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年创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以集中、快速反映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最新成果、最新进展为特色的全国唯一一家中医理论研究期刊。杂志依托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雄厚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导向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坚守中医理论阵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医理论研究、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认真关注的理论性研究期刊。对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研究队伍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前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检索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库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和文献数据库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年第11期目录
中药毒性相对性及可变性探析......................................陈仁寿
名老中医癫痫医案方药的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黄子天
干姜、大黄、丹参水提物对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方玲子
苦参碱对儿茶酚胺致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活动改变的干预作用......王雪芳
中医基本疾病证型表征模式的心理学辨析............................杨振宁
发作性睡病与心理的关系..........................................李桂侠
中医医院文化管理指标体系架构初探................................姚园
辨证施膳对社区痰湿型体质超重人群影响的研究......................冯志海
美国电子健康档案政策的简介与启示................................吴敏
中医典籍英译“阐释学”问题研究探讨..............................何阳
重用下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3例临床观察..........................李凯杰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5例临床分析..................谢有良
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分析......................张士金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癣继发重度细菌感染13例临床分析..................陈虎
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周立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常州医学衙署新考————作者:薛昊;陈仁寿;
摘要:本文通过近年新见文献史料,对原有研究进行进一步补充研究与修正。常州医学初创于宋,位于文明坊,毁于宋元兵燹。1276—1293年间,于旧贡院基址重建,陆续配属学田五顷28亩。大德五年(1301)医学教授靳从革通过肃政廉访司夺回遭兼并的学田。大德六年(1302)在医学原基础上兴建三皇庙,形成“庙学合一”形制。1304、1318年先后两次扩建。晚清同治二年(1863),明中叶移址重建的医学毁于太平天国运...
黄文政疏利三焦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结菁————作者:姜昱如;龙思琦;刘世巍;许慧荣;黄建新;黄文政;
摘要:黄文政教授在“三焦是敷布津液、气血之网络,是升降出入之枢机”的理论基础上,认为三焦枢机不利是糖尿病肾病的关键病机,对其进行三焦辨治。“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黄文政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擅从调畅三焦入手,在补益脾肾基础上,启动春升之少阳,发越脾阳,振奋肾阳,调畅三焦,清泻瘀热,调和表里,而使元真通畅,三焦疏利。其用药尤重有升有降,有敛有散,有补有行,进退自如,其方而成有制之师,验于临床,每每效如拊鼓...
张雪亮胃食管反流病治验————作者:申霖来;张雪亮;
摘要:本文从养胃方、治养结合与针药结合角度总结了张雪亮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张雪亮自创脾胃病协定方“养胃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证,灵活化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本病的治疗上,张雪亮特别重视治养结合,以养为主,并提出调养该病的独到见解。另外,张雪亮深谙经络腧穴理论,选出四花穴作为辅助治疗本病的穴位,提倡针药结合,增强疗效
姜丽娟基于“宫络学说”运用“两期四步法”治疗滑胎经验————作者:余兆吉;丁朝阳;翟曼吟;姜丽娟;
摘要:姜丽娟将络病理论与女性生理特点相结合,创新性提出“宫络学说”,在滑胎的诊治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姜丽娟认为该病以“肾脾亏虚,络气虚滞”为发病之本,以“肝失体用,络脉瘀阻”为发病之标,以“补疏通络,固络安胎”为治则,强调“孕前以和畅宫络为要,孕后以固摄宫络为旨”。临证时内外合治,孕前补肾健脾,填精养血以培种;疏肝行气,活血通经以润地;健脾养血,益肾宁心以养根;孕后立刻施以益肾固胎之治以育苗助长;形成孕前...
基于T细胞耗竭探讨中医药改善肿瘤免疫疗效思路————作者:徐鑫鑫;曾书莹;柴可群;余志红;
摘要:T细胞耗竭被认为是癌症免疫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其特征是T细胞效应功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进行性丧失,以致部分患者未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甚至出现免疫治疗耐药的情况。国内外学者就控制T细胞耗竭的转录和表观遗传程序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并提出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不耗竭”是免疫治疗的一个关键作用机制。T细胞耗竭是中医“正虚”肿瘤微环境的微观辨证基础,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可以干预甚至逆转T细胞耗竭,调整机体免疫状态...
从“肺藏魄”探析调补肺肾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作者:李钰昕;张洪春;
摘要: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PA)是卒中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中医“肺藏魄”理论密切相关。从中风伤魄的病理机制出发,结合“肺肾亏虚”“魄门失调”等病机特点,分析了宣肺畅魄与益肾定魄在SPA治疗中的作用。治法方面,急性期以宣肺通腑、清热化痰为主,稳定期注重滋补肺肾、调和阴阳。本文通过“肺藏魄”理论的临床应用,为SPA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从阴疽论治复发性流产————作者:周琳;陈瑞雪;侯梓桐;秦瑜玲;陈紫薇;郭利;徐慧;
摘要:复发性流产属于中医学“滑胎”范畴,是妇科生殖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阴疽是发于肌肉筋骨内的外科疮疡性疾病。二者虽病种不同,但病性病因病机存在共同之处,均见阳虚寒凝、气血不足、血瘀痰结之证。基于“异病同治”原则,从阴疽论治,或可为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思路
针刺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穴位应用研究————作者:彭艳斌;王珂;魏绪强;周嘉;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属于危急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刺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ACS的辅助治疗中展现了独特的作用,其疗效得到了肯定。针刺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然而系统性归纳总结针刺治疗ACS的文献相对匮乏。本文基于前期大量研究,对针刺辅助治疗ACS的穴位应用进行了归纳分析,聚焦于穴位的选取、配伍规律、针刺原则与方法、...
基于“脑-心-肾”轴探讨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作者:王健;任路;
摘要:围绝经期失眠主要发病机制被认为是肾虚,病位主要在心,主宰在脑。中医学认为脑、心、肾关系密切,在物质、功能、经络中相互关联形成功能相关的轴,形成“脑-心-肾”轴理论。睡眠的正常维持与神之安宁密切相关,而神不得安宁则是睡眠障碍的根本病因。在围绝经期失眠中,心神不安是关键,脑神失养是本源。天癸竭为围绝经期发病之基础,女子七七之年肾中精气虚衰至一定程度,天癸竭,生殖轴被截断,“脑-心-肾”轴之平衡关系被打...
《太平圣惠方》柴胡相关方剂研究————作者:陈津琦;张涛;
摘要:《太平圣惠方》作为宋初官修大型方书,保存了大量未经校正医书局所修订的《伤寒论》相关内容。本文通过对其柴胡相关方剂进行文献计量、文本比较、综合分析发现,《太平圣惠方》柴胡剂在药物组成、主治病症方面与宋本《伤寒论》柴胡剂具有相似性,其独特的内容在于补齐宋本《伤寒论》证候治方,主治病症更为广泛,小柴胡汤证候群延伸至五脏实证、热证。《太平圣惠方》的“柴胡汤”另包含了宋本《伤寒论》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运用研究现状的述评————作者:付琨;徐艺连;金正浩;苏颖;鞠宝兆;
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五运六气理论是其重要内容。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人们从时间、空间与天干地支的角度认识宇宙、自然、生命等的发展规律,以阴阳、五行等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时间与空间的运动规律,历代医家基于此提出了诊治和预防疾病的新思路。探讨五运六气与先天禀赋的关系,五运六气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充实和发展中医学理论,对五运六气理论进行科学论证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机制研究评述————作者:宁玲;纪云西;林武红;黄贵华;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数据库对苓桂术甘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发现苓桂术甘汤能够通过调控脂质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调控肝细胞死亡等途径改善NAFLD。现阶段苓桂术甘汤治疗NAFLD的实验研究所使用的动物模型类...
2019—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基础理论领域项目资助概况分析————作者:潘雅婧;陈曦;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2019—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中医基础理论领域获资助项目的基本信息、资助情况、研究热点,对中医基础理论领域项目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讨论。方法 检索NSFC、Let Pub、科研Z库网站2019—2023年度中医学科代码下中医基础理论领域获资助项目,收集项目的名称、批准号、资助类别等基本信息,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自身特点,对项目基本情况...
肝郁脾虚证历史沿革及源流探析————作者:许明月;孟珍珍;刘晓敏;赵家愉;朴胜华;
摘要:肝郁脾虚证是临床常见证候,在多种疾病中出现且病机复杂。本文通过对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梳理,考证肝郁脾虚证历史沿革及源流,呈现其发展历程。发现肝郁脾虚证的概念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肝脾疾病谱得以扩展;宋金元时期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已初具雏形;明清时期其理论发展成熟,肝脾同调成为主流治法。综观古代医家的论述,肝郁脾虚证的内涵随着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的动态演变而演变。本文为深入理解和认识肝郁脾虚证提...
秋燥成因的现代科学诠释初探————作者:原博超;温艳东;田依冰;杨治;
摘要: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阐释“秋燥”的发生机制。以中医“凉燥”为切入点,结合气象物理学和人体生理学对呼吸道水分丢失情况进行分析推导,多学科探求“秋燥”形成的科学原理。认为温度、温度变化率、水汽压、绝对湿度等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导致秋燥的气象学基础,温度变化率为负值是秋季的温度特征,呼吸过程中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水汽压的差异是导致呼吸道水分渐增式丢失的关键,可能是“秋伤于燥”的直接原因。秋季温度变化率为...
《张聿青医案》之不寐探析————作者:何忠;胥小娟;黄立;郑佐桓;朱云峰;王静;邱君琳;吉学群;
摘要:探讨《张聿青医案》不寐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特色,张聿青认为心肾为寐之根本,脾胃为寐之中枢,而肝胆为寐之灵魂所在。本案所载不寐病机可归纳为痰湿阻胃、胆木不降、肝木上逆、心肾两虚4种,其证治大法以化痰通枢、降胆平肝、和胃降胆、升降水火为主。对于不寐的病因,张聿青尤重胆胃之论,认为胆胃为升降的基础,并创造性提出胃为心肾相交的中枢,丰富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依据;对于阳不潜阴所致心肾不交的不寐,尤重介类...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作者:苏小军;郭影;朱文菊;王欢;何倩;张志明;田雪梅;刘亚鹏;沈海丽;马骏;包强;
摘要:目的 观察祛寒逐风合剂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出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5只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胶原乳剂制备CIA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组,祛寒逐风合剂低、中、高剂量组,连续4周灌胃相应药物。实验期间测定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AI)。给药4周后,HE染色观察...
刺老苞防治肌肉-骨骼减少症的作用研究————作者:翟晋娜;车月霞;陈玥;孙九许;裴凌鹏;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刺老苞对肌肉-骨骼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骼肌含量、骨密度及骨骼肌降解蛋白、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刺老苞防治肌肉-骨骼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进行去势手术,术后1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连续2周。造模1个月后,中药组大鼠灌胃刺老苞根皮水煎液。灌胃3个月后,各组大鼠分别进行体成分检测,股骨骨密度检测,ELISA检测各组大鼠骨...
芪归通络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Nrf2/NF-κB通路的影响————作者:朱梦燕;方朝晖;李瑜璠;周鑫鑫;张银玉;尹样样;王胜茂;
摘要:目的 探讨芪归通络颗粒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因子(NF)-κB通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用高脂饲料联合链尿佐菌素诱导DP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甲钴胺组、芪归组和模型组。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大鼠尾尖血糖水平、机械痛阈值(PWMT)和神经传导速度(MNCV);HE染色...
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作者:林甲昊;宗星煜;王丁熠;赵国桢;李玥函;陈昭;李衣芗;梁宁;张海力;张钰菁;王丽颖;赵学尧;李慧珍;史楠楠;王燕平;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标准信息数据,探讨中医药标准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检索“中医药标准与指南信息服务平台”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团体标准,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标准数量、标准层级、标准类别、标准发布时间等情况。结果 截至2023年4月30日,中医药标准共发布2475项,按标准层级可分为国际标准(94项)、国家标准(89项)、行业标准(9项)和团体标准(2283...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医学影像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 省级检验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
- 国家级中国民间疗法
- 北大核心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省级徐州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磁共振成像
- 省级中医教育
- 国家级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 省级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 国家级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传染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国家级中华骨科杂志
- 省级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临床内科杂志
- 北大核心实用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北大核心国际免疫学杂志
- 省级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国家级生理科学进展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省级大理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省级医药保健杂志
- 省级临床医学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省级气功
- 省级当代护士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