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资源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地质与资源

《地质与资源》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1-1458/P
国际标准刊号:1671-1947
主办单位: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主管单位:国土资源部
上一本期杂志:《地理空间信息》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工业微生物》工业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地质与资源》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创刊于1992年,其前身是《贵金属地质》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配合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战略部署,从2001年起更名为《地质与资源》。本刊奖继续坚持为读者服务,为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跟踪地质学世界前沿问题,全面反映地质调查工作的最新成果,同时充分报道国内外地质与资源研究领域的现状、水平、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从事地质科研、生产、教学及管理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水文环境工程地质、综述、研究动态、问题讨论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内蒙古平庄地区孙家湾组岩性及孢粉组合特征 刘淼,陈井胜,张志斌,邢德和,杨佳林,李斌,LIU Miao,CHEN Jing-sheng,ZHANG Zhi-bin,XING De-he,YANG Jia-lin,LI-Bin

  辽宁省建昌县肖台子地区九佛堂组植物化石新发现 潘玉啟,高福亮,张国仁,王烜,吴子杰,PAN Yu-qi,GAO Fu-liang,ZHANG Guo-ren,WANG Xuan,WU Zi-jie

  吉林永吉大黑山钼矿寄主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陈井胜,葛文春,陈会军,邢德和,刘淼,李崴崴,CHEN Jing-sheng,GE Wen-chun,CHEN Hui-jun,XING De-he,LIU Miao,LI Wei-wei

  乌兰浩特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陶传忠,李伫民,王大千,沈鑫,张渝金,李斌,TAO Chuan-zhong,LI Zhu-min,WANG Da-qian,SHEN Xin,ZHANG Yu-jin,LI Bin

  辽宁省鸡冠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预测 李崴崴,高忠晖,裴士俊,LI Wei-wei,GAO Zhong-hui,PEI Shi-jun

  宁芜盆地热液脉型金铜矿床地质特征——以江苏铜井金铜矿床为例 高丽坤,邹芝红,李书春,蔡卫东,孙喜华,钱凌宇,张龙生,GAO Li-kun,ZOU Zhi-hong,LI Shu-chun,CAI Wei-dong,SUN Xi-hua,QIAN Ling-yu,ZHANG Long-sheng

  豫西马超营断裂带中段石窑沟钼矿地质特征 赵瑞峰,徐涛,ZHAO Rui-feng,XU Tao

  河南省栾川县老定沟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王智辉,赵少攀,WANG Zhi-hui,ZHAO Shao-pan

  高密度电法在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的找水效果 冼诗盛,XIAN Shi-sheng

  解析法在青海尕林格Ⅳ矿群三分量曲线中的应用 吴小波,陆辉,WU Xiao-bo,LU Hui

  压力对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的影响初步探讨 卓鱼周,赵红格,李蒙,高少华,ZHUO Yu-zhou,ZHAO Hong-ge,LI Meng,GAO Shao-hua

  职称评定论文范文: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地质样品的应用

  【摘 要】大自然神奇莫测,特别是微观元素,上个世纪很多科学家就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研究,但方法比较落后,技术跟不上,对微观世界的了解有些片面和客观,本文通过介绍目前较为先进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介绍了它的特点和原理以及跟其他方法的比较。让我们对世界上的微观元素特别是地质样品有了更加准确认识和了解。我们也探索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前景的优越性。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法,地质样品,应用

  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一种现代的分析仪器,其已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地学研究中,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分析速度快并且分析结果精密准确、多元素可以同时测定等优点,这些都符合地质勘测研究的要求,而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地质样品的勘测和检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现代检测方法。

  地质与资源最新期刊目录

辽东刘家河地区古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作者:吴文彬;张德军;张楠;李崴崴;王玉平;王晓亮;李海洋;

摘要:大量出露于辽东地区的花岗质岩体是探讨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辽东刘家河地区古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确定其成因,并进一步探讨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构造属性.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锆石U-Pb LA-ICP-MS测试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 180.7±9.0 Ma,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

渤海海域辽东走滑断层转换带东营组高丰度油藏形成条件——以旅大A油田为例————作者:张明升;杨海风;王冰洁;戴建芳;徐坤明;

摘要:辽东走滑断层转换带东营组油田具有储量规模大、丰度高的特点,但该类油藏形成条件尚不明确.利用钻井、三维地震、测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辽东湾拗陷辽东走滑带旅大A油田的油藏特征及油气综合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田含油层系是古近系东营组,具有含油层段集中、储量丰度高的特点,是一个整装优质古近系油田.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适中、类型好,为高丰度油田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辽中1号走滑断层转...

《地质与资源》征稿简则

摘要:<正>《地质与资源》是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地球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依托主办单位地质调查研究核心业务、服务领域及科学技术平台,跟踪地球系统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关注国内外地质与资源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发展趋势,报道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与成果应用,为科学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质与...

内蒙古鄂伦春旗东部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作者:李秋燕;贺鹏飞;魏明辉;刘国栋;张一鹤;韩晓萌;

摘要:基于鄂伦春旗东部地区3 000 km2 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数据,参照DZ/T 0295《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和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对研究区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和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以一等(丰富)和二等(较丰富)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5.1%和24.4%,尚无养分四等(...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保存及外围找矿方向————作者:刘宝山;寇林林;程招勋;张春鹏;李成禄;杨晓平;杨宏智;韩仁萍;

摘要:早奥陶世多宝山斑岩铜矿床是古生代多宝山岛弧带上保存最完好的矿床之一,覆盖于矿床之上的奥陶系、志留系巨厚的沉积地层是使其免受剥蚀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区域铜金矿床(点)产出的地质背景分析,发现构成多宝山岛弧带弧-盆体系的奥陶系及志留系地层发育较齐全,在此基础上叠加铜异常浓集中心的部位,是寻找多宝山式斑岩铜矿的有利靶区,而靶区深部隐伏的埃达克质侵入岩体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

河南省嵩县九仗沟金矿综合找矿模型————作者:谢彦军;曹杰;李水平;张爱玲;冯攀;宋永利;

摘要:以河南省嵩县九仗沟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源找矿信息为基础,全面系统地总结该矿床综合找矿流程和勘查模型.通过区域重磁测量异常筛选找矿远景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异常选定找矿靶区;靶区1∶10 000专项地质填图,发现与金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带,进一步确定找矿靶区;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确定断裂含矿性,缩小找矿靶区;原生晕剖面微量元素峰值部位确定F1构造矿化蚀变带...

辽东二台子地区物化探异常及硼矿找矿意义————作者:蒋丽丽;付海涛;陈军典;付海华;李金龙;李祎昕;郭率;韩雪;吴曼;

摘要:辽东-吉南是我国重要的硼矿矿产资源产地,区内大型、超大型硼矿床众多.二台子硼矿位于辽东-吉南成矿带的中部,矿床规模为中型,勘探、开发较早并已闭坑.为了分析二台子硼矿外围硼矿资源潜力,对区域物化探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化探异常和重磁异常在研究区的中间都出现了错位现象,由此推断F1断裂的存在.根据地质资料,F1断裂的北东侧是由一个向斜和一个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褶皱轴走向北东.二台子硼矿位于背斜...

中东地区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原始地质储量评估方法研究————作者:刘延莉;

摘要:中东近扎格罗斯褶皱带地区构造和储层复杂,对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类型、规模和含油性的准确判断难度大,从而影响该区油气藏地质储量的准确评估,制约了资源评价的可靠性.本文以S油田为例展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多信息相融合的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及地质储量评估方法:基于岩心分析、测井解释、地球物理分析等,定量评价双介质储层储集空间.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的试井数据,优选出适合本地区碳酸盐储层综合评价的关键指标,...

三江平原表层土壤碳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作者:肖红叶;房娜娜;王溪;刘凯;戴慧敏;杨泽;刘国栋;

摘要:三江平原作为东北黑土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土壤碳库之一,其耕层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一直是土壤学及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1∶25万土地质量调查数据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土壤碳密度计算公式等,借助ArcGIS、SPSS等软件处理数据并绘制相关图表,研究三江平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0~0.2 m)土壤有机质整体丰富,全...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对换热区域地温场影响分析————作者:张华;郝术仁;刘丽虹;董吴军;程彤;胡慧娟;

摘要: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对换热区域地温场的影响,以南昌市某建筑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为例,对该示范工程4年间换热区域内外地温场变化特征和冷热堆积进行分析.该工程设置了7个温度监测孔,分别在地埋管孔群中央以及周边由近及远不同距离对该系统运行4年间地埋管换热区域地温场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本地源热泵工程持续运行4年间,地埋管换热区域内外地温均随热泵运行呈现周期性变化;地温在...

TAS-PF:基于大数据概率场的TAS扩展图解————作者:于秋野;李绍竑;王智岩;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学数据规模持续增长.以TAS为代表的传统图解面临困境:一方面,有限图幅内投点过多导致可读性降低,无法呈现有效、直观的可视化效果;另一方面,原始数据陈旧的传统图解若引入新数据可能导致分类边界发生扰动,从而降低判别分类结果的稳定性,并难以兼容已有文献投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继承前期研究为TAS图解所做的扩展,为经典图解中的各岩性标签构建基于空间位置的类别分区.根据待分类数据投图...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力分析——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作者:江山;邓颖;石绍山;姚远;魏明辉;刘凯;房娜娜;周丽;

摘要: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学信息图谱、弦图可视化和PLUS模型等方法,分析鞍山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并预测了鞍山市2040年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鞍山市耕地面积呈持续减少趋势,近20年共减少了496.10 km2,主要转出至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林地呈持续增加...

大庆油田B90井区S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作者:赵文同;范广娟;宋鑫;刘培雨;王井向;董婷;赵延南;刘文庆;

摘要:大庆油田B90井区S油层组具有较大的油气储量,前人对其沉积微相研究不够精细,制约了进一步勘探开发.为了提高挖潜效率,采用封闭骨架剖面控制对比的方法开展地层精细划分,构建了由5条横剖面和5条纵剖面组成的横跨全区的封闭骨架剖面,建立S油层组高频等时地层格架.基于岩心、测井等资料对5个沉积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窄小孤立型水下分流河道...

辽东南河洼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作者:梁维天;李帝铨;刘超;滕寿仁;王东波;王鹏;冯家新;

摘要:河洼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金成矿带中,地表有多条金矿化蚀变带,具有金矿床发育前提.由于没有有效的深部勘查手段,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勘查研究工作,但对该地区地质认识有限.本文在前人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域电磁法及深部钻探成果,梳理永宁盆地地层地质特征,对不同深度成矿物质进行综合分析,对河洼地区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形成新的认识,认为深度1 000 m左右的永宁组地层与下伏片麻岩接触界面及界面附近...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致密储层薄片图像颗粒、孔隙智能表征方法研究————作者:王金焕;许承武;乔宏亮;唐露;刘天勇;曲端刚;徐坚;孟英杰;李乙鸿;

摘要:在致密砂岩储层薄片图像分析中,针对传统方法的准确率不足和任务繁重等问题,采用结合了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的TransUnet及Unet神经网络,用于颗粒、孔隙特征的高效表征. Unet、TransUnet在颗粒特征表征方面表现优异,实验数据显示Unet的交并比达到79.6%,召回率为87.3%,精确率为89.7%,TransUnet的交并比达到71.3%,召回率为86.1%,精确率为...

基于ArcGIS的廊坊地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及洪水淹没分析————作者:武杰;安洪岩;李翾;朱梅涛;龚伦;牛学瑶;宋东阳;王兴;顾亚强;李学光;

摘要:基于ArcGIS平台,提取高精度DEM数据,选取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因子,运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原理方法、AHP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模块重点分析了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复合因子.在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对廊坊市广阳、永清、文安、大城等区县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认为,廊坊地区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呈现出南部洪涝风险大于北部洪涝风险.而...

基于优化随机森林模型的藏东南地区滑坡主控因子分析及易发性评价————作者:卫璐宁;郭永刚;周兴波;

摘要:以藏东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随机森林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现场调查、遥感数据分析和文献综述,系统筛选了滑坡与非滑坡样本,并优化了模型的滑坡-非滑坡样本筛选方法、影响因子的选取、联结方法的应用以及超参数的优化.采用非支配排序算法(NSGA-Ⅱ)优化随机森林模型(多目标优化)与RF-GA模型(单目标优化)进行对比分析,最优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F1四项指标...

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33种农药残留————作者:马健生;张泽宇;李丽君;赵雪娟;

摘要:利用优化的QuEChERS法提取冷冻干燥后土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包括24种有机氯类、8种有机磷类农药以及阿特拉津.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建立了同时测定土壤中33种农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33种农药残留浓度在5.0~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0.09×10-9~0.52×10-9,方法定量限0.30×10-9<...

基于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构建吉南地区成矿作用演化轨迹图————作者:闫冬;王岩;李斌;赵华伟;臧兴运;陶传忠;王浩;

摘要:运用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在吉林南部地区划分矿床成矿系列,构建成矿作用演化轨迹图,总结吉南地区不同构造演化时期成矿构造环境及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吉南地区可建立从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3个矿床成矿系列类型、12个矿床成矿系列、1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27个矿床式.以构造演化阶段为横坐标,构造演化旋回为纵坐标,构建成矿作用演化轨迹图,每一...

吉林大车背沟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作者:张龙;王珑凯;任传涛;王存柱;陈桂虎;任龙;毛永新;由成成;

摘要:吉林大车背沟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南缘,地球化学景观属于长白山森林沼泽景观区.该区及周边已发现桦甸市二道甸子金矿、幸福锑矿和蛟河市漂河川铜镍矿等矿产地76处,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7种元素含量数据为基础,查明了各种元素的相关性、富集贫化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和主要元素的找矿潜力.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1∶20万水系沉积物数据,认为Au、Cu、Ni、Sb是区内主要成矿元素,且元素异常...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