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农业技术经济

《农业技术经济》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883/S
国际标准刊号:1000-6370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
主管单位:农业部
查看农业技术经济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节水灌溉》农业水利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饲料工业》杂志信息

  【杂志简介】

  《农业技术经济》杂志是由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经济研究所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突出“技术与经济、理论与实践”两个结合的办刊宗旨,坚持为科研、教学服务,为经济主战场服务,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办刊方针。适合农村产业技术推广、农业资源区划、经济理论研究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以及经济类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阅读参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主要设有“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科技进步”、“效益评价”、“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博士论坛”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基于518份农户创业调查的实证分析 刘新智;刘雨松4-14

  外地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的收入差异分析——基于户籍地差异视角 何凌霄;吴海江;张忠根15-26

  信贷配给与地区农民收入——基于SAR模型和SEM模型的实证分析 刘艳华;李明;辉敏敏27-35

  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与门槛特征 王惠;卞艺杰36-47

  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研究 兰勇;周孟亮;易朝辉48-56

  基于组合模型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研究——以红富士苹果、香蕉、橙为例 熊巍;祁春节;高瑜;杨春57-65

  中国不同市场环节粮食价格传导研究 刘艺卓;蔡海龙66-7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实证研究 刘笑冰;申强;何忠伟74-81

  生态约束下牧户草地规模经营研究 张正河;张晓敏82-90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黑龙江农垦为例 王新利;肖艳雪91-98

  农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吉林省大安项目区为例 聂英;董娜;李英99-109

  四川省水稻种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李晓;杜兴端;陈春燕;熊鹰110-118

  基于LMDI法的我国海洋渔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 邵桂兰;孔海峥;于谨凯;李晨119-128

  2015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130

  农业职称论文:彭阳县机修梯田荞麦种植技术

  摘要 荞麦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由于种植粗放,产量水平较低。从种植适期、种子准备、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机修梯田荞麦种植技术,以供当地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荞麦,机修梯田,种植技术,宁夏彭阳

  农业技术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收入不平等对农村儿童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的面板数据————作者:李晓红;乔世延;

摘要:收入分化导致农村教育竞争兴起且日趋激烈化一。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2—2020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收入不平等对农村儿童教育支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加剧导致农村父母在孩子教育上花费更多,平均而言,当基尼系数每提升1%,孩子的教育支出显著增加约3.42%。进一步来看,这一影响主要通过“向上跃升”的激励机制和“担心下滑”的压力机制来实现,尤其体现在农村母亲的...

在线信息介入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基于葡萄种植户的随机干预实验————作者:杨肖丽;孙晓宇;牟恩东;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中的重要构成,在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愈发显著。本文以葡萄全生产周期为切入点,为种植户提供可随时随地查看的在线视频信息服务。基于实地追踪调查的544名葡萄种植户参与在线信息介入的随机干预实验数据,运用倍差法深入探究在线信息介入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在线信息介入对优化葡萄的内在质量(甜度)有显著正向...

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作者:陈哲;李晓静;夏显力;

摘要:契约农业是实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有效途径,对于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农户增收起到积极作用,但面对日趋严重的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契约农业能否有效促进农户实施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值得探讨。本文基于686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农户参与契约农业和实施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2...

2025年期刊自办发行启事

摘要:<正>尊敬的读者朋友,本刊一直得到您的支持和厚爱,对此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2025年《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全部自办发行。为了确保广大读者能顺利订阅本刊,订户朋友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办理订阅手续,也可通过邮局订阅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户增收的效果与机制——来自CFPS数据2628个农户的证据————作者:汪三贵;周诗凯;

摘要: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地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文件,明确支持和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本文探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采用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并利用CFPS数据中2628个样本农户5期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生产性服务、迂回投资与农业化肥减量增效————作者:杨力超;梁志会;游良志;胡平波;

摘要: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是全方位巩固粮食安全根基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农业化肥减量增效具备较大潜力,但小规模经营组织质态对减量增效技术应用形成诸多约束,引致化肥减量增效政策措施缺乏全局性与长期性。本文构建“生产性服务—迂回投资—化肥减量增效”分析框架,探析经由农业生产性服务迂回投资路径,助力农户跨越技术鸿沟,最终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

金融改革的共同富裕效应——基于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温涛;刘正桃;何茜;

摘要: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金融及其内部变革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03—2022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的实证方法来检验金融改革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改革具有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共同富裕效应,在进行一系列模型有效性检验...

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效应与我国的应对措施————作者:马理;张人中;马威;

摘要:俄乌冲突引发了国际粮食价格的短期大幅波动,对粮食进口依赖程度不同的国家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的开放经济模型,分析了俄乌冲突对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机理;并采用反事实检验与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了俄乌冲突带来的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以及对粮食进口依赖程度不同的国家经济的差异化影响。研究显示,俄乌冲突导致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和粮食价格波动加剧;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与粮食价格波动导致了粮食进口依赖程度...

农户会因同伴而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吗——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案例研究————作者:田梦玲;刘瑞峰;王剑;

摘要:当前中国化肥施用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也造成了严重农业面源污染。为实现科学、准确施肥,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中国政府大范围推广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但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同伴效应视角构建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演化博弈模型,基于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猕猴桃种植案例,探讨同伴效应对农户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同伴效应是...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效应及其实证————作者:高静;朱金涛;杨云皓;赵玲;

摘要:集体所有制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具有天然特征和制度优势。本文深入解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逻辑与效应,并利用2010—202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升乡村共同富裕水平3.1%,分维度的效应大小表现为:共享性>可持续性>平等性>富裕性。随着改革深入,共富效应增强。异质性分析显示:区域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共富效应在东...

生猪产业链价格泡沫传染效应及机制研究——基于极端价格溢出视角————作者:刘璐;龚歆越;张帮正;

摘要:本文构建了“产业链泡沫集聚—极端价格溢出”的农产品产业链价格泡沫传染分析框架,以生猪产业链为例,基于正负泡沫非对性的条件下进行泡沫传染性检验与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猪产业链中各类产品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泡沫,产业链泡沫集聚特征明显;(2)与正常状态相比,极端状态下产业链的价格溢出效应显著增强且在左右尾处呈非对称性;(3)产业链泡沫集聚与极端价格溢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正泡沫集聚与负泡...

农村电商加剧耕地“非粮化”了吗——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考察————作者:周琦宇;龙开胜;

摘要: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商日益对农业生产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鲜有研究聚焦农村电商对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本文借助2014年中国财政部、商务部以及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共同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带来的外生冲击,利用2004—2021年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检验农村电商发展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2025年期刊自办发行启事

摘要:<正>尊敬的读者朋友,本刊一直得到您的支持和厚爱,对此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2025年《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全部自办发行。为了确保广大读者能顺利订阅本刊,订户朋友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办理订阅手续,也可通过邮局订阅

机遇还是挑战: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作者:王定祥;杜雨潼;邓琳钰;

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了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众多农业企业竞相展开了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2011—2020年农业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数字化转型显著抑制了农业企业经营绩效,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进...

家庭借贷能否抑制牧户过度放牧——来自内蒙古中西部牧区的经验证据————作者:滕晨光;吕开宇;韩枫;张崇尚;

摘要:超载过牧一直是草原生态保护面临的难题,而信贷支持有助于提升牧户饲草获取能力,加速其向现代养殖方式转变,减少对天然草场的依赖,这对于维持草畜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微观牧户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PSM)法研究了家庭借贷对于牧户放牧强度的影响,并从借贷的规模、期限和利率以及牧户年龄、经营规模、干旱冲击损失等角度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牧户家庭借贷行为有助于降低放牧强度,并且结果稳...

务农还是务工:农业保险背景下农户就业选择————作者:张鹏峰;顾海英;

摘要:与务工相比,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农业风险属性,直接导致务农收入不稳定,农业保险能有效缓解农业收入的剧烈波动,改变农户对农业收入的预期。基于“均值—方差效用模型”,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农业保险背景下农户的就业选择。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了农业收入的波动程度,农户会调整务农与务工之间的劳动时间分配比例,增加种植规模,减少务工时间。论文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实证...

“两栖”背景下农民工福利提升:农村与城镇协同保障的路径————作者:周宁;石奇;吕文慧;

摘要:在农民工“农村户籍、城市生活”的“两栖”状态下,发挥农村和城镇两类保障的协同作用在提升农民工福利和对高质量实现城镇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功能与能力—主观感受—城镇机会”的思路构建农民工福利衡量指标,采用“农民工市民化课题组”的微观调研数据,考察了农村集体权益对农民工福利的影响,以及城镇保障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集体权益能显著促进农民工福利,使用工具变量法缓解...

农业现代化评价:基于农业资本的关键指标构建与应用————作者:易福金;支晓旭;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十四五”时期农业部门的主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指标。然而,农业现代化概念的多元化增加了评价工作的主观性、复杂性和不可比性。本文基于农业资本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的关键指标,从经济学视角加深了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首先,本文梳理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概念、经济学内涵和演变,其次提出利用单位面积资本环比构建动态评价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并做国别、区域间和省际比较,最后使用ARIMA模型对农业现代化进程...

大食物观视角下提高我国大豆供给保障能力的政策体系研究——基于RECS政策模拟的分析————作者:徐雯;程国强;张锦华;

摘要:本文以大食物观为视角,以食物消费的班尼特效应为理论依据,结合东亚先行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的食物消费特征,预测了我国在高收入阶段的大豆总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基于Matlab架构的理论模型进行RECS政策模拟,量化比较了提高我国大豆供给保障能力的不同政策工具。模拟结果表明,在2030—2035年基期,通过综合补贴与进口关税两项政策工具的综合使用可以完善我国大豆供给保障能力,提升在大豆贸易体系中的主导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能否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立————作者:王修华;彭德荣;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微观基础,以金融力量促进其培育壮大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准实验,利用2000—2022年县域数据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立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通过“比较优势”与“竞争效应”提升所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立数量,并提高其创立过程中的劳动力、生产技术与...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