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共105个基地,完成《“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的到2025年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目标任务...
国家标准《冷库管理规范》2025修订版发布
摘要:<正>2025年4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国家标准《冷库管理规范》(GB/T 30134-2025)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替代现行标准。与2013版相比较,新版标准做了多处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删除了国家法律和强制要求已经规定的内容;(2)增加了委托贮存资质和信息管理方面的要求;(3)细化了厂区机动车限速要求...
冻藏过程中温度波动幅度对牛霖品质的影响————作者:吴冬夏;黎紫璇;张博文;邓佳慧;沈彩梦;商照远;万家欣;杨永安;栗琼琼;张冠宇;
摘要:为探究冻藏过程中温度波动及波动幅度对牛霖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控制不同温度波动幅度((-18±0.1)℃恒温组、-18℃~-16℃组、-18℃~-14℃组、-18℃~-10℃组),测试并分析了牛霖在6周冻藏期内质构与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以及温度波动幅度的增大,牛霖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回复性和嫩度逐渐降低,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
生猪屠宰车间参观走廊的设计难点与优化策略研究————作者:成昱光;张文娟;
摘要:在生猪屠宰车间中,由于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以及企业对外展示的需求等因素,参观走廊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在生猪屠宰车间中设置参观走廊时,工艺钢梁的高度和防火分隔设置所带来的视线遮挡问题,以及内走廊的通风和采光问题。针对这些设计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几个具体的设计案例来详细阐述这些解决方案是如何在实际的屠宰车间项目中得到应用和实施的
《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发布
摘要:<正>4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印发了《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协同应对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化,推动相关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半干旱地区风能驱动空气取水装置的性能研究————作者:周瑞;王森;杨任新;张丽;胡骏;高春庆;徐健;
摘要:为解决空气取水机在半干旱地区适用性低和能耗大的问题,在冷凝结露、风电、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风能驱动空气取水装置。对低露点温度和高露点温度两种条件进行空气取水实验,分析了空气取水装置在半干旱地区的可行性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冷凝结露式空气取水技术可以应用在半干旱地区;低露点温度条件下,以“结霜-除霜”的方式周期式取水,相对湿度越高,蒸发器翅片上结霜速率越快;在相同相对湿度条件下,高露点温度...
制冷剂再生与销毁技术发展综述————作者:王海涛;滑雪;侯富民;蔺吉瑞;肖雅;孙志利;朱良玉;石岩;郑紫怡;李姚佳;逯嘉琪;张泷月;
摘要:梳理了当前制冷剂再生与销毁技术的研究进展。在制冷剂再生技术领域,总结了制冷剂分离的主流技术路径,对比了吸附分离、膜分离和萃取分离方式的优缺点。针对制冷剂销毁环节,剖析了高温降解法的技术局限性与热催化、光催化分解等绿色技术的现状及产业化前景。并给出了现阶段制冷剂分离技术及销毁技术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内容为推动我国制冷剂再生和销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与全球环境...
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孙欢;赵旺;吴冬夏;杨永安;陈嘉瑞;
摘要:相变蓄冷技术具有高效储能、恒温调控和节能降耗等特性,在食品冷链物流中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蓄冷技术进行分类指出相变蓄冷技术在冷链中的独特优势,并分析了无机、有机及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特点。围绕食品冷链的实际需求梳理当前蓄冷相变材料物性优化、蓄冷环境与蓄冷材料的适配性研究、蓄冷装置的换热性能研究、蓄冷系统节能降耗研究等主要研究重点,总结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进展。最后结合冷链发展趋势展望相变...
制冷压力容器设计标准差异性分析与探讨————作者:熊从贵;何静;
摘要:针对制冷压力容器,将NB/T 47012-2020和GB/T 150-2024在材料选择、设计要求、检验要求、低压侧容器的设计参数确定、热处理要求等进行了对比,发现NB/T 47012-2020在材料选择、检验和热处理方面的要求高于GB/T 150-2024,总结了制冷压力容器设计时在采用设计标准、确定设计参数和热处理要求时的常见问题,提出来NB/T 47012-2020在设置检查孔、确定设计参数...
某冷库项目NH3直接蒸发制冷与NH3/CO2复叠制冷能效差异分析————作者:伍晓辉;马进;尹从绪;
摘要:本文以某冷库项目中分别采用氨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和氨/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的两栋冷库为例,分别计算其在设计工况和实际运行工况制冷系统的理论计算综合能效,并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设计工况下,氨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的理论计算综合能效比氨/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的理论计算综合能效高9.0%;在实际运行工况下,氨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的理论计算综合能效比氨/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的理论计算综合能效冬季高42....
冷库氨制冷系统安全运行风险隐患分析与管理措施研究————作者:李重谦;
摘要:氨作为制冷剂在低温与制冷行业已有长达150年的使用历史,但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在使用氨制冷过程中因管理不善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给社会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尽管如此,氨仍然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相较于国内目前广泛应用的R507A等制冷剂,在环境保护和系统节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系统性分析了冷库氨制冷系统存在的安全运行风险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与管理策略。研究表明,通过设备维护、泄漏防控、智能化监...
某冷库制冷机组冬季启动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作者:张申;吴邦喜;
摘要:本文针对某低温冷库项目中风冷式冷凝压缩机组在冬季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该项目位于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制冷机组在停机一段时间后常出现冷凝压力过低、油压差不足及低油位等故障报警,导致设备无法顺利启动。本文通过对制冷系统和机组内部构造的深入研究,全面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制冷机组内部结构进行了局部优化改造,有效消除了启动故障
大型物流冷库的消防设计探讨————作者:张伟秋;
摘要:本文基于多个大型物流冷库的设计和运营经验,总结分析消防设计中应遵守的规范。重点探讨保温材料的选择、消防系统设计要点等问题。由于冷库常年低温高湿的特点,消防设计需要特别考虑,以提高整个物流冷库的安全水平
三级复叠制冷系统的热力循环计算与回热效率分析————作者:张龙灿;
摘要:通过建立三级复叠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选取R290/R170/R14和R404A/R23/R14两组制冷剂组合,以每级循环压缩比大致相同为原则,对比蒸发温度变化对压缩机排气温度和COP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者制冷循环的高压级排气温度大于后者,但前者制冷循环的中压级和低压级排气温度却小于后者。此外R290/R170/R14制冷循环的COP均大于R404A/R23/R14制冷循环的COP。同时,随着回热...
商超冷冻冷藏低GWP工质/CO2复叠制冷系统性能分析————作者:刘圣春;张绮桐;代宝民;
摘要:为解决商业超市食品冷冻冷藏领域传统制冷剂带来的高全球变暖潜能值及碳排放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低GWP工质与CO2复叠的双蒸发温度商超制冷系统。高温区低GWP工质选取R450A、R513A、R515B和R454C,构建相应的热力学模型,并对复叠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全年的性能系数(COP)展开了全面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当系统蒸发温度逐步升高时,R513A/CO2...
全国冷冻冷藏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
摘要:<正>5月27-29日,由全国冷藏科技情报站、中国制冷学会冷藏冻结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制冷学会、天津商业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冷冻冷藏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浙江省制冷学会冷冻冷藏年会在杭州召开。会议以“聚力谋发展新质赢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近400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零碳园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摘要:<正>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零碳园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要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要求以园区为载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自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此次零碳园区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将进一步加速零碳园区建设。冷链物流园因制冷、仓...
《冷库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冷库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2月实施
摘要:<正>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的《冷库(箱)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44015-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个针对冷库及压缩冷凝机组的强制性能效标准,覆盖了新建的建筑物式冷库、装配式冷库以及电机驱动的容积式压缩冷机组(如活塞式、螺杆式、涡旋式等),同时排除非电动机驱动系统、冷藏集装箱等特殊场景,明确了冷库(箱)...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纯碱工业
- 国家级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 国家级华南地质与矿产
- 省级贵州茶叶
- 国家级小水电
- 省级江西水利科技
- 北大核心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城市
- 国家级电工材料
- 省级吉林气象
- 省级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 省级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 北大核心压力容器
- 国家级房材与应用
- 省级新建筑
- 省级水产养殖
- 省级汽齿科技
- 省级江西建材
- 北大核心环境科学
- 北大核心西北地质
- 北大核心应用声学
- 国家级中国公路
- 省级中小企业科技
- 国家级铁道通信信号
- 省级矿山测量
- 国家级钢结构
- 国家级盐科学与化工杂志
- 北大核心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 省级管理工程师
- 北大核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