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4-1058/F
国际标准刊号:1004-972X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查看经济问题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经济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武汉金融》经济北大核心期刊

    
经济问题》经济期刊简介
  《经济问题》杂志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学术刊物,主要刊载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世界经济等理论文稿。主要栏目有:理论探索、国民经济管理、改革与发展、工业经济、农村.农业经济、金融与保险、世界经济、旅游经济、区域经济
  
《经济问题》期刊2013年02期目录
  
  创新视角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究述评及展望........................段万春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荷兰病”效应探究............................杨玉文
  向西开放战略下西部省份开放类型比较与格局构建研究................熊艾伦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转型研究..............................严红
  我国区域航空市场旅客运量分布差异分析............................杨省贵
  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市场分割研究综述....................张超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贾立江
  转型期中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实证研究................杨霞
  分配模式之争与我国航班时刻资源分配的公共政策构建................李国政
  我国农产品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研究进展..............................卢毓
  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及其防范..........................周才云
  国外典型旅游危机管理模式及对我国民族旅游发展的启示..............窦开龙
  泛长三角旅游产业整合的IMC路径...................................周杨
  旅游企业安全管理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培育的研究....................张丹宇
  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函数分析......................................武增海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胡中应
  商业团购交易定价研究............................................李纪华
  土地财政的成因与效应及改革研究综述..............................王玉波
  集群供应链知识共享与创新机制研究综述............................吉敏
  社会认同对消费行为影响研究的述评................................李颖灏
  战略执行研究述评与展望..........................................李亚龙
  面向绩效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发展研究综述..........................陈鹰
  

  
  

  经济问题最新期刊目录

农村产业融合是否会促进新型经营主体诞生?————作者:余晋晶;葛扬;丁涵浩;

摘要:乡村产业发展范式是影响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最重要因素,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是农业生产经营转型、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农村产业融合作为当前乡村产业发展范式的代表,探讨其新模式、新动能、新技术是否能够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诞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选取2014—2022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为:农村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创立,这一影响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更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从...

人口规模、城市创新与城市群————作者:江曼琦;薛丹青;

摘要:以人口集聚的拥挤效应为切入视角,研究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城市群概念分析城市群域内城市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产出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集聚促进创新,但过度集聚则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实证结果验证了拥挤效应的存在,人口仍有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形成了“拥挤效应”与“人口流动”之间的悖论;城市群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缓解核心城市的拥挤效应,并促进周边城市的...

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共同富裕吗?——基于农村小微企业信贷的实证————作者:胡珊珊;赵丽丽;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模式,被视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涵盖经济富裕、社会富裕与生态富裕的多维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农村小微企业信贷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直接效应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并且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影响同样...

技术升级驱动下的中国出口增长演化研究——兼论全球供应链再分配背景下的出口增长可持续性————作者:郎丽华;宋萍;王晓星;

摘要:21世纪初期,中国出口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然而,自2011年起,出口增速开始放缓。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中国出口增长或放缓的单一阶段,缺乏统一的框架来解释这一动态变化过程。通过运用细分贸易数据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分析了2002年至2022年间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演进。研究发现,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快速提升在早期推动了出口的高速增长,而随着技术逐步接近前沿,出口复杂度提升的速度放缓,从而导致出...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高铁开通的市场差异化配置视角————作者:任彬;荆文君;胡壮程;

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路径,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战略性支撑,尤其是高速铁路网络的布局与优化,已成为重构区域经济空间关系、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变量。将高铁开通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2008—2023年我国234个地级市的DID面板模型,从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两个角度,系统评估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机...

投资者互动语调与市场反应——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研究————作者:于鸿;罗俊成;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投资者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而优化了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基于深度学习的BERT模型,以2007—2022年度召开业绩说明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以其业绩说明会上的互动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互动交流的投资者互动语调,重点探讨投资者互动语调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业绩说明会中的投资者互动语调显著预测了未来的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表明投资者互动语调为市场提供了...

黄河流域能源富集区绿色发展:特征分析与效率测度————作者:杨怀佳;张波;仲崇浩;

摘要:能源富集区禀赋结构和经济结构特殊,推进绿色发展需坚持能源、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的协同共生。建立了符合能源富集区绿色发展特征的“四圈”理论模型并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20个主要能源地市2011—2022年相关数据,运用SBM-DEA模型对该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能源富集区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V”型演变趋势,资源投入与生态产出冗余度的变动是造...

马克思财产权批判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经济逻辑与制度重构————作者:马俊峰;马强;

摘要: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理论通过解构所有权、使用权与分配权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劳动与剩余价值剥削的本质矛盾,为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产权制度重构提供了理论框架。第三次分配的经济逻辑在剩余价值社会化进程中展现出与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的深层耦合:财产权能分离机制通过慈善捐赠的产权转移、公益信托的财产社会化以及制度化保障等路径,实现了分配体系从资本积累逻辑向共享发展逻辑的结构性调适,这一过程既体现...

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者:杨涓涓;刘琳;

摘要: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表现已成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基于ESG框架,探讨了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并重点分析了融资困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对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表现(S)的边际效应最为突出,其次是治理表现(G)和环境表现(E);...

要素流视角下黄河中游城市网络及其经济增长效应————作者:王国霞;任朝锋;姬少伟;薛慧芳;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网络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以黄河中游地区46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百度迁徙、专利转移和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从劳动、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生态位重叠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解析了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和城市竞合关系,探究了城市网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高层级要素流主要集中在郑州、西安和太原等核心节点周围,跨省要素联系相对有...

数智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内生机理与实践路径————作者:闫润菡;

摘要:将数智技术作为底层支撑,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导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核心战略。数智化作为新质生产力释放的核心引擎,通过技术渗透、要素重组与组织变革的三重协同机制重构产业创新生态,在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技术跃迁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同时,也面临技术演进与社会制度适配的时序错位问题。为此,采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要素活化、政策协同”的动态适配策略,对于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弥...

构建科技创新尽职免责机制:功能定位、实施困境与路径探索————作者:解永照;张立刚;

摘要:科技创新尽职免责机制从无到有,从勤勉尽责宽容到尽职免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解析其运作机理,该项机制在创新履职保障、创新行为指引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但当前科技创新尽职免责机制的实施面临着实体规则供给不足,程序规则有待规范统一,适用对象、尽职标准和认定界限模糊,社会舆论环境不够包容等困境,处于局部空转状态。为此,应当从完善规范依据的基本内容,科学、合理设置尽职免责认定程序,明确尽职免责适用情形、统一...

自驾游服务质量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作者:周玉玺;申风玉;陈虎;

摘要:在经济发展和政策推动下,自驾游已成为中国城镇居民出游的首选方式。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构建多维的自驾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自驾游服务质量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驾游服务质量是一个多维构念,由公路、保障、设施、信息和服务5个维度构成;公路、保障和设施因子对目的地形象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公路、保障、设施、信息和服务均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公路...

“绿色工厂”认定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作者:仲怀公;何金容;黄容;

摘要:全球资源短缺和气候风险加剧,绿色发展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工信部于2016年启动绿色制造专项行动,通过建立“绿色工厂”评价体系,引导企业绿色发展,该政策的实施必将影响企业行为决策,并对审计师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行为产生影响。以2014—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绿色工厂”认定对企业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工厂”认定能够显著降低异常审计费用。异质性分...

技术创新、内部控制与企业ESG表现————作者:孙梅;李文勤;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提升企业ESG表现对于推动碳减排以及企业、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内部控制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内部控制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对ESG表现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研发投入企业中显...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的内涵特征与推进路径————作者:齐振瑜;

摘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新时代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实现“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该机制在战略引领、文化融合、金融支撑、统筹协调与政策支撑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具有参与主体广泛性、规则标准“软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以及安全保障性等核心特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应构建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框架、完善“五通”联动的协同体...

国产大模型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政策路径————作者:刘伟;

摘要: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国产大模型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性能竞争力与开源共享特征的技术体系,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释放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构建微观要素重构—中观链式创新—宏观制度适配的递进分析框架,系统地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国产大模型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并通过梳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以及DeepSeek大模型的技术优势来考察国产大模型...

数字贸易监管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视角————作者:徐金海;李銮淏;牛禄青;

摘要: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数字贸易监管制度,是中国建设成为全球贸易强国和实现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当前,全球数字贸易呈现出贸易标的多样化、交易环节虚拟化、数字赋能差异化、统计口径零散化、规则体系碎片化等主要特征,催化产生贸易监管过程中的“信任”困境、“效率”挑战和“实施”难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弱中心化和自治性、可溯源性、不易篡改性、开放性等核心属性,能有效破解数字贸易监管“信任”“效率”“实...

数字普惠保险与乡村振兴: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作者:杨雪美;孙静;彭国富;

摘要:数字普惠保险的发展为中国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机制分析实证检验数字普惠保险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普惠保险能够显著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法与剔除直辖市样本、缩短时间窗口以及考虑政策影响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数字普...

破除市场分割可以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吗?——以能源贫困为例————作者:程丹蕾;刘晓悦;刘南;

摘要: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市场是强化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础,对于增进农村居民的能源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2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分割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市场分割加剧了农村能源贫困,特别是农村能源可及性贫困。从经济意义上看,市场分割指数每提高1%,农村能源贫困指数平均上升0.2%。机制检验发现,能源服务稳定性和能源效率是市场分割加剧农村能源贫...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