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济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亚太经济

《亚太经济》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5-1014/F
国际标准刊号:1000-6052
主办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主管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查看亚太经济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审计研究》审计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上海经济研究》经济学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亚太经济》是我国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本刊着重反映世界政治经济对亚太地区发展的影响,亚太经济各国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与问题、合作与趋势,以及我国的战略选择与应采取的对策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亚太纵横、WTO经纬、国别经济、跨国公司、中国与东亚经济合作、台港澳经济、比较研究、中国对外开放。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创新的影响 王厚双;关昊;黄金宇3-8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日战略的分与合 葛成9-14

  中国亚洲经济增长中心地位及其对东亚区域合作走势的影响 赵江林15-20

  “一带一路”专题研讨

  “一带一路”与中国出口贸易:基于贸易便利化视角 张晓静;李梁21-2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克拉运河 丁阳;黄海刚;王春豪28-33

  北极航线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李振福;王文雅;朱静34-39

  亚太金融

  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比较与前景 汤莉;翁东玲40-47

  影响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研究——引入外部非常规货币政策变量 陶士贵;刘骏斌48-55

  亚太贸易

  韩国贸易投资与FTA政策及其启示 黄启才56-61

  斯里兰卡参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考虑及前景 廖萌62-67

  国别经济

  美国金融数据体系改革的背景、进展及影响 王达68-73

  新加坡离岸保险及对中国的借鉴 许闲;董博;房至德74-80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对税务会计师的认识与作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税务会计师的基本职能;通过研究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税务活动,分析了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中的作用;提出了进行企业税务管理的意义;通过研究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税务筹划,结合本公司的实践经验,对软件企业的税收筹划从增值税、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根据多年的企业会计经验,提出了科学应对税务机关的正式税务稽查的方法。

  关键字:税务会计师,税务筹划,税务稽查

  一、税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师

  税务会计是指以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为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纳税单位的纳税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融税收制度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专业会计。税务会计师是专业的税务会计职业,是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税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的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核算和监督,以及进行税务统筹管理、接受税务检查等一系列与税务相关的税务工作。

  亚太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BITs网络对企业跨国并购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作者:赵蓓文;张雪梅;

摘要:利用联合国贸发会议“IIA绘图”最新数据构建全球双边投资协定(BITs)网络指标,结合BVD Orbis全球企业数据库数据,分析BITs网络地位对企业跨国并购进入模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BITs网络度数中心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以独资模式进行跨国并购的概率,且通过促进规制融合和降低信息成本的渠道促进企业以独资模式进行跨国并购。进一步分析表明,投资国BITs网络度数中心度在东道国为发达国家、金...

新加坡数字经济协定的协调性造法实践及启示————作者:吕思嘉;蔡从燕;

摘要: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远远超出现有国际法规制框架。当前,在数字经济治理方面存在着三种模式,但这些模式对数字经济的规制局限于传统国际贸易规则,无法适应数字技术导向的经济发展趋向,而大国竞争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阻碍数字经济多边规则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立足其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治理实践,逐渐发展出带有“新式”特色的数字经济协定。协定专注于数字经济领域,强调合作创新,致力于从多方面协调、弥合数字经济治理...

算法治理的多元协同格局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徐乾宇;胡晓鹏;

摘要:算法是实现目标利益最大化的技术工具,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引发滥用市场力量、侵权、歧视等风险,因此算法治理尤为重要。有效的算法治理需通过多元协同,平衡个人、企业、行业组织、国家等主体利益,对内实现公平与效率,对外塑造规则与秩序。构建算法治理多元协同格局的关键,在于统筹创新与合规、公平与效率、活力与秩序、安全与开放四大关系。基于此,政策重点在于研究算法风险类型、完善算法治理框架、探索跨国治理模...

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四重维度与推进路径————作者:孙璇;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扩散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产业、组织和社会等层面扩展和应用的过程,把这一技术嵌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有利于推动各领域发展的全面智能化,实现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深层次变革。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活跃期,在国际维度形成了向各国和各地区的差异化扩散,在产业维度形成了与各产业和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在组织维度推动了组织变革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社会维度引发显著的经济社会效应。稳...

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化产品贸易网络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验证据————作者:袁莉琳;祝合良;季鹏;

摘要:基于CEPII—BACI数字化产品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2002—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数字化产品贸易网络的演变特征,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共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对其数字化产品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建国家数字化产品贸易网络联系持续加强,核心—边缘结构弱化,但社团数量仍在变动,中国在贸易网络中尚未处于核心地位;共建国家的数字化产品出口贸易网络地位具有较强的全局空间依赖性...

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国基建投资的经济效应对比研究————作者:胡玫;李秋静;

摘要:基于2005—2020年全球绿地投资数据,检验了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建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对共建国家经济发展而言,中国基建投资不仅有“规模效应”,还有“质量效应”,而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基建投资仅有“规模效应”,且作用较小,中国基建投资的效果相比更优,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国基建投资的经济效应更优是因为“中国方案”更重视共建国家金融稳定性、更能提升共建...

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贸易韧性提升:理论机制、现实约束与策略选择————作者:郎丽华;李娜;

摘要:为应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冲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稳定发展对外贸易,提升中国贸易韧性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在厘清新质生产力和贸易韧性内涵的基础上,从实现贸易多元化、降低关键核心技术进口依赖度、降低出口波动、培育外贸新动能和保障对外贸易安全等视角,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促进贸易韧性提升的理论机制。结合中国目前面临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劳动力市场缺乏弹性、贸易新业态数字化服务能力不足、关键领域存在...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世界意义————作者:洪向华;王辰;

摘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世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进一步融合,对于打造世界增长新引擎、展现全球开放合作新担当、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新变革、助力世界文化交流新繁荣、树立现代化建设新典范,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特朗普第二任期贸易政策震荡、全球影响和中国应对————作者:屠新泉;田家琪;李建桐;

摘要:探讨特朗普第二任期已经采取和未来可能出台的贸易政策,以期进一步分析其潜在影响,提出中国应对方案。自特朗普首个任期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和全球经贸格局均受到较大冲击,但中国也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面对特朗普第二任期贸易政策可能引发的巨大震荡,中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内需、支持企业出海、扩大单边开放、有理有节地予以反制等,以有效化解外部风险挑战

中国与RCEP成员的贸易共生关系:内涵、特征与挑战————作者:林峰;陈建峰;赵焱;

摘要:基于发展共同体视角,从共同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对贸易共生关系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理论阐释,并采用制造业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指标,测度了中国与RCEP成员的贸易共生关系。研究发现:在国家层面,双边制造业整体上保持正向的贸易共生关系,尤其是在RCEP正式签署后,贸易共生特征愈发显现;在行业层面,双边实现贸易共生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间品以及机械装备、运输装备等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上;相较于低技术...

产业安全因素对中国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贸易影响的比较研究——以纺织品服装与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为例————作者:叶茂升;夏杰长;

摘要:产业安全因素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利用2004—2021年中国与2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从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视角,深入比较分析产业安全因素对代表传统产业的纺织品服装以及代表高技术产业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其增长潜力的差异化影响。结果显示,制度距离与文化距离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抑制效应均显著强于纺织品服装。贸易增长潜力分析...

台湾地区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作者:曹小衡;陈锦涵;

摘要:基于台湾地区制造业上市(柜)企业微观数据,分析台湾地区企业多层级融资结构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台湾地区企业的多层级融资结构中,提升企业外源融资比重、正式金融融资比重、直接金融融资比重以及外资股权融资比重皆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其中缓解融资约束是重要的作用渠道;台湾地区企业ESG表现可以强化企业外源融资比重、正式金融融资比重、直接金融融资比重对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台湾地区企业财政...

自由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化、产品策略与中国企业ESG表现————作者:孟夏;董文婷;张宁;

摘要:重视环境问题,提高企业ESG表现是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波特假说”,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化与中国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FTA环境条款深化显著提升清洁生产型企业ESG表现,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ESG表现截然相反。企业性质、规模、环保意识以及地区环境规制对两类企业具有异质性影响。FTA环境条款深化使两类企业选...

人民币高质量国际化的内涵、逻辑与路径————作者:李俊久;

摘要:人民币高质量国际化内含货币职能、制度支持、技术赋能、合作对象、发展根基五个关键要素的“高质量”,其深层逻辑在于,它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崛起的应有之义、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规避美元体系风险的重要依托、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生动诠释。为推进人民币高质量国际化,中国有必要从当前“由点到面”的棋盘式布局,转向以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西欧、非洲、大洋洲、南美的重点国家或地区为关键节点,构建密切联...

澳门金融发展与经济适度多元耦合协调研究————作者:郑棋心;涂广建;颜至宏;

摘要:澳门长期面临经济结构单一的挑战,推动经济适度多元成为澳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探讨金融发展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作用机理,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澳门金融发展与经济适度多元呈现显著的正向耦合效应,且耦合协调程度仍有提升空间

基于BEPS项目的全球税收治理框架探索:问题、影响及完善————作者:洪菡珑;

摘要:基于BEPS项目的全球税收治理框架遭受质疑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的结构性不平等,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有效发声并争取利益。全球税收治理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保障国际税收谈判及决策的代表性与平衡性,这对于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参与全球税收治理的国家既要认清不同国家在资源、能力和相对议价实力上的差异,也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完善BEPS包容性框架的民主性与透明度有助于促...

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发展与中国因应——基于CPTPP、USMCA、EJEPA和RCEP的比较————作者:刘晓宁;

摘要:知识产权规则变革是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的重要领域。当前,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发展呈现出保护客体不断扩展、保护强度显著升级、执法措施更趋严格、规则体系由多边转向区域、规则诉求更加多元等趋势。通过比较CPTPP、USMCA、EJEPA、RCEP等大型区域贸易协定中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工业设计、未披露试验数据等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以及国际条...

数字贸易规则和数字贸易壁垒下的数字服务出口————作者:贺娅萍;

摘要:基于区域贸易协定和数字贸易限制措施两个维度,选取全球50个主要经济体,探讨多边与单边数字贸易政策与数字服务出口之间的关系,检验数字贸易规则和数字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规则能显著促进数字服务出口,且规则内容的广度扩展能进一步增强此效应,而内容的深度细化并未带来同等效果;数字贸易壁垒对数字服务出口构成明显障碍,且对进口国的影响程度高于出口国,尤其是与知识产权相关壁垒的制约作用最为突出。...

人工智能驱动出口隐含碳减排:理论机制、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作者:庞磊;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和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推动了出口隐含碳减排,且与之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中介效应检验证实了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区域、所有制、政策环境下出口隐含碳减排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绿色低碳政...

自由贸易与资源主权的博弈——印尼资源利用的经验与启示————作者:潘玥;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用面临自由贸易与资源主权之间的平衡问题。印尼是资源禀赋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其资源主权政策备受关注。印尼针对镍矿、铝土矿、棕榈油、金矿等资源的利用策略,在实施出口禁令、“产业下游化”和倡议“镍矿欧佩克”等背景下尝试平衡资源主权与自由贸易、激发发展潜能并兼顾国内需求、提升附加值、参与全球贸易合作等的考量与举措,引发了如欧盟对印尼的起诉等国际反应,并对全球资源贸易产生影响...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