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经济》创刊于1985年9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我国唯一的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性期刊。
《教育与经济》其办刊宗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推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经济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和新动态。近些年来,该刊编辑部结合学科特点,努力探索具有独自学术特色的办刊新路,积极将杂志推向国际学术市场,加强与国际教育经济学界的交流与合作,连续组织编发了大批国际、国内教育经济学知名学者研究的新成果。
教育与经济栏目设置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教育与经济热点问题探讨、教育财政与教育资助研究、教育供求问题研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效益研究
教育与经济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阅读推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杂志是教书育人下旬刊。是面向大学教职员工的教育文化刊物。立足社会,面向大学,关注教育。旨在探索现代大学精神,创新现代文化理念。《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的办刊理念是求真务实、服务至上。
教育与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教育人力资本能否赋能中等收入群体扩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张茂聪;黎敏辉;范晓婷;
摘要:教育人力资本是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容的一项重要因素。利用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和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二元probit模型,考察教育人力资本能否赋能中等收入群体扩容。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能够有效赋能中等收入群体扩容,并通过提低效应和稳中效应两大路径实现,具体对应机制为收入机制和就业稳定机制。教育人力资本的提低效应在远离中等收入门槛的弱势群体中具有更...
数据治理视野下的产教融合测度: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作者:李源;田志磊;
摘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有赖于产教融合数据治理效能的提升,即对相关数据进行汲取、整合和分析的能力。为获得产教融合运行状态的数据信息,本文在对以往测度理论梳理和产教融合测度审视的基础上,以表征测度理论为支撑,构建产教融合测度的思路和程序。测度的基本思路为:根据产业和职业教育之间各类关系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层层拆解,再将具有相同尺度类型的关系聚合为维度指标,并以此维度指标构建测度程序。测度程序可分为...
县级政府发展乡村学前教育的履责成效研究——基于全国65县3856名园长的满意度调查————作者:尹国强;易凌云;
摘要:县级政府作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其履职效能直接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发展。园长满意度测评不仅是衡量政府履责成效的关键指标,更是推动教育治理优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从机会供给、质量提升和公平发展3个维度构建包含12项二级指标、38个观测点的评价体系,基于全国65县3856名乡村园长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园长对县级政府履责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质量提升维度得分显著偏低;园长满意度内部...
高质量教育公平视域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蔡和;程天君;郭筱琳;
摘要:通过“效率变革”实现更高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以“数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效率评估方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亟需向以学生实质获得为核心的、聚焦“质量”的效率评估体系转型。基于一项覆盖全国120个区县的大规模测试数据,采用SBM模型对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并借助Tobit回归模型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质量指标为产出结...
成绩好的学生就业质量更高吗?——基于实习经历的调节作用————作者:冉云芳;陈松柏;杨钋;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已成为当前整个社会的重要议题。基于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论证了学习成绩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实习经历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成绩显著正向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控制学生个体特征和学校特征后,随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学习成绩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逐渐减弱。此外...
学生资助能否弥补弱势学生就业劣势?——需求型资助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研究————作者:杨琦;岳昌君;管雨婷;
摘要:基于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需求型资助(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研究表明,需求型资助显著提高了“贫困生”就业起薪,其中,助学金的政策效果优于助学贷款;需求型资助通过增加“贫困生”院校参与、睡眠时间,帮助“贫困生”在高校期间实现更多的人力资本积累,有效缩小其与非“贫困生”的就业差距。然而,需求型资助不能完全消除“贫困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劣势,即便获得了...
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与差异:基于元分析的证据————作者:向蓉;
摘要:近20年来,关于非认知能力与劳动者工资收入之间关系的讨论备受学界关注,但现有研究结论存在明显分歧。基于国内外32项实证研究的元分析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具有中等程度的显著正向作用,其中,开放性的效应量尤为突出。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情境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对低受教育水平劳动者的影响效应更大,且其积极作用随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基于上述发现,建议:重视非认知能力的...
人口变动背景下基础教育城乡师资供求动态匹配与优化:面向2035年的概率预测————作者:程顺祺;朱宇;王少谷;
摘要: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师资保障是锚定基点战略定位的关键。运用贝叶斯分层概率模型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2025-2035年我国基础教育各学段分城乡的师资需求情况开展预测,从存量和增量双重视角分析师资需求的结构差异及其供求的动态匹配。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将缩减41.03%,师资需求缩减33.98%;基础教育在校生城镇化率将提升至93.35%,相应的城镇师资需求占比也将增至91.7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是否充足?——基于OPAI法及成本函数法的实证测算研究————作者:候玉娜;张御龙;邓丽娟;
摘要:充足的教育经费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Odden-Picus充足性指数法和成本函数法评估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充足性,实证测算了资金缺口量,并与经合组织成员国家及国际职教强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我国中职教育生均经费缺口量为7674.246元,其中人员经费缺口量最大;(2)我国东部地区中职教育经费最为充足,西部地区基建经费较充足但人员经费不足,中部地区存在经费“塌陷...
2025年重点选题
摘要:<正>《教育与经济》立足于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经济学发展,坚持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服务为宗旨。经广泛征求意见,拟定我刊2025年重点选题。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2.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研究3.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征稿
摘要:<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相统合,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重视,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与经济》现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即日起向国内外教育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征稿
教育强国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逻辑与路径————作者:李明;张旸;
摘要: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乡村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生命线,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其遵循乡村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性升级、乡村师资配置优质均衡的公平性升级、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专业性升级、乡村教师乡土情怀厚植的责任性升级和乡...
如何理解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兼论经济改革策略在教育领域的拓展————作者:李虔;邱懿;
摘要:过去十余年,教育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在探索中。与经济改革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注重经济效益和治理效能不同,职业院校推行混合所有制,旨在为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制度性保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目前,全国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混改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公办职业院校以自身作为主体与企业合作,二是以公办职业院校牵头设立的学校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与企业合作,三是以公办职业院校的二级学院为主体与企业合作。相关实践表明,职...
高阶人力资本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中、西部教育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分析————作者:张学敏;甘雪岩;
摘要: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培育的核心方式,旨在扩增人力资本存量并提升其结构质量,从而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基于共同富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我国2011-2021年31个省份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高阶教育人力资本质量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扩大和高阶教育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均对共同富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高阶教育人力资本是助力共同富裕的关键。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教育人力...
大学生专业匹配的结构、现状及影响效应:基于有调节的链式中介————作者:杨秀芹;徐叶莹;常玲玲;
摘要:专业匹配体现了学生与专业学术资源和环境的相容性,预期可有效改善学习结果、提高学业成就,是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通过对430名大学生的专业匹配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与专业的匹配程度有待提高,揭示了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对专业匹配影响上的异质性和影响效应。进一步构建专业匹配、专业满意度、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专业匹配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路径与关系。结果显示:专业匹配对专业满意度、学习投...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内涵新释、运行机理和优化路径————作者:陈亮;叶明裕;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新引擎,为高等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擘画。观照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全要素创新内涵,高等教育通过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共同富裕带来新的可能性,并延展本体论、功能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多维新内涵。基于此,高等教育赋能共同富裕形成四维逻辑驱动的运行机理:构建以育强拔尖创新人才为旨归的主体逻辑,以深嵌区域科创集群为职责的功能逻辑,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
人口高质量发展旨向下推进中国学前教育免费:经验分析与政策设计————作者:秦玉友;王玉姣;李佳莹;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行学前教育免费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整体发展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家庭生育率。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推进学前教育免费已经成为教育政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面向困难群体、部分发达地区和部分重点地区进行了学前教育免费的探索,为我国推进学前教育免费提供了政策基础。人口高质量发展旨向下,我国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免费的意义,借鉴国外经验,汲取本土智慧,做...
人口变动下中国学前教育免费的经费需求与供给设计————作者:丁子元;李娟;
摘要:推进学前教育免费,是降低家庭教育经济负担、提高生育意愿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根据UNDP预测数据,结合对中国在园幼儿城镇化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的预测,测算发现,2025-2050年学前教育学位需求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在2047年达到峰值后略有下降;城镇学前教育学位需求呈现“先降—后升—再微降”的变化趋势,而乡村学位需求则持续减少。基于对我国学前教育学位需求的预测,从办园条件、师资配备和公用经费维度,测...
西部农村早期儿童家庭教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作者:李玲;石嘉懿;刘一波;
摘要:家庭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家庭教育尤其是西部农村早期儿童家庭教育发展较为薄弱,亟待通过科学评估诊断问题,为家庭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依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和家风的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指导,基于《儿童早期发展养育照护框架》,开发由家教家风建设、回应性照护、家庭早期学习机会、家庭安全、儿童发展5大领域、15个二级维度、32个指标构成的西部农村早期儿童家...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特色教育帮扶政策长期效果评估————作者:邓翔;张鸿铭;朱鹏润;
摘要: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农村住户数据,运用截面数据渐进DID,评估了21世纪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长期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为边远地区补充农村教师的“特岗计划”能够显著提升受益儿童的受教育年限;第二,“特岗计划”能够显著增加受益儿童成年后的个体收入,但对受益家庭劳动力人均农业经营性收入无明显影响;第三,相较男性,“特岗计划”对女性的助学效应更明显,但...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当代体育科技
- 省级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小学生作文选刊杂志
- 省级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 国家级中国民族教育
- 省级数学金刊
- 省级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 省级嘉应学院学报
- 省级发明与创新
- 北大核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东方青年教师
- 省级作文名师指导
- 省级校园英语
- 省级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考试与招生
- 省级英语画刊
- 北大核心民族语文
- 省级河北教育
- 国家级现代阅读
- 省级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 省级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教师博览
- 省级小学科技
- 省级疯狂作文
- 省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科教导刊
- 省级现代企业教育
- 省级红蜻蜓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