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4-1665/R
国际标准刊号:1674-7445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查看器官移植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黑龙江中医药》药学期刊推荐
下一本期杂志:《药物评价研究》省级药学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器官移植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器官移植》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器官移植》杂志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器官移植专业学术期刊,于2010年1月创刊。本刊反映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以从事移植及相关临床专业的医护人员(移植外科、移植内科、麻醉及重症医学专科等)和移植相关基础专业的研究者和医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器官移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器官移植领域有指导作用、且与器官移植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器官移植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器官移植学术交流,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和百家争鸣的方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等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专题研究、综述、讲座、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学术动态、会议纪要。

  2013年06期目录参考:

  1.重视免疫抑制策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朱有华

  2.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其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张小然,彭延文,项鹏

  3.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撤退的研究进展 杨扬,张英才

  4.分泌干扰素-γ的效应T细胞在预警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 毛天赐,田普训,薛武军,潘晓鸣,项和立,丁晨光,靳占奎,段万里,席敏

  5.肾移植术后应用来氟米特的长期效果分析 韩澍,朱有华,王立明,傅尚希,郑鳕洋,HAN Shu,ZHU You-hua,WANG Li-ming,FU Shang-xi,ZHENG Xue-yang

  6.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处理及远期疗效评估 周光文,ZHOU Guang-wen

  7.大口径导管保留支撑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疗效观察 胡浩,杨正强,施海彬,刘圣,夏金国,张闻,李群

  8.移植肾动脉栓塞治疗失功能移植肾不耐受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赵保成,祖庆泉,杨正强,刘圣,冯耀良,周春高,施海彬

  9.肝移植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周尊强,张正筠,王书云,戚晓升,潘明,周光文,ZHOU Zun-qiang,ZHANG Zheng-yun,WANG Shu-yun,QI Xiao-sheng,PAN Ming,ZHOU Guang-wen

  10.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因子在肝肺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在肝移植术后的变化 易慧敏,安玉玲,张彤,易述红,汪根树,陈规划

  11.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郭雪坤,林民专,ZHAO Guo-zhi,LIU Yang,LAI Yong-tong,GUO Xue-kun,LIN Min-zhuan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

  摘要:目的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方法研究以及病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2例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病女性患者较多;18例确诊,确诊率为81.8%,分别为1例感染后炎症综合征,3例肌炎,6例干燥综合征、2例布氏杆菌病,2例大骨节病、 1例成人Still病、3例混合结蹄组织病;4例未确诊,占18.2%。结论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仔细检查和分析,可明确病因并进行诊断。已明确诊断了的患者需体温正常后才可出院,但还应长期做随诊。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风湿免疫科,FUO,诊断,病因

  因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并缺乏典型的病状特征,使其成为临床难题。FUO患者长期使用退热药物以及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更为复杂多样化,难以识别。近年以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FUO的诊断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越来越多的FUO患者能被早期诊断。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病因由于过于复杂而难以明确诊断。风湿免疫科是近年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用来诊治和研究风湿免疫类疾病,风湿免疫科疾病属于FUO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现对风湿免疫科FUO进行诊断分析,并对发病原因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器官移植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肺移植生物样本库构建临床指南(2025年版)————作者:张广健;陈静瑜;胡春晓;林慧庆;王亚文;

摘要:肺移植生物样本是器官移植基础研究中重要的人类生物资源,对揭示肺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肺移植术后并发症以及推动临床转化具有关键作用。构建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对于促进移植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肺移植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仍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限制了样本资源科学价值的充分发挥及其跨机构共享。为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本指南,系统提出肺移植生物样本库...

经ICI治疗的肝癌肝移植术前sPD-1水平与预后相关分析————作者:高毅;武迪;朱丽珍;吴广东;卢倩;

摘要:目的 探讨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术前血浆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sPD-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接受ICI治疗的38例HCC肝移植受者。回顾受者ICI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经ICI治疗患者术后HCC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收集经ICI治疗患者...

俯卧位通气联合VV-ECMO治疗肺移植术后重度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疗效分析————作者:王大鹏;梁城龙;朱劲松;周涛;徐忠平;胡春晓;许红阳;

摘要: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在肺移植术后重度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肺移植术后发生重度PGD并行VV-ECMO治疗75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将肺移植术后发生重度移植物失功患者分为VV-ECMO组(对照组45例)和俯卧位通气联合VV-ECMO组(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患...

舒巴坦-度洛巴坦用于肺移植术后抗感染治疗————作者:王璐琳;王晓华;张婕;周守宁;喻鹏玖;巨春蓉;

摘要:目的 总结国内首例舒巴坦-度洛巴坦治疗肺移植术后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1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移植术后接受舒巴坦-度洛巴坦治疗的病例。结果 68岁男性,术前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史,术后感染加重伴肾功能受损,痰培养为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接受舒巴坦-度洛巴坦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移植肺功能恢复。结论 舒巴坦-度洛巴坦对肺移植术后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具有...

器官移植术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挑战与应对策略————作者:李善达;陈羽翔;施浩然;马晓杰;李涛;蒋鸿涛;

摘要: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致病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确诊率低、误诊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近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器官移植受者因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成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靶向抗真菌治疗及免疫抑制方案调整等措施是改善器官移植术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在器官移植受者中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及...

探索基于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灌注液亚低温有氧机械灌注对食蟹猴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作者:李申;董阳辉;宋翔宇;李鹏凯;米召迪;朱奕宣;崔梦一;彭熙为;程龙;袁满;许文静;彭江;赵亚群;

摘要:目的 探讨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作为亚低温有氧机械灌注液对创伤性失血引起的食蟹猴脑组织缺氧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食蟹猴分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共3只,其中3只取左脑半球作为阳性对照组,3只取右脑半球作为阴性对照组)和亚低温灌注组(3只)。阳性对照组为自循环停止1 h直接取材,阴性对照组为自循环停止1 h亚低温放置6 h,亚低温灌注组为自循环停止1 h后利用基于基因修饰猪血红细...

基因修饰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免疫反应动态特征分析————作者:白乐;戴自强;任志鹏;赖成虹;李先华;谢晓阳;潘登科;龙恩武;李巅远;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抑制方案调控基因修饰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构建2例基因修饰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动态监测受体外周血免疫指标并观察移植物病理变化。结果 第1例方案主要通过B细胞清除+T细胞抑制+补体C3抑制降低了淋巴细胞水平,但未能完全控制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及巨噬细胞浸润;第2例方案在第1例方案基础上增加了补体C5抑制及白细胞介素(IL)-6抑制,与第1例方案相比,在降低淋巴细...

补体抑制剂在改善肺移植预后中的作用:对现有疗法的补充————作者:吴奕辰;刘峰;

摘要: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其长期预后受到早期及晚期并发症影响,如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及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等。近年来,补体系统在上述病理过程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作为一类新型免疫调节策略,补体抑制剂在肺移植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就补体系统在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及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中的病理机制进行综述,结合现有临床案例,分析补体抑制...

肾移植受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作者:杨新纪;石伟龙;朱和荣;侯小飞;张树栋;

摘要:睡眠障碍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ESRD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肾移植虽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并延长其生存期,但临床观察发现,19.3%~78.0%的肾移植受者术后仍持续存在失眠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及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等多种睡眠障碍。这些睡眠障碍不仅导致日间功能受损,还与心血管不良事件、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针对肾移植受者睡眠障碍的发生机...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肾移植后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作者:许钰;刘洋;李岚;任卫东;申晶;

摘要: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约为4%~30%。肾移植PTDM的药物治疗面临诸多挑战,既要考虑药物本身的降糖疗效,也要考虑药物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同时需关注降糖药物与免疫抑制剂的相互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已被广泛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部分GLP-1RA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肾脏结局和心血管结局,兼具调脂、减轻体质量等多重代谢获益。已有...

基于机器学习和实验验证筛选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核心基因————作者:何贵柠;朱丽容;杨洁;何真;李明虎;李海滨;文宁;孙煦勇;

摘要:目的 探讨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关键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模式及核心基因。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获取肾移植相关数据集,筛选PCD相关差异基因,并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患者进行分型,阐明不同亚型的生物学功能及关键PCD模式。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结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与KaplanMeier生存曲线筛选肾移植IRI的PCD核心基因,并分析其与关键PCD模式的相关性。构建大鼠肾移植模型...

肝移植受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作者:龚财芳;庞铭;李欲晓;李敬东;游川;

摘要:目的 系统梳理肝移植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5年2月28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资讯、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发表的关于肝移植受者POD影响因素的文献,提取并分析肝移植受者POD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肝移植受者PO...

去氢木香烃内酯通过抑制TGF-β1/Smad2/3通路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者:黎忠大;王舒泓;谭宏伟;王晓;庄锦炀;申升;孙其鹏;

摘要:目的 探讨去氢木香烃内酯(DHL)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药物干预组(Sham+DHL组)、实验组(UUO+Vehicle组)和DHL治疗组(UUO+DHL组),每组11只,分别进行假手术、假手术+DHL[10mg/(kg·d)]、UUO造模+等量溶剂、UUO造模+DHL[10 mg/(kg·d)...

遗体器官捐献伦理审查专家共识————作者:丘小红;廖苑;蒋继贫;

摘要:《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明确规定,经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同意,医疗机构方可获取遗体器官。为能更好地保障人的生命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在尊重和保护(潜在)捐献者及其家属、器官移植接受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指引器官获取组织或其所依托医疗机构的伦理委员会规范有序开展遗体器官捐献伦理审查,在多方共同参与下,特制定《遗体器官捐献伦理审查专家共识》。本共识以遗体器官捐献伦理审查机构、审查依据、审查程序、审查内...

沉默FABP4通过调节Nrf2/GPX4轴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作者:白冰;谭州科;石彬;蒲涛;杨亦彬;

摘要:目的 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对缺氧/复氧(H/R)处理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铁死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经缺氧处理24 h后再复氧不同时间(1、3、6 h),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时间点HK-2细胞中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信使RNA(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HK-2细胞中FABP4基因表达,再进行H/R(...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诱导治疗在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作者:薛武军;傅耀文;林涛;王建立;王长希;孙启全;明英姿;叶啟发;

摘要:目的 评估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诱导治疗在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受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这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单臂、干预性研究(NCT03099122)。纳入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并接受rATG诱导治疗(累积剂量为5 mg/kg)的成年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讨与急性排斥反应(AR)、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移植物失功和患者死亡相关的因素...

不同术式对猪-猪肾移植手术效果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作者:张小燕;魏迪;王国辉;韩士超;戚若晨;刘克普;樊小艳;杨晓剑;马帅军;秦卫军;

摘要:目的 探讨原位肾移植术和腹腔异位肾移植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猪-猪肾移植手术效果及对受体猪术后短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24只巴马小香猪分别进行原位肾移植术和腹腔异位肾移植术,每组各12只。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移植术后受体猪围手术期指标、移植肾血流灌注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 腹腔异位肾移植术组的总手术时间、肾动脉吻合时间、肾静脉吻合时间、冷缺血时间和总缺血时间均短于原位肾移植术组,且差异均...

类器官芯片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作者:林禧龙;王玉;彭江;魏红江;孙圣坤;

摘要: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供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急性排斥反应、人畜共患病等。类器官芯片技术是指在体外模拟人体器官生理功能的微型细胞培养装置,近年来在同种移植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异种移植领域具有较大应用前景,为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本文就类器官芯片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结合异种器官移植面临的各种问题,探讨类器官芯片技术在解决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方案选择、配型、病...

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影响血糖代谢的研究进展————作者:施浩然;李善达;王崑;陈羽翔;李卓骋;张宇;朱许源;高亮;蒋鸿涛;

摘要: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10%~40%的受者,增加心血管疾病、感染、败血症等风险。PTDM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等。他克莫司作为常用的免疫抑制药,是PT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包括损伤胰岛β细胞、介导线粒体自噬受损等。此外,他克莫司还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激活胆汁酸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升高血糖。近年来...

供肝的质量评估与保存策略————作者:黄启恒;汪国营;

摘要: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疗效确切的方案,其在我国开展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供肝的来源主要是脑死亡器官捐献及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尽管相较于肝移植兴起时扩大了来源途径,然而我国作为肝病大国,器官需求量与器官供给量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这成为限制肝移植术开展的最重要原因。许多供肝因存在基础疾病、缺血时间过长等“边缘性”因素,利用扩大标准的边缘性供肝,术后可能出现移植物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影...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