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杂志简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Nonferrous Met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双月刊)曾用刊名:江西有色金属,1987年创刊,办刊宗旨为:刊发有色金属工业理论和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有色金属行业学术动态、工程技术及生产实践成果,推进我国有色金属业的理论创新、科技进步与学术交流。主要刊登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分析及机电、自动化、节能减排、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原创性学术论文。是学术性、实用性、开发性、信息性兼备的科技期刊。面向全国有色金属厂矿、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可供教学、科研、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干部、院校师生参考。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收录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598;总被引频次:269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470;综合影响因子:0.386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栏目设置
材料·冶金、矿业·环境、机电·信息、分析·检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务必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试验设计合理,数据可靠,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每篇论文勿超过8000字(含图表)。
2、来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中图分类号,并注明第一和第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3、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发表过的,一般不超过15篇,文献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序编排,编写格式如下: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3人以上列出3人,后加等字).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名称(S).
4、不同意在电子版发表的文章请在来稿中注明。
2018年《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杂志02期投稿目录:
5083铝镁合金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腐蚀研究杨少华;张丹城;田亚斌;叶昌美;
氧气高炉喷吹气化炉重整煤气工艺的分析李长乐;薛庆国;董择上;王广;
基于机理和数据驱动的转炉输入——输出混合模型刘远洋;贺东风;冯凯;鲁晓旭;
用P507从硫酸镍溶液中萃取分离铜、锌、钴邬建辉;董波;张献鹏;叶逢春;
降低铜阳极泥分铜工序的有价金属损失探讨余珊;房孟钊;宁瑞;李伟;
柠檬酸溶胶法制备Bi_2WO_6粉体及其表征蔡宗英;周若;孙文龙;曹卫刚;
Zn/Fe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研究刘宝禄;程波明;谢志鹏;朱才建;
论文范例:正极浆料黏度对汽车动力电池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LiNi_(0.5)Co_(0.3)Mn_(0.2)O_2正极材料浆料的黏度对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的影响.首先通过研究不同NMP含量对浆料黏度的影响,由此产生的对电池一致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再选取最优NMP含量的配方研究不同搅拌时间对正极浆料黏度的影响.利用黏度计、内阻测试仪、加速绝热量热仪、电池测试系统表征浆料的黏度、电池内阻、电池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MP含量为880 g及搅拌6 h的浆料,平均黏度为6.348 pa·s,做出的电池容量差和内阻差比较小,电池在25℃,2.75~4.2 V,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3.5 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8.6%,电池在绝热环境下充放电过程中温度最高为47.3℃,电池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相关论文参考:热处理工艺在提高金属零件的制造水平中的作用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冷轧变形对5083Al/SUS405层状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作者:刘树生;唐延川;李鑫龙;黄锦康;宋志强;
摘要:为提高轨道交通部件用铝合金阻尼性能以满足减振降噪需求,本文采用层状异质构型复合化的方法,利用真空热压复合及冷轧加工制备5083Al/SUS405层状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动态机械热分析仪等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轧压下率增加,5083Al/SUS405界面从平直状态逐渐变为波浪状,最终SUS405层出现颈缩并断裂。热压态和50%冷轧压下...
高硫铝土矿浮选脱硫调控研究————作者:徐欣宜;覃慧芳;黄光健;卢雨晴;欧云灵;刘岱昕;陈远林;
摘要:高硫铝土矿是我国重要的铝矿物资源,但铝土矿中硫含量过高会影响氧化铝的正常生产过程。因此,探索合适的高硫铝土矿脱硫工艺对保障我国铝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广西某高硫铝土矿含S 4.72%,主要的硫矿物黄铁矿与一水硬铝石等密切连生分散在铝土矿中,且嵌布粒度不均,增加了脱硫的难度。本研究针对该矿石采用浮选法脱硫,系统研究了磨矿细度、调整剂以及捕收剂结构等因素对脱硫浮选的影响,优化浮选调控制度,并探究了异丁...
单晶正极材料Li1.2Ni0.25Mn0.55O2的氟掺杂制备及性能————作者:饶先发;杨攀;钟盛文;杨志伟;胡伟;
摘要: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凭借高比容量和低成本优势,在锂离子电池中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但仍面临首效低、循环容量和电压衰减明显等难题。相较于多晶材料,单晶材料具有更优的结构稳定性与循环性能,然而其较大的比表面积易引发界面副反应,影响电化学性能。基于此,本研究以PVDF为氟源,对单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Ni0.25Mn0.55O 锂离子电池共价有机框架负极材料的改性策略研究进展及展望————作者:杜高友;彭仁杰;陈军;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结构电极材料,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具有结构多样性高、孔道网络可控、易于化学修饰等优点,是电化学储能(EES)领域的尖端材料之一。但大部分COFs都存在导电性较差以及团聚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COFs在储能方面的实际应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COFs在储能研究中的现状、挑战和改性策略,并且基于剥离对COF材料的改性效果较为明显且应用程度高,重点介绍了剥离改性这一策略,阐述了得到... 不同比例LATP/SPE复合固态电解质与Li金属界面稳定性研究————作者:苏琼;钟盛文; 摘要:实验通过简易的浇筑法在PEO基的聚合物电解质(SPE)中分别添加质量比为20%、50%、80%的Li1.3Al0.3Ti1.7(PO4)3 <LATP>固态电解质粉末制备LATP/SPE复合固态电解质。系统研究了不同比例构建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组织结构、离子电导率、杨氏模量以及复... 基于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的Cu-Sn合金热变形行为————作者:李洋;蔡军;李清阳;李冲冲;鱼祎雯;强凤鸣; 摘要:为了研究Cu-Sn合金的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和应变量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在550~700 ℃,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的情况下,利用Gleeble-3800型高温模拟试验装置对其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铜锡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真应力-真应变关系,并构建了相应的新的Johnson-Cook(JC)本构关系。研究发现,铜锡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其流变应力随变形速度... 锂云母冶炼渣制备地聚合物及其力学性能影响研究————作者:罗仙平;聂佳凯;刘子帅;唐学昆; 摘要:锂云母冶炼渣(锂渣)富含SiO2、Al2O3及CaO,具有作为胶凝材料的潜力。本文采用锂渣、粉煤灰和S95矿渣粉作为制备地聚合物的原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采取先确定基准组粉煤灰和S95矿渣的用量及最佳制备条件后再进行锂渣替代的策略。从而深入探讨粉煤灰/S95矿渣质量比、水玻璃模数、碱当量、液固比以及锂渣添加量对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高铝金铜精矿造锍熔炼渣型研究————作者:田博;石瑀;彭珊;王俊娥;蒋开喜; 摘要:金铜精矿协调熔炼是铜、金联合提取的重要工艺路径之一。随着入炉料成分的变化,调控熔炼渣的理化特性是保障生产效率和提高金、铜回收率的关键措施。基于某铜冶炼厂的高铝金铜精矿,本文研究了金铜精矿熔炼过程中不同Al2O3含量和Fe/SiO2时渣中CaO含量对渣中的金、铜含量的影响,分析了渣中CaO不同含量时的物相转变规律,探究了CaO调控铜渣... 低含量微米硅改性石墨负极及其倍率性能提升————作者:王子炎;马丽梅;尹艳红; 摘要:石墨负极材料因具备高充放电效率、低嵌锂电位、良好的安全性能等特性,在新能源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但其比容量提升空间有限、倍率性能较差,难以满足如今新能源领域市场需求。本文以商业石墨和微米硅为原料,经异丙醇分散后,在球磨机中以5:1的球料质量比,240 r/min转速进行物理结合,探究了低含量微米硅对石墨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当两者质量比为19:1时,所得5%-mSi/Gr负极在0.3 C电流密度下,... 用P204从除杂后的硫钴精矿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锰和钴————作者:冯伟;田皓;梁小龙;张力; 摘要:研究了用P204+磺化煤油体系从除杂后的硫钴精矿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锰和钴,探讨了P204体积分数、有机相皂化度、料液pH、萃取相比VO/VA、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萃取剂硫酸浓度和反萃取相比VO/VA对锰钴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204体积分数为40%、有机相皂化度为80%、料液pH为3.5、相比V Na3Zr2Si2PO12与Na(Ni0.33Cu0.06Fe0.28Mn0.33)0.9Ti0.1O2复合制备高性能钠离子O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作者:伍严杰;郑旭东;丁超群;李栋; 摘要:O3型层状氧化物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等优点,但随着循环进行,其复杂的相变致使空间结构收缩、体积变化大,阻碍Na+的传输,容易产生容量缩减、界面阻抗增大等一系列现象。本文通过钠超离子导体Na3Zr2Si2PO12与O3型层状氧化物Na(Ni0.33Cu0... 赤泥-磷石膏在配炭配碱条件下的热分析及反应动力学————作者:张秦瑞;金会心;王眉龙;雷二帅;顾炜;严殊懿;黄润; 摘要:赤泥和磷石膏的大量生成及堆存带来环境风险,尽管已有协同焙烧利用的研究,但高温反应动力学仍缺乏深入探讨。采用差热-量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在碳酸钠和焦炭添加条件下,赤泥与磷石膏混合物的高温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温(<200 ℃)单独焙烧条件下反应活化能为61.72 kJ/mol,加入碳酸钠后显著降低至14.09 kJ/mol,并加快反应速率;加入焦炭后,活化能进一步降低至1.58 kJ/mol,反应显... 改质熔融铜渣中磁铁矿晶体析出行为及电磁性能研究————作者:董国洲;杜雪岩;吴翠玲; 摘要:铜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分析表明渣中铁含量较高,且主要赋存于铁橄榄石相中,难以被回收利用。本文以白银公司铜渣为研究对象,CaO作为改质剂,采用熔融氧化法回收铜渣中铁,研究碱度对铁元素由铁橄榄石相向磁铁矿相迁移的规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质剂CaO会促进铁橄榄石相的分解,形成磁铁矿相和辉石相;碱度为0.6时,更有利于析出稳定的磁铁矿相,且饱和磁化强度最高,Ms为56.34 emu/g,铁回收... D-MoS2@rGO-Ti3C2Tx/GCE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同步检测痕量Cd(Ⅱ) 和Pb(Ⅱ) 研究————作者:彭如花;刘柏雄;宋财华;左富强;何兴羽;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全世界正在面临的挑战。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高灵敏度的金属离子检测手段,加之其兼具仪器的便携性,可满足现场检测和实时数据分析,在重金属离子实时监测中展现出优越应用潜力。本实验通过一步水热法将D-MoS2,成功负载在rGO和Ti3C2Tx表面,... MnFe2O4复合催化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对乙酰氨基酚(ACE)————作者:严群;李欣城;张理军;薛文慧;陈奕浩;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nFe2O4和硅藻土&MnFe2O4复合催化剂(D&MnFe-50%),并研究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对乙酰氨基酚(ACE)的效能。结合材料表征手段考察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氧化体系的降解特性、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PMS/D&MnFe-50%... Al-Ga元素掺杂调控烧结Nd-Fe-B磁性能及微观结构————作者:钟明龙;朱和平;郑远敏;代飞龙;李跃海;江会鑫;刘仁辉; 摘要:微量低熔点元素掺杂是改善Nd-Fe-B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系统设计和实验分析,深入研究了不同Al-Ga比例掺杂对烧结Nd-Fe-B磁体磁性能和显微结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Al-Ga比例的变化,磁体磁性能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点;磁体的微观结构随Ga元素比重提升得到显著改善,表现为包裹主相晶粒边界的富Nd相增多,主相晶粒外形更加圆润,尖锐棱角及突出部分减少。当添加合金质量比m(Al... 铁-钛-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铊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罗仙平;王飞翔;唐学昆;刘子帅;李志豪; 摘要:锂云母制备碳酸锂过程中会产生含铊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风险。本文通过共沉淀和煅烧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铁钛锰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铊。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最佳吸附条件、吸附动力学以及共存离子对铊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分析仪和Zeta电位检测等手段对该吸附剂进行了系统表征与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铁钛锰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含氧基团,... 累积叠轧Cu-Fe复合材料组织与磨损性能研究————作者:孙德文;刘锦平;王宇轩;宣宇昂;叶森梁; 摘要:利用累积叠轧焊合技术(ARB)制备了铜-铁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测定了不同轧制道次复合材料的硬度、导电率和摩擦磨损性能,并重点研究轧制道次对复合材料的颗粒分散性、界面结合、磨损机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效果逐步提升,颗粒增强体的分散效果显著增强,在8道次后材料界面呈现完全焊合状态,Fe颗粒弥散分布于板间,此时材料硬度达到最大值138.49 HV,但导电率和摩擦系数...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14Ce合金成形工艺参数————作者:朱玉珍;余平香;闫一诺;邱海林;叶洁云; 摘要:对Al-14Ce合金进行不同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的单道次、单层及测试块(12×12×12 mm3)的打印。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250 W,扫描速率800 mm/s到1 000 mm/s工艺区间内或激光功率为300 W扫描速率1 000 mm/s到1 200 mm/s工艺范围为Al-14Ce的SLM较优成形工艺参数,... 热交联制备三维粘结剂及对硅的储锂性能————作者:袁琼华;肖鹏波;黎浩臻;陈文豪;周菲;刘娟;丁能文;李小成; 摘要:硅(Si)因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然而,Si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剧烈体积变化易引发电极粉化和电接触失效,严重制约其实际应用。为此,本文采用瓜尔胶(GG)作为交联剂,聚丙烯酸(PAA)为主链,基于原位热交联策略,构建了一种共价酯键与氢键协同作用的新型三维交联网络粘结剂PA2G1。该粘结剂中的丰富极性官能团赋予其较高的弹性和粘附力,而GG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