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材料工艺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宇航材料工艺

《宇航材料工艺》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824/V
国际标准刊号:1007-2330
主办单位: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查看宇航材料工艺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宇航学报》科技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飞行力学》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宇航材料工艺》创刊于1971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家级技术类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航天科技委员会材料工艺专业组、中国宇航学会材料工艺专业委员会、航天材料及其应用专业信息网和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共同主办,在航天系统和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获优秀期刊奖。

  《宇航材料工艺》主要报道我国材料及工艺的科技进展、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除大量刊登学术类技术论文、综述和专论外,还刊登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技术改造及技术革新信息、生产经验、国外科技、科技见闻、成果简介以及会议信息等。

  本刊适用于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轻工、汽车、造船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工矿企业等单位的领导、经营及技术管理人员、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

  2002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奖活动中获“百种重点期刊”荣誉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新材料新工艺、会议信息、成果简介、专论。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嵇培军,王国勇,赵亮,裴雨辰,JI Peijun,WANG Guoyong,ZHAO Liang,PEI Yuchen

  飞行器用透波材料及天线罩技术研究进展 杨洁颖,吕毅,张春波,郝强,郭世峰,YANG Jieying,LV Yi,ZHANG Chunbo,HAO Qiang,GUO Shifeng

  飞行器用热防护材料发展趋势 邹军锋,李文静,刘斌,詹万初,赵英民,ZOU Junfeng,LI Wenjing,LIU Bin,ZHAN Wanchu,ZHAO Yingmin

  阻抗匹配技术在天线罩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蔡汝峰,张春波,CAI Rufeng,ZHANG Chunbo

  结构吸波材料多层阻抗渐变设计及应用 赵宏杰,宫元勋,邢孟达,欧秋仁,林海燕,ZHAO Hongjie,GONG Yuanxun,XING Mengda,OU Qiuren,LIN Haiyan

  基于剪普复合旋压方法的双轮同步旋压技术 王东坡,马世成,孙昂,张晨,WANG Dongpo,MA Shicheng,SUN Ang,ZHANG Chen

  复合材料非平面连接接头强度预测 周小红,张东华,ZHOU Xiaohong,ZHANG Donghua

  锆组元改性Cf/SiC的制备及烧蚀性能 孙同臣,于新民,王涛,赵英民,裴雨辰,SUN Tongchen,YU Xinmin,WANG Tao,ZHAO Yingmin,PEI Yuchen

  HIT-J01腻子的制备及性能 钟正祥,刘丽,彭磊,金兆国,刘斌,ZHONG Zhengxiang,LIU Li,PENG Lei,JIN Zhaoguo,LIU Bin

  多孔Sialon陶瓷的冷冻凝胶法制备与表征 王涛,余娟丽,吕毅,郭世峰,裴雨辰,WANG Tao,YU Juanli,LV Yi,GUO Shifeng,PEI Yuchen

  电力工程职称论文:采煤工作面机电设备的选型与配套

  【摘 要】伴随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采煤工作中的工作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为现代化机械采煤带来了机会。从过去的人力开采逐步向现代化机械采煤技术发展,是现在的趋势。

  【关键词】电力工程职称论文,采煤工作面,机电设备,回采

  在国外发达国家,全机械化采煤已经实现,而世界第一采煤大国的中国,依旧处于,人工采煤,半机械化采煤共同进行的基本国情。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煤炭的需求。首先,我国发电系统主要是火力发电,其能源直接利用就是燃煤蒸汽机发电机组,而美国普遍使用的是内燃机发电机组,这就导致了两国对煤炭需求的根本不同。针对这些,近年来,国家对十几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重点进行了预抽瓦斯使用发电的技术革新改创,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仍旧无法改变,这将是长期困扰我国对煤炭需求的根本因素。

  宇航材料工艺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Python的Abaqus二次开发在复合材料固化变形预测中的应用————作者:王鹏博;张永明;蔡晓;安鲁陵;鲍益东;

摘要:针对使用Abaqus进行复合材料固化变形仿真中流程复杂的问题,基于Python语言,开发辅助插件,将仿真前处理操作流程规范化,使仿真的设置更加直观、简便,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固化变形预测的效率。基于该插件对L型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固化成型仿真分析,并将仿真数据与固化成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集成化插件界面简洁,操作性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有效。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平均误差为4.83%。同时利用该...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作者:王诺;郭维诚;杨天豪;吴重军;

摘要:从搅拌摩擦沉积增材(AFSD)成形机制的角度,总结了增材过程中材料温度演变、塑性流动和微观组织变化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增材道次和工艺参数对AFSD增材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国内外AFSD增材工具及装备的研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为AFSD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γ-AlON粉体的研究进展————作者:朱丹;周佳成;郑建新;戴煜;

摘要:针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γ-AlON粉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γ-AlON陶瓷材料的性质,随后重点对原材料及其混合方式和合成工艺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各因素在碳热还原体系中对γ-AlON粉体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高品质γ-AlON粉体的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考虑晶粒不均匀度的神经网络晶粒长大模型构建及应用————作者:王赟;周智敏;童逸杰;吕航鹰;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Inconel X-750高温合金的晶粒长大行为,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表征和预测。通过晶粒长大试验获得了Inconel X-750高温合金在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下的晶粒尺寸分布,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温度对晶粒尺寸及其不均匀度的影响。通过将保温时间和温度作为输入,将平均晶粒尺寸和晶粒尺寸变异系数作为输出,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包含晶粒不均匀度的晶粒长大模型。采用构建的晶粒长大模型对宽泛...

起始温度对C_f/C-陶瓷摩擦副摩擦性能影响————作者:魏金花;胡志远;康鹏飞;王凯;李军平;

摘要:文摘目前,针对C_f/C-ZrO2和C_f/C-Si3N4组成的摩擦副的摩擦性能研究较少,尤其是温度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因此,本文进行了起始温度对这两种摩擦副摩擦性能的研究,开展了C_f/C复合材料分别与氧化锆(ZrO2)和氮化硅(Si3N4)组成的销盘摩擦副的摩擦试...

基于蒙特卡洛的C/C复合材料CT无损检测散射影响分析与校正方法————作者:侯仲军;金珂;周星明;孙跃文;徐林;

摘要:针对C/C复合材料CT无损检测过程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光子成分造成的图像模糊问题,基于C/C复合材料CT检测过程,本文建立了描述检测过程中射线光子束的输运、吸收、散射等多物理过程的数理模型,结合蒙特卡洛算法原理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针对C/C复合材料的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输运过程的校正算法,对不同规格尺寸C/C复合材料、不同扫描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可准确描述CT检...

3J40轴尖受压破坏过程及失效机理研究————作者:袁建宇;褚洪杰;王影;逄锦程;谢国君;

摘要:基于3J40轴尖与红刚玉平面接触受压开裂失效分析案例,对3J40轴尖受压破坏过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3J40轴尖开裂特征及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手段对轴尖服役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J40轴尖球形表面在红刚玉平面的压应力作用下被压平,形成Φ220μm的平面区域,轴尖与红刚玉压紧后发生塑性变形,轴尖与平面接触边缘剪应力最大,成为...

白炭黑结构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赵宇航;余凤湄;谭龙飞;芦艾;康明;

摘要:为解决白炭黑补强液体硅橡胶加工流动性能与力学强度之间的矛盾,以3种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气相法白炭黑作为硅橡胶的补强填料,通过白炭黑粒径分析、硅橡胶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等手段,对比研究分析了表面特性和聚集结构对硅橡胶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粒径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有机改性和聚集结构优化的气相法白炭黑HT200具有更小的聚集结构尺寸和更均匀的粒径分布;流变性能...

电脉冲的热效应对TC11钛合金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作者:孙富建;李亚洲;廖君慧;杨志勇;李时春;

摘要:为了能够研究电脉冲的热效应对钛合金切削加工过程的影响,利用脉冲电流对TC11钛合金进行预热,研究电脉冲的热效应对切削温度、切屑形成、工件表面形貌、工件表面粗糙度等的影响,同时使用Abaqus软件对切削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切削过程的切削区温度场和应变场,揭示电脉冲的热效应对TC11钛合金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工件表面温度的逐步升高,TC11钛合金材料的塑性得到了提高,切削过程中的等效塑...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正交切削加工的切屑形成和表面质量研究————作者:郭睿虎;杨涛;杜宇;孙瑜;

摘要:为研究纤维取向角和切削深度对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的去除机理、切削力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设置了不同的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CF/PEEK进行了正交切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影响CF/PEEK加工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纤维取向,0°与45°会形成连续卷曲的切屑,切屑曲率和切削深度有关;90°和135°在较小切深的情况下会形成连续切屑,较大切深(0.1 mm以上)则会形成崩碎切屑并伴随极其...

热轧工艺对TA5板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作者:张野;王安国;宿纯文;张薇;戴山;

摘要:通过不同热加工工艺板材的组织性能对比,避免冷轧,最终获得极优工艺方案,解决了4.0 mm TA5板材力学性能与折弯工艺性能间不能良好匹配的问题,促进其高品质工业化量产。研究表明,β淬火加550℃温轧后可快速细化板坯组织,引入多位错及亚结构从而提升样品强度;无β淬火工序样品,延伸率及折弯性能呈现提升趋势,样品的折弯性能与延伸率基本呈现正相关;TA5铸锭经锻造单相区热轧开坯至9 mm后940℃轧至5 ...

《宇航材料工艺》征稿简则

摘要:<正>1来稿不宜过长,著作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综述稿一般不超过7000字(包括图表在内)。2来稿应有100~300字以内的中英文文摘、3~8个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并附英文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对外英文单位名称,英文图题、英文表题等。3来稿一律用Word文档,外文字母、数学符号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要清晰可辨。4来稿务必在文稿的首页底注明第一作者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学历职...

面向环形编织的芯轴牵引轨迹生成与采样算法————作者:茅睿浩;樊臻;张森林;

摘要:为提高环形编织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芯轴形状以及目标编织角,生成芯轴牵引轨迹的算法。在轨迹生成阶段,考虑了暂态过程中收敛区长度与夹角的变化,提出了动态编织模型,提高了牵引轨迹的生成精度。在轨迹采样阶段,同时考虑轨迹的空间特征和速度特征,使用自适应采样算法,使采样轨迹尽可能接近原始轨迹,保证最终的编织精度。仿真与实物试验表明,针对复杂芯轴和非恒定目标编织角,本文算法具有更小的编织角误差

自控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作者:李静;张希;沈斌;李金环;段诗雨;

摘要: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能测试,验证了复合材料的PTC效应及温控能力;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当CB/CNTs/Ni混合填充量为16 wt%...

全固态锂电池用新型复合固态电解质PEO/Li6.10Zr0.10P0.90S5Cl————作者:袁佳熙;吴嘉栋;余雪敏;朱金辉;庄小东;

摘要:文摘为提高聚环氧乙烷(PEO)的室温导电性和抑制锂枝晶生长的能力,本文利用ZrCl4掺杂改性的方法,提高了硫化物电解质作为活性填料在PEO基体中的结构稳定性,并优化筛选出离子电导率高达1.90 m S/cm的硫化物材料Li6.10Zr0.10P0.90S5Cl(LPSC-10)作为全固态锂...

高熵氧化物气凝胶的研究进展————作者:葛龙辉;刘学宁;崔升;吴战武;朱小飞;

摘要:介绍了高熵氧化物气凝胶的发展状况,对高熵氧化物气凝胶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了采用理论模拟和实验结合研究高熵氧化物气凝胶的耐温机理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多区域质量特征融合的射线底片图像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作者:田云祥;张勇;姜洪权;冯章柯;张晓明;

摘要:现有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主要关注于噪声、清晰度等指标,缺乏对射线底片数字化图像中焊缝区域、缺陷区域及像质计区域等领域关注区域的质量综合评价。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区域质量特征的射线图像质量综合评价技术。首先,结合无损检测领域质量评价需求,构建了一套涵盖像质计、焊缝与缺陷等多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包含像质计数目、清晰度、对比度、信息熵和平均灰度的射线图像综合质量评定方法...

月壤原位资源的月球基地3D打印技术————作者:陈材;张道博;祁俊峰;冯鹏;左洋;

摘要:月球基地建设面临高真空、强辐射、极端温度等苛刻环境条件和资源受限约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针对未来月球科研站的建设需求,本文采取上行资源与月壤原位资源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对月球基地构型、建筑构件、设备、能源以及建造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成型工艺及基础性能进行了初步验证。针对建筑物和构筑物外层围护结构施工,提出了一套利用充气气囊、3D打印月壤砖和月壤袋三者结合的新型技术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具有榫卯结构的...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作者:杨沛文;张东;杨小平;李刚;

摘要:基于双马树脂固化反应机理,采用动态原位固化程序分别开发了双马预聚与交联模拟程序,以两步法构建了耐高温双马树脂的分子动力学(MD)模型,并对其模型结构、热机械性能与树脂刚度进行了预测。双马树脂在预聚和交联过程的固化反应转化率以及固化模型密度均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证明了动态原位固化程序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固化反应;同时,从树脂前驱体到预聚体再到交联模型的模拟固化过程中,树脂模型从高黏性液体状态逐渐向高密度网...

特种阻尼硅橡胶的黏-超弹性本构模型————作者:祝亮;陈薄;贾清健;古忠涛;

摘要:ZN-37特种阻尼硅橡胶是一种能够消耗并储存振动能量的黏弹性阻尼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精密减振结构中。在对基于ZN-37特种阻尼硅橡胶的减振结构进行分析与设计时,充分表征材料的黏弹性力学行为以及精确描述其本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依据Zener修正模型,将ZN-37特种阻尼硅橡胶的黏-超弹性本构模型分解为超弹性本构模型与黏弹性本构模型并联耦合的系统。通过标准试样的准静态拉伸试验与应力松弛试...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