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球团》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烧结球团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烧结球团杂志社由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主办,本刊为双月刊。
取得荣誉编辑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阅读推荐:梅山科技
《梅山科技》的办刊宗旨:记载科技成就,及时传递信息,更有效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不断推动公司的技术进步,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主要报道公司的研究开发、技改成果、生产实绩、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综合评述及企业管理等。欢迎公司各级领导、科技、管理和其它专业人员踊跃来稿。
烧结球团最新期刊目录
进口磁铁矿制备超纯铁精矿的工艺试验————作者:张鹏博;冯轩康;张汉泉;路漫漫;
摘要:针对超纯铁精矿制备工艺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的不利因素以及我国铁矿资源“贫、细、杂”等禀赋缺陷,本文以智利某磁铁矿为原料,探究采用进口铁矿生产超纯铁精矿的工艺流程,并进行单一磁选及磁-浮联合工艺试验;通过磨矿细度试验与选矿工艺优化,系统探究超纯铁精矿的高效制备途径。结果表明:在原矿磨矿细
某印度铁矿粉湿式磨矿—磁选提质工艺试验————作者:徐梦杰;谢思珺;潘建;杨聪聪;
摘要:为进一步拓宽球团原料来源、提高球团品质,本文针对铁品位为62.42%、SiO2质量分数为3.30%的某印度铁矿粉,在对其理化性质和矿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采用不同物理选矿方法时铁组分回收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并确定适宜的磨选提质流程。结果表明,该铁矿粉的最佳提质工艺流程:先对原矿进行水洗和筛分得到粗、细两个粒级(>0.1
氢基竖炉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工艺特点及减碳环节————作者:冀宗贺;刘艳峰;李兰杰;田志强;牛佳星;王小艾;
摘要: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作为高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已刻不容缓。依托焦炉煤气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氢基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对国外已成熟应用的Midrex法和HYL/Energiron法进行优化改进,其以富氢或纯氢气体为还原剂生产固态海绵铁,已在多个项目中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此,本文重点探讨氢基竖炉直接还原技术的工艺特点、减碳机制以及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氢基竖炉生产系统包含多个...
钢渣萃取液吸收CO2的影响因素及产品性能————作者:李彦军;刘陈新;曹朝真;张雨晨;曹明汇;焦克新;徐润生;
摘要:钢铁冶金渣湿法碳酸化封存CO2作为新兴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US),因其原料资源化利用与碳封存的双重效益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价值。本文探讨时间、温度及CO2气流流量对Ca2+萃取液碳酸化效率的影响规律,结合反应动力学模型解析其限制性环节;通过SEM与X射线衍射(XRD)表征产物的形貌特征。试验数据表明: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碳酸化程度...
高配比精矿对制粒效果及烧结过程的影响与作用机理————作者:朱旺;周建沣;杜鲲鹏;王春来;季志云;吕佳铭;
摘要:我国部分处于内陆地区的钢铁企业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其部分自产铁精矿用于烧结生产对于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整精矿和粉矿的配比进行混合、制粒,采用烧结杯模拟工业烧结过程,并检测垂直烧结速度、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等烧结指标,研究铁精矿配比对制粒效果、烧结指标的影响规律,解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精矿配比从0提高到100%,料层透气性指数下降。原因在于,随着精矿配比的不断增加,其干燥脱...
转底炉工艺锌残留解析及强化脱锌机理————作者:陈铁军;金路恒;万军营;郑锡瀚;周仙霖;刘佳文;
摘要:转底炉处理含锌粉尘工艺存在高锌原料无法充分脱锌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现场金属化球团产品进行剖析,探讨锌残留的原因;研究外加气流对还原过程中锌和铁反应行为的影响,具体探究N2流速、CO含量对金属化团块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焙烧过程中生成的铁连晶和低熔点化合物堵塞了孔隙,阻碍了锌的挥发,使锌以Zn和ZnO的形式附着在铁连晶周围;当氮气流速从0提高到6 m/s时,脱锌率从...
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粗粒抛废预选试验————作者:余海钊;杨卓;赵强;张鹏羽;蒋权;李文涛;
摘要:钒钛磁铁矿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综合利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开发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中TFe 、TiO2 质量分数分别为11.83%、2.77%,有价元素除铁、钒、钛外,其他元素均未达到可综合利用的程度。为此,本文基于该矿的性质特点,进行干式磁选抛废、湿式磁选抛废以及多级抛废等条件试验,并制定合理的抛废工艺流程和作业参数。结果表明:该矿的...
高塑性选铁尾泥改性制备球团黏结剂的试验————作者:许继龙;张祖刚;张鑫;张津;韦承志;宋锐;
摘要:为资源化利用铁矿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矿,本文以某高塑性选铁尾泥为主要原料,经过改性处理开发尾泥替代膨润土作为球团黏结剂的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选铁尾泥粒度极细,且富含黏土矿物,小于0.038 mm粒级质量分数为98.79%,高岭石质量分数为27.6%。采用80%选铁尾泥与20%F黏结剂共反应制备改性尾泥,可得到性能优良的黏结剂;改性尾泥的膨胀容由1.9 mL/g提升至18 mL/g。铁精矿的比表...
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经济性能评价————作者:冯军胜;王璐;严亚茹;赵亮;董辉;
摘要:以环冷机末段出口低温烟气为有机朗肯循环(ORC)热源,建立系统热经济性能模型,并选取纯工质R600和R601a组成混合工质,研究不同混合工质质量分数和ORC关键参数对系统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ORC关键参数,随着混合工质中R601a质量分数(MR601a)的增加,系统净输出功率(Wnet)和?效率(ηex)先...
基于OOA-CatBoost的烧结矿粒度预测模型————作者:李喆;王猛;董振;姜娟娟;李杰;杨爱民;
摘要:在烧结生产过程中,烧结矿粒度是评价烧结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提高烧结生产水平,针对烧结过程检测的滞后性和粒级占比调控预测问题,建立基于整体生产参数的烧结矿粒级占比预测模型;将经过特征选择之后的12个关键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对应的烧结矿粒级占比作为输出变量;通过缺失数据填补、数据增强以及异常点替换等数据预处理方法,获取用于预测烧结矿粒级占比的高质量数据集;采用鱼鹰优化算法(OOA)和类别特征梯度提升...
带式焙烧机酸性与碱性球团投笼试验及工业实践————作者:乔红梅;贾国利;李洋;
摘要:为优化带式焙烧机球团工艺的熔剂配比与原料结构,提升生球强度及成品球的高炉适应性,本文开展酸性与碱性球团系统试验,通过投笼试验确定碱性球团的最佳熔剂结构为“消石灰+石灰石粉”的混合熔剂,酸性球团采用2.0%膨润土的配比方案;在带式焙烧机试生产中验证两种方案球团的性能,结合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表征其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酸性球团的铁品位达66.20%,抗压强度为2 500 N...
基于响应面法和NSGA-Ⅲ算法的铁酸钙特征与烧结原料成分定量关系————作者:房世隆;韩秀丽;刘磊;段博文;包国营;王伟伟;
摘要:烧结矿中的铁酸钙作为一种黏结相,其形态特征直接决定了烧结矿质量的好坏。为提高烧结矿综合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烧结矿原料化学成分与不同形态铁酸钙矿物体积分数含量的定量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以化学纯试剂为原料制备烧结矿样品;再通过偏光显微镜对烧结矿中的铁酸钙形态进行了分类,使用面测法对不同形态的铁酸钙含量进行了统计;最后,建立了烧结原料化学成分与铁酸钙特征的响应面回归模型,并使用NS...
碱度对烧结矿致密化行为的影响————作者:肖扬武;刘强;易正明;
摘要:为定量分析烧结过程中的聚结行为,本文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不同碱度条件下熔体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得出了各条件下熔体的表面张力以及表观黏度,用于烧结矿致密化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随着碱度升高,熔体的表观黏度不断减小,在温度为1350℃时,表观黏度有最小值(为0.114Pa·s);表面张力随碱度的升高而先减小后增大,在温度为1300℃时有最小值(约为0.32N)。烧结...
基于EDEM的烧结矿卸料螺旋溜槽参数优化研究————作者:李相臣;王利刚;佘雪峰;马建军;郭玉静;李海鹏;
摘要:烧结矿的转运方式直接影响其返矿率,成为限制烧结矿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采用传统斜溜槽进行烧结矿转运,导致烧结矿返矿率偏高。为了进一步降低烧结矿返矿率,本文将传统斜溜槽改为螺旋溜槽,并在螺旋溜槽中增设挡板以降低烧结矿与溜槽底板的磨损。采用EDEM模拟软件模拟不同螺旋溜槽角度、不同挡板高度及不同挡板数量条件下烧结矿下滑速度与分布状态。通过研究获得较优螺旋溜槽工艺参数:螺旋溜槽螺旋...
程潮铁精矿制备氢基还原用氧化球团可行性研究————作者:李国全;郑子康;刘曙;陈铁军;周晓军;周仙霖;万军营;
摘要:为了探讨程潮铁精矿生产氢基竖炉用高品位氧化球团的可行性,本文分别以品位为66.14%的程潮普通铁精矿和品位为69.51%的高品位铁精矿为原料,研究黏结剂配比、造球水分对生球指标的影响以及预热焙烧制度对成品球质量的影响,并对高品位成品球团进行氢基还原特性检测。结果表明:高品位球团生球强度指标优于普通球团,但普通成品球团强度总体上优于高品位成品球团,且焙烧温度和时间低于高品位球团;在膨润土用量为1.1...
钒钛球团矿气基竖炉生产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作者:王海涛;李晓兵;吕志敏;曹建学;秦愉;
摘要: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在处理该矿时存在工艺流程长、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差、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工艺为钒钛磁铁矿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本文通过进行钒钛球团矿气基竖炉直接还原投笼试验,研究实际生产过程中钒钛球团矿的直接还原情况及球团品质,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结果表明:钒钛球团矿的抗压强度是影响气基竖炉生产的因素之一,其较高的低温还原粉化率和...
不同粒度条件下铁矿球团性能及工艺条件优化————作者:韩涛;杨大兵;王炜;黄渝茜;
摘要:为降低铁矿球团干燥过程的生产成本,加快成球速度,促进大球团形成,提升球团的综合性能,本文以10~12、12~14、14~16和16~18 mm这四种粒度范围的球团为研究对象,探索粒度大小对球团性能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球团粒度需要更高的造球水分和更长的造球时间,并且生球的落下强度和抗压强度显著提升;随着球团粒度的增大,预热球内部颗粒的排列更加规整,成品球内部的固相占比增加,气孔减小,晶体...
有机黏结剂高品位球团的固结机制研究————作者:周仙霖;郑子康;万军营;陈铁军;罗艳红;王兆才;
摘要:应用纯有机黏结剂可以显著提高成品球的TFe质量分数,研究纯有机黏结剂球团对炼铁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细粒级高品位磁铁精矿和有机黏结剂JDOB-4及印度膨润土为原料,研究有机黏结剂和膨润土对高品位球团矿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仪器,分析球团矿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JDOB-4添加量为0.15%时,生球的落下强度为6.1次/(0.5 m),在预热温度为1 05...
催化滤料用于协同脱除多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作者:徐海涛;邓雨杭;陈利国;程鑫培;徐慕涛;战志博;金奇杰;
摘要:钢铁工业烟气成分复杂,飞灰、NOx和二噁英等污染物普遍存在,其对烟气处理单元的要求越来越高。催化滤袋能够在同一反应器中处理多种污染物,成为协同脱除技术的突破口。本文重点综述除尘、除尘脱硝以及除尘脱二噁英一体化催化滤料,阐述多种催化滤袋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催化组分与滤袋结合强度不足问题,一方面是改进负载方法,如使用原位生长法、优化涂覆法等,其中原位生长法效果突出且负载均匀度也更...
超厚料层烧结极致能效减碳研究进展与思考————作者:陈思凡;项子豪;阮锦琦;任可;张梦仪;周进东;
摘要:随着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实施,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烧结工序作为钢铁生产中能耗与碳排放密集的环节,其节能降碳的潜力尤为突出。本文聚焦于烧结技术的能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超厚料层烧结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显著优势及其发展前景。同时,也深入探讨了能效评估模型的边界划分问题,介绍了多种评估模型,包括基于热力学原理的(火用)分析模型和基于行业标准的对标...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能源》
- 省级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 国家级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纺织导报
- 国家级中华建设
- 北大核心磁记录材料
- 省级国际学术动态
- 北大核心《中国铁道科学》
- 北大核心《材料工程》
- 省级中地装备
- 省级《陕西气象》
- 省级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 省级食品科学杂志
- 国家级《材料导报》
- 国家级创业家
- 北大核心声学学报(中文版)
- 省级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商用汽车》
- 国家级《中国科技术语》
- 国家级《中国科技产业》
- 省级科园月刊
- 北大核心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北大核心《机械传动》
- 国家级船电技术
- 省级《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内蒙古电力
- 国家级《光谱实验室》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