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595/P
国际标准刊号:1001-1552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震灾防御技术》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是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地学学术刊物(季刊,公开发行),以刊载国内外学者在大地构造及成矿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推动地球科学研究,活跃学术思想,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目的。刊登内容涉及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成矿学、地球动力学、大陆边缘地质和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和领域。 本刊重点登载原创性和开拓性的学术论文,以及少量具有学科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评述,但不接受一般性综述文章。 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兼容并包不同学术观点和派别的论文,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特色。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刊登内容涉及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成矿学、地球动力学、大陆边缘地质和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和领域。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南海共轭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转换带构造特征 高金尉,吴时国,彭学超,董冬冬,范建柯,贾连凯,周金扬,GAO Jinwei,WU Shiguo,PENG Xuechao,DONG Dongdong,FAN Jianke,JIA Liankai,ZHOU Jinyang

  太行山东麓断裂带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及转换机制 安慧婷,许立青,李三忠,余珊,刘鑫,索艳慧,曹现志,赵淑娟,王鹏程,郭玲莉,戴黎明,AN Huiting,XU Liqing,LI Sanzhong,YU Shan,LIU Xin,SUO Yanhui,CAO Xianzhi,ZHAO Shujuan,WANG Pengcheng,GUO Lingli,DAI Liming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主要断裂带变形岩石显微组构分析及意义 李金玺,李智武,刘树根,邓宾,孙东,汤聪,武文慧,LI Jinxi,LI Zhiwu,LIU Shugen,DENG Bin,SUN Dong,TANG Cong,WU Wenhui

  珠江口盆地文昌凹陷应力场演化及其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李俊良,雷宝华,郑求根,段亮,闫义,LI Junliang,LEI Baohua,ZHENG Qiugen,DUAN Liang,YAN Yi

  褶皱岩层高角度斜交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 董有浦,坚润堂,肖安成,李旭英,DONG Youpu,JIAN Runtang,XIAO Ancheng,LI Xuying

  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火山构造系统及其控矿作用 张栋,范俊杰,刘鹏,潘爱军,王治华,张峰,赵军,雷文大,ZHANG Dong,FAN Junjie,LIU Peng,PAN Aijun,WANG Zhihua,ZHANG Feng,ZHAO Jun,LEI Wenda

  西天山成矿带热液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对比 杨鑫朋,余心起,王宗秀,肖伟峰,周翔,YANG Xinpeng,YU Xinqi,WANG Zongxiu,XIAO Weifeng,ZHOU Xiang

  浙西北漓渚地区与岩浆岩有关铁多金属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及找矿前景 张建芳,陈美君,解怀生,龚瑞君,祝必贤,汪隆武,许兴苗,ZHANG Jianfang,CHEN Meijun,XIE Huaisheng,GONG Ruijun,ZHU Bixian,WANG Longwu,XU Xingmiao

  科技核心期刊征稿: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优化

  摘 要:石油井下作业是石油开发和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修井作业是在采油过程中出现事故之后为恢复石油的开采而采取的补救措施。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石油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修井技术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石油井下作业,修井作业,管理方法,技术游湖

  一、井下修井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石油井下修井作业中存在操作技术不高、时间随意性大等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最新期刊目录

滇中地区高品位钴矿点的矿物组成及钴的赋存状态研究————作者:程涌;王海鹏;周家喜;周晔;罗开;钏茂山;杨智谋;蹇龙;

摘要:钴(Co)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金属资源,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然而,由于钴矿床形成条件复杂且其在地壳中的丰度极低,独立钴矿床的发现较为罕见。位于华南扬子板块西南缘的康滇地区,是全球著名的元古宙铁-铜-钴多金属成矿省,但独立钴矿化的报道十分有限。近期,笔者在滇中武定观天厂新发现一处高品位钴矿点(Co品位为0.03%~0.92%, Co资源潜力接近1×10~4 t)。...

云南马厂箐富碱斑岩中黑云母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者:刘志荣;王蝶;薛传东;

摘要:黑云母是中酸性岩浆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其地球化学特征对揭示岩浆岩的形成环境、成因机制及成矿潜力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研究以云南三江成矿带马厂箐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对与成矿具有时空关联的富碱斑岩体中的黑云母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厂箐花岗斑岩和正长斑岩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属于高硅、贫铁的富镁黑云母,且偏向金云母端员,指示其为壳...

新疆南天山洋大陆弧岩浆作用:乌瓦门早泥盆世火山岩地球化学及Lu-Hf同位素特征————作者:田昊;刘希军;刘潇;刘鹏德;宋宇嘉;肖尧;张治国;

摘要:中天山地块位于天山造山带中部,广泛发育泥盆纪火山岩,记录了南天山洋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次研究对新疆中天山乌瓦门泥盆纪火山岩中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研究,以约束新疆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玄武岩的206Pb/238U年龄为398±3 Ma,为早泥盆世。火山岩Si O...

缅甸甘宝锡钨矿床石榴子石和黑钨矿LA-SF-ICP-MS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作者:朱德勇;谢志鹏;李文昌;陈爱兵;张如成;

摘要:缅甸甘宝(Kanbauk)锡钨矿床是东南亚锡矿带南部一座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大型锡钨矿床,其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研究对理解东南亚锡矿带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该矿床的成矿类型以矽卡岩型锡矿为主,伴有少量热液脉型钨矿。本文通过对矽卡岩中石榴石和热液脉中黑钨矿进行LA-SF-ICP-MSU-Pb定年测试,获得的石榴子石和黑钨矿年龄分别为65.4±3.7 Ma(MSWD=4.7, n=42)和62.9...

四川红泥坡铜矿床黄铁矿中钴的富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者:殷桂圆;周家喜;吴夏涛;尹虹霖;左维钟;陈涛;

摘要:四川红泥坡铜矿床是近年来在康滇铜铁钴成矿带发现的一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伴生钴元素。除少量独立钴矿物(如辉砷钴矿)外,钴主要富集于黄铁矿中,但其在黄铁矿中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基于矿物学观测,将红泥坡铜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Ⅰ).磁铁矿阶段:浸染状磁铁矿与钛铁矿广泛发育,金属硫化物沿层状岩石的片理呈平行分布。(Ⅱ).磁铁矿-硫化物阶段:磁铁矿-硫化物多以细脉状胶结围岩角砾,...

南海西北部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沉积充填响应:以琼东南盆地西部–中建南盆地北部区域为例————作者:李佳伟;王利杰;姚永坚;路允乾;

摘要:南海西北部陆缘盆地的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特征对理解新生代以来南海的伸展张裂过程及红河断裂、南海西缘走滑断裂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琼东南盆地西部、中建南盆地北部以及两盆地结合区域为例,通过井震对比和构造–地层解释,统一了两盆地的地层系统,并对比分析了新生代主要构造演化阶段的断裂活动与沉积充填特征。结果表明:(1)古近纪–早中新世,多数凹陷沉积中心的延伸方向与NE-NEE走向的伸展断裂一致。始新世–...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中锂绿泥石的发现及其指示意义————作者:徐浩;高剑峰;张世涛;吕翼辉;

摘要:华南陆块江南造山带中段分布有大量(变)沉积岩容矿型锑(金钨)矿床。前人针对该区域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诸多进展,但关于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仍存在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江南造山带锑多金属矿床成因及其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理解。沃溪金锑钨矿床是华南锑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其成矿时代已被确定为燕山期。然而,对该矿床热液/蚀变矿物的研究相对薄弱,导致对其成矿流...

义敦弧晚三叠世MORB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者:黄盛;王艳军;李凯旋;陈加杰;莫雷;王乾鑫;冷成彪;

摘要:义敦弧作为三江特提斯构造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揭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方面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其中,关于义敦弧三叠纪晚期构造演化过程中是否存在板片断离这一关键地质事件,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本文对义敦南部~216 Ma下小柳玄武岩和北部卡尼期(237~227 Ma)措交玛玄武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义敦弧三叠纪晚期的构造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下小柳玄...

黄金口背斜中–新生代多期叠加改造变形特征研究————作者:解松林;杨向阳;冯燕博;熊璨;王翠芳;赵文博;王言;喻林;

摘要:黄金口背斜位于华南板块北缘,作为川东弧形构造带与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共同构成的收敛双弧形构造带的构造交汇边界,发育了典型的多期变形叠加构造样式。该挤压构造变形样式蕴含着华南板块在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与青藏高原东向隆升相向夹持作用下的构造演化信息,是揭示华南板块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形特征的关键窗口。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通过对黄金口背斜进行详细的构造解析,认为黄金口背斜自中–新生...

海底古地震定量研究:以新西兰Wairau Fault为例————作者:孙文;周民婷;代向明;李志刚;

摘要:古地震事件的识别及其复发周期的准确厘定是古地震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然而,由于海水覆盖等原因,发生在海底的地震无法通过探槽等传统方法直接识别,而只能依赖浊积岩和海啸沉积等间接手段进行推断,这使得海底古地震事件的识别存在多解性,并对复发周期的估算带来不确定性。本研究以新西兰库克海峡Wairau Fault活动断层为例,基于海底高精度地震剖面,结合地震–沉积演化过程、生长指数以及沉积层坡度变化等,尝试识别...

东天山铜沟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者:张雪冰;何固蓁;陈华勇;肖兵;冯雨周;刘莹廷;

摘要:铜沟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东天山北缘博格达造山带内,铜多金属矿化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脉状产出,矿体围岩发育绿泥石、绿帘石、石英、方解石等蚀变矿物。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绿泥石是铜沟矿床发育最广泛的蚀变矿物,且主要发育四种结构类型:即辉绿岩中发育的它形粒状结构绿泥石(Chla)、矿体附近围岩中发育的片状(Chlb)/半自形粒状结构(Chlc)绿泥石以及矿化远端围岩中发育的细粒结...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侏罗沟走滑断裂带分层、分段变形特征及形成演化过程————作者:付永红;能源;邢向杰;邓勇;钟厚财;朱哲;

摘要:大侏罗沟走滑断裂带作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典型的走滑断裂带之一,在油气纵向立体成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该断裂带的结构特征及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仍显不足。本研究基于地质露头、三维地震及钻测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通过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解析,并辅以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揭示了断裂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大侏罗沟走滑断裂带具有显著的纵向分层和平面分段变形特征。根据构造剪切方式和变形...

渤海东部地区新近纪断层发育机理与油气封闭性————作者:任健;张如才;姚永强;郭颖;裴小刚;高曦龙;

摘要:渤海新近纪断裂数量众多、走向多变,构造样式极为复杂。长期以来,由于对断裂发育机理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浅层油气勘探的进展,而断裂封闭性较弱导致的油气散失是浅层油气勘探失利的主要原因。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及大量油气成藏实例的统计分析,对渤海东部地区的断裂发育特征、断层活动规律以及构造应力控制下的断层封闭性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渤海东部地区新近纪受近南北向伸展应力体制控制,先存断裂发生斜向拉伸作用,形成...

天然裂缝穿层性量化评价方法及其地质影响因素————作者:鞠玮;李超;宁卫科;谭习群;刘俊刚;王元庆;赵习龙;梁孝柏;

摘要:天然裂缝作为多类型油气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对油气富集成藏、分布规律、单井产能及压裂改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穿层性是天然裂缝量化表征的关键参数,直接决定了其油气垂向沟通能力,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天然裂缝穿层性定量评价方法。为此,本研究综合考虑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穿层层数及穿层厚度,定义了天然裂缝穿层性评价因子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首次提出了一套量化评价天然裂缝穿层性的方法体系。在此基础...

滇西腾冲明光W-Cu多金属矿床成因:来自年代学及白钨矿地球化学的证据————作者:宋文博;赵晓瑜;邓明国;李文昌;贾祯;李正荣;黎万波;

摘要:明光W-Cu多金属矿床是滇西腾冲地块内新发现的远端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位于腾冲地块东部早白垩世Fe-CuPb-Zn成矿带与西部晚白垩世–始新世W-Sn成矿带的结合部位,但在矿区周缘及已知矿体深部尚未发现隐伏岩体。因此,该矿床究竟与东部成矿带相关,还是与西部成矿带有关,亦或是二者的叠加复合,其成因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将明光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

甘肃北山南带前红泉金矿床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证据————作者:李省晔;杨镇熙;张晶;赵吉昌;陈世明;胡小春;刘钊;张立涛;王振;

摘要:甘肃北山南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矿床富集区,前红泉金矿床是该区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该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区的敦煌陆块基底杂岩隆起带,其形成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过程中产生的韧–脆性变形带密切相关。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石英阶段。为深入探讨前红泉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关键问题,本研究开展了详细的岩相...

短波红外(SWIR)光谱仪器间系统误差评价及其在矿物勘查中的应用————作者:赵骏峰;朱亚博;王雪娜;陈华勇;肖兵;杨征坤;杜亮;

摘要:短波红外(SWIR)光谱技术是蚀变矿物鉴别与光谱参数分析的关键手段。然而,不同仪器间潜在的系统误差严重制约了国内外光谱数据的横向对比与融合。本研究采用国产常用的CSD350A光谱仪与国际通用的ASD TerraSpec 4光谱仪,对西藏甲玛、河南夜长坪和福建悦洋三个矿床的1628个样品进行了系统测试,从矿物识别情况、光谱特征参数及空间分布趋势三个维度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仪器对矿物大类的...

基于多元数据约束滇西及邻区活动断层三维精细构造模型————作者:吴练文;李志刚;孙闯;何骁慧;代向明;吴显灿;曾凡长;施显赵;林杰;龙伟旺;孙文;

摘要:活动断层的三维空间几何结构对强震破裂行为具有控制作用。精确构建活动断层的三维精细构造模型是研究地震动力学机制和评估地震危险性的关键科学问题。滇西地区地处喜马拉雅构造结东缘,发育多条大型活动走滑断裂,构造活动强烈且强震频发,其复杂的断层网络体系为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带来了挑战。本研究通过整合地表迹线、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地震学等多元数据,采用改进的三维断裂建模工作流程与迭代优化策略,在断裂V1和V2模型...

胶东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体三维模型及空间展布特征————作者:李宏达;吴志春;王健策;王永锋;李建峰;马粉玲;李华亮;李斌;祝一丹;袁凌峰;

摘要:胶东半岛作为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区,近年来随着勘查深度的持续增加以及对矿床三维地质特征与断裂控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已成功探明多个超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本研究基于Maptek Vulcan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综合运用多源数据融合与地质体轮廓线重构技术,构建了李家庄–东风–水旺庄矿区内地层、岩体、断裂、矿体及矿化域等五种实体模型。通过整合地质调查数据并进行实体模型拟合分析,深入探讨了金矿化强度与蚀变带厚度、断...

东天山帕尔塔格西铜矿床成矿斑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作者:朱宝彰;柳献军;王核;邢春辉;王振宏;高昊;白洪阳;黄亮;王堃宇;

摘要:东天山地区的帕尔塔格西铜矿床位于小热泉子石炭纪岛弧带上。本次研究对帕尔塔格西铜矿床的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形成年龄为338.5±1.6 Ma(MSWD=0.92, n=47),属晚石炭世。帕尔塔格西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SiO2(69.16%~72.88%)、Al2O3(13.84%~14...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