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上海经济研究》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立足上海,关注全国和世界。《上海经济研究》的探索视角紧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经济发展进程,其开放、前瞻、创新的宗旨深深吸引全国及至世界各地的读者和撰稿者,并广受经济理论界、政府部门和决策机构、大专院校、实际经济部门和企业界的欢迎和好评。《上海经济研究》永远是您了解中国和上海经济的窗口,她努力成为您的好朋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cssci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辟有专题特稿、中国经济新走势、经济发展报告、上海经济新动向、环球观察站、海外华商传奇、新潮理论等栏目。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我国民间资本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刘希章;李富有; 3-11+18
2 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A市农村小微企业的调查 刘鑫;林建; 12-18
3 保险公司声誉、市场占有率与保险中介业务违规行为关系研究 陈美桂; 19-26
4 对利率自由化理论的质疑 李济广; 27-35
5 融资平台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演变及发展趋势——以合作融资模式为视角 董国姝;田中俊; 36-43
6 银行信贷对货币供应量响应的差异化研究——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分类 张艾莉;刘珺婷; 44-52
7 资源配置效率:市场还是政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强国令;闫杰;李刚;马长发; 53-60
8 产业链环节重塑架构下平台问题研究 田洪刚;杨蕙馨; 61-69
9 走出困顿:跨国公司战略、组织和经营的重新审视与调整 夏辉; 70-78+103
10 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城镇残障人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 戴文洁;邵鹏;邸俊鹏; 79-89
11 产业承接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黄睿;张朝华; 90-96
12 上海研发外包产业的战略发展:特征、问题和对策 季成;徐福缘;朱华燕;贾雷; 97-103
13 加工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供给和需求的分析视角 张少华;蒋伟杰; 104-114+122
14 印度对华反倾销贸易效应研究 梁志鹏; 115-122
会计师论文发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管理会计在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在大多数小型企业、商业服务类企业中却没有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本文分析了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管理会计,会计报告,内部管理
管理会计是从企业本身管理的需要出发,为企业管理者正确地进行最优管理决策提供主要依据,所以管理会计必须有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可以大量吸收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不断融合到管理会计的概念体系中去,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研究组织,使之规范化;还可以大量出版发行管理会计书刊,在高等院校扩大管理会计教学领域,使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发现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恰当的解决对策。
上海经济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大主题专栏征文启事
摘要:<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谋划和系统部署。为引导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贯彻、宣传、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诚邀业内专家学者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围绕但不限于以下主题撰写具有理论深度的文章。1.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3.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4...
数据要素共享与新质生产力——基于公共数据开放的经验证据————作者:张小宇;张旻;
摘要:公共数据是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和形成数字经济优势的重要基础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新机遇。本文基于城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围绕生产力理论测度2008-2022年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呈快速增长态势,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在不同区域具有显著差异。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城市...
实数技术融合对我国企业供应链韧性影响研究————作者:郎旭华;冒睿嘉;周亚虹;
摘要:以实数技术融合提升我国企业供应链韧性,是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主动应对全球经贸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数技术融合总体上对于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具有显著正面影响,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客户端而非供应商端,具有非对称性...
跨国并购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及效应探究————作者:王秋玉;宋艳姣;
摘要:跨国并购是企业获取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基于经济地理学视角建构跨国并购驱动企业创新的理论框架,以Wind数据库的505个跨国并购事件为依据,借助PSM-DID模型提供中国证据。研究发现: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存在即时效应和长期效应,呈现阶段性波动特征,弱整合战略、中间实体建设有助于降低制度距离的摩擦;资源互补型、技术获取型的行业内跨国并购能催生更强的创新效应;国有企业受益于国企...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作者:吕列霞;陈锡喜;
摘要:立足全面深化改革新态势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探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契合性。二者之间具有相同的理论支撑、共同的领导力量、一致的价值理念和统一的目标指向,这是两者得以互动的逻辑基点。中国式现代化规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和总体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现实依托。这是两者同向同行、同步共进的逻辑机理,其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金融生态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作者:李秀珍;方霞;吕舒晴;杨洋;
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并测度金融生态环境和出口产品质量指数,实证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政府行为和社会环境等分维度的金融生态环境,抑或是整体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都能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是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能有效提升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出口...
巴塞尔协议和中国银行业制度型开放————作者:沈伟;宿营;
摘要:巴塞尔协议III执行博弈策略的选择攸关中国银行业的全球竞争。传统国际软法说未能揭示各国对巴塞尔协议III态度迥异的本质动因。巴塞尔协议规则的本质是契约,获益偏好是国家决策的动因。全球银行监管合作绝非单次零和博弈,重复博弈决定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监管规则的达成具有必然性。各国博弈策略的调整可能推动国际资本规则形成新的纳什均衡状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制度型开放的主张符合国际金融...
科技金融与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作者:杨凡;
摘要:科技金融与创新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提升区域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基于2006-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金融与创新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面板向量自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模型,从金融主体与创新链环节的匹配关系视角探讨两者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科技金融与创新呈现协同发展趋势,但整体水平仍偏低,科技金融滞后于创新发展是主要障碍,这也导致科技金融...
机构投资者行为与股票市场定价效率————作者:朱平芳;李珉镜;
摘要: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其交易行为对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制亟待系统研究。本文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日度高频数据,从资金流动、注意力分散与羊群效应三个角度出发,探讨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资金流入倾向于推高股价,放大市场定价偏离,而资金流出虽具一定纠偏作用,但效果有限;当机构注意力分散时,资金流出的定价修复效应进一步...
语言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增长研究——基于拓展内生增长模型的分析————作者:谢孟军;
摘要:把语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嵌入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拓展研究,科学阐释语言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界定语言数据要素的含义并构建其衡量指标体系,实证检验语言数据要素对数字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语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社会大生产,发挥其对数字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语言数据要素对我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强,对数字产业化的驱动作用大于产业数字化,对数字产品服务业的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邮政组织体制调整初探(1949-1960)————作者:李家涛;
摘要:1949-1960年上海邮政系统进行了持续的范围较广的组织体制调整,试图通过组织体制调整,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上海邮政持续发展。上海邮政系统组织体制调整的实质是通过组织调整探索并推进邮政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上海邮政以频繁的组织体制调整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尝试,不仅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因组织体制调整不合理,导致上海邮政系统出现管理层次多、机构职责划分不清晰、非直...
政府引导、城市品质与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兼论南北人口分化的现象————作者:魏守华;吴桐;吴海峰;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政府引导下城市品质对人口规模的双向影响机制,并从理论上解释我国南北人口分化的现象。基于2013-2020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政府引导下的城市品质“倒U型”影响人口增长:在城市品质较低阶段,政府通过改善生活与生产设施等手段会推动人口规模增长;而当城市品质达到一定门槛后,政府若过度配置低效的生活类设施,会加重财政负担,逼迫企业外迁,集聚效应减弱,进而抑制人口规模增长。这种非线性关系...
耐心资本投资赋能突破式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证证据————作者:唐亮;杨国玉;佟梦霞;
摘要:突破式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金融-科技-产业”良性生态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有之义。基于2010-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耐心资本投资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耐心资本投资通过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加速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四条路径提高企业突破式创新。进一步...
共同富裕背景下上海市低保标准调整的理论逻辑与政策选择————作者:周婷;
摘要:低保标准的设定作为低保制度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政策实施的公平性,亦关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中央已基本明确低保标准确定方法的背景下,上海亟需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调整路径。本文系统梳理了低保制度的相关理论逻辑,分析了上海低保标准的发展趋势,并与困难户消费水平进行了比较,深入剖析了当前上海低保标准调整面临的具体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上海应立足本地、因地制宜,完善契合超大城市特点的低保标...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比特币市场波动的跨国实证研究——基于GARCH-MIDAS模型的分析————作者:杨洁萌;沈云淇;
摘要:本文以作为私有数字货币代表的比特币为研究对象,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EPU)对私有数字货币市场波动的影响。使用GARCH-MIDAS模型进行跨国实证分析,选取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五国EPU指数,构建包含EPU的扩展波动率预测模型,发现EPU指数显著影响比特币的长期波动,其中美国EPU与比特币市场的波动性呈现高度正相关,符合全球私人数...
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作者:钟振明;朱刚毅;
摘要: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革命和逆全球化、保守主义思潮相互交织,如何使数字经济更好地赋能新发展格局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从现实国情出发,数字化转型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增强经济韧性适应性。西方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同范式为理解复杂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提供了相应的市场思维、宏观的战略视野和终极的价值指引。由于市场—政府、中心国—边...
数智技术创新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研究————作者:米晋宏;陈雨晨;张聪志;葛劲峰;
摘要: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数智技术创新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制亟待深入解析。本文以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作为数智技术创新能力的代表性指标,基于2010-2023年294个地级市的工商注册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人工智能通过提升政策关注度、强化产业融合水平与改变收入分配结构...
城乡融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作者:佟大建;许蕾;张锦华;
摘要:本文基于2010-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所在省份县级面板数据,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城乡融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城乡融合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县域产业集聚、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城乡融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距离地级市较近、财政压力较小和县域内乡镇间竞争强度较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作者:张道根;苏晨;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创新,提出要重点把握好六个理论问题。从发展现状看:仍然是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学,需要加快构建成熟的、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从理论源头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从研究主题看:紧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分析揭示中国生产关系形成、变化、发展规律。从根本主线看: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从经济统计到价值规律理论创新——孙冶方经济思想再认识(1954-1964)————作者:李卫;
摘要:1954-1964年,孙冶方在推进统计制度改进的调查研究中,敏锐地发现“总产值”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剖析其思想根源,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厘清认识误区,推动学界对价值规律的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借鉴《资本论》的框架,将价值规律作为学科主线贯穿其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化构建。他的研究经历呈现出“从实际出发—问题意识—理论深化—体系构建”的清晰逻辑脉络,启示当代学者应以深刻的现...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人口与经济
- 省级统计科学与实践
- 国家级现代装饰
- 国家级管理观察
- 省级企业导报
- 北大核心中国工业经济
- 省级创业家
- 南大核心华东经济管理
- 省级现代商贸评论
- 省级时代金融
- 省级应用经济学评论
- 国家级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杂志
- 省级中国经济学前沿
- 省级国际贸易译丛
- 省级当代经理人
- 省级能源与节能杂志
- 北大核心经济管理
- 省级产业与科技论坛
- 省级经营与管理
- 国家级网络财富
- 国家级中国电子商情
- 国家级金融科学
- 北大核心会计之友
- 国家级中国电子商务
- 国家级经纪人
- 北大核心审计与经济研究
- 省级财富时代
- 省级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科技通报
- 省级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