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3-1213
国际标准刊号:1005-6947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查看中国普通外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医生高级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医学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是集述评,专题研究,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简要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例报告,技术改进与创新,经验与教训为一体的外科类核心期刊,办刊宗旨是“传递学术信息,加强相互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注重基础研究,服务临床实践”。以报道普通外科领域新知识、新技术、临床研究进展及实用性强的临床经验为特色,为广大普外科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满足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杂志内容的丰富,学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的增大,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普外工作者的喜爱,深得广大读者、作者以及期刊界各级人士的好评。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全国外科学类,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曾获Caj-cd规范获奖期刊;

  2004年6月~8月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荣获二等奖(湖南省医学期刊只2家获奖: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本刊2004年下半年在省委组织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学技术厅联合组织的“湖南省双十佳”活动评选中获“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

  2005年获“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其影响因子已居同类期刊前列。

  目前本刊已进入多个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和大型数据库,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AJ),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万方数据-数学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光盘版等。

  【栏目设置】

  设有述评、专题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简要论著、临床报道、经验与教训、技术改进、综述、病例报告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胸腹主动脉瘤:杂交修复术结果 G Chad Hughes,Nicholas D Andersen,Jennifer M Hanna,Richard L McCann

  杂交技术修复胸腹主动脉瘤视频介绍 Roberto Chiesa,Germano Melissano,Efrem Civilini,Luca Bertoglio,Enrico Rinaldi,Enrico Maria Marone,Yamume Tshomba

  Hybrid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万恒,林智琪,刘灏,陆京伯,周忠信,符方勇,叶玲,黄显莹,刘正军,WAN Heng,LIN Zhiqi,LIU Hao,LU Jingbo,ZHOU Zhongxin,FU Fangyong,YE ling,HUANG Xianying,LIU Zhengjun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动脉瘤的处理策略 葛红卫,朱云峰,朱永斌,吴元兵,姜云飞,黄一鸣,陈诚,GE Hongwei,ZHU Yunfeng,ZHU Yongbin,WU Yuanbing,JIANG Yunfei,HUANG Yiming,CHEN Cheng

  小直径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疗效的Meta分析 张显岚,郭建刚,ZHANG Xianlan,GUO Jiangang

  本刊2015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平肾腹主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附14例报告 赵俊来,张小明,张学民,蒋京军,李清乐,贺致宾,李伟,ZHAO Junlai,ZHANG Xiaoming,ZHANG Xuemin,JIANG Jingjun,LI Qingle,HE Zhibin,LI Wei

  股动脉肱动脉联合入路在锁骨下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佟铸,谷涌泉,郭连瑞,郭建明,高喜翔,马天宇,刘梦霞,李建新,汪忠镐,张建,TONG Zhu,GU Yongquan,GUO Lianrui,GUO Jianming,GAO Xixiang,MA Tianyu,LIU Mengxia,LI Jianxin,WANG Zhonggao,ZHANG Jian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网站全新上线!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椎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房杰,陈学明,李晨宇,冯海,于宏志,朱仁明,FANG Jie,CHEN Xueming,LI Chenyu,FENG Hai,YU Hongzhi,ZHU Renming

  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分析 王洛波,王兵,王颖,张帝,杨文裕,管海博,WANG Luobo,WANG Bing,WANG Ying,ZHANG Di,YANG Wenyu,GUAN Haibo

  医师职称论文:正确认识尿毒症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哪些

  摘要:由于部分患者发生促红素抵抗,有时需要临床治疗使用较大剂量的促红素,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有时甚至存在难以纠正的贫血,需反复输血来解决患者的贫血问题。输血对尿毒症患者既无大的帮助,因为输入尿毒症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很快就被破坏,而且也增加患者获得血行传播性疾病的风险。所以针对促红素抵抗发生的因素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情况稳定。排除标准[3]:①透析不足3个月,透析不充分,促红素使用剂量不足;②入选前一月内发生过急性事件(急性感染、消化道出血、手术、创伤、新发生的心脑血管意外)的患者。③既往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合并结核感染,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病毒感染等。导致肾衰竭的原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36.1%),高血压肾损害19例(26.4%),糖尿病肾病23例(31.9%),慢性间质性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根据有无发生促红素抵抗而将患者分为抵抗组21例,对照组47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肝癌合并血管侵犯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作者:陈荣晨;柳宗翰;程树群;

摘要:肝细胞癌(HCC)具有高度血管侵犯特性,易形成血管癌栓,显著影响预后及治疗决策。微血管侵犯是术后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而大血管癌栓则提示疾病进入晚期。近年来,围绕血管癌栓的标准化诊断、术前预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均取得积极进展。影像组学与生物标志物的结合显著提升了术前预测微血管癌栓的准确率,同时,各类新辅助与辅助治疗策略在术后复发控制中展现出潜力。尽管诊疗体系不断优化,肿瘤异质性、缺乏动态监测工具及高危...

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存在的难点与挑战————作者:李广涛;宋天强;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中国HCC负担沉重,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4.4%。转化治疗旨在将不可切除HCC转化为可切除,改善患者预后,但其在临床实践中面临诸多难点与挑战。首先,中国HCC患者在肿瘤特征、病因等方面与北美、日本等地区差异显著,需探索适合中国患者的本土化转化治疗方案。其次,转化治疗人群界定尚不明确,新辅助治疗与转化治疗的概念区隔和人群划分存在...

肝细胞癌的新辅助治疗:现状与展望————作者:赵磊;

摘要:肝细胞癌(HCC)在我国及全球均高发,初诊可行根治性切除者不足20%,且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70%。围手术期治疗是降低复发的重要策略,但HCC的新辅助治疗循证证据有限。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HCC治疗中取得进展,其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潜力引起广泛关注。新辅助免疫治疗可利用原发肿瘤作为抗原库激发持续的抗肿瘤免疫,并结合靶向及局部治疗有望协同增效。现有早期研究提示其安全性与初步...

免疫治疗背景下肝细胞癌肝移植前降期策略————作者:Meiching ONG;鲁谦让;凌琪;

摘要: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转化治疗提供了新机遇。ICI联合局部治疗(如经动脉化疗栓塞和肝动脉灌注化疗)在提高肿瘤应答率和激发系统性免疫反应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较传统方案显著提升了HCC的转化率。然而,ICI在HCC肝移植术前的应用也伴随移植物排斥等潜在安全隐患,尤其在缺乏统一停药时间和肝源分配不确定的背景下,给临床实践带来诸多挑战。本文系统梳理...

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的进展与争论————作者:朱小东;周诗琪;孙惠川;

摘要:多数肝细胞癌患者初诊即为中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转化治疗通过非手术手段使初始不可切除的患者达到可切除状态,已逐渐纳入临床常规并成为研究热点。然而,该领域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缺乏明确的“潜在可切除”标准以筛选合适人群;在多种获批系统治疗方案中难以实现个体化选择并权衡是否联合局部治疗;对影像学完全缓解患者手术必要性的争议;围手术期评估与管理尚不完善;最佳手术时机难以把握,以及术后序贯系统治疗的方案与疗...

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治疗对CNLC Ⅲb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分析————作者:杨瀚睿;范钦桥;肖亮;谢育霖;卢诗琪;袁洪涛;周乐杜;

摘要:背景与目的:中国肝癌分期(CNLC) IIIb期肝细胞癌(HCC)常伴肝外转移,预后差,治疗策略仍存在争议。局部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价值尚缺乏证据支持。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治疗与单纯系统治疗的生存差异,并评估寡转移状态和无疾病证据(NED)持续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76例CNLC IIIb期HCC患者。其中40例接受系统治疗...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与阿替利珠单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作者:唐翔;杨周添;胡利;彭威;叶志炜;胡丹旦;王骏成;张耀军;

摘要: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系统治疗的不断进展,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肝细胞癌(HCC)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然而,不同免疫靶点的联合策略(PD-1抑制剂与PD-L1抑制剂)在临床获益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尚缺乏直接对比。本研究旨在比较HAIC联合贝伐珠单抗及信迪利单抗(HAIC-BP1)与HAIC联合贝伐珠单抗及阿替利珠单抗(HAICBPL)在晚期HCC中的...

大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和术前预测模型构建————作者:张昭文;胡新源;陈子祥;陈江明;耿小平;刘付宝;

摘要: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最普遍的肝脏恶性肿瘤类型,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病例的80%。肝部分切除术被广泛认为是HCC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肝切除术后相关并发症中,肝切除后肝功能衰竭(PHLF)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成为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诱因。因此,准确评估PHLF的发生风险显得尤为关键。大肝癌(肿瘤直径≥5 cm)患者瘤体较大,切除的肝组织较多,更易发生PHLF。以往的研究已有多种评估PHLF风险的...

MRI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作者:李波;刘冠男;

摘要: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术前无创、精准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传统临床标志物特异性有限,本研究旨在基于多模态MRI影像组学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CRCLM的高效模型,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5月—2024年5月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术前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20)和验证集(n=...

ETV4/CDHP轴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付国德;欧阳锡武;慕世纪;桂若彤;白宁;

摘要: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侵袭与转移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E26转化特异性变体4(ETV4)在PTC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黏附蛋白CDHP(CDH3)的调控关系。方法:利用TCGA与GTEx数据库分析ETV4和CDHP在PTC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在正常甲状腺细胞和多种PTC细胞系中检测两者的表达水平;通过siRNA构建ETV4敲低模型,采用...

核磁共振脂质代谢物与胰腺癌风险因果关系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作者:孙晶;刘娇艳;刘雍容;朱红伟;杨开焰;张文秀;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腺癌(PC)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提示血浆代谢组学改变与PC发生可能存在关联,但传统观察性研究易受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干扰,难以明确代谢物与PC的因果联系。本研究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系统评估325种核磁共振代谢物与PC风险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整合UK Biobank中325种核磁共振代谢物的GWAS数据与Fi...

血液代谢物与两种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果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作者:蒙怡;蒋明浩;张彦新;曾友捷;徐素梅;李岱;

摘要:背景与目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AITD)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但代谢物在发病中的因果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系统评估约1 400种血液代谢物与Graves病(GD)及桥本甲状腺炎(HT)的因果关系,以筛选潜在风险或保护性代谢物,为病因机制研究和代谢靶向干预提供遗传学证据。方法:利用公开的血液代谢物和AIT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法为主...

抑郁和情绪性进食在袖状胃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控制与减重效果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马兵济;周浩男;孙林丽;

摘要:背景与目的:肥胖已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袖状胃切除术(LSG)是常用的代谢减重手术,但部分患者术后减重不理想。既往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饮食行为在术后减重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本研究旨在探讨LSG术后患者自我控制与术后12个月减重效果(%EWL)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抑郁与情绪性进食的独立及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LSG术后患者202例。使用...

创新型可调式输液港蝶翼针穿刺保护套件的临床应用效果————作者:刘琼;陈浩东;丁小芳;罗旺辉;唐诗惠;龚苏苏;许诺;陈焱;

摘要:背景与目的:输液港作为完全植入式静脉通路广泛用于长期输液患者,但传统蝶翼针穿刺固定方式存在成功率偏低、疼痛感强及针刺伤风险等问题。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可调式输液港蝶翼针穿刺保护套件,并通过模拟器具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纳入2024年1月—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植入上臂输液港的70例患者,通过随机区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使用模拟的可调...

肝叶切除治疗复杂医源性胆管损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作者:李贺鹏;苏俊彦;商中华;

摘要: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是常见的胆管损伤类型,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且合并血管损伤(VI)的复杂病例逐渐增多,增加了诊治难度,严重时可导致肝缺血及萎缩。肝管空肠吻合术是胆管损伤后常用的重建方式,若合并VI,则可能需行肝切除。本文报告笔者收治的1例53岁女性患者,因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汁漏入院。经2次多学科团队(MDT)讨论,术前评估显示肝右动脉及...

人工智能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伦理挑战————作者:侯梦楠;刘旭东;莫晓微;李文庭;刘赞;

摘要: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但其复杂性仍限制了临床应用。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逐步拓展,涵盖供肝评估、器官分配、机器人辅助手术及术后管理等环节,并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AI应用也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尤以资源分配公平、技术缺陷与不伤害原则冲突、责任归属模糊、患者隐私安全与知情同意等最为突出。本文系统综述AI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伦理挑战,旨在为...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研究进展————作者:李顺刚;王雪尧;姜树森;姚红兵;

摘要: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是晚期肝癌的常见表现之一,预后较差,治疗难度大。尽管HCC合并PVTT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如介入治疗、放疗等),但单一治疗效果有限,联合治疗已成为趋势。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立体定向放疗(SBRT)因其高精度、高剂量、分次少等优势,在姑息治疗、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BRT单独或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可...

肝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与靶向干预研究进展————作者:方兴保;李月宏;蔡艳;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HCC是典型的免疫原性肿瘤,其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免疫抑制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CTC)之间的相互网络交互作用促进HCC免疫逃逸和转移引起了广泛关注。CTC如何逃避免疫监视和被免疫细胞清除仍不清楚。本文聚焦循环肿瘤细胞与免疫抑制细胞的调控网络及免疫逃逸的关键通路,引入外泌体调控和单细胞多组学技术解析细...

靶向醛脱氢酶在肝细胞癌发生机制与治疗策略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杜雪龙;杨晓军;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代谢重编程及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醛脱氢酶(ALDH)在HCC中不仅参与氧化应激调控、糖脂代谢改变和肿瘤干细胞维持,还在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系统综述了ALDH在HCC中的表达特征与功能机制,重点评述了ALDH抑制剂(如双硫仑、二乙氨基苯甲醛)及基于ALDH的肽疫苗等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联...

脂代谢基因多态性在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与个体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梦雨;魏伟;王敏;

摘要: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HLAP)由严重脂质代谢紊乱触发,病情进展迅速并伴高并发症发生风险。其发病机制涉及乳糜微粒蓄积与游离脂肪酸毒性、炎症通路激活及细胞内钙稳态紊乱等多重机制。近年研究显示,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可通过调控脂蛋白代谢、脂肪酸氧化及炎症反应等途径影响HLAP的易感性、病情严重度及降脂药物疗效。本文系统综述了主要脂代谢基因多态性与HLAP/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联、基因-基因及基因-环境交...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