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江苏高教》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刊物的办刊宗旨为:站在高等教育学科前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舆论先导、决策参谋、学术园地、信息桥梁、实践指导的作用。
办刊以来,《江苏高教》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坚持实施精品战略,认真切实把握实践应用和学术研究之间的结合点:一方面,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搏,及时反映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思路、新动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决策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作用,另一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的成熟与发展,具备了较高的学术含量。刊物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影响日益扩大,赢得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广泛好评,被全国众多高校列为高等教育学硕士和博士生的必读刊物。发行量也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订户遍及全国高校;同时,刊物还推出了光盘版和网络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
历次均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连续多年被美国著名的《乌利希(ULRICH’S)国际期刊指南》选录。
1995、1997、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2004、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历次均均被选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
2001年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由全国精品期刊组成的“中国期刊方阵”。
多年来被权威性二次文献转载的论文数量在全国同类高教研究期刊中均名列前茅。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什么仍在路上 冒荣
教育体制改革30年后的新起点 马陆亭
大学治理的理性逻辑及其结构化改革 杨光钦
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难题与策略 周海涛,施文妹
论“去行政化”背景下大学学院的学术权力 王庆林
欧洲大学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当代发展 冯遵永,丁三青
论西方大学制度的结构要素 丁国勇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影响因素、基本特征与制定原则 黄海涛
精英式机会平等与分配式机会平等: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分析 何杨勇
大学核心竞争力之中介平台论 陈明
论我国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 汪明,贾彦琪,潘新民
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回归分析 王建宏,刘义荣
产业结构:地方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之切入点——基于苏南地区的分析 张安驰,顾永安
国内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的热点分析——知识图谱的新视角 郁秋亚
国家需求背景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 张光辉
高校法制化改革浅论 韩洪生
美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罗斯—霍曼理工学院的经验与启示 刘志文,郑少如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内涵、特征与趋向 刘晓,申屠丽群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航空法教育模式的转向
论文摘要 航空法特色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应符合涉外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但目前的旁观者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扼制了本科生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可能。本文指出应当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培养环节,实现由旁观者教育模式向自体验教育模式的转向,以培养卓越的航空法人才。
论文关键词 航空法特色,教育模式,转向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与中央委员会政法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这是对我国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危机的积极改革措施,也是对法学教育未来之路的一次探索。我国的航空法特色本科生教育,亟需转换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下及未来我国法学研究人才的需求。
江苏高教最新期刊目录
大学教师考核制度的时间规训:表现、后果及其超越————作者:叶信治;孙绪光;
摘要:大学教师考核制度是大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业绩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他们薪酬和职级的制度,在教师的工作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导向、激励和促进等功能。时间是大学教师考核制度的重要因素,但过度依赖会致使其成为一种规训教师的工具。时间的效率导向、价值观念、竞速文化等多重力量与时间的嵌入、分层、同步等作用方式相互交织,形成了教师考核制度的时间规训样态。教师考核制度的时间规训导致了教师的...
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理论逻辑与提升路径——基于情境学习理论————作者:闫丽霞;陈玉祥;
摘要:师范生师德培养不同于在职教师师德的养成,其培养过程具有独特性。在传统范式的教育模式下,师范生师德培养存在师德内容安排有待完善、实践情境整体设计不足和多主体融合不够等问题。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人的体验感悟和理性觉醒、实践共同体及其结构性资源在新手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情境学习理论为参照,有效组织师范生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站在理性觉醒和体验感悟的完整人角度,构建师...
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承担多重角色的内在机理与实践构造————作者:顾云湘;
摘要:各类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探索中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文章分析课程思政推行效果不佳的问题成因,寻求解决策略,提出思政课教师须承担多重角色,助推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围绕思政课教师承担多重角色的原因、可能性与可行性、具体表现以及实践路径等多个维度,为思政课教师找准角色定位、优化职能职责,推进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实现,为推动课程思政深入发展提供启迪
苏州科技大学
摘要:<正>~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下的大学生职业期望——基于一项追踪调查的分析————作者:陈凌;袁玉芝;许智文;
摘要:大学生职业期望对求职行为有明确的引导作用,并影响其职业获得。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构建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OLS多元回归、Shapley值分解,探讨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20-2022年,大学生就业意愿增强,公务员偏好高涨,职业期望整体水平下降;大学生职业期望是个人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职业期望的核心解释要素,未来时间...
法国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作者:王曦曦;施佳欢;张亮;
摘要:法国是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先驱,形成了大学校与大学双轨并行的独特高等教育体制,培养了一大批人文社科领域的大师。面对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挑战,法国积极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实行系列“卓越计划”,推动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研究性教学、本硕贯通、跨学科培养、国际化教学探索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以此为鉴,我国高校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建设应注重文科拔尖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立德...
美国社区学院“学习范式”转型的经验及启示————作者:解修滢;王骥;
摘要:“学习范式”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中心地位,目的在于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在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向“学习范式”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如帕洛玛学院、瓦伦西亚学院、杰克逊学院向“学习范式”的转型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应在坚持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下,积极推进“学习范式”的转型,关注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参与,重视学生体验,营造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重视教师发展,构建...
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考察与本土行动——以中、美、日3所一流大学医学项目为例————作者:黄滋淳;周笑影;操太圣;胡文涵;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加快生物医药相关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以中国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MSTP项目、日本东京大学WINGS-LST项目为例,从生源背景、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路径、评价内容等维度对中美日一流大学拔尖创新医学人才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反思。文章提出,我国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应坚持“自...
面向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作者:吴丹;周德群;王群伟;李文琦;
摘要:教师胜任力研究是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前提。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精准刻画高校教师胜任力是制定招聘标准、完善培养体系、衡量工作绩效等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关键环节的基础。文章以2005-2023年发表在CNKI中的371篇文献为样本,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行了系统剖析。研究发现:教育政策调整是影响教师胜任力研究热点阶段性涌现的关键性因素;学者以独立...
“更多教育”隐忧:“进步强制”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理性审思————作者:杨曌旻;熊华军;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稀缺”的时代已经过去,“进步强制”的激励性话语让许多学生愈渐乐于接受“更多教育”,以增加竞争资本和就业选择机会。但“进步强制”逻辑的裹挟也在高等教育领域滋生了“更多教育”的隐忧:占有“更多”成为一般性诉求,使学生被占有“更多”的导向支配;学生的行动被进步和优绩话语钳制,“进步”的意义逐渐窄化;文凭的工具性价值愈加凸显,遮蔽高等教育的多重价值与使命。纾解此困境,首先要彰...
研究生教育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区域实践与未来走向————作者:周思益;黄蓓蓓;钱小龙;
摘要: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经济格局,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正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学研结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够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性功能。苏州和深圳等地通过实施产教融合、定制化人才培养和创新平台建设,成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然而,当前研究生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仍面临政策...
产业教授制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耦合逻辑、制约因素及路径探析————作者:葛昊;李维林;周统建;
摘要:近年来,以江苏为代表的很多省份推动实施了产业教授制度。从理论逻辑上分析,产业教授制度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耦合关系:产业教授功能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耦合,产业教授职责与研究生培养方式耦合,产业教授作用与研究生培养体系耦合。尽管产业教授制度推动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但基于调研及实践逻辑分析发现,产业教授制度在具体执行和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参与渠道与机制设计等层面依然面临制约因素。对此,需...
党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原则遵循与逻辑理路————作者:耿言海;
摘要: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能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建设与党史教育在教育目标、人才培养载体和原则方面高度契合,内容上包容互济、方法上协同互通、功能上同向同行,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党史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将党史元素寓于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育人力量,能有效破解“两张皮、硬融入”等难题。文章从价值意蕴、原则遵循与逻辑理路三个方面出发,探索“党史+...
本科生科研: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代化的逻辑进路————作者:吴荩萱;李锐;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转型方向,本科生科研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有为之道。本科生科研对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代化转型在价值动力、价值生态、价值方向上进行完整的价值链构造,契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重建需求。本科生科研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与本科生科研导师、伙伴、管理者共同塑造的民主关系、互助关系、服务关系。本科生科研能够在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能型大学中形成...
规训与突围:成绩单制度背后本科生身份建构危机————作者:吕榭;王星曌;
摘要:本科生成绩单作为高校评价体系的符号表现,其中所包含的分数、绩点等影响本科生的身份建构。本科生的身份建构不仅事关个体心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话题。成绩单制度下的制度要求与自我追求之间存在难以消弭的张力。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外部制度下,本科生于群体比较中形成了对“何为优秀”“何为精英人物”等问题的个人判断,由此进一步回答“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基于此,需要向内探寻本科生群体中被制度遮蔽...
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的“就业力悖论”————作者:韩双淼;庞淑杰;
摘要:提升毕业生就业力是各国政府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及其所伴随的就业危机的战略选择,并为中国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市场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配问题提供了破解路径。就业力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厘清其在短期职业准入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就业能力、个人回报和社会回报间的差异性意涵。研究以具有强“专业—职业”对应性的工科为例,基于对某研究型大学的31位工科应届毕业研究生和15位工程类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半结构式访...
教学学术的知识危机与系统重塑————作者:李海龙;
摘要:大学教学学术是一种新的知识类型,也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符号效应。自诞生以来,教学学术在知识系统建构上存在着不小的危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也有限。学界以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制度之间的二元对立作为教学学术的研究假设,研究视角集中在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流变过程等“元认知”问题上,也造成了教学学术的建构性意义要超过现实意义。由于“教学学术”的学术价值不可能绕开传统科学研究观念的影响,因而缺乏独立的知识系统与制度构造...
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高飞;吕吉;
摘要:为了探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教师支持、互动交流、系统功能、内容特征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多个维度的线上学习满意度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支持和互动交流对线上学习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系统功能和内容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绩效期望和自我效能感对线上学习满意度也有重要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提升学生的绩效期望、提高线上学习...
职业本科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作者:王茜雯;徐国庆;余韵;
摘要:职业本科产生于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职普互动、完善职教体系等多重逻辑。当前职业本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可借助社会学视角,运用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交换论等社会学理论工具,分别分析职业本科功能的社会嵌入性与多元复合性,职业本科所处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分层中扮演的角色,职业本科在构建自身内涵进程中与普通本科的互动边界,职业本科与个体、社会间的交换关系与机制。由此提出,职业本科的发展要通过...
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及实践路径————作者:张继平;陶媛媛;
摘要: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升格机制不畅、转设机制不活、融合机制不顺的障碍,无法高效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专业升格机制、专业转设机制和专业融合...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 省级小公主苏菲亚
- 省级疯狂英语(初中版)
- 省级教育
-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
- 省级《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北大核心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 省级《作文成功之路》
- 国家级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省级石油教育
- 省级《教育与考试》
- 省级《现代教育》
- 省级上海中学数学
- 省级科学大众(小学版)
- 国家级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上海教育》
- 南大核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省级读书与作文
- 北大核心《教育学术月刊》
- 北大核心《探索与争鸣》
- 省级辽宁警专学报
- 省级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 北大核心教学月刊中学版
- 省级中学英语之友初二版
- 省级《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省级数学大王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