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学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唐都学刊

唐都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1-1056/C
国际标准刊号:1001-0300
主办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主管单位:西安市教育局
上一本期杂志:《理论界》研究生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老区建设》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唐都学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唐都学刊》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唐都学刊》始终以高等院校文科师生及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既定读者群,以古都西安为纵横研究的基准与核心点,尽量突出西安自古迄今的人文特色,辐射整个学术领域中各相关学科。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汉唐研究、东亚汉学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西部文学研究、西部影视文化研究、博士论谭、历史文化研究。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 社会管理创新与公民道德发展 孙春晨 1-5

  2 “良好秩序”社会的选择与伦理意蕴 陈庆超 6-10

  3 论信念伦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意义 赵清文 11-15

  4 张载《春秋说》初探 刘 泉 16-20

  5 韩邦奇对张载“性道”论的继承与推阐 魏 冬 21-27

  6 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先进理论———兼与吴伟赋教授商榷 杨永庚 28-32

  7 走向一种“动态整体论”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费瑟林.彼得诺夫;吴伟赋; 33-38

  8 唐代的蝗灾再认识 何先成 39-45

  9 论经学背景下的东汉归隐现象 蒋 波 46-49

  10 刘秀的文学创作及其成就 王 征,昝风华 50-53

  11 千古谁识始皇陵———《秦始皇帝陵总体营造与中国古代文明》读后 郭政凯 54-56

  12 “事神致福”与“事死如生”———也说秦始皇陵出土铜车马的性质 许卫红 57-62

  13 秦代文化工程与阴阳五行学派 赵均强 63-70

  14 秦始皇陵营建观念初探 潘明娟 71-73

  15 历史观与世界观概念辨析 周树智 74-78

  16 浅析清至民国陕西雹灾的发生特点 耿占军 79-81

  17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我国政府文化管理的创新 刘吉发,肖 涵 82-86

  18 曲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占绍文,郭紫红,辛武超 87-93

  哲学论文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幸福的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幸福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生态环境等方面,幸福的实现则要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以破除资本主义束缚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种种枷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无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构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加强个人修养以及依靠社会支撑以推动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共同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对当代中国幸福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哲学论文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异化劳动,幸福社会

  一、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人类的一切劳作,都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幸福。但何谓幸福,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关于幸福是什么,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康德为此感叹:“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基于前人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自己的幸福观,并从根本上回答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自我幸福与阶级幸福的关系问题。

  唐都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清代票号内控管理机制可资当代银行业风险防控之借鉴————作者:赵俊;张嘉怡;

摘要:清代票号作为中国近代金融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机构,创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金融风险内控机制。将制度约束与道德教化有机融合,其“三权分立”的治理架构、“四柱清册”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及“诚信为本”的道德约束准则,体现了中国传统金融文化的深厚管理智慧。深入剖析清代票号的历史实践,探究清代票号制度设计的精髓,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科技视角,为当代银行业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北麓市镇贸易探微——基于引镇“永德裕记”账簿的考察————作者:史红帅;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所藏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陕西长安县引镇“永德裕记”杂货铺售货底账的详细记述,结合广告等相关文献,在分类统计该商铺销售商品、售货区域、顾客群体等信息的基础上,探讨了引镇商铺的主要销售区域、经营模式、顾客类型及其需求差异,藉以揭示传统时代秦岭北麓普通市镇的贸易范围、商铺与周边村落及宗教信仰场所的紧密联系,复原并探索传统时代山地与平原接壤地带镇民、村民与山民的日常生活

“千万工程”何以助推乡村振兴?——基于“价值—目标—组织—行动”框架的案例研究————作者:陈思羽;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式现代化也对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构建了“价值—目标—组织—行动”四维框架: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目标锚定共同富裕,组织强化党的领导,行动遵循问题导向与系统谋划。以浙江“千万工程”的地方实践为例,揭示了以下运行逻辑:人民至上理念激发村民参与治理内生动力;共同富裕目标驱动片区资源整合与...

CGTN纪录片《功夫少林》国际传播效果研究——基于Youtube用户评论的情感分析————作者:何亮;李沛瑾;

摘要:以CGTN在YouTube平台发布的英文纪录片《功夫少林》第一集为研究对象,通过Python采集和筛选1313条观众评论,利用VADER情感分析工具和LDA主题模型揭示海外受众的情感倾向及解码模式。研究发现:首先,海外受众情感倾向呈现显著积极性,38.8%评论(510条)为正向评价,体现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普遍接纳;其次,在态度表达方面,受众解码模式以主导式(82.6%)为主,聚焦武术美学呈现与文...

网络微短剧的审美逻辑与提升路径初探————作者:李静;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剧情类短视频逐渐占据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网络微短剧应运而生。从美学角度来看,网络微短剧具有快节奏、强情节、多留白的叙事特征,以及媒介融合的创作特点,并以此构建与现实对话的空间。微短剧的审美过程具有日常化和场景化的特点,其审美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情绪消费,同时具有青年亚文化的圈层化特征。然而,微短剧对情绪的单一化满足,不仅带来了创作层面的许多弊病,而且削弱了受众群体进入深度阅读...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逻辑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作者:耿俊茂;姚继昆;

摘要: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精髓在于构建“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研究出发,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深刻阐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自主”“自信”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张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实践方面,这彰显了其时...

秦汉时期天下秩序的构建与帝陵陵园结构之变化————作者:冯锴;

摘要:通过政治思想史与考古资料双重维度,对秦、西汉时期天下秩序的构建与帝陵陵园结构演变间的关系予以探究。秦始皇帝陵以四向中心、多层环绕中心的宏阔双重陵园结构,具象化了“天下一统,皇帝统治天下万民”的政治新秩序;西汉初年因中央集权弱化和对匈战争失利等因素,帝陵陵园结构简化为单重,至文帝霸陵以后又复现双重陵园制,武帝茂陵更是以宏阔规模重构秦式天下秩序,反映出西汉国力鼎盛期的天下治理雄心。显然,秦、西汉帝陵陵...

藩镇视域下贾耽“禹贡图”的绘制————作者:徐新强;李延涛;

摘要:“禹贡图”是反映《禹贡》经文所描述的山川疏导、地理形势等一类图的总称。夏禹治理洪水时“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划定的九州,不仅成为后世“禹贡图”绘制的依托,更成为中国“大一统”思想的肇始与代名词。在中晚唐藩镇割据的时代背景下,贾耽“禹贡图”的“和谐统一”不仅与现实藩镇的跋扈分裂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对唐王朝秩序的恢复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后,“禹贡图”的绘制更成为寄托家国一体、秩序恢复愿望的载体

唐代佛教宗派牛头宗的“祖统”构建————作者:杨凤芹;

摘要:牛头宗是以南京江宁牛头山为中心形成的佛教宗派,一般认为牛头宗存续于7世纪上半叶至9世纪中叶,尊法融(594—657)为初祖,形成了“法融—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代传承的“祖统”谱系。实际上,牛头宗有据可考的师承关系最早始于慧方传法持,六代相承的传法谱系是牛头宗后人在特定禅史背景下追溯出来的“祖统”,其中初祖至五祖是基于“地缘”和“法缘”共性构建的;而六祖身份的确认,则是基于圭峰宗密(78...

更好把握张载思想的几个重要问题————作者:曹振明;朱航;

摘要:对于张载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古今学人存在较大分歧甚至争议。多种证据表明,张载的思想实际上是“自出义理”的“自得”之学,在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中比二程洛学具有更早的开创之功、更加原生的奠基之德,与古今流传的“濂洛关闽”之说相比,“濂关洛闽”更加符合历史事实;程朱将张载的“气本”思想定位为“形而下者”是对张载哲学思想的误读,事实上张载的“太虚即气”是自然本原和价值本原的合一体,具有丰富深刻的“形而上”内涵,...

“仁者,与物贯通而无间”——王廷相气学视域下的物论观点及仁的思想————作者:胡栋材;

摘要:儒家传统对物的核心关切,在于人文化成意义上成己成物,其仁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由物及仁、仁民爱物以及“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与此相较,王廷相在气学视域下对物的来源问题、意义问题及物我关系问题作出思考,相应提出“元气化为万物”“物各得其当然之实”以及“在我之物”与“身外物”等思想观点,特别对成仁问题及鬼神魂魄问题给出独到见解。王廷相气学视域下的物论观点及仁的思想,突出“以气释物”之于“以事解物”的基础性作用...

秦岭(西安段)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作者:雷蕾;

摘要:秦岭(西安段)是整个秦岭区域的文化高地,是国家文化自信建设的关键支点和战略要地。通过调查研究,在统计归纳11大类22小类资源的基础上,分别从类别视角和空间视角对其保护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有资源,欠挖掘;有产品,欠文化;有开发,欠创新;有举措,欠高度”等问题。提出了建设终南山国际生态人文休闲黄金旅游带,塑造终南山世界遗产地形象的目标,并指出“坚持规划推动、项目拉动、品牌带动、产业联动”的路...

“一带一路”视角下印尼华人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作者:赵惠霞;侯露露;

摘要: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的交互影响下,印尼华人的根脉文化意识及中华文化认同不仅关涉其身份认同,也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而本土文化政策及西方文化渗透等因素,造成部分华人群体对根脉文化认同趋于弱化的现实,制约着中华文化的可持续传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通过不断完善华文教育体系、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搭建跨文化交流与融合平台等路径,可有效推动中华文化与本体文化的融合...

上海的房子,新移民的爱与怕————作者:段怡然;段建军;

摘要:小说《浮生》通过“房子”这一意象,构建了一个关于新移民生存困境的宏大叙事。在这个叙事中,城里的“房子”不仅是钢筋水泥的居所,也是测量人性异化程度的标尺,同时还铭刻着新移民在物质追求与精神安顿之间的艰难历程。小说最终呈现的,是一幅关于新移民囚笼与希望并存的生存图景:城市外来者一面被自己建造的囚笼所困,一面又在这囚笼中寻找继续前行的希望。这种深刻的悖论,或许正是新移民生存状态最真实的写照

“打赢反腐败斗争”策略的纪检监察学解析————作者:杨永庚;田猛;

摘要:“打赢反腐败斗争”是当代中国治理腐败的基本政策和坚定目标。要完成这个目标,需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打赢反腐败斗争”策略的含义。其以“反腐败”为切入点,以“打赢”为目标导向,融“三不腐”于一体,具有深刻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规范认知上,有文字、目的含义的解释,蕴含着“打赢反腐败斗争”策略的合理合力。要真正“打赢反腐败斗争”,应明确策略的效能和目标,构建各级党组织落实策略的规范体系,明确各级...

法峻·吏酷·书严:隋初秩序重建中政治与文化的互文同构——《厍狄士文墓志》考释————作者:李志瑾;奚敏学;

摘要:北朝至隋初长期处于分裂与统一的拉锯中,政权频繁更替,统治者亟须强化中央权威,严刑峻法成为巩固权力的手段,当时酷吏既有北蛮遗风,又合时代需要。围绕《厍狄士文墓志》,对照志文所载事迹与史籍所载情状异同、不同版本史籍对其品评,综合分析其性格特征、社会评价和时代背景,探究其家族背景、帝王好恶、社会变迁和身世沉浮的内在逻辑。其碑志书法脱胎于魏碑雄浑恣肆风格,渐趋规整,结构严谨、笔法收敛,剖析其书写特点,探究...

学者风采:史红帅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正>史红帅(1975—),男,陕西咸阳人,1993年考入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历史学专业,1997年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97—200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吴宏岐教授;2000年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师从于希贤教授,2003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历史系从事访问研究;2011—...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外语类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任凤芹;李荣荣;赵子怡;

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外语类高校作为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具有特殊价值与挑战。本研究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系统解析外语类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校课程体系中显性思政元素与隐性文化认同教育的协同作用是核心影响因素;朋辈群体通过互动中的情感共振和内生性认同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维度产生...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与西安文理学院召开《唐都学刊》合作共建栏目协议推进会————作者:马力佳;

摘要:<正>6月10日下午,西安市社会科学院与西安文理学院《唐都学刊》合作共建栏目协议推进会在西安文理学院召开。参会人员包括: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高东新,文化所所长、秦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荣,科研处副处长钱蕾,社会学所所长杜雁平,合作项目联络人李莹。西安文理学院党委委员、校务委员鲍锋,学报编辑部主任、合作项目负责人刘鸿明,科研处处长杨菊香,《唐都学刊》主编唐健君,关学研究中心主任张...

数字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信息暴露频次的感知阈限测量方法研究————作者:李曜良;郑瑶;

摘要:本文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信息进行监控,提出了评价媒介目标的3个参数:毛评点、到达率和暴露频次,并进一步探讨感知阈限在暴露频次中的应用。以广告活动抽样调查为例,根据感知阈限的类型及定义,研究了媒介环境下感知阈限测量暴露频次的实施程序,并以极限法测量媒介暴露频次差别阈限的记录作为数据支撑,明确了广告媒介暴露频次的具体测算方法。最后用等级排列法进行实验,建立受众心理量表,计算受众对广告评判等级的均值,...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