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964/H
国际标准刊号:1674-1234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查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西安欧亚学院学报》期刊论文目录
下一本期杂志: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国家级教育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南大核心润色,创刊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一份外语学术刊物。

  办刊宗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随着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普及和深化,本刊已经从一份以翻译介绍国外外语教学理论为主的刊物变为介绍中国外语教学界的研究动向、学术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刊物,成为国内的主要大学博士研究生、外语研究和教学人员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园地,并且在国际学术界有了一席之地,刊物的用户分布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2006年,经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的审定,《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连续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这标志着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本刊已跃升为核心期刊。这是对我刊的莫大鞭策与激励。我们真诚地期望继续得到广大读者、作者和专家学者对我刊的大力支持,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期刊栏目:

  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法、国外外语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外语测试、方法与技巧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知网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征稿要求:

  1.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强调论文的前沿性与创新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鼓励绍介、研究国际先进理论、敢为中国先的论文;我们更鼓励有中国创见、有中国特色,敢为天下先的观点与理论。

  2.本刊选稿强调学术厚度与深度。以书评为例,我们希望作者能以一本书(或一系列书)所属的整个专题领域为背景来评述书的创新性或独特之处,论题集中,论述深入,态度鲜明,不罗列,不空泛。

  3.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推行专家组稿:约请各领域的大家就他们所精研的领域或专题向各地作者约稿,组成特色专栏不定期集中推出。欢迎各专家学者与本刊联系,共同建设、发展这类特色专栏。

  4.本刊鼓励学有专长的中青年作者赐稿,希望你们与刊物共成长,通过这个公共平台精研学术,琢磨观点,拓展学术道路。

  5.本刊反对门户之见,但鼓励学术争鸣。

  来稿字数一般应在5000—8000之间,书评可短可长。论文投稿格式详见我刊2010年第1期。

  阅读推荐:外语研究

  《外语研究》创办于1984年,原名《南外学报》。创刊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外语研究》已成为我国外语界的知名刊物,自1994年起即先后被列为中国常用外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首批收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自1999年起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刊,目前已为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12页,设有现代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词典学研究等栏目。

  鸣网郑重承诺:

  1、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各类杂志的官方网站或杂志社,是快速高效发表论文的中介机构,谢绝投递杂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务全面,包括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取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的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无其他额外费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认证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凭借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审核、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最新期刊目录

语言评估素养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基于范围综述的方法————作者:徐鹰;曾美娟;刘文霞;陈锦;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范围综述的方法,对比分析国外和国内语言评估素养(Language Assessment Literacy, LAL)的研究现状。我们将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8—2023年间重要期刊上的论文作为数据来源,筛选出52篇英文和42篇中文期刊论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外LAL研究可分为新兴期、发展期和跃发期,而国内研究则可分为萌芽期和跃发期。国外研究更注重社...

课程标准引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以国家级一流课程“通用学术英语听说”为例————作者:李征;

摘要:近几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热点,代表了教育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入融合的趋势。本文以具体在线/混合式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国家级一流课程“通用学术英语听说”的课程建设和运行经验,从“学习目标”“学业评价”“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四个方面介绍和分析混合式课程的设计方法和建设重点。此外,结合本课程建设经验,对混合式课程的设计原则和建设理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幸福感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作者:徐锦芬;冯晓丽;

摘要:本研究以4096名本科EFL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网络分析考察了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幸福感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幸福感包含情感、认知、社会和文化四个维度,总体水平较高;2)幸福感各维度的内部要素之间存在交互协同作用;3)幸福感四个维度之间存在复杂网络关系,其中,认知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相互作用最强,情感幸福感和认知幸福感关系最为微弱;4)情感幸福感中的意义价值感知是整...

文学学习与二语学习者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作者:孙珊珊;王欣;

摘要:本文基于Oxford(2016)提出的EMPATHICS幸福要素模型,以参加高校英语文学课的8位学生为个案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学习经历自述材料与半结构访谈等数据,考察学习者在二语文学学习中的幸福感内涵,探究二语文学学习与学习者幸福感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文学学习因其丰富的情绪体验更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幸福感,更易促进学习者发现学习意义而内化学习动机。文学学习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等个体积极品质,这些品...

外语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习幸福感研究————作者:张姗姗;李昶颖;

摘要:本研究基于EMPATHICS模型考察四名外语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幸福感。数据主要来自深度半结构访谈,研究发现:1)博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受学习动机影响,表现为满足求知欲后的愉悦感和完成学业带来的满足感;心理幸福感主要来自学术成长、毅力的培养和思维格局的提升;社会幸福感源于社会互动带来的社会价值实现。2)四名博士通过克服负面情绪和良性社会互动实现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不同幸福感之间的互动受到per...

中国EFL学习者社会文化幸福感量表的编制与验证————作者:杨嘉琪;徐锦芬;

摘要:学习者幸福感是外语教育中需着重考量的要素之一,但学界对其社会文化层面知之甚少。本文基于文献分析与半结构访谈,并经过多轮小组讨论,初步编制EFL学习者社会文化幸福感量表;随后结合1341名中国EFL学习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最终量表由社会和文化幸福感两个维度构成,下含社会融合、社会认可、社会贡献、文化意识、文化认可等五个子维度,共35题。...

知识论视域下的会话下指研究————作者:高军;辛丽君;

摘要:本文从知识论视角分析自然会话中的下指现象。研究发现,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下指语所指对象的知识不对称促使双方进行指称协商,从而引发会话下指。通常表现为说话人(K+)向听话人(K-)提供下指语的指称对象,有时也表现为听话人根据共同背景知识、说话人引入的共享知识以及语境化提示推断出下指语的指称对象,并得到说话人的确认,双方实现知识平衡,顺利完成交际。就指称协商的互动过程而言,主要表现为说话人在同话轮、跨话轮...

坎波斯的“转造”诗学及其汉诗翻译策略————作者:褚一格;朱振武;

摘要:活跃于诗歌创作、翻译批评、翻译指导及翻译实践等多个领域的巴西具象派诗人哈罗德·德·坎波斯是19世纪下半叶葡萄牙语世界对汉诗正式译介以来重要的翻译理论家和汉学家,其汉诗译介策略“想象重构”是其“转造”诗学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创新性运用。在这一诗学理念下,坎波斯引进并翻译了众多东西方诗歌经典,将翻译提升为激励教学法,使之既起到教育目标读者的作用,又为具象派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创意灵感,从而革新了巴西文艺界的...

跨越重洋的文学之旅:中国当代小说在美国的翻译与出版透视(1979—2023)————作者:黄荷;赵刚;

摘要:本文通过四个大型书目/数据库统计1979至2023年间在美出版的中国当代小说,梳理其英译演变。研究发现:(1)译作题材日趋丰富,美国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新声音和新主题兴趣渐浓;(2)被译作家数量持续增加,但得到深度推介的不到三成,应对重点作家加大推广力度;(3)现行译介模式仍以海外译者单独译介为主,但合作译介渐趋成熟;(4)译作出版呈多元化格局,未来应更加注重跨文化出版机制的创新

高校人工智能的运用:批判性思辨能力提高的契机————作者:蔡基刚;

摘要: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不少研究认为利用ChatGPT完成课程作业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但这一看法或假设并没有得到证实。为此,我们开展实验,带领学生用ChatGPT生成一篇用英语撰写的学术论文,鼓励学生对每个生成的部分找漏洞提问题。结果表明,如要得到一篇合格的、或质量较高的论文,必须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也就是说,使用ChatGPT进行论文写作可以大大促进...

中学多语种教师身份认同构建、转变与职业发展——以法语熟手型教师为例————作者:毕笑;刘晔婷;

摘要:了解我国中学非英语语种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多语种人才早期培养非常关键。本文采用质性案例研究方法,探讨6位中学法语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构建和转变。研究发现,法语师范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师范化路径多样化。中学法语学科地位解释了法语教师身份的多元重叠和职业发展困境。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决定了不同程度的身份认同危机是否化解。本文为多语种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也为法语师范教育提供借鉴

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学德语教师情感研究————作者:贺致远;宋洋;

摘要:教师情感是教师个体特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本文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框架,研究中学德语教师的教师情感。通过梳理教学生态中各层级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教师的个体情感,发现教师的积极情感主要源于融洽的同事与师生关系及成功的教学实践;消极情感则集中在与教学相关性较弱的任务及不被外界理解等原因;此外,基础相对薄弱的德语学科建设及从业教师的情感更易受政策导向、当地教研机构与教学生态各个层面的影响

定位理论视域下滇西北小学英语教师能动性研究————作者:王建英;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能动性发挥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滇西北小学英语教师的能动性有助于揭示他们承担教学改革重任的能力。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方式,运用定位理论分析种种矛盾所形成的话语张力。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教师所面临的冲突,包括教学行为与能动性行为的交锋、教学实践中的理想与能动性冲突以及素养培养与英语单科教学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反映了当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权利和义务定...

语素意识迁移在法语第三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中的作用————作者:孙杰;赵静;彭雨欣;史力帆;王星雨;张浩敏;

摘要:本文以121名汉语母语的法语第三语言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六项语言测试,综合考察受试的英语和法语语素意识、英法同源词意识、法语词汇广度和深度知识、法语阅读理解能力;使用路径回归分析,分别探索语素意识在法语内部和英、法语之间对第三语言词汇习得和阅读的影响。结果显示,英语语素意识能通过影响法语词汇深度知识和英法同源词意识的方式迁移到法语词汇知识中,证实了语素意识在第三语言习得中的可迁移性

英语学术论文中据素的人格诉诸机制————作者:李克;王甜甜;

摘要:据素作为信息来源和表明作者态度的语言资源,表明了作者对信息可信度的关注。本研究将据素视作人格诉诸机制的劝说资源,基于英语学术论文中不同类型据素的语步分布状况,解读英语学术论文各语步中据素的人格诉诸机制。研究发现,英语学术论文作者在不同语步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据素进行人格诉诸,使读者对其明智、美德和友善怀抱信任,提升了作者的学术可信度,加强了语篇的劝说效果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法律术语翻译的语境原则探析————作者:胡波;

摘要:术语和语境有着紧密的关系,法律术语翻译原则需要从翻译内部的语言层面向翻译外部的语境因素延伸与拓展。文章以知识翻译学为视角,通过归纳法,对法律术语翻译所处的语境关系进行系统性描述:从纵向角度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应法系语境、本土语境和文本语境;横向角度是一种间性层面,即交际语境。翻译法律术语需要将术语植入复杂的语境结构关系中,充分考虑术语包蕴的丰富知识,以求达成翻译交际目的

隐喻意义发生机制卡脖子问题的技术突破——临场性概念————作者:孙毅;

摘要:20世纪70年代认知革命后,隐喻意义发生机制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有隐喻解释理论缺少与语用因素的界面探究,隐喻意义发生的具体机制无法得到解释。作为关联—语用视域下的新发展,临场性概念阐明了隐喻理解和解释过程中意义建构的关键心理机制,对认知隐喻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于关联理论导向下的隐喻阐释,强调临场性概念在隐喻理解中的核心作用,旨在丰富认知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推进当代隐喻研究的深入发...

基于信任理论的傅兰雅翻译行为研究————作者:枣彬吉;张慧玉;

摘要:本文基于《傅兰雅档案》等史料,以信任理论为依凭,考察晚清来华传教士译者傅兰雅如何在翻译场域内协调各行动者的关系和利益,从而达成信任关系,推动翻译活动顺利进行。研究发现傅兰雅与作者、合译者、政府官员、洋商洋行等建立充分的人际信任,通过倡导翻译可行性、建立翻译规范及打造翻译图书品牌等方面加强对翻译的制度信任,并坚持维护文化多样性、围绕翻译发起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增进文化信任,从而推动西学知识在中国的...

基于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的多模态语料库开发与分析————作者:Paul Baker;Luke Collins;程晓 ;李悦洋 ;钱毓芳;

摘要:本研究展示了利用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创建并分析英国肥胖症小型新闻多模态语料库的过程,以探讨图像标注分析的潜在价值。笔者利用Wordsmith工具分析不同报刊对肥胖症话语的构建:首先比较各报纸的关键词,其次分析每份报纸中的图像关键标注及其搭配词,最后结合文本和图像标注进行图文关系综合分析。三种分析相互补充,使结论更全面,证实了使用谷歌云视觉工具创建和分析多模态语料库的价值。本文最后探讨了该方法...

赋能智慧教育:3D外语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研究————作者:陈毅萍;张震宇;

摘要:3D教育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已被众多研究证实,其模拟性、沉浸性和可视化等特点能提升EFL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自主性,从而促进语言学习。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国内对3D外语教育游戏的研究较少,国外虽然实证研究较多但较少涉及游戏的任务设计理念。为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基于Willis(1996)的任务型教学法,为EFL学习者构建了一个3D教育游戏任务设计框架,涵盖任务前、任务环...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