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3-1463/D
国际标准刊号:1008-8520
主办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主管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
上一本期杂志:《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政治类毕业论文发表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福建行政学院学报》行政管理论文

  【杂志简介】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1982年创刊,其前身是《教学参考》、《哈尔滨党校》、《理论思维》(内刊)。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理论思维》更名为《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现为彩封大16开,80页,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23-1463/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8520。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以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注重刊登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论文,现辟有“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地”、“思想政治工作”、“老工业基地经济与文化研究”、“国情省情市情研究”、“创建学习型社会”等栏目。该刊在为各级党政干部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理论研究和学术争鸣阵地,为党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过程中,办刊质量不断提高。2000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1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党建园地、经济探求、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与思辨、科社新探、民主与法制、国情省情市情研究、文史纵横。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及历史贡献 刘红

  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价值 葛琳

  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发展区域合作的一系列论述 崔玉斌

  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当代价值 马渤

  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核心议题与当代价值 郑自立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认识维度、发展阶段与实践要求 孟祥林

  “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化 张舒

  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的悖论及宪法保护 齐峰

  教育行政伦理研究的兴起、概念及话语重构 郑家昊

  政府引导新媒体舆论的策略选择 郁彩虹

  新媒体角色失范与网络谣言的内在关联 陈东冬

  英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历程及启示 李峰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基于传统治理模式现代转型的视角 王梅琳,王腾

  互联网视野下人的社会化问题研究 赵越

  在构筑“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充分发挥哈尔滨中心作用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2015年度新任职市管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

  哈尔滨市国有竞争性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证研究 曹凤刚,刘德凯

  政治与法律投稿:中国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形态学比较

  摘 要: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殖民城市集群住宅已经被今天的人们逐渐遗忘,甚至面临消失的命运。针对当前千城一面的中国建筑现状,通过对六个殖民城市的早期集群住宅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图形学分析,阐明不同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的形态、相互之间的区别、与传统住宅的关联,分析自然、社会及人文等环境因素对其产生及发展的影响,从而揭示出住宅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期对现代城市住宅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政治与法律投稿,早期集群住宅,形态学,殖民城市

  Abstract:Nowadays Chinese early mass-housing of colonial citie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have been gradually forgotten,even face the disappearance. Through morphology analysis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arly mass-housing in six cities,this article elucidated the type,the difference of them,as well as the association with traditional housing,and analyzed the effect of natural, social and humanities environment factors 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ss-housing form, so as to reveal the inherent law of mass-housing development.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数智技术赋能社区韧性治理的优势、风险与实践路径————作者:高洪贵;张雨晗;胡凯利;

摘要:数智技术深度重构社会治理模式,在社区治理中嵌入数智技术成为增强社区治理韧性、应对风险灾害的关键。研究发现,数智技术基于全面数据整合、多元联动协作、敏捷响应机制、全程透明监督等四大优势提升社区韧性治理效能。同时也存在信息过载导致决策偏差、数字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算法偏见与隐私泄露引发信任危机、过度技术依赖削弱社区自主性等风险。为此,需建立智能信息筛选系统优化信息治理生态、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并开展技能培...

互联网场域中政府叙事效果的生成与优化——基于叙事政策框架(NPF)理论的分析————作者:马佳铮;王晓彤;柴孝梅;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重塑了政府叙事体系。探讨互联网舆论场域中政府叙事效果生成逻辑与优化策略对提升政府叙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叙事政策框架(NPF)理论构建互联网场域中政府叙事效果生成过程分析框架,并从技术、组织、环境等三个维度剖析互联网场域中政府叙事效果的具体生成机制,提出可以从构建规范化的叙事操作体系、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叙事+行动”机制、打造适配互联网传播生态的叙事...

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作者:武天童;

摘要: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而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正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逐渐深刻重构基层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社会建设、基层治理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重要论述,系统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层治理的实践场景、现实挑战与未来路径。研究表明,AI在效率提升、精准治理、风险防控、组织革新等四个方面,推动治理模式从“人海战术”...

东北抗联中的留苏群体研究————作者:何伟志;宋健;

摘要:东北抗联中的留苏群体是东北抗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在苏联留学较为系统完整地接受了革命思想和军事知识,从而在东北抗联的创建、发展和斗争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东北抗日战场乃至中国抗日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对东北抗联中的留苏群体的研究还有待深化,本文拟从东北抗联中留苏群体的构成划分、对东北抗联精神品格的塑造和影响、对东北抗联的贡献以及对当下的经验启示等方面来深化对其研究,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

东北抗联的纪律建设及现实启示————作者:曲晓溪;

摘要:纪律建设既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军队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制胜法宝。东北抗联在纪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根据革命斗争形势对军队纪律内容进行调整并坚决执行,既注重对普通战士的纪律教育,又充分发挥了“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将群众路线贯穿军队纪律建设始终,所形成的一系列经验为新时代纪律建设提供历史镜鉴。当下,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推动党的纪律建设过程中要自觉学习东北抗联严守党规党纪...

罗登贤关于阶级解放与民族救亡双重使命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赵纪军;杜秀娟;

摘要:聚焦中共早期领导人罗登贤对“阶级解放”与“民族救亡”双重使命的探索与实践。罗登贤在早期的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斗争中,坚持“两个拳头并举”策略,遭遇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暴露了双重斗争并举的困境与力量分散的弊端。九一八事变后,罗登贤以党中央代表的身份将东北党的斗争策略从“武装保卫苏联”和土地革命,转向民族救亡:推动满洲省委制定斗争纲领,提出“联合一切抗日爱国力量”口号,淡化阶级斗争色彩;派遣骨干创建党...

《共产党宣言》中信仰内涵的当代诠释————作者:李丹丹;张锐云;

摘要:《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纲领性文献,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通过其独特的文本结构与叙事逻辑构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信仰根基[1]。以《共产党宣言》为研究对象,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信仰内涵的理论特质与实践探索,揭示《共产党宣言》如何通过理论阐释、阶级立场表达、革命叙事策略等路径形成无产阶级信仰的核心要素,并基于当代社会语境分析其现实适应性。《共产党宣言》...

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重要学者——徐惠平教授的学术贡献与治学之道————作者:张新宁;杨若璐;

摘要:徐惠平教授长期深耕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方面,她聚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小康社会建设、党的理论创新等议题,对党的政策方针进行理论解读与实践探索;在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理论创新方面,她围绕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宏观调控、公平与效率、经济体制改革、新制度经济学派等议题,从理论维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从实践维度分...

边疆红色文化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启示——以可可托海红色精神为例————作者:田玲;

摘要: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边疆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区域。边疆红色文化既承载着边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记忆,更蕴含着血脉相连的民族团结精神和休戚与共的共同价值追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源泉。深入研究边疆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边疆红色文化在塑造、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有助于破解...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三维探析————作者:侯坤;孙玉斌;

摘要:理论传播是理论武装的前提,以有温度的语言和有力度的传播,实现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主流媒体理应肩负的时代责任。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言建构、语义理解与内容整合等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其在理论传播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依托技术演进所带来的内容表达方式、传播渠道与语境构建的多元革新,有效拓展了党的创新理论在社会传播中的影响范围与表达深度,显著增强了其话语体系的亲和力、互动性与适配性。生成式...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代际正义意蕴————作者:沈昊驹;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如何理解全人类共同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更是如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蕴含丰富的代际正义意义。本文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洞察入手,探赜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代际正义何以存在:处理“现实的人”之间存在的跨国代际关系,需要凝聚与之相匹配、作为国际社会秩序的代际正义价值共识,代际正义是“现实的人”的工具价值需要;人表现为自由性与对象性、受动性与主动性相统一的“自由的有...

“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作者:王贺;张海浴;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深入论述“三个区分开来”的形成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从革新语境下的行为溯源与定性、政策生态中的行为边界与合规判定、动机维度下的行为剖析与价值甄别等层面阐释其核心要义;在实践路径中,从“制度精准化-执行科学化-生态友好化”的协同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激励保障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强大动力

“两山理论”引领下冰雪旅游提质增效的路径探索——以东北地区为例————作者:张漫莉;

摘要:冰雪旅游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生动实践。东北地区冰雪旅游提质增效需统筹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以差异化定位挖掘资源特色、品质化服务提升消费体验、多元化业态延伸产业链条、一体化协作整合区域优势,破解季节制约与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推动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冰雪新动能

以冰雪经济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作者:李阳;

摘要: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市行政学院)于2025年4月18日举办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围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与哲学基础、理论创新与原创贡献、实践要求与实践探索展开深入研讨,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重大意义等方面达成学术共识,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了学术智慧

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哈尔滨实践路径研究————作者:由洪佳;胡术阁;

摘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全产业链协同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本文探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机制、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哈尔滨现实基础、哈尔滨践行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公共价值视角下邻避冲突生成逻辑及治理路径研究————作者:李鹏飞;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高速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城市发展和人口虹吸效应催生公共配套设施扩建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考核压力也推动地方政府落地重大公共项目。诸如垃圾处理厂、核废料处理厂、PX化工园区等公共设施虽然具有普惠性社会效益,但因其空间集聚特征对毗邻居民产生次生性环境影响,直接削弱附近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全保障,由此形成具有空间排他性的“邻避现象”(Not In My Backyard),进而引发...

文化韧性嵌入社会风险治理的运行逻辑与机制建构————作者:陈东冬;

摘要:随着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社会风险治理面临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从文化韧性视角,系统探讨其在社会风险全周期中的运行逻辑,为突破社会风险治理刚性局限提供新的研究范式。文化韧性在治理实践中面临代际传承断裂、价值范式冲突、制度协同困境、量化评估缺失、文化安全危机等困境。基于此,研究构建五维协同治理框架,将价值引导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效能迭代机制有机贯通,为提升社会风险治理...

基层协商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作者:赵海艳;任志国;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不断丰富,基层协商治理成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方式。当前基层协商治理实践形式日益多样,但暴露出协商随意性、工具化倾向、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基层协商治理可持续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理想预设和治理实践的运行偏差源于基层协商治理制度缺乏统筹、基层协商治理结构不合理、基层协商治理机制不健全、基层协商...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及显著特质————作者:赵昌旭;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既是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系统性工程,更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矢志不渝的未竟事业。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他将现代化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等密切关联,构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条件下的现代化理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围绕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战略安排、发展动力、关键环节以及干...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作者:刘爱军;

摘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来看,这一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体现为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来看,这一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体现为社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