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是由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该杂志通过报道神经科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动态与进展,促进神经外科学、神经内科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免疫学和神经解剖学等专业人员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等方面的提高与相互交流。本杂志主要面向神经科学工作人员,也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骨科、普通外科、内科医生,以及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等各层次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需要。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杂志已于2003年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SENP3在小鼠脑损伤模型中的表达与细胞内定位 玉壮,张顶顶,厉华,闫惠颖,黄立添,张华升,杭春华,YU Zhuang,ZHANG Dingding,LI Hua,YAN Huiying,HUANG Litian,ZHANG Huasheng,HANG Chunhua
大黄素甲醚对脑损伤大鼠 bcl-2、bax 表达变化的影响 李长栋,荔志云,季玮,孙建军,杨永林,LI Changdong,LI Zhiyun,JI Wei,SUNJi anjun,YANG Yonglin
嗅鞘细胞分泌蛋白 SC1促进神经元突触形成 段答,姜淼,叶玉勤,葛丽特,贺晓生,陈平,卢明,DUAN Da,JIANG Miao,YE Yuqin,GE Lite,HE Xiaosheng,CHEN Ping,LU Ming
大蒜素对6-羟多巴胺所致 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杨军岭,杨侠,YANG Junling,YANG Xia
2015年本刊新增“医学教育”栏目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对大鼠脑线粒体的研究及意义 王娟,钱令嘉,谢方,程岗,王亚明,李志超,张雷鸣,张剑宁,WANG Juan,QIAN Lingjia,XIE Fang,CHENG Gang,WANG Yaming,LI Zhichao,ZHANG Leiming,ZHANG Jianning
特发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肿胀28例临床分析 董超峰,李亮,付洛安,DONG Chaofeng,LI Liang,FU Luoan
《新编神经外科学》出版
低频刺激 PPN 影响 PD 大鼠丘脑腹外侧核递质水平 张旺明,文朋,黎敏,肖虎,周铭,王强,谢正元,ZHANG Wangming,WEN Peng,LI Min,XIAO Hu,ZHOU Ming,WANG Qiang,XIE Zhengyuan
早期应激对雄性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顼红雨,叶玉勤,郝野陆,石菲,元国豪,江龙飞,贺晓生,XU Hongyu,YE Yuqin,HAO Yelu,SHI Fei,YUAN Guohao,JIANG Longfei,HE Xiaosheng
内源性大麻素对海马神经元 AMPA 受体GluR2的作用 刘曌宇,高杨,孙思斯,陈绍洋,王强,LIU Zhaoyu,GAO Yang,SUN Sisi,CHEN Shaoyang,WANG Qiang
论文发表核心期刊投稿: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类型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50例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观察组的切口渗液、出血、皮下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便于根据泌尿外科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论文发表核心期刊,泌尿外科,并发症,护理方法
手术治疗在外科疾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就泌尿外科病例而言,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可以将病灶彻底清除,减轻疾病给其带来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不过任何手术均为创伤性治疗手段,对患者身体可造成一定损害,手术治疗可以致使应激反应的发生,危害患者机体功能,术后存在并发症发生的可能[1]。为此,医院必须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主要分析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类型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口普雷沃氏菌致硬膜下脓肿伴大脑镰下疝1例并文献复习————作者:瞿祥勇;苏比努·阿米尔;陈亚军;钟小康;刘坤;
摘要:口普雷沃氏菌是一种罕见的机会致病菌,临床上致病较为少见,尤其导致硬膜下脓肿极少见,伴大脑镰下疝更为罕见,本文分析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口普雷沃氏菌致硬膜下脓肿伴大脑镰下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作者:伍琳;曹卫东;孙君昭;雷逸斐;姜占涛;赵晓涵;皮红英;
摘要:目的 基于循证护理理论构建远端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ERN)干预方案(简称干预方案),并观察干预方案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120例,15例患者因自动出院、...
多模态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史记;姚冰;许会哲;王秋月;隋锐;张烨;孙佩欣;朴浩哲;
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更符合神经系统肿瘤临床特点的教学模式。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期间,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轮转的5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C组)和多模态技术教学组(M组)。培训结束后,评价住培医师对教学满意度。通过专家调查法设计问卷,基于柯式模型,从反应...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与远期预后的关系研究————作者:苏彦娥;冯飞雪;周嘉迪;胡卫敏;王瑾;张毅;刘一霏;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与远期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126例HICH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NIHSS)分为轻度组(n=48)、中度组(n=46)和重度组(n=32),比较三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NIHSS评分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随访1年,根据改...
影响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作者:蔡琳;潘传亮;张川;王中;马轶;谭颜汭;余红;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8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n=44)和非VTE组(n=158)。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TE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高欣;孔祥润;陈云霞;梁欠欠;高子恒;王冠宇;王丽;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肠内营养支持的1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收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1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9例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
吡拉西坦结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NSE水平的影响————作者:徐林颖;吴叶红;李岩峰;佟小芳;朱雁兵;
摘要: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结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于开滦总医院治疗的82例sTB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
垂体瘤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应用————作者:王镛斐;张启麟;
摘要:垂体瘤是一种复杂而异质性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单细胞测序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垂体瘤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技术揭示了肿瘤的分子异质性、关键基因突变和肿瘤微环境的特性,为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在治疗领域,内镜技术推动了手术策略的不断优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探索为侵袭性垂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本综述聚焦于垂体瘤研究的最...
聚乙烯亚胺介导Bmk CT基因抑制C6胶质瘤细胞VEGF、MMP-9、AQP-1表达————作者:张亚涛;胡文涛;蓝金星;蔡玲;徐东刚;刘嘉霖;
摘要:目的 东亚钳蝎氯离子通道毒素(Bmk CT)基因与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结合转染C6胶质瘤细胞,观察其对C6细胞中VEGF、MMP-9、AQP-1、p-ERK、p-AKT、p-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VEGF、MMP-9、AQP-1与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关系。将PEI与空质粒pEGFP-N1和基因质粒pEGFP-N1-Bmk CT分别混合。将C6细胞分别...
血清miR-15a、miR-24水平对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作者:郑涛;车沅沅;褚冬;刘洋;贺世明;黄元志;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miR-15a、miR-24水平对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107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2)和未复发组(n=85)。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并在术后5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清miR-15a、miR-2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ERCC1、ARL2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作者:陈恒三;郭超;王虎;魏祎;金明;于向阳;黄铭;周东春;尚银武;路安庆;
摘要: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BG)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ARL2)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BG患者,将手术过程中取得的BG肿瘤组织标本纳入BG组(n=122),将同期因颅脑外伤而获取的正常脑组织标本纳入对照组(n=60)。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ARL2在脑组织中...
蝶骨嵴巨大脑膜瘤全切除术1例————作者:章翔;李剑;
摘要:蝶骨嵴巨大型脑膜瘤切除难度大。本文报道1例53岁患者,患蝶骨嵴巨大型脑膜瘤(右额-颞部),起源于蝶骨嵴中、外侧部。经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1周出院。本文对该例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供临床参考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孙榕;邵哲;杨宏民;李宁;郑泽洲;程端仪;冯基高;张超才;赵建农;
摘要: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通过在肿瘤微环境中消耗色氨酸,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并削弱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从而诱导肿瘤免疫逃逸,成为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IDO1也是胶质瘤免疫治疗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深入探讨IDO1的作用机制,开发新型IDO1抑制剂,对于胶质瘤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全面阐述了IDO1在胶质瘤中的多重作用,包括其作为色氨酸代谢限速酶的功能...
腰椎经椎间孔哑铃形神经鞘瘤的微创切除:三年随访回顾性研究————作者:章薇;
摘要:<正>研究目的:腰椎椎间孔区域哑铃形肿瘤的外科治疗目前尚无标准,本研究评估微创切除哑铃型腰椎神经鞘瘤(Eden 2和3型),并联合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及经椎弓根固定术的有效性和长期疗效。材料与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3例(8男、5女性),均患有Eden 2和3型腰椎哑铃形肿瘤,这些患者接受了通过后外侧解剖通道的微创椎板切开术、显微外科肿瘤切除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神经源性肿瘤的胸腔机器人手术————作者:章薇;
摘要:<正>研究目的:胸神经源性肿瘤通常表现为良性神经鞘瘤,可通过经胸或脊背后方入路进行切除。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越来越多地用于经胸入路,但相关证据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评估RATS治疗胸神经源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基于一个前瞻性创建的数据库,其中包括2018~2023年间的所有RATS手术,其...
经颅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治疗颈静脉孔神经鞘瘤————作者:章薇;
摘要:<正>研究背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对于颈静脉孔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s, JFS)是一种微创、且有价值的替代治疗方案,既可作为初始治疗,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在混合疗法中)。研究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6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洛桑大学医院(Lausanne University...
微创脊柱背侧入路治疗巨大骶前神经鞘瘤————作者:章薇;
摘要:<正>研究背景:巨大骶前神经鞘瘤(Giant Presacral Schwannomas, GPS)的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虽然这些肿瘤是良性的,它不浸润周围组织,但由于其被盆腔器官和大血管包围,医师很难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由于GPS在人群中是少见的,因此目前尚没有普及性的接受手术治疗方法。经剖腹手术的前方入路在文献中多常有被推荐;背侧入路包括椎板切开和稳定术也在文...
Smad1通过从p53中分离p300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致瘤性和耐药性————作者:毛星刚;
摘要:<正>乙酰化是p53激活的关键,然而,目前人们对p53乙酰化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调节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指出,无论p53的状态如何,p53乙酰化都是GBM的有利预后标志物,并且p53乙酰化的关键负调控因子Smad1参与了这一过程。Smad1与p53和p300形成复合物,抑制p300与p53的相互作用,导致GBM中p53乙酰化减少,Smad1乙酰化增加。这些变化促进了肿瘤生长和对...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小脑代谢模式及其与大脑功能连接的关系研究————作者:吴典玮;陈蓉;江文;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小脑代谢与意识水平的关系以及小脑-大脑功能连接的特点。方法 40名pDOC患者采集颅脑PET/MRI数据,提取小脑9个区域的标准摄取值(SUV),采用线性回归分析SUV与改良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的关系,并基于功能MRI提取时间序列,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小脑-大脑功能连接。结果 pDOC患者小脑多个区域的SUV与CRS-R评分呈正相关(P<...
自制标志物引导术中超声在脑深部病变定位和切除中的初步应用————作者:董秋峰;任臻;霍军丽;杨双武;邹鹏;李剑;甄海宁;
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标志物引导术中超声在脑深部病变定位和切除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共纳入脑深部病变患者18例,均行颅脑CT和MRI等检查证实,其中幕上13例,幕下4例,病变为多发病灶同时累及幕上下1例。采用无菌外科手术橡胶手套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并用丝线捆扎制成水囊作为标志物,置入脑组织手术创道内,利用超声探查水囊与病变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导超声对病变进行定位、路径校正和手术切除。结果 本组18例脑深部病变...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 国家级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 北大核心《北京中医药》
- 北大核心《结直肠肛门外科》
- 北大核心《肝胆胰外科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药指南
- 省级《新疆医学》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北大核心《创伤外科杂志》
- 省级《泸州医学院学报》
- 省级《中国医院院长》
- 北大核心《中药材》
- 北大核心《中国抗生素杂志》
- 省级《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省级《医学研究与教育》
- 省级《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省级整形再造外科
- 国家级健康前沿
- 省级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脊柱外科杂志》
- 省级《首都公共卫生》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医生
- 省级祝您健康杂志
- 国家级《药物与人》
- 省级健康生活杂志
- 国家级中华医学图书情报
- 北大核心《解剖学杂志》
- 省级《上海医学影像》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