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地质学刊》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主要刊登江苏地区地学以及边缘相关学科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江苏地学界在省外、国外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报导省外、国外学者对江苏地矿业的研究成果及新理论、新方法。本刊以全国广大地学及相关学科的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是江苏省优秀期刊、一级期刊、首届江苏期刊方阵入选期刊、江苏省双效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上网期刊,并长期被《中国地质文摘》等收编。
【栏目设置】
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1. 从下草湾化石群看洪泽湖地区中新世时期的生物多样性 蒋功成,李才生,滕寿玉,JIANG Gong-cheng,LI Cai-sheng,TENG Shou-yu
2. 苏北断陷湖盆坡折带类型与戴南组隐蔽圈闭分布 张喜林,ZHANG Xi-lin
3. 扇三角洲砂体几何形态沉积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陈戈,斯春松,张惠良,闫晓芳,刘永福,CHENG Ge,SI Chun-song,ZHANG Hui-liang,YAN Xiao-fang,LIU Yong-fu
4. 基于ETM数据的庞西垌地区断裂信息提取 何凤萍,王正海,耿欣,方臣,李瑞峰,HE Feng-ping,WANG Zheng-hai,GENG Xin,FANG Chen,LI Rui-feng
5. 导线投影法实测地层剖面的误差分析及校正方法 范朝焰,王正海,蒋丽怡,邱东升,FAN Chao-yan,WANG Zheng-hai,JIANG Li-yi,QIU Dong-sheng
6. 砂砾岩油藏已开发区测井二次解释方法及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五3中区三叠系克下组油藏为例 徐春华,范小秦,邓强,XU Chun-hua,FAN Xiao-qin,DENG Qiang
7. 无锡光明村地裂缝研究 武健强,周钢军,吴曙亮,李伟,闵望,WU Jian-qiang,ZHOU Gang-jun,WU Shu-liang,LI Wei,MING Wang
8. 基性岩脉与金成矿的关系 张良,胡菲菲,ZHANG Liang,HU Fei-fei
9. 岩浆矽卡岩铜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探讨——以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锌矿床Ⅴ号矿体为例 张炜,刘宏伟,ZHANG Wei,LIU Hong-wei
职称论文发表:矿山测量中新测绘技术及其特点研究
【摘 要】随着矿山企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测量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新测绘技术对于提高测绘工作的精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加强对其特点与应用的研究,是当前矿山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实际的工作经验出发,就当前矿山测量中新测绘技术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矿山测量,测绘技术,特点,创新
科学的矿山测量能够推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为矿山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矿山测绘技术与现代化的3S技术、数字技术等密不可分,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那么,在新时期背景下究竟如何推进新测绘技术的应用,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详尽的阐述。
地质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高光谱遥感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综述————作者:王桂安;殷宗耀;史郅非;韦广毅;余先川;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遥感技术凭借其快速、高质量、大范围监测的优势,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关键技术,探讨了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到地面实测光谱的转换问题,阐述了光谱模型转移的分类方法及面临的技术瓶颈,以及深度学习在解决空间尺度和光谱不匹配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到地面实测光谱的模型转移...
西湖凹陷花港组下段河控三角洲与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沉积差异性及平面展布规律————作者:王欣;郭刚;李林致;李峰;祁鹏;崔敏;
摘要: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发育巨厚花港组地层,根据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系的不同可将花港组分为上下两段:花上段发育河控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花下段沉积体系类型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讨论。将重点研究西湖凹陷花下段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及平面展布规律,通过对10口重点井的岩芯进行精细描述,并结合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花下段沉积时期西湖凹陷发生了自南向北的海侵,并发育河控三角洲、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及潮...
西藏墨脱西莫曲流域典型冰湖溃决危险性研究————作者:常亚奇;冯三飞;姜亮;李安淇;牟畇屹;
摘要:西藏墨脱西莫曲流域发育140处冰湖,冰湖溃决灾害逐年上升,对人类安全及工程建设构成显著威胁,其中冰湖发生溃决概率77处极低、60处低、2处较高(GL-35、GL-112)、1处高(GL-88)。由于冰湖GL-88已发生过溃决,通过对GL-88冰湖溃决灾害进行现场调查、访问和历史影像等手段,结合泥沙输移模型与水动力模型的耦合模型,模拟反演GL-88冰湖溃决洪水动力演化特征,进而对GL-112冰湖进行...
安徽六安响洪甸与晓天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特征对比————作者:杨彪;周乾;史春旺;赵永利;付昆丰;方翔宇;
摘要:响洪甸火山盆地和晓天火山盆地均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是我国金寨铀成矿远景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系统的地质勘查、相应的地质测量与测试等工作,对响洪甸与晓天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地球物理与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总结了铀矿化富集规律,发现两者铀成矿均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但铀矿化产出部位、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及放射性背景值等方面却存在显著差异:响洪甸火山盆地铀矿化主要产于盆地...
莫桑比克Morrua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成矿模式————作者:张连湘;丁亮;潘世语;胡波;彭蜀涛;
摘要:通过对莫桑比克Morrua矿床及成矿带上部分典型矿床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归纳总结了Morrua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形成于泛非造山运动,受岩浆岩、构造及地层控制,矿体赋存于“LCT”(锂-铯-钽)族花岗伟晶岩中,围岩为角闪片岩,属于高温热液花岗伟晶岩型钽、锂、铯等稀有金属矿床;系统总结了Morrua矿床九大找矿标志,区域上利戈尼亚钽铌稀有金属成矿带上泛非期花岗侵入体...
槽波及滑行波CT成像技术在某煤矿回采工作面的应用————作者:张冉;李渊杰;郭英帅;
摘要:为给某煤矿2204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依据,讨论了该工作面中井下煤层中的断层、陷落柱及煤厚变化趋势。基于区域地质、采矿资料,采用槽波及滑行波勘探技术,通过地质资料整理、数据采集以及建立观测系统、初至校正、滤波等数据处理流程,利用槽波、滑行波能量衰减CT图,综合探测工作面的地质构造情况以圈定其他异常区。最终在工作面内解释出1条发育于停采线区域,落差>1/2煤厚的正断层,并且划定2处煤层异常区(mc...
基于生态本底与网络分析的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综合识别及分区管控:以攀枝花为例————作者:杜箫宇;余虹莉;徐梦哲;苏金阳;叶梦;陈庭辉;
摘要: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划定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一环,通过落实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强化生态管控措施,能有效缓解区域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以攀枝花为例,基于InVEST模型分析生态本底特征,利用MSPA-Conefor-MCR等模型构建生态网络,结合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综合划定生态修复关键区域,从乡镇域角度落实生态分区,为乡镇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2002—2022年,攀...
贵州播州高岭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作者:王松;李磊;袁清松;徐安映;
摘要:通过资料收集、地形测量、地质填图、钻探工程、淘洗筛选、采样测试等工作手段,核实贵州播州高岭土矿床内高岭土矿保有和采空消耗资源储量,基本查明划定区域中Ⅰ、Ⅱ号高岭土矿体内共生的硅石矿资源量,评价硅石矿资源的综合开发价值。在原有矿权的基础上累计查明高岭土矿资源量31.15万t,保有资源量25.44万t,推断资源量20.38万t,矿体规模为小型,并评价其硅石矿资源的综合开发价值。矿山高岭土矿服务年限为7...
灰色关联法分析地质因子对河北平原区粮食产量的影响————作者:武怡;郭海全;李随民;李樋;冯钊;曾智豪;乔森淼;耑颖瑞;赵浩涵;
摘要:为系统查明河北平原区粮食产量的地质影响因子及程度,在总结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气候、水文等因子与粮食作物产量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地质因子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河北平原区小麦产量与各因子之间的灰关联度。结果表明,地质因子与小麦产量的灰关联度的排序为:气候>水文地质子区>土壤类型>地层>地貌>水文地质区,结果表明,气候对河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更大,但各因子与小麦产量的灰关联度相差不大,也说明各地质因子...
甘肃景泰黄河石林地貌特征、演化及潜在地质灾害————作者:王兆夺;
摘要: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野外实地考察成果,探讨甘肃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貌特征及演化,并对景区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黄河石林地貌承载了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是陇中盆地环境演变的强有力证据。第四纪早期,东北前缘挤压形成的低洼盆地堆积了巨厚的河湖相砂-砾石层,随后受到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侵蚀基准面下降,伴随强烈的河流、雨水、风沙侵蚀作用,形成了类喀斯特地貌景观。在下切侵蚀长期...
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作者:袁龙;田亚铭;李文杰;王科佳;张慧;吴小林;
摘要:川东南地区志留系石牛栏组作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其沉积古环境特征、古构造背景解析及物源区的重建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基于岩石学、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探讨四川盆地志留系石牛栏组的古风化特征、古气候特征、物源属性及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古风化指数(CIA)垂向演化揭示,研究区沉积物源区经历弱—中等化学风化作用;石牛栏组底部CIA值持续降低,气候寒冷干燥,向上至顶部逐渐恢复较高值,反映气候逐...
基于土壤地球化学的贵州紫云富硒区耕地资源综合评价————作者:伍远学;周泽;陆玉欢;
摘要:以贵州紫云县境内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测试5 353件表层土壤样品,并基于土壤养分、环境质量和特色元素构建评价体系,通过多指标量化评价耕地土壤综合质量。结果显示:养分综合等级中较丰富和中等占比92.29%,其中,中等养分等级分布面积占全区耕地的55.41%;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中优先保护类(Ⅰ类)、安全利用类(Ⅱ类)、严格管控类(Ⅲ类)分别占31.19%、50.15%、18.66%;质量地球化学...
超高层建筑浅基础地基持力层中风化泥质砂岩承载力特征————作者:张学飞;徐步新;夏同法;王柱兵;
摘要:江苏镇江枣林路、五洲山路超高层(36F)建筑原设计采用嵌岩钻孔灌注桩桩阀基础,利用中风化泥质砂岩作嵌岩钻孔灌注桩的桩基持力层,工期长、投资大、危险系数高。结合岩土层力学性质,对比浅基础方案的经济性,采用先开挖基坑后施工基础的方法,利用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岩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结果表明,中风化泥质砂岩承载力特征值满足浅基础地基持力层的设计要求,将原深基坑中的深基础设计调整为浅基础施工,不仅提高了施工...
综合跨孔探测技术在地铁水域岩溶勘察中的应用————作者:武小强;刘彦华;徐睿知;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经常遇到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隧道施工穿越岩溶发育区时,常引发突水、塌陷、地面沉陷。由于地下岩溶分布隐蔽、城市环境复杂,岩溶勘察难度大,常用物探手段往往不能准确探测岩溶发育情况。以徐州地铁2号线某段为例,综合使用跨孔弹性波CT、超高密度电法进行地铁水域岩溶探查,结果表明:场区南侧岩溶发育较为强烈,北侧岩溶并不发育,与钻探资料基本一致;跨孔超高密度电法对上部土层中的不均匀土体反演视电...
基于耦合斜坡单元与灰色关联分析的滑坡危险性评价:以西藏墨脱为例————作者:黄永芳;郭永刚;徐建宇;李峰;荆旭君;
摘要:受地形地貌及河流水系的影响,西藏墨脱地区滑坡地质灾害频发。以墨脱为研究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影响因子权重,同时耦合斜坡单元进行危险性评价,研究高海拔地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结果表明:墨脱滑坡灾害集中分布于距水系1 000 m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为森林和鲜血水稻土、岩性为元古界的区域,连续降雨、霜冻、温度会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危险区分为极高、高、中、低危险区,其中极高危险区分布于古乡等,频率比为2.9...
山东淄博地区瓷石矿特征及沉积环境————作者:刘书锋;
摘要:山东淄博地区瓷石矿集中分布于彭阳一带,彭阳瓷石矿主要由1个矿体组成,呈不规则带状展布。在分析赋存条件、空间分布及矿石矿物特征的基础上,对陆相组河流相、湖泊相沉积与赋矿层位侏罗系淄博群坊子组的岩矿特征进行对比研究,重新厘定该地区瓷石矿层与岩相-古地理等沉积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床为陆相沉积矿床,矿体产于坊子组煤线以上、三台组底砾岩以下地层中,矿石由细粒砂状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组成,SiO 佳木斯地块兴东岩群大盘道岩组地质演化特征及成矿规律————作者:欧阳荣京;文立坤;翟艳超;岳洪举; 摘要:佳木斯地块兴东岩群大盘道岩组是佳木斯地块重要的成矿地质单位,研究其演化及成矿规律对地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质勘查、岩矿鉴定、化学分析、岩石年龄测定等手段及相关资料分析,重新厘定岩组层序,恢复原始沉积环境,建立成矿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大盘道岩组的原始沉积环境为由滨海沼泽—潮坪潟湖—浅海逐渐过渡的海进沉积序列,经历了漫长的沉降过程。经过沉积—变质—构造演化—岩浆侵入等地质作用,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 湖南衡阳川口矿田钨矿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作者:周住华;肖谆;张洪;黄善坤; 摘要:以往对川口矿田的研究主要针对单个矿床,认为川口钨矿不具有石英脉型钨矿的“五层楼”特征。在杨林坳矿区找矿预测及验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川口矿田各钨矿床的特征,对区内钨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口矿田钨矿成矿机制与“五层楼+地下室”基本一致,具有石英脉型钨矿的“五层楼+地下室”分带特征,但因后期剥蚀、构造运动等因素,导致川口矿田各钨矿床仅具有“五层楼”中的“某几层楼”分带特征;区内钨矿主... 混合震源融合处理技术在苏北水网城镇密集区的应用————作者:刘田田;蓝加达;纪明;孟美辰; 摘要:溱潼凹陷赵庄地区具有典型的苏北复杂水网城镇密集的地表,导致部分地区无法仅通过炸药震源激发获取资料,需采用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混合激发,但两种震源资料的子波、相位、能量等差异明显,需进行一致性处理。区内地质复杂、断层发育、火成岩侵入,导致目的层地震波组连续性差、信噪比低、成像效果差及资料解释多解。在充分分析两种震源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差异化的保幅噪音衰减、匹配滤波、三步法能量一致性处理和五维规则化等处理... 奥维互动地图在银珠凹地区铀矿普查中的应用————作者:谢忠泉;杨彪;赵永利; 摘要:近年来,“3S”技术在地质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奥维互动地图作为集合“3S”技术的新型地理信息软件,是地质工作的必要工具之一。以安徽无为银珠凹地区铀矿普查为例,介绍了奥维互动地图在路线设计、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填图、资料整理等工作中的应用。借助奥维互动地图强大的设计功能与地理信息展现技术,将地层岩性、岩浆岩、断裂构造、异常点带等各类地质信息叠加于遥感影像图上展示,指导野外地质工作,使调查路线更合理可...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