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防灾减灾学报

《防灾减灾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1-1573/P
国际标准刊号:1674-8565
主办单位:辽宁省地震局
主管单位:辽宁省地震局
上一本期杂志:《浙江气象》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测绘》工程师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防灾减灾学报》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防灾减灾学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防灾减灾学报》主要反映东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工程地震、深震、火山、仪器研制、计算机应用、防震减灾。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1. 应用Arcgis实现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模拟演示 董晓燕,杨群山,王超,DONG Xiao-yan,YANG Qun-shan,WANG Chao

  2. 抚顺市老虎台煤矿采沉区地表裂缝带危害性调查及防灾对策研究 陈方颖,王超,李东春,李俏,CHEN Fang-ying,WANG Chao,LI Dong-chun,LI Qiao

  3. 辽宁柳树ML4.5级地震强震记录分析 侯作亮,郭丹阳,梁永朵,金震,刘琳婷,常银辉,HOU Zuo-liang,GUO Dan-yang,LIANG Yong-duo,JIN Zhen,LIU Lin-ting,CHANG Yin-hui

  4. 磐石-伊通地区地震活动性与断裂构造的相关性研究 李中根,李承雪,孙旭丽,LI Zhong-gen,LI Cheng-xue,SUN Xu-li

  5. 地质雷达方法在金州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曲乐,张伟,QU Le,ZHANG Wei

  6.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长白山火山泥石流影响因子权重分析 王禹萌,邹春红,吕晗,WANG Yu-meng,ZOU Chun-hong,Lv Han

  7. 盘锦地区地下流体映震规律研究 鲜述东,王鹏,刘丽,韩艳,杨昆,刘子哲,XIAN Shu-dong,WANG Peng,LIU Li,HAN Yan,YANG Kun,LIU Zi-zhe

  8. GD-L2型流气式固体氡源标定SD-3A数字化气氡仪的经验探讨 杜文勇,贺永忠,Du Wen-yong,He Yong-zhong

  9. 银川台小口子泉水氡对永宁县和灵武市的地震异常分析 李福利,LI Fu-li

  10. 丰满地震台水氡对M≥5.0级东北深震的映震分析 马铭志,MA Ming-zhi

  11. 辽宁省水化观测现状及映震效能分析 李彤霞,王海燕,翟丽娜,王岩,王亮,陈楠,LI Tong-xia,WANG Hai-yan,ZHAI Li-na,WANG yan,WANG Liang,CHEN Nan

  12. 银川台重力观测前驱波的识别及特征 延海军,YAN Hai-jun

  《防灾减灾学报》杂志编辑部投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矿山机械杂志投稿:排水管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其的定量研究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截流合流制排水管网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分别从排水管网的规模、结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构建了反映排水管网规划特征、涵盖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框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定义和量化方法。评价指标定量计算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易于在排水管网规划阶段获取,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排水管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了新的评价指标――排水管网分形维数,用以描述管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计盒法计算了排水管网分形维数,经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

  【关键词】矿山机械杂志,分形,分形维数,排水管网规划,指标体系

  前言

  现实世界中交通网络、通讯网络、自来水管网、煤气管网和排水管网等均是空间网络,一般而言,空间网络在地理系统中是由若干线性实体互连而成的一个子系统,资源由网络传输,实体间的联络也由网络达成。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承担着城市防洪、排涝和收集城市生活及工业生产等污水任务,而且关系到城市景观、环境卫生及水环境安全。城市排水体制的合理选择,不仅关系到城市雨、污水的收集和排放,排水系统的适用性和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城市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城市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总量控制有效性,影响到城市可持续发展。排水管网规划是排水管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环节,不仅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而且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做好排水管网规划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于科学规划和布局排水管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防灾减灾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辽宁省建昌县泥石流地质灾害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作者:孙晓旭;王文财;衣欣;闫晓明;闫丰艺;冯紫鸣;

摘要:建昌县频发的群发性泥(水)石流是当地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对居民安全和基础设施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揭示泥石流的孕灾机制,通过结合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及野外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建昌县泥石流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孕灾地质条件的关联性,包括地形参数、工程地质岩组、断裂构造及植被指数(NDVI)等因素,探讨了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系统性的野外调查验证了上述分析成果,旨在减轻未来可能发...

《防灾减灾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防灾减灾学报》主要刊载地震学、地震地质、地震监测预报、非天然地震监测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总结;国家及城市重大工程建设的合理设防、矿山安全、工程抗震和灾区恢复重建的有效措施等方面的论文、综述及研究简报等。欢迎广大防灾减灾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踊跃投稿

基于接收函数H-κ方法的赣杭构造带中段地壳特征分析————作者:周俊捷;李红星;陈昊;

摘要:为探究赣杭构造带中段及邻域深部动力学背景与地质演化进程,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域16个宽频固定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信息,并对该区域地壳结构与泊松比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区地壳平均厚度为30.83 km,平均波速比为1.72,泊松比平均值为0.25,区域呈现出薄地壳与低泊松比的特征;(2)莫霍面形态总体沿NE-SW方向展布,赣杭裂谷下方地壳增厚,指示...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弥勒市域滑坡风险测度与分级评价————作者:朱习松;常鸣;周贤熙;赵伯驹;刘洋;

摘要: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作为滇中与两广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农业与旅游资源丰富,但易受降雨引发的滑坡灾害威胁。为评估该区域滑坡风险,采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斜坡结构、断层距离和工程地质岩组等11个指标,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引入降雨作为时间概率因子进行危险性评价。通过人口、建筑、道路及夜间灯光等数据,评价承灾体易损性,耦合滑坡危险性与易损性,构建弥勒市滑坡定量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高和极高风险区...

不同浸水时长滑带土的力学特性与微观结构研究————作者:周春梅;秦子寒;吴雪华;朱锐;柴修伟;

摘要:三峡库区蓄水使得库岸滑坡前缘土体长期处于浸泡状态,土体由于浸水软化而影响滑坡稳定性。以三峡库区石龙门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对滑带土进行浸水试验,从物理与化学角度研究不同浸水时长对滑带土力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三者相互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浸水天数的增加,滑带土的峰值强度劣化明显,前3天土体强度衰减幅度达到了79%,之后衰减幅度减弱并趋于平缓,粘聚力劣化效应大于内摩擦角;...

长春地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关系的统计分析————作者:雷焕珍;张仁鹏;冯靖乔;柳双翠;张健男;

摘要:基于长春市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的场地钻孔剪切波速资料,利用三种一元回归模型对地区内常规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相关性进行统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推荐得出不同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相关性的最优选择,多为一元二次多项式模型;同时,以某一场地实测结果为基础,验证了所提出的部分土类经验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长春地区常见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且随着埋深的不断增大,其离散程度也随之增大,所得结果对...

两种适用矿山地震事件S波信号到时拾取方法————作者:胡刚;张楚旋;李夕兵;黄德龙;蒲成志;

摘要:在微震监测技术中,S波到时的准确拾取是至关重要的步骤。S波到时作为精确分析地震水平位置、震源深度与速度结构等关键参数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拾取是地震学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基于此,采用数学中函数积分和短时平均过零率两种识别方法,对S波到时进行精确识别,并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开展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与人工拾取结果可知:函数积分方法时差在15 ms内的精确率可达95%;短时平均过零率方法时差在15...

重庆铜梁地质灾害风险性及空间格局分析————作者:谢晓议;赵维钢;石丹冬;龚超;

摘要:以ArcGIS为技术平台,结合研究区实际,选取斜坡结构类型、地质灾害点和孕灾体点密度、工程地质岩组、坡度、距水系距离、土层厚度、岩层倾角、地质构造、人口、经济、降雨等11个评价因子,以斜坡单元为评价单元,以1∶5万为比例尺尺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铜梁区进行了地质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及地理特征。相较于单一因子的地质灾害分析,本研究采用了多因素综合性风险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高...

五常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分析————作者:苟鹏婧;黄艳;张立忱;王丽梅;刘铁军;

摘要:为全面评估五常市域内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房屋建造年代和结构类型作为定性划分指标,对五常市域内所有房屋进行了初步分类。选择行政区域内至少30%的行政村作为抽样单元,通过分类汇总房屋数量、结构类型、建筑年龄和建筑材料,进行典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初步评估。依据当地地质构造及历史地震活动,在活动断层上确定了31个模拟震中,并针对每个点设定了5.5、6.0、6.5和7.0四个震级。采用本地衰减模型,计算出各震...

长白山天池火山温泉群附近含碳气体通量特征————作者:苏晓轶;顾国辉;盘晓东;仲广培;

摘要:温泉是火山深部气体释放的重要通道,查明休眠期火山温泉群附近含碳气体释放背景和特征,对火山监测和喷发预测以及火山温室气体释放评估等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在火山锥体聚龙温泉和锦江附近开展土壤气体通量观测,获得了CO2和CH4通量特征。结果表明:聚龙温泉群附近土壤CO2通量范围为3.02~2 995.53 g·m-2·d...

中心站资料整理与检索——以牡丹江站为例————作者:赵建通;马宝君;李广泰;

摘要:牡丹江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后,积极推进业务领域从地震监测预报向地震灾害防治、应急响应、公共服务等领域拓展,实现业务全面转型升级。然而,目前中心站各类资料管理混乱,数据填报、科研会商及应急跟踪工作中资料梳理汇总耗时费力,而且准确度不高;现有的全生命周期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对中心站工作需求针对性不足,且无法突出每个中心站的特色。为满足中心站改革后的业务需求,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结合中心站实际工作内容,按照辖...

人工智能在地震学中的应用————作者:李子昊;赵国为;郭攀;赵亚楠;王晓睿;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地震监测、预警和预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地震学中的主要应用及其重要性,分别从地震事件的检测与定位、地震事件的震级评估、地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人工智能在地震灾害评估与管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人工智能在地震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基于GIS技术的乃东区斜坡类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者:丁思蒙;韩尚鹏;田仕雄;刘鑫;

摘要:以西藏自治区乃东区为研究区域,通过AHP-信息量法对区内的孕灾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选取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人类工程活动、距水系距离、坡度、坡高、斜坡结构、植被8个评价因子,基于ArcGIS平台,对乃东区崩滑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非易发四个等级。利用ROC曲线检验评价精度,结果显示良好。因此,可为乃东区斜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高速公路土石二元复合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防护措施研究————作者:洪磊;刘强;刘坤;

摘要:以G56杭瑞高速公路杞梓里互通立交工程为例,通过开展互通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建立了对互通区边坡地质背景的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采用GEO5软件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并运用赤平极射投影分析方法,对该边坡稳定性做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开挖边坡正常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非正常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综合分析表明:该边坡属土石二元复合型边坡,其稳定性主要受地层岩性、边坡高度、覆盖层和风化层厚度、结构面组合产...

北京西部采空区初勘及场地适宜性评价————作者:李晓玮;郑晓钰;史昕宇;

摘要:由于地下采空区开采环境的隐闭性和复杂性,采空区勘察工作一直面临较大难度。在北京西部采空区地块勘察中,主要采用了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物探方法采用了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浅层地震,以及微重力方法,根据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探测目标和测试精度,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线开展了物探解译。结合实地钻探,对异常点进行了分析,从而圈定了采空区面积的范围和深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最终采深、...

化工园区灾害智能分析方法与系统建设研究综述————作者:崔铁军;李莎莎;

摘要:为研究化工园区灾害智能分析方法与系统建设的现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对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化工园区的特性和智能技术的优势,论证了智能技术在化工园区灾害研究中的可行性。根据当前研究,总结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智能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大数据与智能建设,以及泄漏与智能应急消防。研究认为,化工园区灾害智能分析系统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难以完全取代人工,并根据安全科学与...

忻州地区YRY-4钻孔应变台阵干扰特征分析————作者:高龙飞;李梦莹;闫美蓉;白伟利;

摘要:分量钻孔应变在地震台站日常观测中常受外界及仪器自身干扰,导致观测曲线异常。基于繁峙西砂河、代县、宁武、原平地震观测站的4套YRY-4钻孔应变仪的观测数据,从气象、观测系统、人为干扰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观测系统干扰对分量应变曲线影响显著,主要体现为断记并伴随重启产生的突跳;气象与观测环境干扰则多导致固体潮畸变其形态不易直接判别,需要结合降雨、气压数据及现场调查进行综合判别。总结各种干扰特...

华北地区形变异常方向与5级地震震中及区域应力场的关系————作者:李梦莹;张志宏;贾丽华;

摘要:基于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5级地震,对地震前的倾斜异常方向与震中位置、发震构造进行了统计分析,在筛选出的60次倾斜异常中,57%的异常方向直接指向震中;37%的异常则背向震中;而约6%的异常情况在震前出现了由背向震中转向指向震中的现象。结果表明:震前倾斜异常出现转向现象的地震,主要出现在地方震或震中距离异常点200 km以内的近震。未来5级地震的震中多集中在倾斜异常点以南区域。然而,当震中距...

新建红25井、于105井内在观测质量探究————作者:鲜述东;王亮;刘重阳;刘丽;郭红霞;

摘要:利用盘锦地区原有观测井口资料和观测成果与新建红25井、于105井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地下流体分析软件计算红25井和于105井各项评价指标,探究其观测数据内在质量,为地震预测预报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应用依据,从而为今后开展地震深井观测具有借鉴意义。探究结果表明:新建深井内在质量优于本地区其它井口;深层水温数据不受季节变化影响,且传感器投放越深水温数据越稳定,观测数据内在...

暴雨红色预警下北京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变化————作者:王凌;何玢;高翔;于辰飞;张伟;

摘要:通过对北京测震台网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并结合台站分布及通断情况,分析强降雨对北京测震台网各监测台站分区域造成的干扰。其影响程度依据各区降雨强弱程度来区分:西南地区降雨量最大,且部分台站出现了数据断记,因此该区域台站噪声变化最大,监测能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中西北部地区降雨量也较大,但无断记情况出现,此区域台站噪声水平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相对较轻;东部、北部地区降雨量较小,因此,这些区域的台站受到...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