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研究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钢铁研究

《钢铁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218/TF
国际标准刊号:1001-1447
主办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主管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编辑部须知
下一本期杂志:《黄金》冶金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钢铁研究》面向科研前沿,全面系统地报道了钢铁冶金全流程从原料准备、冶金到轧制及冶金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新工艺、新产品,将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专家论坛栏目有前瞻性的理论和方法,又大量介绍宝贵的现场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钢铁冶金界专业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实用性技术资料,同时可为教学、科研、设计人员了解生产现状、确定研究项目、推广科研成果提供必要的参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试验与研究、应用与开发、经验交流、综述、信息、专题探讨、专家论坛。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生物质焦油还原多孔铁矿粉试验研究 卜庆洁,罗思义,马晨,孙鹏鹏,BU Qingjie,LUO Siyi,MA Chen,SUN Pengpeng

  高钛磁铁矿制备的不同碱度烧结矿的性能研究 何木光,易凯,何宣,郭刚,蒋大军,宋剑,HE Muguang,YI Kai,HE Xuan,GUO Gang,JIANG Dajun,SONG Jian

  武钢5号高炉取消中心加焦工业试验 盛亚,陈德权,章铭明,SHENG Ya,CHEN Dequan,ZHANG Mingming

  转炉配料计算模型的构建 孙江波,李俊国,王彦杰,李朝阳,SUN Jiangbo,LI Junguo,WANG Yanjie,LI Zhaoyang

  80~100 mm厚正火低温压力容器钢16MnDR的开发 高照海,唐郑磊,许少普,李忠波,张强,康文举,GAO Zhaohai,TANG Zhenglei,XU Shaopu,LI Zhongbo,ZHANG Qiang,KANG Wenju

  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液行为的水模拟试验 鲁碧为,袁芳兰,王宏亮,白鹤,LU Biwei,YUAN Fanglan,WANG Hongliang,BAI He

  高强船板表面高温氧化起泡原因分析 张卿,王绍斌,刘小江,贾涛,ZHANG Qing,WANG Shaobin,LIU Xiaojiang,JIA Tao

  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HG980气保护焊接试验研究 陈浮,黄治军,胡家国,马玉喜,CHEN Fu,HUANG Zhijun,HU Jiaguo,MA Yuxi

  《钢铁研究》杂志征稿启事

  塔吊标准节固定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朱凌静,王平,周玉凤,马晶,ZHU Lingjing,WANG Ping,ZHOU Yufeng,MA Jing

  转炉冶炼25MnB履带钢的生产实践 宋玉卿,SONG Yuqing

  铁矿石经济性研究及其在红钢的应用 林安川,高勇,陈元富,张涛,LIN Anchuan,GAO Yong,CHEN Yuanfu,ZHANG Tao

  2015年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环境样品重金属分析中纳米材料的运用

  【摘 要】本文首先对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针对不同来源的重金属,可通过不同的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纳米传感器、纳米气溶胶)对环境样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

  【关键词】重金属,纳米材料,传感器,气溶胶

  在过去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我国的一些企业只顾着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形成了“以环境换发展”的发展模式。有许多细小的伤害是我们用肉眼无法发现的,如重金属对我们身体的伤害,长年累月的积存,才能检测出重金属离子的存在,等到发现时时却为时已晚。

  钢铁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低碳铝镇静钢热轧卷表面夹杂缺陷分析与控制————作者:杨东明;杨治争;任亚峰;杨运超;倪红卫;

摘要:对SPHC、DC01等系列低碳铝镇静钢热轧卷表面边部夹杂缺陷进行金相分析和生产过程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卷入是低碳铝镇静钢热轧卷表面边部夹杂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保护渣黏度、结晶器振动参数、连铸坯火焰清理及铸坯加热制度等都对该类缺陷发生率有重要影响。通过优选较高黏度保护渣、优化结晶器振动参数、强化铸坯表面清理、提高铸坯加热温度等,月均夹杂缺陷发生率从4.52%4....

热作模具钢H13连轧材退火工艺研究————作者:刘向艳;马群革;穆立峰;刘桂江;牛伟;

摘要:为满足用户对加工硬度的特殊需求(硬度≤220HBW),对热作模具钢H13连轧材进行了不同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和辊速下的退火试验,以确定最佳的退火工艺,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对最佳退火工艺下的H13退火态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13的退火硬度与退火温度、保温时间、辊速有关,退火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辊速越慢,试样硬度越低。退火温度为840℃,保温时间为5~6h,辊速5.5m/h为最佳退火工艺,钢材平均硬...

40Cr钢冲击钻杆强韧性提升研究————作者:张琳琅;

摘要:在40Cr钢传统调质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开展了40Cr钢冲击钻杆零保温淬火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860℃加热+零保温油冷淬火+550℃高温回火工艺下,40Cr钢抗拉强度为1 086MPa,室温冲击韧性为107.7J/cm2(较传统调质处理工艺提高近25%),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零保温淬火工艺细化了奥氏体晶粒,提高了40Cr钢冲击钻杆强韧性,同时减少了热处理在炉时间,降低了能耗

热连轧精轧厚度AGC控制方法的优化————作者:王鹏;

摘要:为了提高热连轧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厚度合格率,对精轧机组厚度AGC系统部分工艺及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厚度范围,确立精轧AGC的调整限幅和速率;优化了深冲系列产品的AGC调整模式;开发了带钢尾部AGC锁定功能。通过优化,改善了精轧AGC系统的控制精度,提高了混合轧制时精轧的生产稳定性,热轧产品厚度合格率平均达到99.5%以上

退火工艺对SUS304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张鑫;吴光亮;周文军;

摘要:研究了在退火工艺流程中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SUS304不锈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保温时间60 min不变,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不锈钢的晶粒长大,晶粒度由最初的11.5级降至6.0级,同时不锈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上升;控制退火温度1 050℃不变,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不锈钢的晶粒长大,晶粒度由最初的10.5级降至7.0级,同时钢的强度下降,伸长率上升

高强低合金钢成形极限曲线的计算————作者:祝洪川;王有禄;魏星;杨冰;

摘要:对6种不同性能的高强低合金钢进行了拉伸性能和成形极限曲线(FLC)的测试,分析了影响材料成形极限曲线应变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材料厚度和伸长率与其FLC0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拉伸性能参数的FLC经验计算公式,该方法比常用的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为低合金汽车板FLC的快速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冷轧和CSP短流程两种热成形钢动态拉伸性能研究————作者:魏星;胡宽辉;刘渊媛;莫健华;

摘要:为了对传统冷轧和CSP短流程两种工艺生产的薄规格热成形钢的动态拉伸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相同的平板模具淬火试验获得了两种钢的马氏体组织,并对淬火态热成形钢进行了0.005~333/s等7个不同应变速率的动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热成形钢平板淬火过程马氏体转变达100%,具有相同的动态拉伸硬化响应特性,且均对应变速率不敏感,即两种材料均无应变速率效应

汽车传动结构用钢SCM415的开发————作者:张贤忠;熊玉彰;陈庆丰;

摘要:采用EAF+LF+VD+CC+CR的工艺开发了一种含Cr、Mo汽车传动结构用钢SCM415。对化学成分、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SCM415钢化学成分均匀,热轧材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硫化物和氧化物;拉伸试验表明,SCM415钢具有高的强塑性,能满足汽车传动结构件的要求

高层建筑用Q345GJDZ25热轧H型钢的研制————作者:尹宏超;郭秀辉;

摘要: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用钢Q345GJDZ25热轧H型钢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采用V-Ti微合金化结合再结晶控轧工艺,对Q345GJDZ25钢极限规格H428mm×407mm×20mm×35mm热轧H型钢进行了试制。结果表明:试制产品的下屈服强度为358~403MPa,抗拉强度为498~534MPa,屈强比为0.72~0.78,伸长率为26%32%,平均冲击功为140~190J,...

9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的组织性能研究————作者:黄建国;王亚芬;

摘要:对低碳贝氏体高强钢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对轧后钢板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较高,达到了900MPa,断后伸长率为20.8%,冲击功达到172J,硬度为325HV;试验钢塑性、韧性良好

S355系列钢冲击韧性不合格原因分析————作者:李相前;

摘要:针对S355系列钢伸长率低、低温冲击功不合格的问题,对韧性不合格的S355J2钢取样,进行拉伸试验、低温冲击试验,并对其金相组织及冲击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组织中存在中间偏析及魏氏体铁素体组织是造成韧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热轧控轧控冷工艺进行调整,增加道次压下率、降低精轧出口温度及冷却速率等措施,使产品韧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伸长率提升5%以上,冲击功提升5倍,达到130J以上,很好地解决了...

880和980 MPa级热轧钢轨曲线段应用性能研究————作者:万菲;闻臻;

摘要:对铺设在曲线半径为500m铁路的880MPa(U71Mn)和980MPa(U75V/U68CuCr)两种强度级别的热轧钢轨的服役性能进行跟踪,研究了试验段钢轨宏观形貌、光亮带宽度、工作面硬度和廓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980MPa级别钢轨各项使用指标均高于880MPa级别钢轨,在小曲线半径线路上宜选用980MPa级别钢轨

钢轨打磨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作者:费俊杰;周剑华;朱敏;郑建国;

摘要:简要介绍了钢轨打磨理论、打磨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并结合实际线路中钢轨使用情况,分析了钢轨打磨对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磨处理能改善轮轨接触状态,减缓轨角处磨损和接触疲劳裂纹的产生发展,提高钢轨使用性能

Q345D风电钢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作者:黄星武;

摘要:八一钢铁公司生产的部分Q345D风电钢超声波探伤检测不合格。对探伤不合格的钢板进行取样,进行金相组织检验,研究Q345D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钢板中心存在着带状组织、硫化物偏聚及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在热应力、组织应力和有害元素偏聚的联合作用下,引起内部裂纹,导致Q345D钢板探伤不合格。通过优化连铸工艺,改进轧制冷却工艺,可减少带状组织及中心马氏体的形成

入炉品位对高炉焦比及焦炭批重的影响————作者:郑景强;黄帮福;王伟伟;严帅;刘江伟;

摘要:为了研究铁矿石品位变动对焦比及焦炭批重调整量的影响,指导高炉冶炼低品位铁矿石,根据拉姆公式构建的矿石品位变动对焦比影响的拟合函数,得到了矿石品位变动对焦炭批重影响的关系。对国内西南地区某2 500 m3高炉相关生产工艺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矿石品位较低时矿石品位变动对焦比的影响较为显著,焦炭批重与矿石品位呈正相关关系

还原铁粉碳含量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作者:王涛;张浩泽;余堃;

摘要:在以钒钛铁精矿为原料,采用"催化还原-磨选"工艺生产还原铁粉的过程中,铁粉碳含量高成为铁粉品质提升的瓶颈。分析了铁粉中碳的存在形式,通过延长有效焙烧时间、减少铁粉颗粒塑性变形、控制铁粉合适的碳氧比等措施,降低了铁粉的碳含量,并使还原铁粉w(C)控制在0.03%以下

达钢5号高炉大修开炉实践————作者:孙力;

摘要:针对达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5号高炉冷却壁漏水,导致高炉长期不能稳定顺行的问题,2015年12月对高炉进行休风大修,并于2016年10月复风开炉。此次开炉较为顺利,其复风开炉实践表明:通过矩阵调节,发展高炉中心气流,在高炉中心气流已经形成的前提下,再次逐步调节矩阵,发展边缘气流,同时在此期间不断增加送风风口,直至全风操作,是一种合理的开炉方法

氟化物对钢中氧化铝夹杂物改性的影响————作者:沈昶;汪开忠;胡芳忠;常立忠;彭承松;

摘要:为了研究氟化物对钢中Al2O3夹杂物的改性作用,在某钢厂2t中频电炉中进行了钢中加氟化物的试验。在完成了对钢种的成分、温度控制后,向钢中加入以CaF2/MgF2混合物为主要组成的改性剂,探讨对钢中氧化铝夹杂物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向钢液中加入氟化物改性剂后,能够将钢中的Al2O3...

SA508M.Gr.3CL.2钢锭冶炼生产实践————作者:黄飞;

摘要:SA508M.Gr.3CL.2钢主要用于生产制造核电装备的锻件钢锭,其对P、H元素和w(N)/w(Al)比值等要求严格。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根据此钢种的成分要求,制定了冶炼生产工艺,通过采取严格控制配料、脱磷、脱硫、偏析以及真空脱气等工艺措施,成功生产了460t超大型SA508-3钢钢锭。锻件成品中w(P)≤0.004%、w(S)≤0.002%、w(H)≤0.8×10-6、w(O

优化球团矿生产工艺参数的实践————作者:周晓军;

摘要:程潮矿业公司球团厂以自产磁铁精矿生产酸性氧化球团,投产初期生产不畅,影响了产品质量。在分析生产原料理化性能的基础上,优化了球团矿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沸腾炉炉膛温度600~650℃,辊磨电流350A以上,可确保原料的成球性能;造球盘倾角约49°,给料量60t/h,转速约7.6r/min,混合料水分8.0%左右,造球返料不大于30%时,可明显提高生球质量和成球率;链篦机布料厚度在180~20...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