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节能》杂志简介
《能源与节能》(月刊)创刊于1996年,是由山西省能源研究会与山西省节能研究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刊物。
《能源与节能》主要报道国家在能源与节能方面的政策,山西具体执行国家能源及节能政策的实际措施,山西能源基地的发展和建设探讨。有关领导对能源与节能方面的讲话、报告等。为山西的能源及节能工作者提供发表学术观点的窗口,发表有关能源与节能问题的建设及论点,对能源工业开发利用以及对节能进行学术交流。
《能源与节能》杂志栏目设置
政策与指导、学术论文、工作研究、能源与节能技术、能源与节能管理、科技动态、交流与信息、图片新闻
《能源与节能》杂志收录情况: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能源与节能》来稿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语句通顺。
2、来稿篇幅以3000—4000字符为宜,来稿格式务必规范,论文应包含内容摘要(中英文对照),关键词(中英文对照),正文,结语,参考文献。
A、摘要:300字符以内,摘取文中主要论点,请勿使用“本文认为”之类的提示性语言。
B、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可选3-5个,请勿选择“评析”“思考”等通用性词语作为关键词。
C、正文内内标题的层次序号采用11.11.1.1
D、参考文献:录著内容依次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专著为M,期刊为J,报纸为N,论文集为C)、文献出处或出版项、文献起止页码(仅对著作)。具体格式可参见本刊各篇末的参考文献项。
3、来稿需有完整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何年毕业于何大学何专业、职称(职务)。
4、凡获省级以上资助而产出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5、来稿无需提供打印稿,只发送电子邮件即可。发送电子邮件时,请将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并在邮件正文中写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或求学院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并在邮件主题中标出作者姓名。请勿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声明。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7、为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广大读者踊跃投稿。稿件录用后,发录用通知。出刊后,赠每位作者杂志2册。
能源与节能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井下单轨吊机车的现状与应用————作者:蔡晓晴;
摘要:井下单轨吊机车作为矿山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在特殊环境下承担着重要任务。旨在全面探讨井下单轨吊机车的现状与应用,首先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分类,然后深入分析了其在矿井等特殊环境下的应用现状,包括技术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井下单轨吊机车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展望
矿井长距离工作面采煤技术研究————作者:王渊涛;
摘要: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开采效率显著提升。在开采效率提升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面的搬家次数显得尤为关键,因此,煤矿企业需要研究长距离工作面采煤技术。首先,介绍了长距离工作面的特点;然后,分析了长距离工作面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地质勘探技术、通风技术、运输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以期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煤矿井下变频器散热性能研究————作者:张伟;
摘要:随着煤矿井下设备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变频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井下环境的高温、高湿度和尘埃等因素给变频器的散热带来了挑战,严重影响了其性能和寿命。从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其散热机制及散热性能的影响因素。针对煤矿井下变频器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液冷冷却系统
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变形修复技术研究————作者:孟辉;
摘要:为实现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有效控制,以南翼运输石门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条件针对性提出围岩变形修复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南翼运输石门采用以优化巷道断面、底板反拱、围岩注浆、锚网索喷支护为主的修复方案,该方案不仅提升了围岩承载能力,还给给围岩提供了较大的支护作用力,围岩与支护体系相互配合共同抵御高地应力影响。现场应用后,南翼运输石门围岩变形严重问题得以解决,巷道断面变形量较小,其中顶底板、两帮...
突出煤层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作者:李琪;
摘要:针对突出煤层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治理难度大问题,以2503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条件针对性给出初采期间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依据开采的2#煤层赋存及邻近采面开采情况分析2503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涌出情况,并提出依靠高位钻孔拦截采空区瓦斯的方案;同时采用顶板钻孔连接采空区与高位钻孔,顶板弱化使得顶板及时垮落,增大高位钻孔与采空区间裂隙。工程应用后,250...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巡检系统研究————作者:吴力兵;
摘要:为提高带式输送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巡检人员劳动强度等,构建了带式输送机巡检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巡检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多传感器感知终端可以实现带式输送机沿线视频画面、环境及设备运行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结果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巡检装置采用钢丝绳牵引,沿着带式输送机铺设位置往返移动。现场应用后,构建的巡检系统运行平稳,可实现带式输送机沿线环境参数、设备运行情况等巡检,当发现异常...
厚煤层首采综放开采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作者:陆轶博;
摘要:为实现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水害有效治理,以南翼2采区3201首采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采面回采煤层厚度大、回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以及采动裂隙直接联通上覆砂岩含水层问题,从强化探放水、提高采面排水能力方面给出综合防治水技术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3201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在回采巷道内向顶板含水层、采面回采空间分别布置探放水钻孔,进行超前疏排,降低含水层水量及水压、掌握回采范围导水构造发育情况,为采面安...
破碎顶板复用巷道修复技术研究————作者:王军军;
摘要:为满足破碎顶板复用巷道使用需求,以113033巷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情况及邻近采面开采情况等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巷道修复技术方案。在对113033巷断面刷扩后,采用锚网索梁方式对巷道进行支护,同时在采面回采前采用深、浅孔注浆方式加固顶板及煤柱。工程应用后,113033巷围岩变形量大问题得以解决,可满足后续11303工作面回采需求
矿井立井提升机尾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作者:高颖;
摘要:为实现立井提升机尾绳可靠运行并增强提升机远程监控能力,结合现场情况针对性构建了基于无线通信的立井提升机尾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应用。针对立井使用环境复杂恶劣问题,给出了视频监控系统整体架构,设计了视频采集装置,并制定了通信网络构建方案。现场应用后,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提升机尾绳全范围实时监控,工程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煤矿覆岩离层区的注浆开采技术研究————作者:李世慧;
摘要: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煤矿覆岩离层区的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对矿区安全生产也构成严重的威胁。围绕煤矿覆岩离层区的注浆开采技术展开研究,探讨了注浆减沉技术的理论基础、施工工艺、技术效果,对水泥-硅酸盐复合型浆材进行了详细分析,验证该浆材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提高地层的承载能力,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支撑
11504底抽巷布置与支护设计研究————作者:张瑞峰;
摘要:为降低煤炭回采过程中底抽巷的采动影响,避免巷道围岩发生变形破坏,以11504底抽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底抽巷的地理位置及煤(岩)层赋存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巷道布置与支护设计方案,对设计的锚杆、锚网索等支护材料进行验算分析,经验算巷道锚索加固设计满足要求。选取底抽巷一试验段进行工业性试验,现场应用得出,通过采取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支护效果良好
煤矿断面切巷支护在快速掘进工艺中的优化探讨————作者:王丽红;
摘要:为解决大断面切巷施工带来的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形式,并通过仿真模拟,对比了3种支护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方案二支护效果最佳,在掘进18 d后,顶板下沉速率降至零,确保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为后续开采作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研究————作者:崔海海;
摘要:针对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机制和特点,对其类型及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与保护措施。在分析顶板事故类型时,将其归纳为推垮型、压垮型、漏垮型、冲垮型和局部岩块冒顶事故,并针对每种类型进行了详细探讨。接着,深入探讨了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包括矿山压力、地质构造、检查工作不到位和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等方面。最后,针对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与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综采工作面冒顶的防治、单...
基于摩尔-库伦准则的煤巷塑性区破坏特征研究————作者:王志坚;张金彪;
摘要:以S5205工作面为背景,结合该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建立圆形孔洞周边应力分布力学模型,根据摩尔-库伦准则计算煤巷围岩塑性区破坏范围,确定相应的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前应力影响下,煤巷顶板及两帮的塑性区破坏范围最大不超过1.0 m。基于此设计了针对巷道围岩的锚杆索网联合支护方案,实现了对巷道围岩变形的良好控制。该支护方案在S5205工作面相关巷道应用良好,现场监测结果显示顶板及两帮变形量均处于...
煤矿巷道快速掘进中循环步距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作者:张海宾;
摘要:煤矿生产过程中快速掘进有利于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在巷道掘进中,巷道的支护稳定性是影响掘进效率的重要因素。结合煤矿巷道快速掘进中不同的循环步距工艺参数,对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循环步距对垂直应力的影响不大,但对围岩顶板下沉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确定2.4 m的循环步距为最优工艺参数,并对支护工艺进行优化,为煤矿的快速掘进提供参考
孤岛工作面煤壁注浆加固实践————作者:侯超;
摘要:邢东矿11235工作面为孤岛工作面,片帮严重进而造成端面冒顶,导致工作面无法顺利推进,严重威胁着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通过对煤壁片帮特征进行分析,决定对煤壁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注浆加固,对注浆参数进行设计,结合科学注浆材料的施工工艺,减少了作业面推进过程中煤壁片帮、溜砟等问题的发生,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中国煤矿钻机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杨帆;
摘要:煤矿钻机在矿业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效率与可靠性直接关联到煤矿作业的效率及安全。随着中国煤炭行业生产能力的持续上升,对钻探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加。尽管如此,中国煤矿钻机装备在技术层面、功能特性以及智能化程度上与国外先进设备领先技术相比仍有距离。为了增强中国煤矿钻机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对现行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加速新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使用是必要的措施
超高软岩水仓联合支护技术优化与应用————作者:吕晶;
摘要:针对亿欣煤业15#煤层西三盘区水仓围岩遇水膨胀变形、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生产地质调研、底板泥岩矿物成分分析、泥岩崩解特性试验,提出软岩水仓支护对策。现场通过“锚网索梁注喷”联合支护技术有效提高软岩水仓整体性与稳定性,充分发挥锚网索主动支护性能。矿压监测数据表明,支护完成28d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完全满足现场使用需求
基于Mask R-CNN的煤矿巷道掘进迎头裂隙检测与定位算法分析————作者:王磊;
摘要:为提高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迎头裂隙检测与定位的精度与效率,采用基于Mask R-CNN的深度学习方法,设计了煤矿巷道掘进迎头裂隙检测与定位算法方案,并通过实验测试评估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Mask R-CNN的裂隙检测算法在检测精度、效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能精准识别与定位煤矿巷道掘进迎头的裂隙。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选煤厂智能重介系统研究————作者:赵银银;
摘要:针对选煤厂重介质洗选系统洗选密度调控不及时、产品品质波动大等问题,以山西省一中心选煤厂为研究对象,结合入选原煤煤种类型多、煤泥含量高等现状,针对性构建了智能重介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现场应用后,智能重介系统可依据精煤产品灰分质量分数变化智能调节分选密度,不仅提升了重介精煤产品稳定性和产率,还提高了智能化控制程度及生产效益,工程应用效果显著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国家级《冶金管理》
- 省级时代楼盘
- 国家级《创业邦》
- 省级北京物价
- 省级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杂志
- 北大核心《宏观经济管理》
- 省级南方企业家
- 国家级大众商务
- 北大核心《开放导报》
- 省级《董事会》
- 国家级国际融资
- 省级《北方经济》
- 省级环球市场杂志
- 省级黑龙江财会
- 省级《企业经济》
- 国家级投资与营销
- 国家级《海洋经济》
- 国家级预算管理与会计
- 省级《当代经济研究》
- 国家级《农村财政与财务》
- 省级济南金融
- 省级建筑与装饰
- 国家级《投资与创业》
- 省级《旅游论坛》
- 省级经贸实践
- 国家级宏观质量研究
- 省级《中国经济学前沿》
- 省级《莆田学院学报》
- 国家级全国流通经济
- 省级《经济研究导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