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3952/F
国际标准刊号:1008-2069
主办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主管单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查看宏观经济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经济体制改革四川省经济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中央财经大学学报财经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宏观经济研究》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宏观经济研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

  《宏观经济研究》职称论文发表,1998年创刊,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期刊栏目:

  本刊特稿、形势分析、理论研究、产业发展、应对入世、政策建议、世界经济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社科双效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1、《宏观经济研究》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宏观经济研究》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宏观经济研究》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原名为《山西财专学报》,创刊于是1988年,当时为内部期刊,主办单位是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为了进一步扩大刊物的影响力,促进财经类知识的普及和研究的深入,在主编申长平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扩大了编辑队伍,改善了办刊环境,同时从校内外聘请了顾问和专栏作者,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刊物都得到优化,大大提高了刊物质量,提升了社会影响力。1999年1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研究同意,并报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准(新出期[1998]1291号文)创办为正式类期刊,全国公开刊号为CN14-1230/F,刊期为双月刊。

  鸣网郑重承诺:

  1、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各类杂志的官方网站或杂志社,是快速高效发表论文的中介机构,谢绝投递杂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务全面,包括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取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的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无其他额外费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认证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凭借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审核、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宏观经济研究》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宏观经济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经济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易信;张铭慎;陆江源;

摘要: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推进经济现代化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经济实力强、发展质效高、创新能力强、经济结构优、开放水平高、安全保障强的有机统一。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原则,构...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2025年5月)

摘要:<正>~

统筹“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的理论、经验和路径————作者:盛磊;应晓妮;刘立峰;

摘要:统筹“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在体现,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从一般规律看,需求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决定了投资重点需要作出相应变化。从国际经验看,“投资于物”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很重要,而“投资于人”的比重则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上升。下一阶段,中国要重点从提高覆盖人口全生命周期、加强人力资本开发利用、统筹...

双自协同:“创新—开放”政策组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作者:李峰;李佳坤;

摘要: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和制度竞争深化的双重变局下,制度协同创新已成为驱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点。本文以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创新—开放”政策组合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开放”政策组合能够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大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赋能作用更强...

ESG表现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作者:张晓涛;杨士琨;闵悦;徐微茵;

摘要:全球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隐性壁垒日趋明显,对企业的出口生存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新兴经济体ESG发展方兴未艾的现实背景和已有研究较少关注ESG表现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关系的理论背景,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生存分析法构造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指标,检验ESG表现对企业降低出口退出风险、提高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1)良好的ESG表现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退出风险,即提高了...

财政转移支付、民生支出与地方经济增长————作者:刘书明;介茹;

摘要: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实现调控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增加民生支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理论与制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面板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转移支付、民生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的提高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第二,民生支出占比提高与经济增长之间显著负相关,民生支出占比提高抑制地方经济增长。第三,转移支...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作者:丘水林;李忠;

摘要:中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生动体现了“两山”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具有多方参与性、复杂性、额外性、条件性等特征的有机系统,其基本逻辑在于通过系统内部不同层次内容的相互联系和加强与外部环境的动态联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显化和提升。当前,产权条件、价值核算、补偿激励、经营开发、绿色金融以及数字赋能等仍然是国...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律风险识别与穿透式治理创新——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逻辑阐释————作者:王力康;刘念;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作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能,其价值释放面临全生命周期法律风险的结构性挑战。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解构数据要素从资源化、资产化到资本化的演进逻辑,揭示技术架构缺陷与制度规范滞后叠加引发的复合型风险:资源化阶段聚焦数据采集偏差和存储合规危机,资产化阶段凸显权属模糊和定价失灵,资本化阶段则暴露跨境流动主权冲突和金融异化隐患。传统治理模式因规则碎片化、监管表层化难以应对数据流动性...

“双碳”目标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碳减排效应分析与政策建议————作者:刘玲;吴慧;曾咏梅;张恒睿;付弯弯;

摘要:新质生产力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碳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碳减排效应在非重污染、技术密集型和高管具有海外背景企业中更为显著;促进技术进步和优化要素配置是发展新质生产...

新发展阶段下城镇存量住房重置更新模式的创新思考————作者:李晓龙;浦湛;张理政;高恒;王琰;

摘要:从城市发展规律和住房发展历程看,存量住房重置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居住品质、推动住房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面临城镇新增住房需求下降、存量住房拆迁安置成本和难度加大等挑战。过去传统的以房地产开发主导的拆除重建模式和地方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模式难以持续,亟需抓住当前建立健全制度的窗口期,探索可持续的存量住房重置更新模式。本文梳理借鉴了中国香港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

数字化转型“多言寡行”、投资者信心与企业绩效————作者:王怡靓;

摘要: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过度信息披露而实际行动不足的现象,即数字化转型“多言寡行”。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多言寡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多言寡行”在短期内通过提升投资者信心提升企业绩效,但这种提升效果难以长期持续;企业内外部强监督在数字化转型“多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供应商配置的影响研究————作者:丁亚楠;陈凯;王璐;

摘要: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社会信用正在成为维系市场经济各主体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政策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供应商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著降低了企业供应商集中度,促进了供应商多元化,降低协调成本、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缓解融资...

高管纵向兼任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分析————作者:颜姜慧;杨文瑄;

摘要:高管纵向兼任现象近年来在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在快速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汽车行业中尤为常见,并成为影响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本文以2009—2023年中国A股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这一切入点出发,通过熵权-TOPSIS法建立公司投资价值评价体系,实证分析高管纵向兼任如何对新能源汽车公司投资价值产生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其作用路径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高管纵向兼任现象的存在...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企业成长性和公司治理结构调节作用的分析————作者:周焱荣;闫文;席增雷;韩宇航;

摘要:技术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动力,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途径。本文以京津冀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9年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成长性和企业治理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了企业规模和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存在滞后性;企业成长性能够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中国县域交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作者:樊一江;刘思琦;丁金学;

摘要:推动县域交通现代化发展,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交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硬基础”不断夯实,“软服务”持续提质,管养水平不断提升。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短板弱项亟待补齐。中国广大县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城乡有别,秉持适度超前、不过度超前的理念,加快转变县域交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地选择与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基于城市融入视角————作者:张建伟;周佳璇;武颢;

摘要:农民工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就业质量事关民生福祉,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全局。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地选择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在常住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助于缩短农民工劳动时间并提升劳动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就业质量;而在户籍地等非常住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参加常住地基本医疗保险可...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郭春丽;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统领,以体现现代化的广泛性、人民性、全面性、共生性、开放性为突出特征,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个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中国特色,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愿景目标。鉴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世界现代化共同特征和发展趋势,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建设主体,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五大中国特色、...

数智时代的中国传统汽车产业重构:特征与机制——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分析视角————作者:霍治方;王超;樊正德;

摘要:在数智技术使能作用下,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中国传统汽车产业重构的未来方向,而合作创新网络作为多主体协作的外化形态,其与汽车产业重构之间的结构—功能互动、机制—过程协同的双向嵌套关系,为理解这一趋势背后的特征与机制提供了工具。本文基于235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的8828条关系数据,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建立回声模型分析中国传统汽车产业重构合作创新网络的主体互动规则、动态演化进程和空间结构分...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2025年4月)

摘要:<正>~

离散化、网络群体心理与蜂群效应————作者:张祥建;陈黎菲;徐晋;

摘要: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经济要素发生了深刻的离散化变革,对网络群体心理和行为带来颠覆性影响。基于离散化发展趋势,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情绪演化规律,揭示了网络群体行为的蜂群效应及其极化作用。研究发现:社会经济要素正在加速离散化和网络空间重构,形成新的治理模式、结构形态和虚拟“镜像世界”,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模式。网络群体呈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弱化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