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与化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石油炼制与化工

《石油炼制与化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3399/TQ
国际标准刊号:1005-2399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查看石油炼制与化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无机盐工业》化工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山东大学学报》科技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石油炼制与化工》是我国炼油和石化界历史最久的技术类科技杂志。1992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炼油专业期刊;被世界著名检索性期刊EI、CA和API等收录。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分析与统计》、《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等收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首届中国期刊奖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催化剂、加工工艺、添加剂、水处理、基础研究、简报、最新专利、国内简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催化裂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流体流动与混合的研究 汤云超,李华,翁惠新,王基铭,Tang Yunchao,Li Hua,Weng Huixin,Wang Jiming

  雪佛龙公司计划建设渣油浆态床加氢裂化技术 VRSH 准工业装置 靳爱民

  烷基化技术新进展--低温烷基化技术 CDAlky 许建耘

  C8芳烃吸附平衡和传质参数的研究方法 史倩,朱宁,郁灼,Shi Qian,Zhu Ning,Yu Zhuo

  中国首个应用 HGM 材料的“Catofin”丙烷脱氢装置投运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千亿元级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新型钯纳米催化剂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渣油分子组成矩阵构建模型 倪腾亚,刘纪昌,沈本贤,孙辉,Ni Tengya,Liu Jichang,Shen Benxian,Sun Hui

  SEB-12稀乙烯制乙苯催化剂完成初期标定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高熔点相变蜡的研究 张建雨,胡威威,吴俊岭,Zhang Jianyu,Hu Weiwei,Wu Junling

  铁基载氧体在化学链制氢中的应用研究 张鑫,马波,梁皓,尹泽群,Zhang Xin,Ma Bo,Liang Hao,Yin Zequn

  利润最大化:充分重视炼油与石油化工的一体化 张伟清

  硫代磷酸酯的合成及抑焦性能研究 邓书平,Deng Shuping

  Dorf 公司推出配合加工高酸原油的低磷防腐技术 TANSCIENT 靳爱民

  裂解汽油苯乙烯抽提蒸馏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赵明,田龙胜,唐文成,吴巍,Zhao Ming,Tian Longsheng,Tang Wencheng,Wu Wei

  期刊论文发表范文:以科技进步推动新疆巴州石化工业发展

  摘 要:近几年,新疆巴州石化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原油的产量和加工量在同比过程中均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在扩大生产的同时,还保证了该地区经济的循环发展,通过采用最新科学技术促使了巴州地区的石化工业发展更加健康和稳定。

  关键词:科技进步,新疆巴州,石化工业

  科技创新是巴州石化工业进行产业调整优化以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巴州石化工业在今后将要面临的第一要务。虽然巴州地区的石化工业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开始注重科技的创新,但是相比于世界范围内的通过科学技术来推动工业发展的地区和企业,其差异仍然十分的明显。

  石油炼制与化工最新期刊目录

第二代MHUG-E技术专用加氢改质催化剂RIC-33和RIC-31的开发————作者:任亮;张奎;杨平;刘建伟;胡志海;聂红;

摘要:为满足乙烯市场对优质乙烯原料的需求,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直馏柴油加氢改质生产优质乙烯原料(MHUG-E)技术第二代专用加氢改质催化剂RIC-33和RIC-31。与上一代催化剂RHC-131相比,RIC-33和RIC-31催化剂活性更适合加工直馏柴油,同时反应所得的未转化柴油具有更高的链烷烃含量,未转化柴油和轻石脑油馏分均可作为优质乙烯原料。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RIC-33和RIC...

MIP-CGP装置催化剂铁污染及抗铁助剂使用情况分析————作者:刘淼;李勃呈;何承臻;郭靖;

摘要:某石化企业2.2 Mt/a催化裂化装置受上游常减压蒸馏装置回炼污油影响,原料油铁质量分数达8.2μg/g;催化剂平衡剂铁质量分数超过0.6%,催化剂活性下降;表现出催化剂铁污染现象:如催化剂表面形成“铁瘤”,剂耗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至102 m2/g,平均粒径增大至78μm,同时反应-再生系统流化效果变差,产品收率降低。为解决催化剂铁污染问题,选择使用抗铁助剂,加入抗铁助...

加氢裂化催化剂FC-86与FC-76的工业应用效果对比————作者:李世伟;

摘要:FC-86催化剂在某石化企业加氢裂化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FC-86催化剂采用新型混捏技术制备,高效DMY分子筛的创制和低成本氧化铝的应用简化了制备操作单元,提高了L酸酸量、降低了堆密度。对比FC-86催化剂与FC-76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能发现:在二者加氢裂化性能相近的前提下,与FC-76催化剂使用周期相比,使用FC-86催化剂的重石脑油收率增加0.62百分点,喷气燃料收率下降0.43百分点,...

S Zorb装置再生系统运行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作者:甘竞文;

摘要:针对某石化公司S Zorb装置再生吸附剂失活、下料管线堵塞等问题,从装置再生系统运行原理出发重点计算分析了水对吸附剂再生过程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再生系统中的水蒸气分压是影响吸附剂生成硅酸锌、导致吸附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该再生系统吸附剂开始生成硅酸锌的水蒸气分压为3 kPa,水蒸气分压越高,硅酸锌生成速率越大;通过优化再生取热调节方式、减少再生主风中水的带入量、增设在线除垢设备等措...

共加工:助力炼油行业迈向低碳未来————作者:刘迪;韩伟;王铃;黄丽敏;程钰丹;程薇;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结合我国原油贫乏而可再生原料资源丰富的国情,提出炼油行业可以着力发展可再生原料与石油共加工技术。共加工是炼油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此,从共加工技术的概念、原料、技术现状、应用案例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旨在为炼油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展示抗雷击的新型碳纤维风电叶片尖端————作者:燕春晖;

摘要:<正>风力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设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雷电袭击对风电涡轮机复合材料部件,尤其是叶片,构成了潜在威胁。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研究团队在VipinKumar的带领下,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可回收的碳纤维风力涡轮叶片,其在高电压模拟雷电测试中展现出卓越的抗冲击性能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CO2加氢制乙醇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摘要:<正>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在不同晶相组成(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P25)的TiO2载体上合成RhFeOx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CO2加氢选择性制乙醇研究。在反应温度为220℃、反应压力为5.0 MPa、H2∕CO2摩尔比为3的反应条件下,Rh Fe Ox∕P25催化剂转...

华南理工大学的生物基呋喃串联制BTX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摘要:<正>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Pt1Sn1金属间耦合的多功能有序介孔(OM)SnO2催化剂,优化后的Pt@OM-SnO2-350可在相对温和条件下将呋喃、糠醛(FFA)和5-羟甲基呋喃(HMF)串联生产苯、甲苯和对二甲苯(BTX),收率分别高达94.6%,94.2%,95.2%。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电催化合成气直接制乙醇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摘要:<正>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双界面协同串联催化策略,通过原子级精准构筑功能互补FeOx-Rh-ZrO2双金属-氧化物界面催化剂,可将合成气直接催化转化为乙醇。当CO转化率为51%时,乙醇选择性为90%,乙醇时空收率为668.2mg∕(g·h),稳定性超过200h。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

自动化实验室与人工智能结合:德国公司Dunia加速先进材料研发————作者:燕春晖;

摘要:<正>在材料科学领域,新型材料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往往耗时长、成本高。位于德国柏林的初创公司Dunia Inovationsn将人工智能(AI)与自动化实验室技术相结合,用于加速推动先进材料的研发流程。Dunia公司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核心在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实验室机器人技术来优化材料研发流程

LanzaTech Global公司开发出二氧化碳转化为蛋白质的技术————作者:许建耘;

摘要:<正>Lanza Tech Global公司开发出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Lanza Tech营养蛋白(LNP)的工艺。该公司报告说,一个中试装置已运行了两年,目前正进入0.5~1.5t∕d设施的工程设计阶段,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运行。商业规模设施的产量设计为30 kt∕a,预计到2028年投产

清华大学的硫中毒Pd催化剂回收再利用研究获进展

摘要:<正>近日,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对硫中毒的钯基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研究,通过一步热解法实现了硫化钯纳米颗粒和硫化Pd∕C原子化为Pd单原子位催化剂。该Pd单原子位催化剂用于乙炔半加氢制乙烯反应,在150℃反应条件下,乙炔转化率为99.7%,乙烯选择性为80.1%。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福州大学的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单原子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摘要:<正>近日,福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铱单原子催化剂(SACs)为重点,对石墨烯基单原子催化剂中外围氮掺杂物进行调节,随机N掺杂的催化剂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丙烯选择性可达95.5%。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SACs靠近金属位点的掺杂剂对其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然而,远离金属中心的掺杂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阐明

Ni/yMnOx-ZrO2催化愈创木酚加氢制环己醇的性能————作者:凤雏;涂椿滟;刘路含;刘春婷;黄伟;

摘要:采用行星球磨法合成了不同Mn/Zr摩尔比的复合氧化物(yMnOx-ZrO2),并负载Ni制备了一系列的Ni/yMnOx-ZrO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N2物理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对催化剂进行了物化性...

Cu2O/CuFeO2异质结的水热合成及其催化光芬顿反应的性能————作者:尚研;廉永阳;李哲;陈常东;王芳芳;

摘要:以二水合氯化铜和无水氯化铁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原料配比的p-p异质结材料Cu2O/CuFeO2催化剂,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化学状态、吸光能力、电子传输性能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污水处理的光芬顿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Cu2O/CuFeO2异质结材料为仅包含Cu2...

废塑料热解油萃取-催化组合脱氯技术研究————作者:贾旭东;王振宇;陆语;秦冰;黎志敏;郭靖;于丽;沈明欢;刘玫君;

摘要:废塑料热解油中含氯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催化裂化和加氢工艺,因为在这些工艺中,原料中的氯会形成HCl,腐蚀设备,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废塑料热解油中的含氯化合物几乎全部是以氯代烃形式存在的有机氯,通过对塑料热解油轻馏分中氯的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以1,2-二氯丙烷、四氯乙烯、4-氯甲苯、乙酸2-氯乙酯、苯甲酸2-氯乙酯等形式存在。试验考察了溶剂萃取脱氯的效果,同时采用上述含氯化合物和白油配制成模拟油,以过渡金...

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减压渣油加工路线优化研究————作者:刘明辉;王亚东;刘洛新;张青福;赖伟林;

摘要:减压渣油加工路线的选择影响到炼化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通常采用延迟焦化、溶剂脱沥青、固定床渣油加氢、沸腾床加氢等单一加工路线或是其组合加工路线。某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在二期20.0 Mt/a原油加工总流程设计阶段对渣油加工路线进行反复研究对比,确定采用浆态床渣油加氢路线,二期工程顺利投产并高负荷生产,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加工减压深拔渣油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工业验证,体现了渣油加工技术的重大进展。利用...

加氢C6回炼重整装置效果分析————作者:王仕文;胡浩达;屠松立;郭亮;胡海龙;

摘要:某炼化企业加氢装置所产的轻石脑油主要作为企业内部轻烃芳构化装置原料或外销作为乙烯装置原料,为了提高该装置轻石脑油的附加值,对轻石脑油实施了C5/C6精准切割,将C6送至重整装置加工,优化后重整装置苯收率增加0.33百分点,同时提高轻烃芳构化装置C5消化能力,减少了C5外销作乙烯原料的比例,...

丙烯中甲醇含量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作者:陈红宇;朱崇秀;张莹玉;刘红霞;王咸楠;

摘要:中化能源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烯产品执行《聚合级丙烯》(GB/T 7716—2014)标准,丙烯中甲醇质量分数要求不高于10μg/g。2023年1月丙烯产品中甲醇含量出现超标现象,该生产技术部门联合质量检测中心对甲醇含量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排查,发现丙烯中的甲醇来自脱硫装置加注的除臭精制液。通过更换该助剂,并调整丙烯塔工艺参数,较短时间内解决了丙烯中甲醇含量超标问题

环烷基馏分油中压加氢制备橡胶增塑剂————作者:徐鲁燕;周海英;李拓;王宏德;

摘要:以环烷基油常三线和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柴油加氢催化剂进行加氢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对芳烃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7 MPa、质量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500∶1的条件下,常三线馏分油在反应温度340℃时加氢处理的产品具有开发《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GB/T 33322—2016)A1004产品的可行性,减二线馏分油在反应温度350℃时加氢处理的产品具有...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