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压力容器》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主办,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承办的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压力容器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实用技术以及相关技术信息等。自创刊以来,《压力容器》杂志在中国压力容器行业的学术界和工程界均获得了崇高的声誉,确立了较高的学术地位,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据库将其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将其编入评定为“中文核心期刊”。《压力容器》杂志也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及统计机构收录,并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在第五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是一本在本行业中质量较好、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科技期刊。
办刊宗旨:及时报道创新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强调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突出实用性的方针,推动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办刊特色:追求刊物的高品位、高质量,突出刊物的工程应用背景;跟踪国家攻关课题,报道前沿科技成果;鼓励学术争鸣,促进经验交流。
读者对象:从事压力容器科研、设计、制造、使用、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高级技术工人。
期刊资质:中国机械、仪表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会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CEPS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第五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类核心期刊
第五届安微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栏目设置】
标准规范、试验研究、设计计算、制造与安装、技术综述、安全分析、检验与修复、经验交流、项目信息、专利信息、学会活动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多孔管子管板液压胀接性能影响的分析 和广庆,杨圆明,李翠翠,HE Guang-qing,YANG Yuan-ming,LI Cui-cui
应变强化后容器的外压屈曲分析 陈希,郑津洋,缪存坚,高晓哲,惠培子,丁会明,CHEN Xi,ZHENG Jin-yang,MIAO Cun-jian,GAO Xiao-zhe,HUI Pei-zi,DING Hui-ming
循环内压载荷下厚壁圆筒的棘轮极限 彭红宇,郑小涛,喻九阳,徐建民,王成刚,PENG Hong-yu,ZHENG Xiao-tao,YU Jiu-yang,XU Jian-min,WANG Cheng-gang
X80钢双丝螺旋焊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余磊,轩福贞,YU Lei,XUAN Fu-zhen
压力容器疲劳分析的修正方法 曹丽琴,黄彦春,CAO Li-qin,HUANG Yan-chun
核电站主蒸汽超级管道热挤压管嘴设计优化 李强,王磊,马国顺,刘翠波,LI Qiang,WANG Lei,MA Guo-shun,LIU Cui-bo
氢气与天然气长输管道线路设计ASME 标准对比分析 蒋庆梅,张小强,JIANG Qing-mei,ZHANG Xiao-qiang
反应堆压力容器结构完整性评估中缺陷分布分析 陈明亚,吕峰,王荣山,余炜伟,郑维栋,刘向兵,黄平,CHEN Ming-ya,LFeng,WANG Rong-shan,YU Wei-wei,ZHENG Wei-dong,LIU Xiang-bing,HUANG Ping
氧气球罐顶部进气阀连接螺柱断裂原因分析 陈勋,郑连学,周士猛,周丽琴,CHEN Xun,ZHENG Lian-xue,ZHOU Shi-meng,ZHOU Li-qin
蒸汽过滤器疲劳强度与寿命分析 赵静,靳慧,ZHAO Jing,JIN Hui
换热器管板角焊缝相控阵自动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郭伟灿,钱盛杰,凌张伟,GUO Wei-can,QIAN Sheng-jie,LING Zhang-wei
电力工程职称论文:采煤工作面机电设备的选型与配套
【摘 要】伴随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采煤工作中的工作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为现代化机械采煤带来了机会。从过去的人力开采逐步向现代化机械采煤技术发展,是现在的趋势。
【关键词】电力工程职称论文,采煤工作面,机电设备,回采
在国外发达国家,全机械化采煤已经实现,而世界第一采煤大国的中国,依旧处于,人工采煤,半机械化采煤共同进行的基本国情。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煤炭的需求。首先,我国发电系统主要是火力发电,其能源直接利用就是燃煤蒸汽机发电机组,而美国普遍使用的是内燃机发电机组,这就导致了两国对煤炭需求的根本不同。针对这些,近年来,国家对十几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重点进行了预抽瓦斯使用发电的技术革新改创,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仍旧无法改变,这将是长期困扰我国对煤炭需求的根本因素。
压力容器最新期刊目录
核电主管道316LN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作者:侍克献;王延峰;张作贵;王苗苗;田根起;
摘要:为了掌握实心锻造加深孔套料技术制造的CAP1400核电主管道材料316LN不锈钢的性能,对采用该技术生产的两个主管道材料开展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试验。分析固溶工艺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对不同取向的拉伸性能及其在系列温度下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评估350℃热老化处理对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合ASME规范对316LN不锈钢的疲劳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固溶工艺不同,所生产的...
高压氢环境下储氢容器4130X钢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研究————作者:黄淞;薛广珂;惠虎;陈泽鸿;茹祥坤;盛旭婷;季龙华;丁阳;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氢气压力下储氢容器用4130X钢氢损伤行为的差异,进行大气环境以及5,20,100 MPa氢环境下的拉伸试验,对氢环境中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氢环境压力0~100 MPa,4130X钢的强度变化不大,塑性随氢压升高而下降;随着氢气压力的增大,断裂机理由微孔洞聚合先转变为准解理+微孔洞聚合,最终完全变为准解理,其氢脆机理可用氢致局部化塑性(HELP)+氢致弱键(H...
双金属冶金复合换热管与挠性管板焊接工艺研究————作者:高成龙;李宪爽;赵卫君;刘海;徐兵;徐祥久;
摘要:为研究SA-213M.T11+SA-213M.TP347H双金属冶金复合换热管与14Cr1Mo挠性管板管子-管板焊接工艺,通过渗透检测、射线检测、宏观检测、焊缝尺寸测量、微观组织观察及硬度值和拉脱力测量等试验,确定了对换热管封口焊接+首层少量填丝+填充+盖面的焊接顺序,焊接接头成形美观、焊接质量稳定良好。结果表明,接头焊缝下部区域为柱状树枝晶和等轴晶的铁素体+贝氏体组织,接头焊缝上部区域为柱状树枝...
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作者:李克明;沈涛;金泽霖;郭晓;元少昀;马圆圆;
摘要:为了探讨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GB/T 150.3—2024,JB 4732—1995,GB/T 4732.3—2024,ASME BPVC.Ⅷ.1—2023,ASME BPVC.Ⅷ.2—2023和BS EN 13445-3:2021等标准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基于拉美公式的壁厚计算公式比中径公式确定的计算厚度小,当径比K=1.356时,相对误差为9.5...
API/ASME规范中由2.25Cr-1Mo钢的J系数预测在用加氢反应器FATT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作者:门三庆;董杰;刘长军;
摘要:为准确地预测长期服役后2.25Cr-1Mo钢的回火脆化程度对加氢反应器的安全性评定,对API 579-1/ASME FFS-1 2016中由J系数预测在用加氢反应器2.25Cr-1Mo钢FATT方法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服役后2.25Cr-1Mo钢材料FATT预测,但当J系数较低时,在脆化时间达20万h后对2.25Cr-1Mo钢的FATT进行预测时,应注意其预测结果存...
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双晶纵波面阵探头矢量相干全聚焦成像研究————作者:杨宸旭;严宇;刘梓昱;王俊龙;马志远;杨会敏;刘伟达;张东辉;林莉;
摘要:针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全聚焦(TFM)成像信噪比低、影响缺陷辨识的问题,开展一发一收纵波(TRL)面阵探头结合矢量相干因子(VCF)的加权成像研究。在厚度76 mm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中加工深度为10,30,50,70 mm,直径为3.2 mm横通孔缺陷,利用中心频率2.25 MHz、阵元排布16×4×2的TRL探头采集全矩阵数据。根据探头的二维阵列双模块结构,建立基于三维声束传播路径的延时叠加...
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金属C形密封环力学及密封特性研究————作者:段成红;刘玮琦;罗翔鹏;
摘要:为研究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金属C形密封环的力学及密封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形密封环所处温度、材料等参数对其压缩回弹特性曲线、回弹率、接触压力、接触宽度等力学特性和密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形密封环在高温环境下的压缩回弹性能和密封性能均差于常温环境;C形密封环各部分材质对其压缩回弹性能和密封性能存在影响,并提出了一组性能...
9%Ni钢制LNG储罐纵缝自动热丝TIG与SMAW对比研究————作者:李雪梅;
摘要:针对9%Ni钢制LNG储罐纵缝采用传统的焊条电弧焊(SMAW)焊接效率低、打磨工作量大、造成罐内焊接环境差的问题,提出窄坡口自动热丝钨极氩弧焊(自动热丝TIG)进行纵缝焊接的工艺技术,采用储罐最薄10 mm和最厚32 mm的9%Ni钢板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分析了自动热丝TIG与传统SMAW的焊接工艺、焊接成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通过两种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窄坡口自动热丝TIG焊接效率高,约为S...
核电用大厚度低合金钢焊缝全位置机械TIG焊远程化控制工艺————作者:王鹏春;吴琼;马豪杰;
摘要:针对某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因产品焊缝结构特殊、施焊空间受限且环境差、焊缝数量多及厚度较大、焊缝无损验收要求高、施焊周期较长而导致的产品焊接及在役无损检测困难的问题,开展了核电用大厚度低合金钢焊缝多工位协同全位置机械TIG焊远程化控制工艺开发试验,并按照NB/T 20002.3—2013标准及技术条件等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各项理化性能试验结果均满足指标要求。结果表明,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某核反应堆压力容...
《压力容器》2024年第1~12期目次索引
摘要:<正>~
乙烯装置裂解炉废热锅炉封头法兰失效原因分析————作者:王明涛;毕学文;王东;李廷取;王冬雷;
摘要:针对某石化厂乙烯裂解炉废热锅炉封头法兰发生泄漏问题,利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其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废热锅炉封头法兰试件母材化学成分无异常,受热影响严重区域的组织状况仍然保持典型奥氏体特征,但有大量第二相析出,且该部位材料的断后伸长率大幅下降,硬度升高,裂纹断口均为解理和准解理的脆性断面。结果表明,该部件长期在高温(超过800℃)下工作,诱发不锈钢(2520...
国产超高压爆破片静载及疲劳寿命试验研究————作者:刘镇溪;周少坤;徐辉;王海涛;喻健良;闫兴清;李岳;唐文华;
摘要:超高压爆破片长期运行可靠性和更换周期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超高压爆破片,开展静载和疲劳寿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比的增加,爆破片的静载寿命和疲劳寿命均有所减小。当操作比为0.98时,静载保压时间缩短至65 min,疲劳循环次数仅为62次。通过断口的微观形貌分析发现,在高操作比下,静载试验中爆破片的断口显示出韧性断裂特征,而在疲劳试验中,则观察到大量疲劳裂纹的形成。结合...
焊后热处理对Alloy33堆焊层耐蚀性的影响————作者:张蕾;刘宝剑;王军杰;类成龙;杨斌;王天先;武靖伟;邵光娟;孔凡红;张雪;
摘要:为了研究焊后热处理对Alloy33堆焊层耐蚀性的影响,采用自动钨极氩弧焊堆焊(TIG)实现2.25Cr-1Mo母材上Alloy33耐蚀层的堆焊,堆焊后研究了堆焊层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其耐蚀层微观组织为奥氏体+少量碳化物,热处理态Alloy33堆焊层碳化物较焊态多,并采用ASTM G28—2024 A法、ASTM A262—2015 C法、ASTM A262—2015 E法及GB/T 15260—...
管束的纵向损伤及其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作者:陈孙艺;
摘要:针对管束受到纵向载荷作用引起的损伤及其防护技术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引证,列出管束在耐压试验的失稳情况,对装置开停车、操作运行和在线吹扫冲洗等不同历程的冲击损伤进行分析,以近年来失效案例加以验证。指出各案例结构变形特征中隐现的纵向失稳现象,提出了优化传统结构与开发创新结构的管束纵向防变形技术对策。管束创新结构包括结构加强型的组合管板,增设保护功能的双支持板,以及适用于在线反向吹扫的...
基于微射线切向扫描的流体诱导腐蚀异常在线监测————作者:路笃辉;刘建良;王目凯;丛广佩;李兵;徐业银;
摘要:由于石油石化装备选材不断优化,由流体流速和流态变化所导致的流体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尤以段塞流和环雾状流所引发的腐蚀泄漏风险最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微射线切向流态监测方法用于实现在线监测流体诱导腐蚀异常风险。该方法利用不同物质边界层处的V形特征信号及其右侧的信号曲线斜率变化来识别管道内部介质的密度变化,对于密度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判断为段塞流,而密度信号在管道内壁附近降低到一个恒定值则判断为环雾状流。该方法由...
埋地燃气聚乙烯管热熔接头的矢量相干全聚焦成像检测分析————作者:杨懿;王强;张浩文;胡栋;肖权旌;刘延雷;
摘要:针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的声衰减和声频散特性导致超声衰减,会影响热熔接头超声相控阵成像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矢量相干全聚焦成像算法(IVCF-TFM),应用于HDPE试块中横通孔缺陷(?2 mm, ?3 mm)和HDPE管道热熔接头孔缺陷(?2 mm, ?3 mm)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横通孔缺陷(?2 mm, ?3 mm)深度检测的误差分别为0.9,0.3 mm;对于热...
管板带极电渣堆焊双相不锈钢工艺————作者:邢卓;
摘要:为了提高管板的耐蚀性,需要在管板上堆焊耐蚀合金。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堆焊工艺是获得奥氏体(γ)和铁素体(δ)两相平衡的双相不锈钢堆焊层的关键。双相不锈钢的铁素体含量高,堆焊层不能进行常规的600~900℃的消除应力热处理。当管板材料的淬硬性较高,需要焊后热处理时,应以奥氏体不锈钢作为过渡层,过渡层堆焊后进行热处理。双相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与碳素钢或低合金钢接近,适于在焊接性较好的管板上直接堆焊,可不...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胀接环槽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案————作者:李伟;张慧;
摘要:针对某工程蒸汽发生器制造阶段液压胀接缺陷,分析了缺陷形态及缺陷尺寸。通过工艺试验发现,缺陷胀接接头的机械连接强度大于10 700 N;接头间隙内的流体在5 MPa的压力下渗透速度为35.8 mm/min;缺陷位置传热管与管板孔贴合良好;NC30Fe传热管胀接残余应力导致裂纹缺陷的风险低于同等条件下的奥氏体不锈钢管。环槽缺陷孔胀接接头的性能满足RCC-M 2007规范及设计规格书要求,验证了缺陷胀接...
脱胶缺陷尺寸对塑料内胆纤维缠绕气瓶传热影响及显著性分析————作者:卢军;徐亮;刘彪;彭泽军;朱晓磊;
摘要:针对热激励条件下含脱胶缺陷塑料内胆纤维缠绕气瓶的传热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红外检测试验方法,研究缠绕层中不同尺寸的脱胶缺陷对气瓶传热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脱胶缺陷尺寸参数进行显著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脱胶缺陷尺寸参数对气瓶外表面最大温差的影响顺序为缺陷长度﹥缺陷深度﹥缺陷自身高度;脱胶缺陷长度的F值为5 521.5,远大于缺陷自身高度的F值9.3和缺陷深度的F值11.9。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塑...
基于导波频散补偿的多腐蚀损伤无基线智能检测方法研究————作者:李沁霏;张蒲根;罗志;周邵萍;
摘要:压力容器在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腐蚀损伤,严重影响了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针对传统基于超声导波的压力容器损伤检测技术,存在的基线数据不稳定、定位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散补偿技术和Dung-Beetle-Optimizer优化智能算法的多腐蚀损伤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室和工厂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定位最大偏差分别为5.16 mm(0.4%)和8.35 mm(0....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省级《辽宁化工》
- 南大核心环境保护
- 国家级《车辆与动力技术》
- 省级《山东工业技术》
- 北大核心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 北大核心《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国家级《实验流体力学》
- 省级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北大核心《求索》
- 国家级洗净技术
- 国家级鱼雷技术
- 省级《浙江建筑》
- 北大核心《云南冶金》
- 国家级《商品混凝土》
- 国家级《中国修船》
- 国家级精密成形工程
- 国家级粮油食品科技
- 省级 吉林地质
- 省级深空探测学报
- 省级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石油炼制与化工》
- 北大核心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液压与气动》
- 省级酒店精品
- 省级《贵州化工》
- 学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城市质量监督》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