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由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本刊以法学界专家学者,从事法学教育的广大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及法律实务界人士为读者对象。本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一贯坚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开展法学研究与探索,为新人新作新观点提供舞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质量的稿件吸引人,体现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本刊是黑龙江省目前唯一的法学学术性期刊。曾荣获“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质量进步期刊。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宪政与法理、行政法、刑法、民商法、诉讼法、博士生论坛、域外法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社简介
(1)《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题目:力求简明扼要
(2)《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摘要:摘出文章的主要观点,突出文章的重点和亮点,切忌使用“本文……”、“文章……”一类评价性、解释性、介绍性的词语,字数控制在150-300字以内。
(3)《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关键词:关键词是用以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词组或短语,其功能主要便于他人检索文献,一般每篇标引3~5个为宜。
(3)正文:论点明确、内容新颖、文字精炼、文责自负。
(4)角注:是对文章中的某些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即①、②,等等。
(5)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参考的图书报刊资料的引文。引文准确可考,必须在文中用序号标出,一般用中括号,并且在文章尾部,对应的序号下,注明出处,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刊名或者主办地及出版单位,起止页码。例如:
[1]韩大元.试论宪法修正权的性质与界限[J].法学家,2006,(5).
[2]蔡定剑.宪法精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6.
(6)英文翻译: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
阅读推荐: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学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统战理论研究,鼓励对新时期统战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有益探索;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巩固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服务,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农业保险立法对农户保险行为的驱动作用研究————作者:杨婕;图亚;罗建平;
摘要: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受有限理性影响,依据行为金融理论,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农业保险立法调节作用下农户风险感知、情绪认知、意志表达对农业保险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农业保险立法可以通过增强农户风险感知、提高农户情绪认知、增加农户意志表达驱动农户的农业保险行为
交通非现场执法的程序问题与优化————作者:孙海涛;刘荣新;
摘要:交通非现场执法方便立即锁定证据用于事后的责任认定,已发展成为主要的交通管理手段,但技术赋能并没有提高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护标准,反而使其因执法流程再造受到了减损。采集阶段标志设置不规范、审核录入的证据认定不可靠、查询通知时程序权利被压缩、争议救济只剩形式化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地违背了正当程序。从交通非现场执法全流程存在的问题成因来看,有必要通过统一标识与双重审查、设立分别处罚责任制、两次通知与陈述申辩强...
消费型自洗钱犯罪的司法适用研究————作者:黄辰;赵恒;
摘要:自洗钱入罪以来,消费型自洗钱行为司法认定存在很大争议。消费型自洗钱犯罪是洗钱犯罪的一个特殊类型,因主要通过消费行为进行洗钱的外观而区别于其他的传统洗钱犯罪。消费型自洗钱犯罪行为往往具有日常性、隐蔽性、长期性和对冲性四个行为特征。消费型自洗钱行为具有处罚的必要,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构成洗钱罪。消费型自洗钱犯罪的处罚边界应从入罪和出罪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入罪层面该消费行为需要具有洗钱的犯罪目的,基于...
诈骗罪间接结果的量刑功能定位————作者:张博涵;
摘要:间接结果是非构成要件结果的一种,根据识别规则,以实行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独立的介入因素为标准,分为行为附随结果和狭义间接结果。诈骗行为与狭义间接结果的介入因素要求具备独立性,若某一介入因素是诈骗行为诱发的,则该介入因素应视为是诈骗行为的延长,属于行为附随结果。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诈骗刑事案件适...
数字版权的边界:区块链技术的重塑————作者:李祖全;
摘要:全球数字化背景下,数字版权保护遭遇严峻挑战,区块链技术以其特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重塑版权管理格局。分布式账本与智能合约确保版权信息透明可溯,优化版权交易流程,但同时引入数据隐私、跨境法律及智能合约效力等新议题。聚焦区块链如何革新数字版权边界,剖析法律障碍,有助于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版权法律框架,促进版权生态健康发展
个人信息的匿名难题与法律实现————作者:何卓律;
摘要:为平衡个人信息保护和个人信息利用两者关系,个人信息保护法设置了匿名化标准。虽然,在技术上,绝对匿名化具有不可实现性,但法律目标与技术目标并非一致。为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匿名化质量,确保个人信息治理方案的普适性和速度,于是,在法律上实现个人信息匿名化变得可行
环境公益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完善路径————作者:王宏巍;何忆;
摘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涉及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专门性知识,需要司法鉴定制度作为辅助,但司法鉴定制度存在一定不足,专家辅助人制度能予以约束和补充。目前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法律层面过于原则化,对专家诉讼地位、专家意见效力、专家资质审查、权责体系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应在明确专家辅助人独立诉讼地位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其意见效力,明确其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推动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落实
家事调解制度的塑造理据、问题检视与实践探索————作者:佟金彪;
摘要: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家事纠纷的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学界对于家事纠纷本质在理论上有了进一步认识,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家事审判改革。家事调解作为改革方向之一,是对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丰富,是实现家事纠纷溯源治理的有效手段。家事纠纷与普通商事纠纷相比较,含有情感上非理性因素、强烈的伦理属性以及社会领域的公益性。需要重新审视家事调解制度构建的学理基础,检视家事调解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家事调解的原则、启动方...
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的行使与保障——以民事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为切入————作者:顾竟诺;
摘要: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作为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其履行民事诉讼监督职责、开展精准有效监督的必要手段。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1条、《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21条规定,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的行使,应根据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围绕民事检察监督职能的充分履行来展开,行使范围应该以查明法院民事诉讼活动的合法性为核心。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检察...
“双碳”背景下碳排放数据造假的审视与规范————作者:刘瑞;
摘要: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运行的前提,强化其质量监管事关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事关绿色低碳发展全局。然而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发展期,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却屡见报端,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难以发挥出应有的震慑和约束作用。碳排放数据监管面临法律和标准供给不足、监管罚则设计失当、司法不敷的困境。鉴于此,应准确把握碳排放数据质量这一关键环节,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从法实证研究视角充分剖...
试论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发展与成果————作者:李双双;
摘要:在解决各类争议过程中,为了查明某种事实,往往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通常称之为“鉴定”,与诉讼活动有关的鉴定称之为“司法鉴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经历了“探索-停滞-发展-改革-高速发展”的阶段,作为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政法机关,公、检、法三部门的司法鉴定工作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司法鉴定发展轨道,回顾公、检、法司法鉴定的发展历程,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
帮教制度介入低龄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研究————作者:水木晴美;嵇达;
摘要: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受古今中外少年司法理念影响颇深,始终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并基于此构建了体系化的帮教制度。但是,现有的刑事政策和帮教制度在应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恶性化的趋势时力不从心。因此,应当运用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从最低刑龄设置、帮教制度优化、明确相关刑事政策理念和原则、防患于未然四个维度提出改进措施,以提升低龄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的专业性与质效...
黑龙江省数据产业法治保障路径研究——基于欧盟《数据治理法》《人工智能法》内容分析————作者: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
摘要:数据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黑龙江省在运用法治方式推进数据产业进行了有益探索,进一步推进数据产业规划的落实,还需要不断迎接数据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法治挑战,法治保障机制需要与数据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丰富地方法律规则,为数据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制度指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为数据产业发展设定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公平公正司法,为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专项保护机制;关注企业懂法守法,为数据产业发...
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的检视与规范————作者:马嘉阳;
摘要: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侦查模式显示出侦查思维的预测性、侦查对象的不确定性、侦查主体的外溢性以及侦查方式的隐秘性,并形成了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这种侦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侦查行为的性质、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冲击了刑事诉讼的程序,因而遭到了正当性的质疑。然而,作为技术革新的必然结果,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侦查的质效,还能满足打击犯罪的现实需要,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根据。为规范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
征稿启事
摘要:<正>《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创刊于1994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法学为主的社科类理论期刊。主要栏目:宪政与法理、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环境法学、博士生论坛、教育教改等栏目
延安时期宪法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作者:李红刚;
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高度重视宪法对法制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政府立足于特殊历史时期需要,通过制定宪法性文件的形式完成立宪任务。这些宪法性文件具有“准宪法”性质,作为根本法对陕甘宁边区政权和社会建设发挥巨大作用,将陕甘宁边区各项事业推向高潮。陕甘宁边区以宪法为立法基础,在政权建设、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治理、军事和司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就的法制建...
明代女性犯奸的论罪与当代启示——以“刘县尹访出谋杀夫案”为例————作者:刘慰;
摘要:犯奸是明代法律中规定的一类常见的妇女犯罪行为,不仅有违“妇道”“纲常”,也是对古代女性将“贞洁视为生命”之公理和封建社会秩序的一种挑战。明德堂刘太华刊本的《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所载“刘县尹访出谋杀夫案”,是发生在明万历年间的一起典型的犯奸案件,在处理该案时,县官依据《大明律》中犯奸罪相关规定对犯人作出符合人情和伦理道德的判决。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出发,结合《大明律》中女性犯奸相关律条,对典型案例...
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公民权利救济研究————作者:韩雯薇;
摘要:学界在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目的、功能、性质以及适用领域等各个方面都已经进行了深入探索,然而,在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公民权利救济方面,却鲜有学者具体展开。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属于特殊的政府信息,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可以归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一部分。对关于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有限司法实践进行检视,将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定性为行政事实行为并不会影响公民寻求权利救济。不过,囿于合法性审查原则和司法谦抑原则,绝大多数法院在...
欺骗行为的规范本质与实践判断————作者:孙会;赵权;
摘要:欺骗行为是通过影响财产决策的信息操纵(作为)或者信息支配(不作为)将被害人引入、维持或强化与客观情况不一致状态的行为。其中的信息应当作广义的理解,包括文字等信息及其展示方式。欺骗行为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应当以“一般人”为标准,但当被害人的智力水平或谨慎程度低于一般人时,则采被骗者的标准予以判断。欺骗行为中不应考虑被害人教义学的影响。对物操纵如能被认定为存在信息交互,则可以认定为欺骗。广义信息概念下的真...
以公序良俗原则规范彩礼习惯的法理诠释与路径思考————作者:朱健香;
摘要:要在涉彩礼纠纷中平衡好彩礼习惯与法律界限之间的关系,需从公序良俗原则对彩礼习惯予以检视。公序良俗原则为彩礼习惯提供了指导和规范,而彩礼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序良俗原则的精神。以公序良俗原则规范彩礼习惯的法理基础在于保障婚姻自由实现的立法目的,根植价值宣示与裁判规范的司法效能,着眼调适社会利益与个人意志的现实要求。基于公序良俗原则,从“意志前提—规范判断—价值取向”三个维度检视彩礼习惯适用是否符合...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公民与法(法学版)
- 南大核心南亚研究季刊
- 省级 理论建设
- 南大核心政治与法律
- 南大核心日本问题研究
- 省级世纪行
- 省级当代贵州制度与路径
- 省级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杂志
- 省级法制与社会
- 省级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党史博采
- 省级大江周刊
- 省级蒙古学信息
- 国家级环球军事
- 省级浙江画报
- 省级检察风云
- 省级纵横
- 省级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 国家级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 省级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青海民族研究
- 省级明周刊
- 省级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省级内蒙古宣传
- 省级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 中国青年研究
- 省级公共外交季刊
- 北大核心内蒙古社会科学
- 南大核心政治经济学评论
- 国家级港澳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