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理论与实践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经理论与实践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3-1057/F
国际标准刊号:1003-7217
主办单位:湖南大学
主管单位:湖南大学
查看财经理论与实践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现代班组》经济管理类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国际经贸探索》经济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财经理论与实践》是金融学专著,全面具体地介绍财政金融方面市场动态。本刊向您介绍经济学专业知识,国内外证券与投资市场变动,财政与税务的关联,经济与管理的分析,是金融界人士的首选刊物。

  期刊栏目:

  经济理论经纬 金融与保险 投资与证券 财务与会计 财政与税务 经济管理 经济法

  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CSSCI来源期刊。该刊先后被评为中国重要经济理论刊物、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该刊还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最新期刊目录

科技金融赋能高技术产业提质增效: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作者:纳慧;李栋;姜安印;

摘要:依据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科技金融主要通过财政引导基金和市场化科技金融两个渠道驱动高技术产业提质增效。高科技人才、高市场化程度及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实现各要素创新性配置,强化科技金融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的正向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特征,且在教育经费投入、研发经费支出越高的地区作用更明显...

数字技术、绿色财税与传统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作者:谢宜章;杜雨中;吴菁琳;李露露;

摘要: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与绿色财税对传统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显示: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赋能效应;绿色财税作为规制工具,分别以“补偿效应”和“成本效应”机制显著强化赋能效果,但二者的政策嵌套存在制度摩擦导致部分效率损失。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在不同战略地区和政策背景下存在结构性差异。拓展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的赋能过程...

“带押过户”主体权利配置的规范分析————作者:唐钟书;蒋悟真;

摘要:相较于旧法,《民法典》第406条对物之自由流通的保护力度更甚。然而,作为建立在《民法典》第406条上的制度,“带押过户”制度实践并未完全脱离旧制度惯性影响,存在可完善的空间。依“带押过户”三方主体视角,就抵押人而言,应达至保障其自由处分权之目的。就抵押权人而言,不宜在“带押过户”办理流程中参与过多甚至影响二手房转让,其追及权的行使不包含实现旧有抵押权从而提前清偿之义,应当允许新旧抵押权并存。同时,...

公司治理中法务会计嵌入内部审计研究————作者:王敏;肖东泰;孙论;

摘要: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内部审计在治理过程中面临审计目标不明确、审计能力不充分和审计方法不全面等固有局限,需要法务会计的有效支持。然而,法务会计在企业内部缺乏组织支持,难以嵌入并协同内部审计提升治理效率。鉴于此,应从制度、人才、组织等方面进行保障,推动法务会计以多方法识别、全过程治理、一体化应对等路径嵌入内部审计,拓展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

绿色信贷政策和政府补贴的协同影响分析——基于新能源企业信贷融资效率的视角————作者:孟露;李春艳;徐喆;

摘要:以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参数生产模型,非限制性地引入绿色信贷政策和政府补贴两个环境变量,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和政府补贴对生产前沿面及非效率分布的单独作用和协同作用。结果显示:对生产前沿面的影响,两个政策的单独作用各自存在局限性,而协同作用在2014年后逐渐稳定发挥;对非效率分布的影响,两个政策均表现出单独的正向作用,但绿色信贷政策的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而政...

企业绿色转型项目投资决策问题研究——基于碳交易市场和碳税政策视角————作者:宋丹丹;时瑜;

摘要: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通过构建企业减排项目投资相关的价值函数,研究碳交易市场和碳税两种不同的绿色政策下企业的最优投资时机、碳排放量以及企业价值,同时对两种政策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下,两种政策所产生的效应具有显著差异

无实际控制人影响企业现金股利分配吗?————作者:田昆儒;孙夫祥;刘冠辰;

摘要:利用2007—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无实际控制人会抑制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特别是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内外部监督环境较差、中小股东积极性较低、有多个大股东和前十大股东不存在一致行动人的企业抑制效果更好。机制分析发现,无实际控制人通过增加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盈利能力来抑制企业现金股利分配。进一步检验证实,无实际控制人虽然抑制现金股...

地方证监局一线监管与企业风险信息披露——基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外生冲击————作者:王满;姚强强;

摘要:以地方证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外生冲击,考察一线监管对企业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证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企业风险信息披露具有良好的监管效果,即被监管企业愿意披露更多的风险信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降低投资者负面预期是实现良好监管效果的作用机制。这一监管效果在没有诉讼风险、没有监管处罚风险、分层随机抽选检查对象与监管资源约束较强地区的企业更明显,且监管效果有助于投资者利益保护与...

CEO双海外背景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阳立高;罗甜甜;刘丽雯;

摘要:依据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考量CEO双海外背景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EO双海外背景提升了企业韧性,其企业在危机期间抵抗力和恢复力更强;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降低破产风险和提升营运效率在CEO双海外背景和企业韧性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具有双海外背景的CEO对经济较发达地区、低竞争行业、高科技行业以及管理者高短视主义的企业韧性提升作用更显著。鉴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海外背景人才支持...

养老保险缴费对企业数字化的影响————作者:刘璐;陈雪纯;张宇婷;

摘要:基于2008—2022年深证主板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养老保险缴费对企业数字化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人均养老保险缴费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数字化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就会提高0.228个百分点。这一机制通过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吸引机制实现。同时,对于私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对企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鉴于此,应寻求养老保障与企业经济负担之间的平衡,激励企业增加...

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研究————作者:涂强;左丽梅;张旭颖;

摘要: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异质效应。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可以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优化资本配置以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条路径促进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鉴于此,为我国未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

行业协会优化会员企业融资环境研究————作者:李智迅;顾敏康;段军山;

摘要:企业“融资难”与其未能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及市场授信公平性失衡密切相关。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具备共利、自律和信用中介功能,掌握信息权力和规范权力,拥有深厚的声誉资本,兼具优化会员企业融资环境的能力和动力。行业协会通过建立行业性信用惩戒机制、提供信息服务和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优化会员企业融资环境

义务教育财政资助对劳动表现的影响研究————作者:黄维;邓海雄;颜佳琳;

摘要: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采用CFPS数据库,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索了义务教育财政资助的长期效果。研究发现:义务教育财政资助通过提升受益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显著提升其劳动表现。异质性分析显示,义务教育财政资助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农村地区和民营单位中效果显著,而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城镇地区以及非民营单位中效果有限。鉴于此,应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财政资助力度,注重人力资本发展,提升政策的长期效果

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作者:陈颖;

摘要:依据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考量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非线性效应、中介效应以及边际效应。结果显示:随着地方财政收入分权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态势,二者呈现“U”形关系;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城镇化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先负后正特征;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

中间投入品关税对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基于中美贸易数据的分析————作者:谢建国;申悦琳;

摘要:依据2015—2021年中美中间投入品关税数据,考量中间投入品关税对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投入品关税提高降低了企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减少了企业研发项目投资额,抑制了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从而恶化了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降低了企业高技能和中技能劳动力结构,提高了低技能劳动力结构。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间投入品关税提高恶化了东部地区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高技术制造部门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力结构。鉴...

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作者:成新轩;雷晔雯;

摘要:基于海关总署外贸产品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将样本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测算企业在亚太区域价值链中的嵌入地位与其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会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引导、市场竞争三重传导机制形成多维度影响机制体系,显著作用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进程,且对价值链地位变动的敏感性随外部冲击显著增强,印证了外部冲击对价值链重构效应的放大作用。另外,加工贸易、外...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作者:胡方方;

摘要:数字经济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创新为牵引,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助力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激发劳动创造潜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数字建设观念淡薄、复合型人才紧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体系亟待完善等现实困境。鉴于此,需从思想意识、人才培养、夯实硬件、资金保障、制度协同等方面入手,以数字经济扎实推进农业农村...

数字经济赋能农产品区域品牌:作用机制与路径研究————作者:熊曦;宁泷;

摘要:依据2013—2022年中国83个农产品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与中介效应模型,系统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质量追溯、市场扩展与文化赋能直接提升品牌价值,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形成双重传导路径,正向效应突出且稳定性强。鉴于此,应加强数字基础建设差异化布局,以推动产业链数字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产融合),并完善人才培育与数据共享机制,从而为农...

身联网场景中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路径————作者:蒋佳妮;刘晓博;

摘要:数字技术深度革新人类认知与社会交互方式,身联网场景因其扩张所产生的数据资源兼具个体、企业、社会三重属性备受关注。在个人信息保护与社会效益实现双重张力下,规则近乎空白,如何监管仍需考量。宽松监管个体将承担重大的个人信息侵权风险,紧缩监管企业将存在门槛过高、合规困难、成本艰巨等难题。比较域外模式,结合当前应用场景,多重治理成为最优路径:依据数据种类分级保护,构建全过程数据质量监管、信用评估与标准共享多...

企业尾部系统风险具有供应链传染效应吗?————作者:李政;李纪欣;张鲁瑶;

摘要: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与供应商信息,构建“焦点企业-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考察企业尾部系统风险的供应链传染效应。研究表明:尾部系统风险具有显著的供应链传染效应,上下游企业尾部系统风险上升会使焦点企业尾部系统风险同向变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尾部系统风险通过焦点企业经营业绩这一渠道影响其尾部系统风险,且焦点企业良好的供应链效率能显著缓解尾部系统风险的传染效应;供应链...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