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2129/TE
国际标准刊号:1001-8719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查看石油学报(石油加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下一本期杂志:纺织科学研究纺织科技期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双月刊)1985年创刊,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原油的性质与组成、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工艺、炼油化工催化剂、燃料和石油化学品及助剂、化学工程、反应动力学、系统工程、环保、油品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及研究结果的综合述评;优先报道这些方面的最新成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刊载的各类基金资助的项目论文达50%以上。是一本有影响、有特色、有品位的具有较高水平和质量的学术期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栏目设置科研论文、研究报道、研究简报、会议论坛、资料介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工程索引、Compendex数据库(核心)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514;总被引频次:983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748;综合影响因子:0.509

  7、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杂志荣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优秀期刊一等奖

  阅读推荐: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为我国石油工业油气勘探更有成效的实践服务,把我国油气勘探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管理经验奉献给广大读者—适应国内外油气勘探发展的需要,还将抓住油气勘探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最新期刊目录

纤维素辅助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催化甲醇制芳烃性能————作者:杭德智;刘民;郭新闻;

摘要:为了解决甲醇制芳烃ZSM-5分子筛催化剂寿命短问题,采用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为模板剂,合成CMC-Na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通过XRD、SEM、物理吸附-脱附、NH3-TPD、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固定床进行其催化甲醇制芳烃(MTA)反应性能评价。研究表明,添加CMC-Na有助于减小ZSM-5分...

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工艺失活RBS-1催化剂解析及再生研究————作者:沈开蜜;谢丽;胡合新;张晓昕;

摘要: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RBS-1催化剂在高温反应时易失活,导致催化剂费用居高不下。为提高技术经济性,实现失活催化剂性能的高效恢复,系统研究RBS-1催化剂失活机理、再生手段及催化性能。采用N2物理吸附-脱附技术考察催化剂失活前后与再生前后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变化,并结合XRD、FT-IR和29Si MAS NMR表征技术探讨了RBS-1催化剂...

Ru1/CeO2单原子催化剂不同CeO2晶面对木质素衍生酚选择性加氢的影响————作者:颜曦明;林雨晴;梁骏洋;王宝宇;

摘要:在促进芳环饱和的同时保留C—O键,是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高效合成环已二醇单甲醚的关键。采用水热法制备3种不同形状的二氧化铈载体,通过过饱和浸渍将孤立Ru原子负载于载体表面形成单原子催化剂(Ru1/CeO2-r、Ru1/CeO2-c、Ru1/CeO2-o)。采用X射线衍...

生物质滤料脱除浆态床加氢渣油中金属的实验研究————作者:马远东;张立波;陈宏;李爱港;程丽华;方岩雄;范钦臻;

摘要: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外甩渣油具有高金属、高沥青质、高残炭的特点,对其进行重金属的有效脱除,对渣油后续综合利用意义重大。选用油茶果壳、甘蔗渣、松木粉3种典型的木质纤维生物质基材料,进行表面含氧官能团活化,利用生物质滤料含氧官能团与沥青质的非共价作用,高效捕捉及分离渣油中的金属组分。系统考察了滤料种类、滤料用量、操作温度等因素对金属Ni、V、Mo的脱除效果,并对生物质滤料脱除浆态床加氢渣油金属机理进行探...

天然气管道内黑色粉末的磁分离处理方法研究————作者:刘震;张天钰;杨宏伟;刘方;陈俊先;李奥;姬忠礼;

摘要:天然气管道内的黑色粉末常采用旋风分离和过滤分离进行处理,为解决其压力损失高、滤芯易堵塞问题,采用压降小、可重复使用的磁分离技术作为前置分离器。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圆柱体挤压式磁系模型,分析磁系结构与物理参数对磁系性能的影响,开展磁系优化设计。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得出不同气速及其变化对磁系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磁系直径为25 mm、剩余磁通量密度为1.42 T时,管道空间内磁通量密度平均值达...

甲醇制烯烃反应-再生系统模拟与优化————作者:赵新龙;江洪波;李德飞;陈玉石;

摘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甲醇制烯烃(SMTO)工艺开辟了一条无需依赖石油资源的低碳烯烃制备路线。为了提升SMTO工艺的运行水平,采用集总动力学方法与联立方程法建立了适用于SAPO-34催化剂的反应器模型,并与已开发的再生器模型联立后建立了反应-再生系统模型,基于工业装置数据优化动力学参数并验证了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主要产物C2H4和C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气纯化材料研究进展————作者:邢航;赵文慧;刁玉霞;徐广通;

摘要:国家标准GB/T37244—2018《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规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H2纯度为99.97%,其中痕量的杂质会对PEMFC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为了满足PEMFC用H2质量标准,须采用吸附分离材料对H2进行纯化。针对H2中CO、H?S、CH?、氯代烷烃、HCHO、NH? ...

不同磷源调变NiMoS催化剂对喹啉加氢脱氮反应的影响————作者:刘书群;钱慧;刘理华;罗飞;刘晨光;

摘要: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MoS/γ-Al2O3催化剂(NMS-4),然后分别用磷酸二氢铵、次磷酸铵2种不同磷源对其进行调变(得到NMP-4和NPMS-4催化剂)。采用XRD、H2-TPR、HRTEM等手段对3种NiMoS/γ-Al2O3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磷元素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

细菌与真菌共培养强化复合多环芳烃污染土壤降解————作者:刘洲同;王蕊瑞;王彪;熊康;李德;任立涵;张秀霞;韩丰磊;吕正勇;孙明波;

摘要:为了提高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效果,以菲和芘作为模式化合物,以降解率为目标,构建不同比例真菌、细菌共培养菌群;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多环芳烃对细菌、真菌及共培养菌群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模拟修复实验,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方案,探究共培养菌群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当真菌/细菌体积比为1/1时,共培养菌群对菲的降解率为79.17%,比单一细菌和真菌分别高出35.30...

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观————作者:魏贤勇;宗志敏;樊星;何晓燕;白翔;伊尔夏提·地里夏提;赵炜;倪中海;曹景沛;丛兴顺;赵云鹏;亢玉红;王爱民;高勇;莫文龙;徐美玲;梁静;赵小燕;柳方景;刘中秋;刘光辉;麻志浩;李胜;李莉;李壮;

摘要:高质量发展应以最小资源消耗(特别是化石资源)和最低污染排放创造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核心方向。作为我国目前的主要能源,煤炭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我国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来源。煤中有机质富含芳环(特别是缩合芳环)和杂原子,作为洁净能源利用先天不足,但作为获取高值乃至高端化学品的原料利用得天独厚。现有煤化工产业高投入、高污染...

1-甲基-2,4-环己二胺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作者:李贵贤;孔成荣;陈光;李卫俊;王小伟;魏孔祥;刘耀宗;夏继冲;王首登;季东;李红伟;

摘要:1-甲基-2,4-环己二胺(MCHD)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是生产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HTDI)的关键原料,同时其在医药、高端涂料、功能分子材料领域具有优异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巨大。首先对MCHD催化合成工艺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二硝基甲苯(DNT)一步加氢法和甲苯二胺(TDA)加氢法的工艺流程、反应机理及各自的优劣势。综述了当前TDA氢化制MCHD过程中所涉及的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发现贵...

Ce-Ti-O复合氧化物催化环己烯氧化性能————作者:唐林;刘剑昇;杨佳乐;郝剑敏;

摘要:环己烯氧化可生成多种具有应用价值的石油化工产品及有机合成中间体,开发绿色高效的环己烯氧化催化体系符合节能减排的低碳战略需求。通过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一系列Ce-Ti-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采用ICP-OES、SEM-EDS、XRD、XPS等表征手段对其组成、形貌、晶相及表面元素状态进行了分析。在无引发剂和无溶剂条件下,以O2为氧化剂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研究表明,当少量Ti掺杂C...

对二甲苯吸附分离工艺冲洗方式的研究————作者:孙乾慧;李强;朱宁;李愿来;

摘要:针对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不同冲洗工艺进行研究。吸附分离过程中,为避免进出床层的共用管线受到污染,需要在抽出或注入某股物流之前,提前对床层管线进行冲洗。为考察各冲洗管线对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利用Aspen Chromatography软件模拟了Parex、Eluxyl、SorPX 3种工艺的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以评估3种工艺的对二甲苯纯度、对二甲苯收率、吸附剂产率和解吸剂用量。结果表明,要...

不同电源激励的非热等离子体辅助CO2转化研究————作者:赵韵;矫健;胡二江;殷阁媛;黄佐华;

摘要:非热等离子体技术(NTP)在CO2转化中具有重要应用,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问题,还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基于同轴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采用正弦交流(AC)电源和纳秒脉冲(NS)电源2种激励方式,通过对照实验探讨了不同激励波形对CO2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相色谱仪和发射光谱仪定性定量分析了CO2分解产物和粒子激发状态,系...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作者:忻睦迪;徐广通;邱丽美;

摘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表征炼油化工催化材料表面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由于催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催化剂表面,因此表征相关催化材料的表面组成、化学键合、活性中心赋存状态以及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行为,对于提升催化材料在催化化学反应和过程中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骨架原子、非骨架原子、金属-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以及酸碱性表征4个方面综述了XPS在分子筛材料中的应用,然后从活性组元化学态的归属、活性相...

农林废弃物制备纤维素气凝胶对石油的吸附性能————作者:孙娟;赵桐;毛慧;王淑磊;曲静;任蓓;张秀霞;

摘要:溢油事故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开发高效吸附材料对溢油进行处理。气凝胶作为1种新型溢油吸附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制备流程复杂、对于制备的控制因素掌握不清楚等问题。以廉价易得的4种农林废弃物为原料提取纤维素,通过三步法制备疏水改性纤维素气凝胶,以提高纤维素气凝胶对溢油的吸附量;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纤维素气凝胶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灰色关联度研究其对石油的吸...

Na2SiO3/D301催化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作者:王雨恒;曹平;谭益凤;李金桐;

摘要: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用于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Na2SiO3/ D301负载型催化剂,采用XRD、FTIR、BET、SEM和Hammett指示剂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2SiO3成功负载于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树脂(D301),且无Si—O—-H生成;在10%Na...

实用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与挑战————作者:高永恩;张舒冬;宋永一;侯栓弟;

摘要:全固态电池因其较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的核心部件,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相对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0-3~10-2 S/cm)、较低的电解质/电极界面阻抗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简要介绍了硫化物电解质的类型、优缺点和制备方法,从空气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及界面相容性等方面详细...

基于分子组分的原油详细评价模型————作者:蔡广庆;纪晔;管育林;胡益炯;王弘历;李春澎;李硕凡;王新平;

摘要:传统的原油详细评价方法仅能得到原油及其馏分的宏观性质信息,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石油分子管理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原油的组成、性质和转化规律。本研究根据原油分子组成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分子组分的原油详细评价模型。所建模型可以估算原油及其馏分的常规宏观性质,汽油、柴油密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44%和1.16%,汽油、柴油蒸馏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00%和1.50%,证明所建模型具...

应用群启发算法的随机森林优化模型预测塔顶管线的腐蚀速率————作者:王九州;黄风林;班秀涛;屈思旭;黎小辉;

摘要:为解决常压塔顶系统中油气管线频繁发生腐蚀的问题,基于电脱盐及常压塔系统的工艺运行参数与监测数据建立腐蚀速率预测模型,以提升监测能力并减少腐蚀事故带来的损失。对数据中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以验证模型输入的有效性。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方法降低冗余信息对模型训练效率的影响,并获取关键主成分作为随机森林(RF)、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PSO-RF)、鲸鱼优化随机森林(WOA-RF)模型的输入特征...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