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杂志简介
《公路工程》创刊时间:1975,是中国公路行业综合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同时也是“公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南公路科技情报网网刊”。专门刊载道路、桥梁及交通工程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文章。包括公路、桥梁、结构理论、路面、路基、人工结构物、线路勘测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内容。可供从事交通研究、施工、监理、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中专师生阅读,亦可供市政、水利、建筑、铁道建筑等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公路工程》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公路工程》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0.934;总被引频次:1729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912;综合影响因子:0.740
《公路工程》栏目设置
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其它。
《公路工程》杂志收录情况: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推荐期刊:《公路交通技术》期刊杂志,以密切联系工程实践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推导本行业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实用技术为办刊宗旨。
公路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季节冻土区路基温湿度长期变化研究————作者:鲜少华;和礼红;佘剑波;汤友生;梁槚;
摘要:为研究季节冻土区路基服役过程中温湿度的长期变化情况,以东北地区道路路基为研究对象,在水热耦合方程基础上借助于有限元软件,计算路基填土在长期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路基2 m深度以内的浅层土体受气温影响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稳定,路基温度的变化相较于气温的变化具有滞后性;路基冻结期间,未冻结区域的水分在温度梯度作用下向冻结区域迁移,在冻结锋面处含水率发生突变,融化期间,路...
岩沥青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作者:高英力;赵福意;廖美捷;朱俊材;李威;
摘要:天然岩沥青是生物残骸与岩石经过亿万年沉积和演变形成的沥青类物质,因其与基质沥青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及储量丰富、易于处理、改性高效等优点,常作为沥青改性剂应用于道路工程中。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天然岩沥青在沥青改性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改性效果及其改性机理。对比了在最佳掺量下不同类型的岩沥青改性沥青对基质沥青高温稳定性的改善效果,以及对基质沥青低温抗裂性的劣化影响。总结了影响岩沥青...
微生物协同碳化钢渣级配碎石的压实特性————作者:李崛;秦誉榕;刘正楠;张孝彬;
摘要:钢渣经过破碎筛分,可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绿色砂石替代产品,在公路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由于存在游离的CaO和MgO,钢渣碎石体积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道路施工中直接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嗜碱芽孢杆菌H4对钢渣碎石进行协同碳化处理,通过不同菌液浓度下的碳化钢渣碎石室内试验,系统分析了钢渣碎石的碳化增重率、压实特性和浸水膨胀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生物的加入显著提高了钢渣的碳化程度,与传统直...
公路隧道大直径竖井二次衬砌中隔板稳定性研究————作者:熊子壹;方腾飞;刘伟伟;罗彦斌;李东;黄登侠;
摘要:针对竖井中隔板稳定性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测试方法,推导了中隔板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测试了公式中轴向荷载参数,并揭示了稳定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断面一~断面四中隔板轴向1#、3#测点和垂向2#、4#均存在接触压力,且轴向测点均大于垂向,接触压力值分别为0.01、0.02、0.054、0.018 MPa,以此分...
小半径曲线高墩钢混组合梁装配化施工关键技术与设计研究————作者:杨安;梁凯;秦伟;
摘要:以平面曲线半径R=150 m、横坡i=6%、最大墩高H=91.2 m、桥长L=550 m的钢混组合梁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现场地形地貌及临建情况,研究出在施工现场台架拼装钢主梁并浇筑桥面板形成单片组合梁结构后,再采用架桥机架设单片组合梁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可最大程度加快施工进程,满足工期要求;针对先形成单片组合梁结构再架梁的施工方法,研究配套的设计方案,采用结构简支桥面连续的结构型式设计钢混组合梁,使...
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等效简支板计算方法研究————作者:李志忠;乔文庭;高沅沅;何甘霖;
摘要:为研究车辆荷载作用下组合梁桥桥面板简化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组合梁桥4种横截面布置方式的横向受力模型进行了参数分析,探究各因素对组合梁桥桥面板正弯矩和负弯矩等效换算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径、混凝土板厚对组合梁桥面板正弯矩和负弯矩等效换算系数的影响较小,而是否采用变厚板、是否采用横向加劲肋、钢梁高度、加劲肋尺寸对换算系数都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横向加劲肋、降低钢梁高度和增大横向加劲肋尺寸都能有效...
考虑斜坡桩周土体空间变异性的基桩水平承载可靠性分析————作者:刘韬;段卫党;尹平保;王杰;
摘要:斜坡基桩的桩周土体空间变异性非常显著,为分析其对基桩水平承载特性及可靠性的影响,首先基于随机场理论,建立了考虑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桩周土随机场模型;其次,将土性参数随机场模型引入p-y曲线,推导了水平荷载下斜坡基桩内力与位移分析的理论解答;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例,探讨了随机场模型的变异系数、自相关性和稳定性对基桩水平承载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黏聚力随机场对基桩水平承载失效概率的影响比内摩擦角随机...
UHPC-NC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唐宇哲;傅梅珍;刘恒;
摘要:针对高速铁路传统混凝土桥梁强度与耐久性的不足,提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普通混凝土(UHPC-NC)组合截面梁。为探究UHPC-NC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影响因素,首先,以UHPC层高度为变量,制作了4组UHPC-NC组合T型梁,进行了抗弯性能静载试验。接着,建立了试验梁的ABAQUS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数据显示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试验结论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分析UHPC层高度、NC...
不同栓钉排布方式下大直径群钉抗剪性能研究————作者:朱豪杰;张谢东;谢助兵;李勇;林源;朱海清;
摘要:为研究不同排布方式下大直径栓钉的抗剪性能,以某钢混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桥负弯矩区集束式大直径栓钉尺寸、材料、排布方式和施工方案等情况,考虑大直径栓钉推出试验过程的材料、接触及几何非线性,建立精细化集束式大直径栓钉推出模型,研究栓钉排布的行数与列数改变时栓钉抗剪性能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大直径栓钉单行单列排布时其极限抗剪承载力与抗剪刚度最大,增加栓钉行数或列数后平均单钉的极限抗剪承载力与抗...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作者:葛庆雷;刘国坤;李建刚;陈明芳;
摘要:针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易损性研究中计算量大、计算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响应面的地震易损性计算模型。首先推导了氯离子侵蚀机理和钢筋材料性能退化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易损性计算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拟合了两种锈蚀模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特性,并通过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Sampling, MCS)计算了不同损伤水平的结构地震易损...
斜拉桥无拉板式索塔锚固结构的疲劳性能分析————作者:郑宏利;王晓岭;陈恒;王晓明;
摘要:斜拉桥的索塔锚固部位受力集中、构造复杂,在桥梁运营过程中受到循环往复的荷载作用,其疲劳性能成为控制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桥塔因造型空间线性限制、两侧吊索角度方向不对称及桥塔高度方向差异,常采用无拉板式索塔锚固结构,此结构因其独特的构造特征和受力响应,使得研究大部分聚焦在其受力特征和传力机理上,较少进行疲劳性能的研究。为防止此类结构发生脆性的疲劳破坏,更好地适应现代桥梁造型的需要,以某斜拉桥为...
双壁钢围堰施工静动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作者:李婷;王旭;石云冈;郭峰;
摘要:为对双壁钢围堰施工期安全风险提供及时、准确、定量判断,为施工现场提供实时、快速的应急响应,及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现行规范及国内外文献,建立以环境、设计、施工为主要致险因素的静态风险2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分级评分标准,合理量化静态风险评估。结合双壁钢围堰施工期监控量测,构建动态风险2级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多级加权迭代法及功效系数法建立双壁钢围堰静态与动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对资水特大桥P6~...
设置TMD的人行悬索桥舒适度研究————作者:尖秀涛;亓兴军;米家禾;曹三鹏;巩茂康;
摘要:在环境激励下钢结构人行悬索桥模态频率与行人步频相近,易引起共振,影响行人的安全及舒适性。而钢筋混凝土结构阻尼比相对较大,自振频率通常不在行人舒适度范围之内。为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人行悬索桥舒适度问题,以一座(25+70+25)m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人行悬索桥为背景。基于桥梁模态分析了不同人群密度下行人主观舒适度,对舒适度未满足规范最优水平的模态作减振处理。结合质量比的影响,确定TMD最优参数,选择调谐质...
沟谷地形填土长期蠕变下涵洞受力机理分析————作者:代竞翔;陈保国;任国卿;任一青;
摘要:埋设于天然沟谷中的箱涵在高填土长期荷载作用下,涵-土体系发生应力重分布,影响涵洞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沟谷地形中的涵洞进行了600个月的模拟分析,得出填土蠕变特性和涵周土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填土应力传递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力学模型,推导得出涵顶平面长期土压力计算方法,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发现:因土体蠕变,填土顶面沉降较施工完毕时增大了60%左右,涵侧外土体工后沉降达到...
基于耦合FEM-SPH的桩承式路基土拱相互作用研究————作者:黄华杰;何润;丘元毅;熊昊;韩凯航;黄明峰;
摘要:土拱效应是一种在桩基路堤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会诱发土体的荷载分布和变形特征等力学行为的演变。采用一种基于有限元(FEM)和光滑流体动力学(SPH)的耦合方法,对桩承式路基中出现的土拱效应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与真实活板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耦合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基于该FEM-SPH数值模型,通过改变活板门的间距和覆盖层土壤的厚度,研究了土拱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3种不同的土体变形模式对应...
考虑桩土协调变形下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竖向受力计算————作者:熊家全;代建波;李皓;
摘要: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软基处理领域应用较为普遍。以修正的复合地基加固区土体压缩位移理论为基础,基于桩-土变形协调方程,考虑中性面上、下桩土受力情况,分别导出了桩顶位置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上、下桩周摩阻力、桩身竖向应力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MATALB软件计算及FLAC3D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桩土竖向受力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桩身弹性模量...
高模量沥青老化前后黏弹力学特性及老化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作者:王昊;刘恒彬;李玉鑫;徐希忠;王玉飞;季正军;
摘要:为深入了解高模量沥青老化前后黏弹力学性能变化特征,选取3种高模量改性剂和2种天然岩沥青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制备得到5种高模量沥青,借助常规物理性能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对高模量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高模量沥青制备效果;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RTFOT)和压力老化试验(PAV)对高模量沥青进行不同程度的热氧老化,并借助流变学试验方法对老化前后高模量沥青的黏弹力学性能变化特征进行...
基质沥青组分对其脆化及流变特性的影响效应分析————作者:宋振丰;郑传峰;魏智强;李汉军;赵京;
摘要:以基质沥青的组分对其脆化温度及高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借助于沥青组分分离技术,测试70#、90#及110#这3种沥青各自四组分的比例,并采用组分调和技术形成了具有不同轻重组分比的沥青样本。采用BBR、DSR及沥青脆化温度等试验分析轻重组分比对基质沥青脆化温度、m值及车辙因子的直接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轻重组分比是基质沥青...
复合碱激发钢渣黏性土动、静力学性能研究————作者:李伟;冯一凡;赵子豪;
摘要:使用废钢渣替代水泥对黏性土地基进行加固,能使其以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为代表的动力特性得到改善。但是钢渣相较于水泥活性低、水化速度慢、早期抗压强度增长不明显。通过对废钢渣的理化性质和水化机理的研究,探究在钢渣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碱作为激发剂对固化土性能的影响。设置正交试验,将不同配合比的碱加入钢渣黏性土混合料中,养护规定龄期后,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UCS)、共振柱试验(RCT)、扫描电镜试验(SEM)...
高强韧改性剂对高黏沥青及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作者:马辉;杨振海;任仲山;徐亚;李俊;李明亮;
摘要:研发了一种新型高强韧改性剂,用以提升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改善混合料综合性能、提高路面耐久性。设置了常规高黏剂、高强韧改性剂、掺配高黏剂3种改性剂方案,测试分析了不同类型改性剂对高黏沥青及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高强韧改性剂减小了高黏沥青的延度,削弱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使用掺配高黏剂改善高黏沥青和排水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的效果最好;相比常规高黏剂,采用掺配高黏剂一定程度提...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 国家级金属加工(热加工)
- 省级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北大核心《电子测试》
- 省级《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 省级安家
- 省级《大众标准化》
- 北大核心科技进步与对策
- 北大核心《石油钻采工艺》
- 国家级质量与可靠性
- 省级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省级《小氮肥》
- 省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省级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省级材料科学进展
- 省级电工技术
- 国家级《中氮肥》
- 省级《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
- 国家级设计
- 国家级水利电力劳动保护
- 国家级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 省级《电子技术》
- 国家级中国人造板
- 省级《福建建材》
- 学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北京服装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 省级西北地质科学
- 省级《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