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世界科学

世界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1403/N
国际标准刊号:1000-0968
主办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等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委
上一本期杂志:《高师理科学刊》省级科技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内蒙古电大学刊》电力科学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世界科学》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世界科学》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世界科学》是一份创刊28年,面向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科普读物,杂志始终以内容为抓手,坚持把国外前沿科技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发展动态与趋势及时介绍给读者,包括国内科学家的创新工作等,文章注重多学科交叉与文理兼容。创刊以来,深得科技界、教育界人士的偏爱。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物理百年研究启示录、宇宙学、伦理学、遗传学、生物学、医学、科学家论坛、今日启明星。

  世界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欢迎来到经验时代————作者:思羽;

摘要:<正>我们即将进入人工智能(AI)新时代,这个时代有望达到前所未有的能力水平。新一代智能体将主要通过从经验中学习来获得超越人类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定义这一新时代的关键特征。人类数据时代近年来,AI依靠海量的人类生成数据进行训练,并根据专业的人类示例和偏好进行微调,取得了显著进步。大语言模型(LLM)正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例证。如今,单个LLM就能完成多种任务:从创作诗歌、解答物理题目,再到诊...

奇异金属的魅力————作者:扎克·萨维茨基 ;李威;

摘要:<正>科学家研究了一种被称为“奇异金属”的奇特材料后,觉得发现了一种认识电现象的新方法

结核病的存续之谜————作者:柳营;

摘要:<正>曾被认为源于牛群并通过尘埃传播的结核病,其令人惊讶的进化故事揭示了这一古老疾病为何如此难以根除。回顾传染病的历史,那些大的疫情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霍乱和鼠疫以其迅速摧毁城市和使整个国家瘫痪的能力令我们闻风丧胆,而那些较为“温和”的疾病所带来的破坏则容易被忽视。或许没有比结核病更能“悄无声息”地造成巨大破坏的疾病了。它默默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历经数年慢慢地夺走患者的生命。可以说,...

Neuralink劲敌完成人脑植入设备测试————作者:埃米莉·马林;冶旬心;

摘要:<正>脑机接口初创公司Paradromics在初期技术测试中,成功将脑部植入设备短暂置入人体。脑机接口(BCI)初创公司Paradromics宣布重磅进展:其研发的大脑植入设备已成功放入一名患者颅内,并在约10分钟后安全取出。这标志着该公司名为Connexus的植入设备向着更长期的临床试验迈出了关键一步。在各公司竞相逐鹿的脑机接口赛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Neurali...

古人类研究的两大手段————作者:刘夙;

摘要:<正>付巧妹领衔团队获得的这次研究发现,不仅使得丹尼索瓦人的宏观形态确切了,还使得古DNA片段的提取突破了此前常用部位的限制。古人类研究主要有两大手段。其一是考古手段,通过发掘遗址,获取人骨化石和文化遗存,从宏观上了解古人类,包括从宏观形态上了解古人类的体质。其二是分子手段,通过提取现代人和古人类的蛋白质和DNA,测定其序列,然后采用数学方法建立不同个体之间的亲缘(系统发生)关系,从微...

铭记来时漫漫途,矢志勇攀科研巅——访2024级星友邱家军————作者:江世亮;

摘要:<正>“认识邱家军是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启明星材料科学论坛上,那次论坛邀请到的几位嘉宾演讲的主旨报告质量非常高。在我的理解范围内,称得上颠覆性创新的都不止一项。国内这类学科研讨会参加过不少,但像启明星材料分会组织的这次论坛质量之高令人至今难忘。因此,我对会议组织者—启明星材料分会刘宣勇会长以及他团队里的几位得力助手的能力印象深刻,这其中就有2024级星...

学科交叉做“大人类学”————作者:李辉;

摘要:<正>这真是一个完美的科学故事!从一个传奇的古人类头骨开始。1930年代,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位中国工人被强制劳役时发现了它,出于爱国之心,偷藏至今才由其后代交给了中国的古人类学家季强和倪喜军。2021年,季强等人分析了形态后将该头骨化石命名为“龙人”(Homo longi)。从形态特征上看,它与中国各地的早期智人没有任何显著差异。2019年,陈发虎团队通过古蛋白分析证实与龙人同类的甘肃...

全球数字经济的五大核心支柱————作者:迈赫迪·帕里亚维;李军平;

摘要:<正>这是一份关于各国在数字经济竞赛中的蓝图,涵盖从基础设施到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揭示了各国在数字经济竞赛中的兴衰因素。国际数据中心管理局(IDCA)发布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约占名义GDP总量的15%,且几乎所有国家都涌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兴数字经济元素。在数据成为全球最昂贵商品的当下,数据处理与交易能力已成为国家繁荣的关键命脉。在这个时代,图形处...

龙人头骨首次揭示丹尼索瓦人真面目————作者:刘迪一;

摘要:<正>古蛋白质分析和牙结石里的遗传信息表明,来自中国东北、“浓眉大眼”的“龙人”头骨属于丹尼索瓦人。2025年6月18日,《细胞》和《科学》杂志同时报道关于已灭绝古人类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简称“丹人”)的重磅发现。科学家通过对来自中国东北地区的龙人(Homo Longi)头骨化石进行古蛋白质和古DNA分析,确定龙人即丹尼索瓦人。这块近乎完整、有至少14.6万年历史的头骨真...

超越人类的科学————作者:布兰登·伯施;顾红楠;

摘要:<正>当人工智能主导科学实践时,我们或许会发现研究结果变得奇怪而难以理解,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担心吗?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是计算驱动的。如果没有模型、模拟、统计分析和数据存储等技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就会缓慢得多。几十年来,人类的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借助硅基芯片和软件得到了满足。已故哲学家保罗·汉弗莱斯(Paul Humphreys)将这个阶段的科学称为“混合式科学”,即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

与时俱进谈谈科学普及————作者:季晓烨;

摘要:<正>“在中国,“科学普及”常被简称为“科普”,这一概念可谓家喻户晓。科普的社会影响力广泛,大众常常通过它获取知识、提升意识、激发兴趣并引发思考。如今,科普已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之一,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的科普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其内在规律是否已被充分揭示和掌握?它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实际上,很多人并不清楚...

原核移植临床突破:新生儿成功摆脱母系线粒体病————作者:季时冬;

摘要:<正>英国已有8名幼儿通过“原核移植”技术得以诞生,这似乎能使他们免受母系线粒体病的影响。8名诞生于原核移植技术的幼儿似乎成功规避了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影响。该技术涉及用女性捐赠者的健康线粒体来替换他们母亲有缺陷的线粒体。线粒体通常为细胞提供能量,并且只遗传自母亲。大约每5000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线粒体缺陷。这些缺陷由基因突变引起,可能导致失明、癫痫等问题,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英国纽...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种脂肪酸?————作者:朱焕乎;

摘要:<正>朱焕乎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默顿学派的学术谱系与当代科学社会学的理论旨趣————作者:尹辉;李侠;

摘要:<正>默顿学派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它以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为核心,开辟了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他们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建制化的科学进行系统的分析,不仅在科学的社会结构、规范和制度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取得开创性成果,而且为当今科学社会学诸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经典范式和理论框架。本文通过梳理默顿学派的学术谱系,总结...

彼得·拉克斯(1926—2025)————作者:夏楠;

摘要:<正>这位阿贝尔奖得主求解微分方程的实用方法,对从天气预报到启动核链式反应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匈牙利裔美籍数学家彼得·拉克斯(Peter Lax)于2025年5月在纽约逝世,享年99岁。拉克斯在弥合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之间的鸿沟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并于2005年获得了阿贝尔奖。他揭示了控制众多物理过程的基本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基于计算机方法求解这些方程的先行者。拉克斯于192...

机器人为何还没推开你家门?——陈小平谈机器人的发展————作者:陈小平;袁岚峰;

摘要:<正>推动机器人应用,亟待攻克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是“复杂接触”。“2025年,东方卫视推出全新科技观察节目《锚点》。该节目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由兼具科学家与科普达人双重身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研究员主持,围绕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及关键方向,以“深度解析与战略前瞻”为核心内容特色,采用“科学家对话科学家”的形式,解码科技变革背后的逻辑...

大科学时代:科学范式正在被重塑————作者:梅永红;

摘要:<正>华大基因(简称华大),是一个由众多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平均年龄刚过30岁,许多科研一线的年轻人只有20多岁,刚刚走出校门。但是,华大的科研成果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可以说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超过了不少学术大咖云集、资金投入巨大的科研机构。截至目前,华大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上发表文章达730余篇,其中主刊达181篇,这在全国极为罕见。一个并不以发表文章为主要目标的民营企业...

美国国会文件及智库报告的科学引用差异分析(下)————作者:李军平 ;亚历山大·弗纳斯;蒂莫西·拉皮拉;王大顺;

摘要:<正>科学长期以来被视为政策制定的核心要素,凭借其特有的认知权威成为决策证据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紧迫社会挑战与科学发展深度交织的当下,科学的作用尤为关键。然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日益凸显:不同立场的政策制定者对科学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整合政策文献与科学文献的大型交互数据库,系统考察了美国政策制定中科学引用的党派差异。结果显示,美国各政治派系在政策文件中引用科学...

一位“不跟风,想做真正有实用价值工作”的科学家——访2015级星友屈雪————作者:江世亮;

摘要:<正>本期启明星专访的屈雪是2015年的启明星计划入选者,这些年来启明星协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研讨会时她是积极的参与者,也因此有机会和她近距离接触,并听过一两次她的报告。她在报告和互动交流中体现出的缜密的学术思维和不时透出的新颖思考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想找机会采访她。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入选名单,屈雪名列其中。从屈雪获得启明星计划到这次访问正好...

以科学致科学,探寻颠覆性创新的底层逻辑————作者:刘冬梅;

摘要:<正>在刚刚过去的6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功举办了以“创新的颠覆与治理”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分论坛之一,2025年首次定名为“科学学上海论坛”,这标志着论坛发展迈入新阶段——打造新时代科学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平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理解这些变革背后的内部机理、底层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