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刊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日本学刊

日本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747/D
国际标准刊号:1002-7874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上一本期杂志:东南亚之窗江苏省政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学报

   《日本学刊》(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和学术性期刊。1990年2月中华日本学会成立时决定改为学会会刊,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联合主办,更名为《日本学刊》,于1991年1月出版发行。

  《日本学刊》是以学术性为主,兼顾知识性,改为《日本学刊》后,进一步突出了其综合性和学术性,并强调它要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日本研究和建立中国的日本学发挥作用。《日本学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提名奖。主要刊登我国日本研究者关于日本诸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包括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社会文化、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

  日本学刊杂志栏目设置

  专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探讨与争鸣、比较研究、人物

  日本学刊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阅读推荐:欧洲研究

  《欧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期刊,创刊于1983年3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面向全国的学术刊物。它以欧洲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欧洲问题和相关国际问题研究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宗旨与目标:以“国际性、欧洲性、时代性、学术性、中国视角”为办刊导向,致力于全面反映国内外欧洲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主流状况和优秀成果,努力提升相关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境界,力争成为相关研究之信息交流、学术讨论和思想探索的一个平台和中心。

  日本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日本应对日欧汽车贸易摩擦的政策研究——兼论对数字时代汽车贸易的历史启示————作者:王皓;

摘要:二战后,在“国民车计划”的政策扶持下,日本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始走向全球。凭借价格优势、可靠品质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日本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迅速抢占欧洲市场,对欧洲本土汽车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欧共体相继实施了高关税、技术壁垒和进口配额等贸易保护措施,不仅制约了日本汽车产业在欧洲的市场扩张,更对其全球战略布局形成挑战。面对这一局面,日本采取了双轨应对策略:在政府层面,通过外交协商...

日本商业航天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前景————作者:蔺陆洲;

摘要:日本航天产业依靠传统国家航天发展模式,实现了航天活动的集中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但同时也出现了财政依赖、规模萎缩、结构失衡等问题。在航天科技产业革命的新浪潮下,日本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商业航天发展模式,制定了全面的战略规划,将运载火箭、空间科学和卫星应用作为发展商业航天的三大支柱,以国际化、商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式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商业航天成为日本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本商...

不确定性挑战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化机制————作者:秦立志;谭皓宇;

摘要:对日本国家安全战略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归因分析,需要关注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共同作用的解释路径。从外部战略环境与主导性精英认知的动态视角出发,可以勾勒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在进攻与防御、自主与追随之间的选择分异图景。基于解释性探讨的历史分析,可以将二战后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1952—1983年执行“吉田路线”期间的防御性追随战略、1983—1993年追求“政治大国”路线的进攻性自主战略、...

第二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日本政治变化探析————作者:雷嘉璐;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日本政治的变化展现出一系列复杂且多维度的特征。根据社会学领域提出的“第二现代性”理论构建的分析框架,基于四个政治变化核心维度,并以日本当代政治为对象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二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日本政治变化的显著特征在于,日本政治虽然呈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因其在外力推动下完成第一现代性政治的基本建设后便马不停蹄进入了第二现代化发展阶段,故需要同时应对两个现代化阶段带来的压力;...

传播学理论视域下隐元赴日弘法研究——基于周边文化传播的视角————作者:周颖昕;高洪;

摘要:隐元赴日弘法,是明末清初中国先进文化在日本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历史实践。隐元作为中国佛教临济宗黄檗派禅僧,为黄檗宗成为日本禅宗三大派别之一打下了坚实基础。隐元的传播活动之所以效果良好且影响深远,根本原因在于其传播内容的先进性符合日本社会的需求。以隐元为首的传播主体经历开创期、拓展期和成熟期的发展阶段,通过日本当地唐人、文字艺术作品、寺院等“三体传播”渠道,以晕染、内卷和外溢为主要传播模式,以和平方式...

战后日本构建现代化理论的困境——以“近代主义论争”为中心的考察————作者:李文;李世豪;

摘要:二战结束后,日本的现代化理论在争议和矛盾中陷入困境,始终未能形成一套系统且具广泛社会共识的思想体系。“近代主义论争”作为战后日本思想界围绕现代化问题展开的重要思想争论事件,具有重要代表性与象征意义。在“近代主义论争”中,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近代主义者等围绕“现代化与西欧化的关系”展开激烈讨论,试图重塑日本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路径。受限于概念分歧与外部环境压力,这场讨论未能推动系统理论形成,最终走...

“变局时代下国际政治新态势与中国应对”学术研讨会召开————作者:张耀之;

摘要:<正>2025年5月25日,“变局时代下国际政治新态势与中国应对”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科评价研究院期刊评价国际政治专委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日本学刊》编辑部参与承办。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评价研究院、外交学院、国防大学、复旦大学、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摘要:<正>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张季风著2025年6月出版东京不仅是日本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集中导致人口、经济活动向东京都中心部一极集中,造成了东京地价高度上涨、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面对东京的城市问题,日本政府通过优化首都圈空间结构来缓解东京的压力,以促进首都圈的协同发展。日本通过不断完善首都圈的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东京的功能疏导与资源重组,扩大城...

《日本学刊》征稿启事

摘要:<正>《日本学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关注日本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中日关系热点问题,以及日本研究中比较重要且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注重刊发具有世界和区域视角、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侧重当代或历史问题的深入探讨且突出启示意义的成果;注重刊发应用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学理性文章,特别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创新性研究...

坚持以科学态度研究日本——从夏衍同志一封来信说起————作者:刘德有;

摘要:<正>案头上,放着夏衍同志生前给我的一封信函,信中提到了《日本学刊》的前身《日本问题》。在相隔30多年后的今天,重新展读这封来信,使我顿时忆起许多往事来,也得到了新的宝贵启示。这封信函,是夏衍同志在1990年2月中华日本学会成立10天后寄来的。中华日本学会成立时,夏衍同志众望所归,被推举为名誉会长

新形势下的日本经济研究——纪念《日本学刊》创刊40周年————作者:田正;

摘要:<正>《日本学刊》创刊于1985年,迄今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中国日本经济学界深入研究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归纳总结日本经济政策的经验和教训,以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建设。《日本学刊》作为中国日本研究界的权威刊物,不仅重视日本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学科的文章刊发,也发表了大量日本经济研究类文章

我与日本研究的一些“故事”————作者:冯昭奎;

摘要:<正>2025年,《日本学刊》创刊40周年了。在这期间,我也曾担任过一届主编,但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全靠编辑部同仁勤奋努力,把学刊办得有声有色。在此,我还是谈谈自己与日本研究的一些“故事”。1965年我自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半导体专业毕业,然后被分配到七机部

《日本学刊》创刊40周年偶感————作者:韩铁英;

摘要:<正>光阴荏苒,转瞬《日本学刊》(简称“学刊”)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看到“学刊”如今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蓬勃发展,对此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也为自己此生能与“学刊”结缘而感到庆幸。我是1988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转到本所编辑部工作的,当时刊物的名称叫作《日本问题》,此后一直到2012年退休,共在编辑部工作了20余年。可以说,我的大部分工作生涯都是在《日本学刊》编辑部度...

学刊工作有感————作者:高洪;

摘要:<正>受日本研究所领导班子委托,我从2017年开始担任《日本学刊》代主编,直至2022年底,算来有近六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唐永亮研究员调任编辑部,接替林昶编审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清华大学博士后陈祥和我所博士后陈梦莉也先后被引入编辑部,与编辑部副主任叶琳及资深编辑李璇夏、张耀之一起构成编辑部“五驾马车”,学刊工作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作为代主编,我见证了《日本学刊...

我的日本经济研究与《日本学刊》————作者:张季风;

摘要:<正>今年是《日本学刊》创办40周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4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颇值得纪念。在40年的峥嵘岁月中,学刊不辱使命,为中国的日本问题研究不断深化、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日本问题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与阵地。毋庸置疑,许多研究日本问题的学者与学刊都有深厚的感情,本人也不例外,我的日本经济研究与学刊有不解之缘

新时代的日本政治研究——纪念《日本学刊》创刊40周年————作者:张伯玉;郭葛;

摘要:<正>2025年是《日本学刊》创刊40周年,也是21世纪即将度过1/4个世纪、值得纪念的一年。值此之际,对该刊25年来发表的日本政治研究类论文进行统计,并以此为切入点,对25年来中国日本政治研究界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既是对《日本学刊》创刊40周年的纪念,也可对今后日本政治研究发展提出期待和展望

《日本学刊》在推动日本文化研究方面的贡献————作者:张建立;

摘要:<正>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的日本研究日渐兴盛。应运而生的《日本学刊》,无论是从不断推动研究方法创新方面,还是从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方面,皆为推动日本文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一、首倡日本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真正的日本文化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展开的,既受到东西方文明冲突这一历史大背景的深刻影响,亦始终受到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的影响

我与《日本学刊》二三事————作者:刘岳兵;

摘要:<正>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在回忆的时候,最好的解释还是那两个字:“缘分”。我和《日本学刊》的关系,大概也是如此。上大学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此后自己最好的年岁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会是研究日本。翻检我所写过的与日本有关的文章,没想到第一篇文章竞是发表在1995年第6期《日本学刊》上的《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新贡献——读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那时候,我硕士毕业不久,对日本的...

《日本学刊》和我的学术道路————作者:陈秀武;

摘要:<正>1992年我开始攻读硕士学位。从那时起,我有幸接触到国内日本研究的优质期刊《日本学刊》。后来了解到,那时的《日本学刊》刚刚更名两年,其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双月刊《日本问题》。随着1990年中华日本学会的成立,《日本问题》作为学会会刊更名为《日本学刊》,并自1991年起发行并重排期号,至今已出版发行204期。《日本学刊》走过了40个春秋,值此40周年之际,本文仅以我的学术道路与学...

国际问题期刊的创办与中国的日本研究——纪念《日本学刊》创刊40周年————作者:崔岩;

摘要:<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主办的专业国际问题学术期刊《日本学刊》,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步入不惑之年。40年来,《日本学刊》作为中国日本研究界的代表性学术期刊,其成长既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日本研究的发展历史。在庆祝学刊创刊40周年之际,回顾其历史进程和展望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