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菌学杂志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真菌学杂志

《中国真菌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960/R
国际标准刊号:1673-3827
主办单位:上海长征医院
主管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上一本期杂志:《山东科学》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真菌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上海长征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主要报道我国真菌学特别是医学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大部分专业,以从事皮肤、感染、血液、呼吸器官移植肿瘤急救、创伤、检验等与真菌感染专业有关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从事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学等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群,是真菌学工作者之间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8年6月《中国真菌学杂志》正式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设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技术和方法、学术讲座、继续医学教育、综述、真菌病治疗和疑难病例分析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近平滑念珠菌形态多样性及毒力因子的分泌活性研究 李小玲,金方,陈玉如,牟丽丽,刘涛华,吕倩,康颖倩,LI Xiaoling,JIN Fang,CHEN Yuru,MU Lili,LIU Taohua,LV Qian,KANG Yingqian

  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 ORF19.2500的功能研究 牛理达,陈晓庆,赵静,吴建华,郑庆虎,NIU Lida,CHEN Xiaoqing,ZHAO Jing,WU Jianhua,ZHENG Qinghu

  转化医学真菌学和精准皮肤医学融合创新--记第16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 唐教清,冉玉平

  转录因子 RPN4对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许洪涛,唐若愚,屈莺歌,王晓娟,姜远英,曹永兵,颜天华,XU Hongtao,TANG Ruoyu,QU Yingge,WANG Xiaojuan,JIANG Yuanying,CAO Yongbing,YAN Tianhua

  新生隐球菌转录共激活因子 MBF1基因的鉴定与敲除 周兆婧,孟云芳,赵静宇,桑军军,张超,法振宗,方伟,廖万清,ZHOU Zhaojing,MENG Yunfang,ZHAO Jingyu,SANG Junjun,ZHANG Chao,FA Zhenzong,FANG Wei,LIAO Wanqing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新生隐球菌 GXM 作用后基因表达谱分析 聂舒,李平,朱红梅,温海,NIE Shu,LI Ping,ZHU Hong-mei,WEN Hai

  农杆菌介导的马尔尼菲青霉基因转化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李鑫垒,李昕,曹存巍,LI Xinlei,LI Xin,CAO Cunwei

  关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卢立康唑临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申请的通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隐球菌感染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孟云芳,法振宗,方伟,周兆婧,伊九,顾菊林,廖万清,MENG Yun-fang,FA Zhen-zong,FANG Wei,ZHOU Zhao-jing,YI Jiu,GU Ju-lin,LIAO Wan-qing

  工程师论文范文:蓄电池放电电路内环设计

  [摘 要]分析了双向半桥电路的工作特性,根据充放电电路的需要建立连续电流模式下的小信号模型,分析电流内环的传递函数。并使用matlab判断系统稳定性及确定PI参数。

  [关键词]工程师论文范文,双向半桥电路,小信号模型,电流模式控制

  引言

  1.电路分析及参数设计

  预期参数为:电池电压U1=48V;母线电压U2=480V;输出电压纹波ΔU2 =0.5%U2;电感电流IL=20.8A;输出电流IBUS=2.08A;输出电流纹波ΔIBUS=20%IBUS;开关频率=20kHz;

  中国真菌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重症监护病房耳念珠菌医院感染的调查与防控————作者:胡佳佳;林煜森;吴本权;石云锋;王艳红;

摘要:目的 对某教学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发生的一起耳念珠菌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2022年9月某教学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一位患者血培养标本检出耳念珠菌。立即对患者的体表部位及其周围环境、物表进行采样,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对患者采取接触隔离,洗必泰每日擦拭,对医护人员进行耳念珠菌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加强病区环境清洁消毒,采用主动筛查的方法评估防控效果。结果 患者的...

血液病患者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意义————作者:邵钰;仇正锋;傅庆萍;徐良峰;唐云龙;吴蕾蕾;

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病患者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念珠菌血流感染的血液病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研究,按患者是否合并细菌血流感染分为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组14例、单一念珠菌血流感染组36例。分析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影响因素、菌株种类与30 d生存状况。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器质性损伤、感染性休克、住院超过4周、...

肝癌解剖性切除后腹腔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董元杰;贾琼;魏希乐;

摘要: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解剖性切除术后腹腔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4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30 d内并发腹腔真菌感染的患者46例纳入感染组,按照1∶2比例同期选择解剖性肝切除术后未合并真菌感染的肝癌患者92例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腹腔真菌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其影...

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用于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诱导期治疗评价————作者:朱科阳;鲁雁秋;王登萍;陈耀凯;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 deoxycholate, AmB)-D剂量递增(爬坡)阶段额外使用氟康唑的治疗策略对于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AIDS/CM)患者诱导期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中心收治的AIDS/CM住院患者临床数据,根据诱导期AmB-D剂量递增阶段是否额外加用氟康唑,将纳入病例分为两组:未用氟康唑组和加用氟康唑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129例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分析————作者:孙红娟;顾焱;陆水;周成龙;张晓利;

摘要:目的 总结近年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眼科门诊中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12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男性73例(56.6%),女性56例(43.4%),男女比例为1.3∶1。平均年龄为62.5±9.6岁(39~90岁),以60~...

1990—2024年中国赛多孢霉感染的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作者:韩明原;陈敏;

摘要:目的 研究中国赛多孢霉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方法 系统回顾1990—2024年报道自中国的赛多孢霉感染病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纳入的90个病例中,尖端赛多孢霉和波氏赛多孢霉是我国最常见的赛多孢霉致病菌种,感染部位多见于肺(41.1%)、眼(28.9%)、脑(22.2%)、皮肤(14.4%)等,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外伤(33.3%)、免疫缺陷(23.3%)、淹溺(22.2%)等。目前...

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相关易感因素研究————作者:祁奇;董浩楠;李亚娟;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相关易感因素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2年4月—2024年4月肾脏内科收治的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真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且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同时随机选取同期74例单纯维持性血液透析未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两组均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真菌感染的易感因...

靶向二代测序诊断4例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作者:冯鑫;杜敏;赵胤;敬颖洁;雍曦;

摘要:目的 探讨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NGS)对肺毛霉病患者病原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5月南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基本情况、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tNGS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 4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胸部CT主要表现为实变和空洞。...

肾移植术后Majocchi肉芽肿合并马萨分枝杆菌感染1例————作者:邓宇轩;胡坚;金江;李厚敏;

摘要:患者,男,58岁,左足踝皮疹伴肿胀3年,加重1个月。患者肾移植术后18年,长期口服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等免疫抑制药物。专科查体:左足踝背侧多发暗红色结节,部分融合形成斑块,多数结节中心可见线状切口,伴少许脓液渗出。组织病理学示:真皮全层纤维组织及小血管弥漫增生,真皮全层弥漫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六胺银、PAS染色在真皮深层可见少数真菌菌丝及孢子。皮损组织高通量测序...

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治愈肺毛霉病1例————作者:徐娜;曹洁;张云云;刘玉楠;陈会霞;王光恩;

摘要:报道1例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精准灌注两性霉素B成功治愈肺毛霉病。患者糖尿病病史基础上出现发热、胸痛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左上肺新发团片状高密度影伴空洞及晕征形成,二代基因测序证实为米根霉感染。通过电子支气管镜于左肺上叶病变部位精准灌注两性霉素B注射液8次,成功治愈肺毛霉病

外伤致掌指关节损伤合并曲霉感染1例————作者:李强;郭健莲;

摘要:患者,男,45岁,因外伤致掌指关节损伤入院,行“右手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肌腱血管探查吻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备截肢术)”和“右手扩创+游离左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右手缺损+取右前臂静脉移植修复右第二指总动脉+右食指屈肌腱修复+骨水泥填”术,术后伤口渗出液微生物培养结果提示曲霉感染,血G试验、GM试验阳性,经注射肝素钠(5000单位,1次/日)抗凝和口服氟康唑片(100 mg, 1次/日)抗真菌感染...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郭斐斐;王思农;郑婷;杨鹏斐;杜雪洋;牛凡琪;

摘要:皮肤微生物组在寻常痤疮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马拉色菌可通过其生物膜特性、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释放促炎因子、毒力因子、诱导毛囊角化异常,干预痤疮发展为马拉色菌毛囊炎。该文通过对马拉色菌毛囊炎产生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论述,为临床诊治提供方向和思路

真菌细胞壁成分在治疗及免疫应答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作者:曹哲嘉;程淑琼;钟美珍;郑思齐;曾抗;黄晓雯;

摘要:细胞壁既是真菌生存和形态发育的关键结构,也是真菌与外界交互的关键界面。在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细胞壁不仅能激活免疫反应配体,还能帮助真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由于细胞壁在哺乳动物中不存在,因此它成为抗真菌治疗的关键靶点,是新型抗真菌疗法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该文深度分析了真菌细胞壁的关键组成成分,探讨了其在新药研发和免疫应答机制中的潜在作用,旨在为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关键信息

2型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者:王妍妮;朱晓芳;

摘要: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浅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其中甲真菌病的防治尤为重要,其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对患者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健康负担。该文综述了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在高龄、病程长的患者中更为常见,相关病原真菌仍以皮肤癣菌为主(80%),但念珠菌感染和其他非传统致病真菌(如某些酵母菌或霉菌)的比率也逐渐升高。该综述为2型糖尿...

新生儿头癣1例————作者:亢婷;任润霞;柳文红;袁媛;俞韶华;张任娟;杜华;何春峰;

摘要:患儿,女,出生28 d,因“头皮环形斑片10 d”就诊。真菌镜检阳性;真菌培养及鉴定确诊致病菌为:犬小孢子菌。诊断为头癣。给予硝酸咪康唑乳膏联合10%聚维酮碘溶液,各每日2次外用。1个月后复查真菌镜检仍阳性,遂加用氟康唑片,3 mg·kg-1·d-1,每日服药1次,6周后复查真菌阴性,皮损恢复正常

耳念珠菌感染宿主的皮肤免疫学初步研究————作者:陈宇楠;郭克克;常满霞;张石群;

摘要:目的 探究耳念珠菌和白念珠菌在小鼠表皮定植情况和造成感染时引起的免疫反应差异。方法 对小鼠背部进行表皮感染(耳念珠菌或白念珠菌)后取材检测组织的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 CFU),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别从转录水平和细胞水平检测宿主对不同真菌的免疫反应。结果 耳念珠菌感染的小鼠组织中CFU数量相比于白念珠菌更高,IL-17的mRNA表达量比白念...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作者:范娟;邬思远;唐玉祺;陆昊维;

摘要: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招募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皮肤科门诊甲真菌病患者,接受CO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前、治疗结束及治疗后3个月均进行真菌学检查,并通过病甲受累面积的临床评估,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CO2点阵激光治疗甲真菌病治疗前、治疗结束及治疗后3个月的病甲受累面积分别为...

孢子丝菌病1例————作者:陈梦颖;王锐;岳娅;石娜;许洋洋;谷卉;

摘要:报道1例皮肤镜下表现为黑红点征的孢子丝菌病。患者,男,41岁,因“右手背斑块、鳞屑3年”就诊。皮肤镜检查见黑红点征,病理示感染性肉芽肿,结合真菌培养诊断为孢子丝菌病。给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 1次/日,治疗2周后复诊有所好转

除湿皮癣膏组分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探————作者:邓光远;肖英伦;张伟铮;陈信生;

摘要:目的 初探除湿皮癣膏的组分提取物对常见皮肤病原体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探讨除湿皮癣膏的组分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阿萨希毛孢子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白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并探究提取物浓度、药物作用时间对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同时进行最低抑菌浓度及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除湿皮癣膏的组分提取物表现出不错的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的强弱与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

甲真菌病的皮肤镜表现及模式分析————作者:姜伟伟;张华;夏颖;扈东营;朱信霖;赵瑾;廖万清;潘炜华;

摘要: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皮肤镜表现及模式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8月就诊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病甲的皮肤镜图像,总结指甲和趾甲部位不同临床分型甲真菌病的皮肤镜表现和模式。用SPSS 26.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 206例甲真菌病,累及指甲的病甲187个、累及趾甲的病甲478个,最常见的甲真菌病分型为远端侧位甲下型。指甲真菌病中的大理...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