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编辑部,的办刊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充分展示我国大气和海洋科学的研究成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探讨,促进我国大气和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办刊方针是:立足国内,面向国际,促进创新、追求精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大气和海洋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知网数据库收录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主要栏目:
环境地质、方法与应用、快报、学术讨论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杂志稿件要求: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审稿周期一般为5个工作日,作者也可来电查询,以免影响正常发表。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册。
阅读推荐:海洋世界
《海洋世界》(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中国海洋学会主办。是中国唯一海洋时事科普月刊,也是我国创刊最早的海洋综合读物。近30年来,坚持海洋科普与海洋时事报道相结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已拥有一大批稳定的读者群体,被公认为我国海洋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杂志。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最新期刊目录
State of the climate over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2024————作者:Hongling Zeng;Xianyan Chen;Yundi Jiang;Xukai Zou;Tong Cui;Qiang Zhang;Linhai Sun;
摘要:2024年长江三峡地区的气候呈暖干特征,年平均气温创下新的纪录,达到18.6℃,较常年偏高1.2℃.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春秋季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57.2天,也为1961年以来最多.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1.2%,春,夏,秋三季降水均偏少,但暴雨日数较常年略偏多.年平均风速为1961年以来第二大,仅略低于2022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偏小,大部地区雾日数较2023年有所减少...
Subseasonal impact of extreme Tibetan Plateau snow cover on the local atmosphere in summer————作者:Yuanyan Xu;Wenkai Li;
摘要: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其西部地区在夏季仍有积雪覆盖,且积雪变化可能在数日内迅速发生.本文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大气对夏季青藏高原极端积雪事件的次季节响应.结果表明,尽管极端积雪事件对非局地大气环流及温度的影响有限,但局地地表能量收支和大气温度对积雪增加表现出快速的冷却响应.具体而言,青藏高原西部积雪增加会导致地表反照率迅速上升,从而减少地表能量输入.此变化引发了局地地表至350 hPa高度的非绝热...
Impact of deforestation on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China based on land us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models————作者:Tianliang Gao;Yue Sui;Bo Liu;Yuxuan Peng;Wenxuan Qiao;
摘要:森林砍伐对水循环影响显著,理解森林砍伐对极端降水的影响对于应对全球环境挑战至关重要.基于CanESM5,IPSL-CM6A-LR和MIROC-ES2L三个地球系统模式,本文探讨了森林砍伐对中国极端降水(R95p指数,即超过参考期第95百分位降水量总和)的影响.所有模式及其集合平均表明,森林砍伐后我国东北和南方R95p普遍减少;西北和青藏高原的变化较小;而黄淮和江淮地区的响应则依赖于模式.进一步,在...
Evaluation of surface wind speed over East Asia and the adjacent ocean in three reanalyses using satellite and in-situ observations————作者:Siyuan Li;Kai Wang;Hao Miao;Xuedan Zhu;Yanjie Liu;Jinxiao Li;Wei Wang;Xiao Zheng;Juan Feng;Xiaocong Wang;
摘要:利用卫星和地面站点观测数据,本文对再分析产品中的地表风速(SWS)进行了可信度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再分析产品能够较好地再现SWS的观测分布特征,但在风速的量级上则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在陆地区域,ERA5和MERRA2分别高估了约0.6 m s-1和1.5 m s-1,而JRA-55则存在低估现象;而在海洋区域,偏差情况与陆地相反.总体来看,JRA-5...
Skillful bias correction of offshore near-surface wind field forecasting based on a multi-task machine learning model————作者:Qiyang Liu;Anboyu Guo;Fengxue Qiao;Xinjian Ma;Yan-An Liu;Yong Huang;Rui Wang;Chunyan Sheng;
摘要:目前,数值业务预报模式对沿海站点短期风场的准确预报仍存在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IFS的高分辨率模式未来48小时的预报数据,构建适用于沿海风场订正的热动力特征,关键变量的短期和长期统计特征,引入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TabNet-MTL)对山东省14个沿海气象站的风向和风速预报同时进行订正.相比于多个单任务学习模型(随机森林,LightGBM,XGBoost和TabNet-ST...
Compound extreme events and health risks in China:A review————作者:Haosu Tang;Gang Huang;Kaiming Hu;Jun Wang;Cunrui Huang;Xianke Yang;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日益频繁和严峻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中以多种气候驱动因子和/或灾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型极端事件风险尤为突出.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区域复合型极端事件的定义与分型;然后综述了不同类型复合型极端事件的演变特征,形成机制以及未来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随后,探讨了日夜持续型极端高温事件,温湿复合事件以及高温-臭氧复合事件等三类事件对我国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及可能的影响途径;最后,...
Impacts of observation-based cloud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s on the simulation of warm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using a double-moment microphysics scheme————作者:Ryohei Misumi;Akihiro Hashimoto;
摘要:A double-moment cloud microphysics scheme requires an assumption for cloud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s(DSDs).However,since observations of cloud DSDs are limited,default values for shape parameters and...
The strongest early-summer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event over the Huang-Huai-Hai River Basin in 2024 since the 1980s:Perspective of anomalous subseasonal circulation evolution————作者:Zhiheng Chen;Zhihai Zheng;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黄淮海地区初夏旱涝急转事件(6月旱-7月涝)呈频次增多,强度增强趋势,2024年事件为1981年以来最强.研究表明,此类复合极端事件与大尺度环流的季节内异常演变密切相关,其中旱期表现为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位置偏南,西太副高的强度偏强但西段脊线偏南;涝期表现为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速,西太副高西伸脊点偏西与西南路径西太水汽的增多.除上述典型特征外,2024年初夏的环流演变兼具特殊性—...
State of China's climate in 2024————作者:Yundi Jiang;Lin Zhao;Xiucang Li;Xianyan Chen;Xukai Zou;Yiran Wang;Hongling Zeng;Tong Cui;Hailing Zhong;
摘要:2024年中国气候异常特征显著,呈现突出的暖湿气候态势.全国平均气温创1951年以来历史新高,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最高;年降水量位列历史第四高位,四季降水均偏多,其中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降水量更创1961年以来最强纪录,极端天气事件尤为突出:中东部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早发强高温天气,高温强度居历史第二;秋季台风活动异常活跃,台风“摩羯”给海南,广东,广西带来显著影响.尽管全年干旱总体偏轻,但季节...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causes of the Meiyu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in 2023————作者:Yao Ha;Haixia Dai;Shuai Song;Yaming Zhao;Wei Lu;
摘要:2023年中国江淮流域入梅和出梅日期均偏晚,梅雨量整体偏少.本文研究发现,5月末6月初中高纬冷空气偏弱是入梅偏晚的原因,台风“泰利”和强台风“杜苏芮”引起的持续性降水导致了出梅偏晚.中低纬地区偏西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偏东偏强的南亚高压叠置,配合欧亚中高纬“两槽一脊”环流型,使得江淮流域梅雨量偏少,且降水集中在江淮流域东部.进一步分析表明,2023年梅雨期中国受La Ni?a衰减位相的影响,西...
A non-ENSO driver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inter monsoon:North Pacific sea ice————作者:Chang Kong;Xiaodan Chen;Zhiping Wen;Yuanyuan Guo;
摘要:南海冬季风作为东亚冬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带与热带外地区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大气再分析数据和环流模式试验,本研究探讨了北极海冰与南海冬季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响南海冬季风的北极海冰关键区在鄂霍次克海.以鄂霍次克海和西白令海为主的北太平洋海冰减少,可通过调节垂直经向环流和副热带急流,显著增强南海冬季风的辐散分量和旋转分量.这一联系不受ENSO影响,对南海冬季风的预测以及理解北极...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CH4 emissions:Insights from UNFCCC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作者:Dong Gao;Wenkang Gao;Zhanyun Ma;Lingyun Zhu;Jiajing Tian;Shule Liu;Yangchun Yu;Guozhong Zhang;Qingxian Gao;
摘要: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附件一国家提交的1990年至最新清单年份(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探讨了附件一和非附件一国家排放现状,演变趋势和关键排放源.结果表明:2021年UNFCCC附件一中42个国家CH4总排放量为1871521.79 kt CO2当量.排在前10位的国家占CH4总排放量的82.0%.(2...
The increase in hot-dry events with a high risk of mortality in China associated with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作者:Yuting Ma;Xinyong Shen;Liang Zhao;Zijia Wang;Huibin Wang;Yihui Ding;Jingsong Wang;Yanju Liu;Cunrui Huang;
摘要:目前对复合极端事件的定义主要从气象和统计学角度出发,未能结合健康数据,使相关研究在指导健康风险预防方面的实用性较差.本研究利用中国死亡数据和温湿度数据,识别了中国高死亡风险的复合极端干热事件(HMHDs)的阈值,并探讨了HMHD频率的年代际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中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HMHD频率平均每年都超过10天.2000年后,中国HMHD频率显著增加,主要发生在夏季.驱动机制...
Evaluation of the simulation performance of WRF-Solar for a summer month in China using ground observation network data————作者:Xin Yue;Xiao Tang;Bo Hu;Keyi Chen;Qizhong Wu;Lei Kong;Huangjian Wu;Zifa Wang;Jiang Zhu;
摘要:准确模拟和预测太阳辐射及其变化对于优化太阳能利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使用WRF-Solar模式对中国2022年6月25日至7月25日的太阳辐射情况进行了深入模拟,模式网格水平分辨率为27 km,通过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地面观测网络数据的37个观测站点进行对比,以评估模式性能.结果表明:WRF-Solar模式能较好地捕捉到中国上空的辐照度GHI (Global Horizontal Ir...
Impact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the NASM pollutio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作者:Shan Zhang;Liqun Li;Linfeng Shang;Dongji Wang;Guangtao Niu;Xuejun Guo;Xiangjun Tian;
摘要:气象条件对于污染物的累积,清除,传输和扩散有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分别使用FNL和ERA5再分析资料作为天气模式WRF的初始场,基于构建的联合数据同化系统,定量评估气象场对模拟PM2.5浓度的作用,同时揭示不同气象要素对于污染物积累,维持和消散的影响.研究表明ERA5资料在各个区域的污染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值,分析了风速,温度,相对湿度以及边界层高度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
Employment of an Arctic sea-ice data assimilation scheme in the coupled climate system model FGOALS-f3-L and its preliminary results————作者:Yuyang Guo;Yongqiang Yu;Jiping Liu;
摘要:当前,快速变化的北极海冰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海冰的预报是气候模式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本研究基于PDAF同化框架,使用LESTKF方法将北极海冰密集度(SIC)和厚度(SIT)观测数据同化到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L中开展融化季节的海冰预测.同化的引入共分为集合初始化,同化分析,分析场引入,模式预报,集合重采样等五个步骤.试验表明,连续同化可以持续改进模式模拟的SIC和SIT并生成接近真实的...
Fluctuation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lk Road Pattern and the summer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作者:Yong Liu;Zhencai Du;
摘要:本文利用近60年大气再分析数据,研究了丝绸之路型遥相关(Silk Road Pattern,SRP)与夏季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SNAO)关系的不稳定性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近60年来,SRP与SNAO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两者关系在1970s中期至1990s中期显著增强,特别在4-8年时间尺度上.两者关系的增强主要与1970s中后期以来SNAO...
Impact of the Changbai Mountains' topography on spring fog over the Bohai Sea————作者:Meng Tian;Ying Wen;Lihong Meng;Ye Zhang;Shu Liu;Yang Guo;
摘要:利用Himawari-8卫星数据,ERA5再分析数据,陆地与海上站点观测,WRF模式,地形敏感性试验以及后向轨迹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地形对渤海春季海雾生消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形通过狭管效应和焚风清除效应对海雾的传播和浓度有显著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长白山地形有利于渤海上空低层气流的弱汇合,促进海雾向西传播.此外,后向轨迹分析显示,长白山的焚风清除效应远超其背风坡区域,导致相对湿度降低和位温升...
The asymmetry of air temperature:A new potential method to predict precipitation frequency————作者:Yinan Xie;Fenghua Xie;
摘要:在数值模拟中日降水频率具有明显的偏差.利用EOF方法,分析了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降水频率与气温的非对称性的时空相关特征,并探索使用非对称性改进模式降水频率预测的方法.得到以下结论:1)在年际尺度上,降水频率和气温的非对称的前两个模态的空间和时间相关系数良好;2)在年代际尺度上两者展现出相似的模态转变;3)非对称性作为降水频率的间接指标可以明显的改进降水频率的预测
Predic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middle-to-high latitudes of Eurasia based on snow and soil temperature————作者:Hong Wu;Miao Yu;Yue Sun;Guirong Tan;Zhenming Ji;
摘要: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植被通过光合作用积累机物质的净效益,是探索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指标.考虑到陆面热力异常通过陆气相互作用和大尺度环流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本文研制了欧亚中高纬地区4-6月NPP预测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两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预测因子:欧洲中部2-3月的雪水当量(SWE)和2-3月局地土壤温度(ST).SWE的正异常会触发异常东传的Rossby波,导致下游出现位势高度负异常并引起降...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国家级电气时代
- 国家级包装财智
- 国家级测绘标准化
- 省级气象研究与应用
- 省级中国石油石化
- 省级新建筑
- 省级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 国家级电池工业
- 国家级有机硅材料
- 北大核心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 北大核心工业微生物
- 省级中国纺织(英文版)
- 国家级指挥与控制学报
- 国家级航空维修与工程
- 省级安徽体育科技
- 国家级城市建筑
- 国家级国外石油机械
- 省级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 省级旅游情报
- 北大核心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建材
- 省级 城市
- 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杂志
- 省级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 国家级音响改装技术
- 省级资源开发与市场
- 北大核心陕西地质
- 省级特种结构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