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简介】
《农业考古》志创办于 1981 年,为国内外唯一的专门发表有关农业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大型学术刊物。原主办单位为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1985 年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办; 1994 年起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主办; 2003 年起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农业考古》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探讨中国农业的历史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史知识,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服务。主要栏目有:农史研究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的起源、稻作起源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历史研究、农业文明研究、农业工具、农业水利、林业、园艺、茶叶、渔业、畜牧兽医、古农书、古农学家、农业与饮食、农业与医学、少数民族农业以及资料索引、农史动态等。 《农业考古》封面
1990 年以前为半年刊, 1991 年起该为季刊,每期 300 多页,为国内外篇幅最大的专业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已发行到日、美、英、法、德、澳、意、瑞典、加拿大、韩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几十个国家。至目前为止,已出版 85 期。 《农业考古》封面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一等
江西省优秀期刊综合设计奖
【主要栏目】
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农业起源研究、稻作起源研究、农业历史研究、农业文化研究、农业工具、农田水利、粮食作物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生业经济初步分析:来自石器淀粉粒分析结果的指示 吴文婉
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馆藏三件汉代有铭农具 邹芙都
烈山氏与原始农业 阮胜
论中国最早的农业多样化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影响 苏海洋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业区划研究述略 罗尧
南宋赋役碑刻《两县二八分科后记》释考 蔡副全
江苏民间借贷与农村经济运行——基于民国时期江苏合会的研究 钟树杰
北京政府时期浙江的田赋附加税考述 汤太兵
东北大豆出口贸易衰落原因探析(1929-1945) 尹广明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运动的特点和经验——以冀东抗日根据地为例 刘庆礼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农业合作政策初探 赵秀丽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信用合作社 杨双利,高石钢
论建国初期农村的互助组制度 赵胜
秦汉农商对立观念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万义广
清前期豫北农村郭氏族人日常生活述略 申红星
地方士绅与清代四川城乡津渡建设 杨文华
清代苗族妇女的劳力贡献 吴才茂
对建国初期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 达古拉
历史研究杂志投稿:河南农民协会的启蒙与发展
【摘 要】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后,河南农民运动和农民协会具备了充分的发展条件,历经了从启蒙到衰退的四个时期后自然消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苏维埃政权所代替。
【关键词】国共合作,河南,农民协会
国共合作后,中共北方区委对河南高度重视,把河南工作放在北方五省的首位,李大钊提出:“在估量革命动力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份”。他还指出: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才可以形成一支巨大的革命力量,大大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加之河南省内中共和国民二军建立的统一战线所带来的有利局势、河南省国民党党部的成立并开展工作以及全国农民协会章程的颁布,为河南省的农民运动和农民协会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农业考古最新期刊目录
红山文化石器类型及相关问题————作者:孟恬;
摘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可分为打制、磨制和细石器三类,整体数量呈增长趋势,反映其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红山文化石器演变脉络清晰的器类包括斧、刀、铲、锛、杵、锤等,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以西拉木伦河为界,河南地区以打制、磨制石器为主,细石器较少,反映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业模式;河北地区石器数量与种类丰富,且细石器发达,说明渔猎采集经济占主导。这种区域差异与自然环境有一定关联,也可能与不同居民族群有关。...
传承与创新:宋明牡丹栽培技术历史演变探究————作者:冯震宇;王镛;
摘要:牡丹专谱最早出现于宋代,宋明两代牡丹专谱及综合性农书对牡丹栽培技术进行了专业性的记载。通过考释这些书中所载牡丹栽培技术内容,如牡丹栽培中的各个步骤,可知明代牡丹栽培技术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全面发展,且在栽培过程中有多项技术创新。如以芍药根为砧木嫁接牡丹的方法,一般认为始于明代,实则始于宋代。牡丹栽培技术的文献记载从侧面反映出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进一步发展,明代士大夫多亲身践行这一理念。在此传承与创...
陕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生业方式————作者:郭小宁;
摘要:陕北地区位于毛乌素沙地的边缘地带,各个时期的环境变化较大,相应的生业方式也有变化。距今4000年前后,是中国北方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形成时期的关键节点。近年来,在陕北地区发掘了一批遗址,出土了一批丰富的考古遗存,年代上多处于龙山文化时期。通过分析这些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同时参考生产工具、居址形态的变化,讨论该区域的生业方式,认为当地从龙山早期农业比重极大,到龙山晚期转变为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方式。...
宋金时期中国北方农业和食物结构特点——来自山东淄博马尚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作者:李晓彤;王新宇;赵珍珍;徐新;靳桂云;
摘要:宋金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在这一时期占据重要地位。既往对宋金时期农业的研究多依赖文献资料,缺乏充分的考古实证。山东淄博宋金时期马尚遗址浮选结果显示,遗址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以小麦、粟、大豆和绿豆为主,高粱、荞麦和芝麻为辅;水果类有桑葚、葡萄和山楂;蔬菜多以绿豆芽和田间野菜为主。综合来看,宋金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多样,以粟、黍、小麦和豇豆属最为普遍。水稻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较...
衍变与互动:五代宋初繁昌窑酒器的设计探研————作者:胡小兵;
摘要:繁昌窑创烧于晚唐,是一座专烧青白瓷的窑场。繁昌窑青白瓷器物类型丰富,其中与宴饮文化密切相关的酒器属于繁昌窑的大宗产品。本文通过图像、文献梳理、器物类型比较等方法,分析晚唐至北宋早期繁昌窑大宗酒器的设计衍变,不仅可探究繁昌窑器物特色,亦能揭示其样式设计与社会生活形成良好互动的历史缘由
明清时期粮食长途贩运与运量研究——以河南为例的考察————作者:胡明;
摘要:明代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发展促使区域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加强,江南等传统粮食生产中心粮食供给失衡加剧,全国性的差异化粮食供给格局促使粮食长途贩运兴起。而明清时期快速崛起的晋商、徽商以及产粮区本地商人资本参与到跨区域的长途贩运中,形成了从农民到集市,再到市镇和中心城市的粮食市场结构。长途贩运的粮食通过内河水运和驿路陆运体系,融入全国性的粮食市场中。本文以明清时期粮食长途贩运快速兴起的河南为例,厘清明清时期...
心学视域下王阳明乡治思想研究————作者:伏阳;朱倩雯;
摘要:王阳明的乡治思想构成了一种全方位、多领域的治理理念,具体涉及经济、军事、教育、文化以及行政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理念在于将心学思想与基层治理实践深度融合,并据此重新构建了乡约模式。该思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紧密结合,以及乡治模式整体上的转型,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路径。在当今社会,王阳明的乡治思想依然具备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清代山蚕放养技术的地域传播特点述论————作者:朱秀敏;宋金民;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放养山蚕和织造茧绸的国家。明代前期以前的文献中,并无正式的人工放养山蚕的记录。清朝顺治、康熙年间,诸城、蒙阴等鲁中南山区的山蚕放养技术已趋成熟。从康熙朝开始,以山东诸城及其周边地区为中心,山蚕放养和茧绸织造技术开始向栖霞、牟平等地传播。到乾隆后期,已遍布我国西南、华中、西北、东北和华东地区。山蚕放养技术在全国的普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我国茧绸垄断国际市场...
汉简所见居延地区粟的仓储与使用————作者:孟艳霞;
摘要:汉代,粟在西北地区得到广泛种植,并在粮食作物中具有优势地位,成为仓廪储粮的主体,在保证边疆地区粮食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居延地区出土的关于粟的汉简资料进行梳理后发现,在仓廪出谷时,多以出粟为主,并且在记载仓廪余谷时,粟的储备量也是远大于其他谷物。在居延地区城仓、部仓、燧仓的粮食仓储中,粟的储量占所有粮食储备的一半。如此大量的储备,也使粟具有了广泛的用途:一方面,可作为官员俸禄和口粮、戍卒口...
史前时期江汉平原稻作农业的格局、演进及启示————作者:刘礼堂;李敏瑞;
摘要: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对自然的一次强有力的挑战,标志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长江流域稻作农业是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的产物,而江汉平原的稻作农业是长江中游史前时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江汉平原区域聚落形态的演变、决定着该地区的文明进程。笔者根据江汉平原近60年来发现的稻作遗存及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厘清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水平,分析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从而揭示该地区在文明进程中史前时期...
他山之石:《农业推广通讯》“国外农情”专栏研究————作者:张永帅;和乐乐;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的农业改良与推广,是战时救济农业、复兴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举措。《农业推广通讯》为当时综合研讨农业推广问题的权威刊物,是农业推广政策、农林知识、农业推广经验的重要载体。其中“国外农情”专栏,自增栏之日起便开启了传播科学知识、获取新材料以及国外农情动态的窗口,成为农林专家与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重要交流平台,在开拓视野、丰富战时农推材料、优化农业推广路径方面,充分发挥了“他山之石”的功...
两宋时期芦场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探析————作者:陈路;
摘要:芦场作为江河湖海等水域边缘自然形成的资源,有别于人工开垦的田地,而以天然芦苇为优势植被。本文通过梳理两宋时期芦场的性质、用途、管理机制及收益租税,分析其在自然资源开发中的多重价值。对于芦场的管理,官府通过勘测划界、征税立租、打击豪强私占等措施来强化,本文特别以南宋高、孝两朝两次大规模检点江淮芦场、立租增税为典型,揭示了中央与地方对自然资源收益的博弈。杜真沙芦场案例分析显示,芦场因面积广阔、管理疏松...
变迁与重塑: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管窥——以《红色中华》报道为中心的考察————作者:陈国忠;蒋积伟;
摘要: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苏区群众对苏区农村社会进行了一场深入而有效的社会治理。反映在社会秩序上,社会阶级关系得到了转变、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了重组以及社会阶层再度分化流动;反映在社会文化生活上,主要体现在破除迷信、解放妇女以及重塑文化艺术;反映在社会生活环境上,则体现为治安环境得到了及时的管治,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此同时,中央苏区的社会变革亦使得苏区社会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迁,广大农...
夏商时期的龟类遗物与文化信仰————作者:周雪艳;
摘要:考古发现显示,夏商时期一些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龟类遗骸及仿龟类形态的遗物,这些遗物材质多样,包括龟甲、陶器、玉石器、青铜器等,并随时代发展而演变。龟类遗物最早可溯源至新石器时代,流行于史前各文化区域内,随后纳入夏商王朝的宗教信仰建设中。夏商时期所见的龟类遗物本质上是对史前龟灵意识的传承,并在王朝宗教建设中实现了再发展,创造出诸多形式丰富的文化信仰产品
稻作文化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中的展示策略与前景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作者:彭昊;田兴玲;
摘要:稻作文化是长江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利用好稻作遗产是讲好稻作文化故事的关键工作。伴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稻作文化的展示迎来新的契机。兼顾稻作遗产系统的各项组成因素,推进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注重独特性文化标识的提取,运用全方位展示手段实现稻作文化的高水平社会宣教是未来长江稻作文化展示的具体策略。通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框架全面反映稻作起源各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多维度体现稻作农业中...
关于开通官网和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的通知
摘要:<正>为进一步提升编辑工作效率,方便作者在线投稿及查询,《农业考古》编辑部将从 2025年6月起开通官方网站,并启用在线采编系统。作者请登录 https://www.nykg.net.cn/进行投稿,初次投稿须注册。原收稿邮箱jxsskynykg@163com 和 agarsym@126.com 将逐步停止使用,在采用在线投稿系统之前投递至邮箱的稿件仍会正常审读,作者不需另行在新投稿系...
陕西省泾阳县南窑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作者:王国洪;郭小宁;赵志军;
摘要:南窑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晚期遗存为主的聚落遗址,同时包括了东周时期的文化堆积。2022年浮选的51份样品共出土6036粒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普通小麦、大豆和大麻共5种农作物遗存,以及禾本科、豆科、藜科、莎草科等9科17属16种非农作物遗存。本文在浮选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南窑遗址仰韶晚期和东周时期的农作物结构,讨论了东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小麦东扩问题
国外木本农业研究述评及借鉴价值探析————作者:吴合显;杨庭硕;
摘要:木本农业作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独具特色的农业门类,主要以多年生高大乔木或灌木类农作物为栽培对象。长期以来,木本农业在相关地区文明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外在木本农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经验,其研究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层次。相比之下,我国学界尚待做出积极的响应,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考虑到我国地缘辽阔,自然与生态背景千姿百态,草本农业的生态化转型,虽说也为全国性的农林经济转型做出重大贡献,但对...
新时代农民乡土文化自信的底气、底蕴和底色————作者:傅琼;王邦根;
摘要: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脉,为乡村建设提供内源性动力。然而,以城镇化为导向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乡土文化自信面临弱化甚至消解的困境,难以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充足动能。鼓励农民持续增强乡土文化自信的底气、厚植乡土文化自信的底蕴、深描乡土文化自信的底色,能够有效形塑新时代农民乡土文化自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明代中期赈济手段的转型——以嘉靖三年席书赈粥为中心的探讨————作者:王晨岩;卜风贤;
摘要:明年嘉靖初年,江北地区灾荒严重,时任南京兵部侍郎的席书受命前往灾区负责赈灾事宜。在嘉靖帝和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席书通过广泛实施赈粥、蠲免灾区赋税、分等级对灾民赈济等措施,恢复了灾区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稳定了社会秩序。从灾荒救治角度来看,在明朝中后期赈济能力不断衰落的情况下,明廷对赈粥方式的采纳与推广,反映了其在荒政建设过程中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朝臣对席书赈粥行为的攻击虽属于政治倾轧,但也从...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管子学刊
- 省级日语学习与研究
- 北大核心理论导刊
- 省级今古传奇故事版
- 省级散文(海外版)
- 北大核心俄罗斯文艺
- 省级旅行家
- 省级新闻前哨
- 省级侨园
- 省级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 省级报刊管理
- 省级名人传记(上半月)
- 北大核心黄钟
- 省级社会观察
- 省级黄山学院学报
- 省级音乐大观
- 国家级中国扶贫
- 省级青春美文
- 省级小说月刊
- 省级图书馆杂志
- 省级收藏界
- 北大核心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社会语言学
- 北大核心中国文化研究
- 省级传承
- 省级流行色
- 省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贵州文史丛刊
- 国家级今日辽宁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