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582/TE
国际标准刊号:2095-4107
主办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主管单位:黑龙江教育厅
查看东北石油大学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炼油技术与工程》科技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石油钻探技术》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由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主管,大庆石油学院主办。主要报道我院及油田石油科技最新成果,传播新的科技信息,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栏目有石油勘探、石油工程、石油化工、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石油机械经济管理、基础科学与应用等。

  2012年8月第四期开始,正式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

  《中国石油文摘》源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石油文摘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石油勘探、石油工程、石油化工、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石油机械、经济管理、基础科学与应用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黏性介质薄砂层时频特征响应分析 范宇婷

  济阳坳陷细粒沉积岩形成环境及沉积构造 王勇,宋国奇,刘惠民,郝雪峰,姜秀芳,银燕,杨万芹

  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奥陶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程飞,韩杰,韩开飞,刘俊峰,崔仕提,罗新生,翟姝玲

  三维地震资料叠前随机噪音压制 王维红,宋元东,林春华,刘瑞有,姜艳影

  南堡凹陷下古生界表生岩溶特征及识别 师政,邱隆伟,田琨,杨勇强,王晔磊,畅通

  沁水盆地南部深煤层孔隙结构特征 陆小霞,黄文辉,陈燕萍,张守仁,吴见,徐延勇

  南黄海盆地海相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层序地质时代 杨艳秋,李刚,易春燕

  白云凹陷原油气洗作用 陈涛,侯读杰,米巨磊,何大双,施和生,朱俊章

  川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周吉羚,李国蓉,高鱼伟,雷和金,符浩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泥质白云岩含油性分析 胡莹,卢双舫,李文浩,薛海涛,张鹏飞,李倩

  川东南石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特征 林彤,雍自权,刘树根,白志强,王浩

  彰武断陷九佛堂组页岩油气潜力分析 徐浩,解启来,陈孔全,张玺,王嗣敏,刘福春,李忠博,杨秀辉,徐文

  页岩气储层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 洪凯,汪志明,王小秋,李江涛,张思勤,曾泉树

  高温高盐油藏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TCJ-5的性能及应用 赵国柱,金仁高,李圣涛,陈亮,李兴文,解辽博

  固体含源导热问题的Hamilton原理及其解析方法 张文福

  科技核心期刊征稿: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优化

  摘 要:石油井下作业是石油开发和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修井作业是在采油过程中出现事故之后为恢复石油的开采而采取的补救措施。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石油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修井技术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石油井下作业,修井作业,管理方法,技术游湖

  一、井下修井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石油井下修井作业中存在操作技术不高、时间随意性大等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不同岩相泥页岩生烃能力与含油性特征——以玛湖凹陷风城组玛页1井为例————作者:何晋译;冷筠滢;李志明;何文军;刘得光;杨森;李楚雄;

摘要:以玛湖凹陷玛页1井风城组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岩X线衍射、薄片观察、岩石热解和多温阶热解等方法,在岩相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岩相泥页岩生烃能力与含油性特征。结果表明:玛湖凹陷风城组主要发育块状长英质泥岩、块状云质泥岩、纹层状长英质泥岩、纹层状灰质泥岩、纹层状云质泥岩、树根状泥岩和雪花状泥岩7类岩相;纹层状长英质泥岩、纹层状灰质泥岩、纹层状云质泥岩、树根状泥岩和雪花状泥岩为中等—好烃源岩,块状云质泥...

下刚果盆地晚渐新世—中新世挤压带盐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的控制作用————作者:郭荣涛;林东升;张忠民;宫越;杨誉;汪锴;刘静静;王兴华;

摘要:下刚果盆地挤压带盐构造样式复杂,制约深水有利储集砂体的发育分布。根据高精度三维地震、二维格架剖面和钻测井、岩心等资料,分析下刚果盆地晚渐新世—中新世被动陆缘层序格架、盐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物分散体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下刚果盆地上渐新统—上新统可划分5个三级层序(SS5-1—SS5-5),各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盐底辟构造分为点状供源和线状供源,点状供源...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10段油气成藏过程分析————作者:吴悠;陈一博;胥中义;席明利;罗顺社;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深层延长组10段(长10段)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荧光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及油包裹体最小捕获压力恢复结果等,结合单井埋藏史—热演化史、生排烃过程和油气运移特征,明确志靖—安塞地区长10段油气充注期次及成藏时间,恢复不同期次油气充注时的古温压条件,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志靖—安塞地...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中上段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及预测————作者:徐庚;严雪;吴楠;胡琮;雷宇;张文选;

摘要: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主要的含油层系。根据测井、地震、岩心、薄片、物性及含油气性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延长组中上段前积层段储层特征及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对有利砂体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中上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于8.0%~12.0%,渗透率主要分布于(0.10~0.30)×10-3μm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博孜—大北地区差异成藏过程及控藏因素————作者:陈维力;潘永帅;范坤宇;柳波;赵佳琦;黄志龙;李志豪;

摘要:基于平衡剖面恢复、生烃过程模拟、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测试、地层水地球化学数据、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和测井数据等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巴二段)差异成藏过程及控藏因素。结果表明:博孜—大北地区巴二段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和断背斜圈闭,圈闭幅度和闭合高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形成时间逐渐变晚;烃源岩充注强度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生烃时间逐渐变晚。巴二段整体具有早期聚油和晚期聚气的特...

合水南地区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作者:付林圃;王喜鑫;麻书玮;李少华;薛婷;李强强;严睿;杨秦川;

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南地区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RD分析、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氮气吸附实验,分析合水南地区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探讨沉积、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合水南地区长7段页岩油储层孔隙度平均为8.47%,渗透率平均为0.74×10-3μm2,属于典型的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

水驱稠油油藏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及控水策略————作者:高岳;蔡晖;朱建敏;王公昌;邓景夫;

摘要:海上稠油油田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钻遇部分水淹储层的分段水淹水平井成为新投产油井的主要类型。为解决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难度大、机械控水措施界限不清等问题,基于微元理论,将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等效为多个微元水平段段间干扰,油相流动考虑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应用势的叠加原理和镜像原理,建立油藏渗流与井筒压降耦合的水驱稠油油藏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研究分段水淹水平井产液规律。结果表明:考虑井筒摩擦阻力...

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油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作者:彭程;赵雪峰;邓炜瀚;孟岚;徐建军;

摘要:为促进“双碳”目标下油田区域低碳转型,考虑热电联产(CHP)、碳捕集与封存(CCS)和光电储加热炉(PTSF),提出机组协同运行的油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优化源侧运行架构,利用CCS和PTSF耦合单元,建立双重解耦的油田综合能源系统(OIES)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利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量化分析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和油田电热负荷用能的随机性,建立风险规避型OIES模型;通过算例仿真分...

基于Bode图解法的改进频域框架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方法————作者:邵克勇;刘洋;孙辰俊;夏文静;朱玉洁;

摘要:为了有效减少求解分数阶PI控制器参数的计算量,基于Bode图解法,提出一种改进频域框架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方法。将改进频域框架法引入中频段,求取改进频域框架法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根据截止频率、相角穿越频率约束公式,确定改进频域框架范围;考虑多种约束条件,引入拉格朗日乘数方程,计算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求取在某一改进频域框架内的最优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通过仿真算例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喀拉扎组成岩相类型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作者:司振宇;朱锐;袁波;冀冬生;唐雪颖;赵格尔;

摘要: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储层获得高产油气流,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不明确。采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方法,结合测、录井等钻井资料,分析盆地南缘中段喀拉扎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喀拉扎组储层主要发育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喀拉扎组储层受沉积因素、成岩相及地层温压条件控制,沉积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

陆相页岩油有机质来源与沉积环境分析——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花庄地区古近系阜宁组二段为例————作者:陈洋;尹楠鑫;陈岑;尤启东;孔维军;李立峰;王馨玥;赵娅;曾强浩;

摘要: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较高。以高邮凹陷花庄地区阜宁组二段(阜二段)典型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分析,采用X线衍射(XRD)法对黏土矿物进行定量测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明确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形成于还原环境。阜二段沉积早期以寒冷干旱的气...

松辽盆地北部林甸地区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作者:赵肖飞;李王鹏;葛勋;李沛;葛小瞳;刘雅利;吴海光;吕修祥;

摘要:以松辽盆地北部林甸地区青山口组一段(青一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有机地球化学分析、X线衍射全岩矿物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林甸地区青一段页岩沉积构造、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热解生烃潜量、矿物组分和储集物性等,构建跨区域(林甸—古龙—三肇凹陷)东西向、南北向3条剖面,研究页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林甸地区青一段发育黏土质页岩、长英质页岩、钙质页岩、钙质—长英质混合页岩、黏土—长...

渝西大足区块早志留世陆架微地貌对深层页岩气沉积—储层的影响————作者:陈维铭;万翠蓉;李悦;钟铮;严雪齐;蒋威;刘建平;王佳;王敦繁;谭先锋;

摘要:基于岩相学、三维地震、元素地球化学、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和X线衍射分析等资料,研究不同微地貌单元对渝西大足区块龙马溪组一段1亚段(龙一1亚段)1—4小层沉积—储层特征的影响,分析优质页岩气储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龙马溪组沉积早期,研究区呈3级阶梯状微地貌格局,由北向南划分为陆棚高地、陆棚斜坡和陆棚洼地;中—高碳水平纹层硅质页岩主要沉积于陆棚洼地,向北逐渐过渡至低碳—特低碳无纹层...

渤海海域渤南低凸起变质岩潜山裂缝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作者:赵昭;胡志伟;叶涛;宿雯;高雁飞;

摘要:裂缝发育程度对基岩潜山储层形成有关键控制作用。以近期渤海新发现超亿吨级基岩潜山油田——渤中26-6油气田为例,根据钻井、地震、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明确变质岩潜山裂缝发育特征,探讨影响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建立储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潜山以太古宇变质花岗岩为主要储层岩性,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同时发育沿裂缝形成的溶蚀孔,垂向上可将潜山储层分为风化裂缝带及基岩裂缝带。潜山储层发育主要受岩性、...

渝西地区须家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模式————作者:王欣;陈龙;庹聪;刘建平;罗龙;高儇博;王濡岳;汪飒黎;吴永宏;彭文杙;余信;魏倩倩;谭先锋;

摘要:基于渝西地区须家河组钻测井、岩心、野外及地震资料,采用地层对比、沉积相分析及地震属性刻画等方法,研究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演化模式。结果表明:渝西地区须家河组为发育于盆缘斜坡部位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流河道、越岸沉积、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远砂坝等沉积微相,湖泊相分布相对局限;沉积演化受温暖湿润—炎热干燥古气候波动影响下的湖平面变化及可容空间变化和沉积物供给的相对关系(A/S比...

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的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规律及物性变化特征————作者:杨棽垚;杨二龙;戚志林;严文德;徐放;

摘要: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过程中各组分质量分数变化规律认识不清。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不同条件下的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规律模拟,结合实验和模型计算结果,研究热流体各组分质量分数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时间和原料比例的变化规律,分析热流体各组分质量分数变化对流体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相近条件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规律具有较高准确性;反应...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总目次 第48卷 2024年

摘要:<正>~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主控因素————作者:高云峰;范廷恩;蔡文涛;王夏斌;乐靖;卜范青;陈飞;马良涛;何荣胜;

摘要:基于取心、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研究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地震响应特征、发育演化过程、沉积模式、储层品质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Sq1和Sq2)、6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浊积水道、天然堤、溢岸沉积、决口扇及末端扇5种浊积单元;中新世海平面强烈下降阶段的低水位期,从深海盆地逐渐向大陆坡下部过渡,发育浊积水道末端扇体、半限制—非限制性高弯度浊积水道、限...

四川盆地泸州中部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期次及演化模式————作者:佟恺林;周安富;罗强;李亚丁;胡曦;程晓艳;郭仪;范存辉;李林豪;岳文翰;

摘要: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构造裂缝是页岩气保存和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岩心观测、成像测井、包裹体实验、碳氧同位素实验、声发射实验及埋藏—热演化史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泸州中部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形成期次及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岩心裂缝主要以构造成因的剪切缝为主,具有高角度、高充填特点,占比约为45%。构造裂缝演化可分为3期,Ⅰ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印支运动中期(235...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南斜坡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作者:罗官幸;潘虹;李世宏;李婷;杨雅琴;王丽;顾开放;宋俊强;李莲庆;

摘要: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南斜坡石炭系内幕地层结构、储层岩性、物性及展布规律等成藏条件认识不清。基于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采用井震资料结合和储层反演等方法,分析石炭系巴山组内幕旋回组合及储层特征;结合油源条件、优质储层分布及古构造特征,研究北三台凸起南斜坡石炭系火山岩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石炭系巴山组内幕可分为3个四级旋回,自下而上为巴一段、巴二段和巴三段,优势岩相集中分布于巴三段,以爆发相火山角砾岩、溢...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