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人口与经济》是一本人口学专业期刊。反映人口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传播计划生育工作经验。
人口与经济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人口与经济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期刊杂志,具有CN和ISSN刊号,杂志期刊刊号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查询。人口与经济杂志社编辑部对投稿的稿子质量要求严格,其编辑出版的人口与经济刊物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计划生育论坛、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社会保障研究、书评。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的空间计量分析 李国志,赵峰,LI Guozhi,ZHAO Feng
老龄化、城镇化与碳排放--基于1995-2012年中国省级动态面板的研究 李飞越,LI Feiyue
人的城市化:内涵界定、路径选择与制度基础--基于农民城市化过程的分析框架 王海娟,WANG Haijuan
外出务工对农村男女初婚年龄的影响 许琪,XU Qi
交往的力量--北京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社会距离 邢朝国,陆亮,XING Chaoguo,LU Liang
流动人口家庭与城镇家庭的消费差异--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析 王韬,毛建新,WANG Tao,MAO Jianxin
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 苏群,彭斌霞,陈杰,SU Qun,PENG Binxia,CHEN Jie
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林宝,LIN Bao
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 梁宏,熊美娟,LIANG Hong,XIONG Meijuan
我国省域人力资本的收敛性分析--基于三种测算方法的比较 黄乾,李修彪,HUANG Qian,LI Xiubiao
我国新时期个人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苏丽锋,陈建伟,SU Lifeng,CHEN Jianwei
典型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褚湜婧,王猛,杨胜慧,CHU Shijing,WANG Meng,YANG Shenghui
国际贸易论文:新型非关税壁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WTO体系的日益完善、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类对于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逐渐重视,传统的贸易壁垒正渐渐走下舞台,其作用日益降低,而各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正在快速的产生和扩大。新型的贸易壁垒和传统的贸易壁垒相比,具有更好的合理性、灵活性和隐蔽性。本文通过对新型贸易壁垒的产生及其合理内涵出发,分析新型非关税壁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型贸易壁垒,中国经济,影响,策略
一、新型非关税壁垒的涵义
新型非关税壁垒是针对于传统非关税壁垒而言,新型非关税壁垒虽然经常以保护消费者、劳工和生态环境平衡为理由,对国外进口的产品进行一定的限制,给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是它又通过技术水、环境保护和保护劳工和动物等方式间接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又取消了数量限制和歧视性原则,倡导人类因当为社会和环境及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而迎合了公众的心理,所以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人口与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晚育背景下生育力保护的服务体系构建————作者:杨婷;石人炳;
摘要:基于当前生育推迟、三孩生育、人口负增长的多种实际,重视生育力保护服务体系构建是少子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生育支持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保障。基于全育龄女性(未育女性、孕产女性和已育女性)和全生育周期探讨当下的低生育力困境及其生育力保护服务。全生育周期不仅包含了从孕到育的全生育过程,也包含了从初育到终育的整个生育周期。晚婚晚育常态化背景下,大量女性的实际生育周期仍压缩在40岁之前,同时越来越多...
风险与机会——中等收入群体演化的动态测度研究————作者:阮敬;孙琰蕙;王兴玉;
摘要:稳健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缓解贫富差距的中坚力量,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容提质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聚焦中等收入群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从中等收入跌落至低收入的风险,以及晋升至高收入的机会,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评估中等收入群体风险与机会的方法,并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全面剖析了该群体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深入探讨了样本期间内的退出...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劳动就业与失业统计问题研究————作者:周南南;朱文懿;
摘要: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呈现劳动时间弹性化、工作地点移动化、工作边界扩大等特点,传统的就业与失业统计制度已经不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与失业统计,无法满足新就业形态的发展需求。在比较国内外就业和失业的内涵、口径及统计调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就业形态的特点,以及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就业与失业统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对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的内涵、口径、分类、指标、调查方法等方面的问...
绿色就业研究的知识图谱、热点主题与拓展空间——基于SSCI(2006—2023)的可视化分析————作者:王强;吴文武;刘盼;
摘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绿色就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包容的关键议题。基于SSCI数据库2006—2023年收录的3989篇绿色就业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构建了绿色就业领域的知识图谱,识别出包括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创新在内的核心研究群组、热点主题及其演化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绿色就业领域呈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征,研究主题从宏...
流动人口的教育失配及收入惩罚——对户籍收入差异来源的新证————作者:李晓光;周润琪;梁馨;
摘要:人口迁移深刻影响着教育水平和职业岗位的配置过程。为考察教育和职业的纵向失配对不同户籍人口收入差异的影响,使用改进后的现实匹配法测量纵向失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3—2021年的多期横截面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纵向失配主要通过两个环节影响户籍收入差距:发生几率和收入惩罚。发生几率层面,农业流动人口比城市非农出身人口更有可能发生纵向失配,但“农转非”人口与城市非农出身人口没有显著差异。收入...
双元孝道中的同胞效应————作者:蔺煊皓;胡安宁;
摘要:孝道文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有效的文化支撑。在家庭规模和结构持续变化的背景下,将同胞纳入孝道观念影响因素的考察范围,为进一步解释中国孝道变迁之谜提供微观证据。基于CGSS 2017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工具变量、增强逆概率加权等方法探析同胞数量对孝道观念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元孝道中存在同胞效应,即同胞数量对相互性孝道观念和权威性孝道观念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同胞效应呈现出随时代发展而逐渐强化的趋势...
我国住房支持生育政策的法治建构和优化路径————作者:王德志;孔丽君;
摘要:住房支持是我国生育支持体系中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开启了我国住房支持的法治化进程,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中央国家机关出台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和各地方出台的具体实施性文件,共同建构了我国住房支持生育政策的法治框架,从购房和租房等方面对多子女家庭展开住房支持。我国住房支持政策存在规范依据碎片化、政策覆盖对象广泛性不足、户籍限制严格和“重购轻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
欢迎订阅2025年《人口与经济》
摘要:<正>《人口与经济》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优秀社科学术期刊,属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期刊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目前复合影响因子为7.187。期刊主要服务国内人口学以及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科研院所及专家学者,全年发表“劳动力人口与就业”“生育与家庭发展”“老龄社会治理专栏”“城市化与人口流迁”“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人口...
支撑中国自主知识生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国老龄社会科学研究数据体系的本土构建和完善进路————作者:张文娟;陈露;
摘要:老龄研究是一簇以综合性视角研究老龄化现象的应用型研究集群,长期以来,人口研究和定量社会学研究构成了中国老龄社会科学的主要阵地和学科底色。学科交叉与传统阵地之间的张力,成为老龄学科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素材,数据对老龄研究的质量、范式及知识生产方式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老龄社会科学研究数据来源呈现多元化与交叉化的趋势,但结构化问卷调查数据依然是国际学术对话的核心素材。中国...
努力对职业地位获得影响几何?——对“先赋—自致”模型的一个扩展————作者:薛远康;
摘要:经典的“先赋—自致”地位获得模型在社会流动研究中不断得到扩展,但模型中子代教育往往受到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并非完全“自致”,鲜有研究能够有效解决这一局限。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借鉴收入分配领域机会不平等研究中测度个体“责任”与外在“环境”如何影响结果不平等的相关做法,通过提取努力残差和构建相对分位,得到排除环境影响的“净努力”变量后,再对回归结果进行Shapley分解。分...
激励生育税收政策的反思与完善——以女性为主体视角————作者:马菊花;
摘要:当前我国人口结构转型期呈现的生育率持续走低现象,折射出现代化进程中生育成本与个体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生育主体的适龄女性不得不面临来自职业发展、健康风险、社会认同等多维因素的干扰,无疑是这一冲突的典型代表。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人口发展战略中正承担着前所未有的使命,既可以支持生育,又能够化解部分生育风险。然而,现行税收政策对生育支持的着力点仍停留在子女教育专项扣除等表层领域,强...
数字经济参与会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证据————作者:苏丽锋;李泽坤;孙志军;
摘要: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推进与革新,我国数字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能否提高社会流动性,特别是以代际收入流动为代表的纵向流动?为了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构建居民数字经济参与指数,将子代与父代的经济社会数据相匹配,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门槛效应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索数字经济参与对居民...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间断均衡变迁及其内在机理——基于658份政策文本的分析————作者:李燕凌;李民梁;
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对于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至关重要。为理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建构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分析框架,选取1949—2024年期间中国发布的658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经历了“探索均衡”“强势间断”“弱势间断”“发展均衡”和“完善均衡”五个阶段,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发展特征,符合间断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结构变迁与趋势预测————作者:李绍亭;陈萱;朱雅玲;任彦军;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明晰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及其变动趋势是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22年中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消费数据,采用二次近乎理想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分析了城乡居民八类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人口老龄化需求弹性,在此基础上考虑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规模变动趋势,进一步预测了2050年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食品...
劳动者技能错配的动态轨迹及其累积工资效应————作者:赵昕;蒋文莉;王礼进;
摘要:劳动者技能错配的工资惩罚现象已被频繁观察到,但该不利状态的长期演变特征及其累积工资影响却易被忽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系列追踪数据发现:利用序列分析技术,技能匹配轨迹大致可以聚类为四种类型,其中“技能适配型”轨迹占比最高;基于增长曲线模型设定,当劳动者处于“错配锁定型”(含横向及纵向)或“劣向转移型”轨迹时,相对一直“适配锁定型”轨迹劳动者将在长期面临累计工资损失,并且这种劣势累计呈...
婚姻法修正、匹配模式与配偶间收入差距——基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研究————作者:李静;陈思齐;潘丽群;
摘要: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正调整,尤其是家庭财产安排的改变,将有力冲击婚姻匹配的决策过程进而影响家庭收入状态。基于2011年婚姻法修正案——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考察修正案前后家庭内部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并从婚姻匹配模式探究其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法案出台后的新婚家庭配偶间收入差距相比法案出台前已婚家庭配偶间收入差距缩小,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处理样本偏差问题后,保持稳健。影响机制...
教育获得、婚育观念转变与生育意愿——基于家庭文化转变与自我关注回归的分析————作者:张罗;
摘要:近年来,我国生育率大幅下降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教育与生育之间的关系却存在一定争议,其内部多维影响机制需进一步发掘。基于CGSS 2021数据,从文化观念层面入手,探究婚育观念转变在教育获得对生育意愿影响方面的内隐路径。结果发现,教育获得能够通过转变婚姻目的观念,削弱以生养子女为首要目的的观念,而增强个体追求自身幸福的观念;阻碍父辈意旨的传递,即降低对“父母之命”的遵从;弱化“养儿防老”的生养回...
中国寿命不均等的变迁及其分死因贡献(1953—2020年)————作者:闫誉腾;李婷;
摘要:寿命不均等已成为国际学界的重要议题,但国内相关讨论仍然很少。基于多个数据源,使用最新的寿命不均等分解方法,讨论了中国全国、分城乡、分地方的寿命不均等变迁及其分死因贡献。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的寿命不均等在过去半个多世纪有显著下降,但各区域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健康转变历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取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感染及围生期疾病等,成为导致寿命不均等的主要死因。第三,我国过...
欢迎订阅2026年《人口与经济》
摘要:<正>《人口与经济》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优秀社科学术期刊,属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期刊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目前复合影响因子为7.187。期刊主要服务国内人口学以及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科研院所及专家学者,全年发表“劳动力人口与就业”“生育与家庭发展”“老龄社会治理专栏”“城市化与人口流迁”“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人口与...
中国老年人口非正式照护成本测算————作者:李民;王震;倪晨旭;
摘要:基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家庭照护压力增加的背景,非正式照护在长期照护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我们对非正式照护的经济价值却知之甚少。创造性地利用反事实的方法,准确估计现阶段中国非正式照护的经济成本:利用反事实工资预测模型估计失能人员的非正式照护机会成本,使用CHARLS和CFPS混合截面数据获得不同年龄段、性别下的失能人员分布情况,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结构,对全国非正式照护的总经济成...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审计
- 省级楚商
- 南大核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
- 国家级中国商人
- 省级城市管理与科技
- 省级网际商务
- 省级江西冶金杂志
- 省级上海经济
- 国家级商业文化下半月
- 国家级金山企业管理
- 省级公路隧道
- 国家级商业文化上半月
- 国家级金融会计
- 国家级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 国家级投资与创业
- 国家级卷宗
- 省级当代经济研究
- 省级新财经
- 国家级国外财经
- 省级市场瞭望
- 国家级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 省级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 省级经营管理者
- 北大核心经济与管理
- 省级金融教学与研究
- 省级城市
- 国家级中国检验检疫
- 北大核心财会研究
- 南大核心现代日本经济
- 省级中国对外贸易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