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红外》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刊物,创刊于1980年,它全面报道现代红外高新技术领域各种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内容包括:红外材料与器件、红外遥感、红外成像、工业测温、微光与夜视、预警与制导等。本刊除刊登技术论文外,还设有国际专题会议介绍、国内红外与光电子技术消息、会展会议信息等栏目。
本刊的宗旨是为从事红外光电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广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园地,及时向读者传递和反映国内外红外与光电子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成果和信息,以促进我国红外与光电子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主要发行对象:从事红外与光电子技术生产、研究与发展以及应用的广大科研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被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NKI)等重要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技术论文、综述、专题会议介绍、新书新刊、国外专利介绍、国内红外与光电子信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探测系统性能的比较与选择 丁利伟,甘宇红,王宗俐,路学荣,DING Li-wei,GAN Yu-hong,WANG Zong-li,LU Xue-rong
制冷型热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王湘波,陈小文,李春来,姬弘桢,王建宇,WANG Xiang-bo,CHEN Xiao-wen,LI Chun-lai,JI Hong-zhen,WANG Jian-yu
长波红外偏振图像信息的提取与增强 邱跳文,张焱,李吉成,杨卫平,QIU Tiao-wen,ZHANG Yan,LI Ji-cheng,YANG Wei-ping
雾对水面舰船目标的偏振特性的影响研究 尹成亮,王峰,袁宏武,YIN Cheng-liang,WANG Feng,YUAN Hong-wu
舰船热力管道保温层受潮对保温性能的影响 石宏臣,孙丰瑞,杨立,范春利,SHI Hong-chen,SUN Feng-rui,YANG Li,FAN Chun-li
近红外可见光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参考激光数字倍频方法研究 盛灏,华建文,夏翔,李涛,SHENG Hao,HUA Jian-wen,XIA Xiang,LI Tao
草地背景中伪装目标偏振成像探测的实验研究 毛宝平,韩裕生,袁宏武,MAO Bao-ping,HAN Yu-sheng,YUAN Hong-wu
基于热释电红外感应的节水沐浴器设计 周晓伟,王菲,马会娟,郭新民,侯俊才,ZHOU Xiao-wei,WANG Fei,MA Hui-juan,GUO Xin-min,HOU Jun-cai
城市典型植被的热辐射特性研究 刘宇,赵云升,张霞,浮媛媛,孙璐,姚馥琳,赵文利,那金龙
文章发表网站投稿:“低头族”的受众行为与心理分析
摘 要 随着通讯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产生的手机“低头族”变得相当普遍。低头族不仅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更会影响社会人际交往。笔者试图通过低头族的行为和心理来分析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帮助“低头族”“抬起头来”。
关键词 文章发表网站,低头族,行为,心理分析,解决措施
在互联网尤其是无线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大街小巷,酒店饭馆,公共汽车,地铁上……几乎任何你能想到的地方,总能看到很多人在低着头看手机,指头在屏幕上时而滑动两下,有的在看视频,有的玩游戏,有的聊天,他们就是网络新时代的“低头族”。毫无疑问,“低头族”的盛行是有众多危害的,既损害“低头族”群体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社会大众的正常人际交往。
红外最新期刊目录
ICP刻蚀对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电极制备的控制————作者:任昂;刘铭;李景峰;
摘要: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通常利用台面结实现对红外辐射的探测,其中金属电极的制备工艺至关重要。深入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刻蚀系统中物理刻蚀与化学刻蚀对超晶格探测器电极孔形貌的控制以及对刻蚀速率的影响。通过调整ICP离子源功率、射频功率、刻蚀气体流量等参数,打破了刻蚀系统中物理刻蚀与化学刻蚀之间的平衡,实现了电极孔侧壁倾角从70°到90°的...
红外探测器杜瓦窗口钎焊工艺优化————作者:李云龙;沈星;吴丰顺;周龙早;宋立志;洪晓麦;
摘要:杜瓦窗口是红外探测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焊接质量对探测器的真空维持时长以及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本试验通过引入两种预成型焊料环进行真空钎焊,替代传统的手工SAC305焊膏软钎焊工艺,并对杜瓦窗口的外观质量、气密性能、空洞率以及焊接强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使用具有中间层Ni骨架结构的SnAgCu复合焊料环进行真空钎焊时,杜瓦窗口漏率可以达到小于1×10-12 P...
中长波双波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驱动电路设计————作者:张禹;宫宸;魏洪苗;刘纪洲;李红;
摘要:双波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到应用。针对中长波双波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驱动电路进行设计,提出了包括双模式驱动电路、独立动态范围调整电路、低模拟信号调理电路、双衬底切换电路、电源驱动电路和分布式积分的设计方法。该驱动电路能够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敏感元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有效变换,同时给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提供所需的偏置电压和驱动时序。本文所设计的中长波双波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红外导引头抗干扰分析————作者:高宇轩;庄亚明;姚佳东;
摘要:红外导引头是武器制导系统识别跟踪目标的核心部件,决定导弹能否成功准确命中目标。现代战争的作战条件复杂多变,存在云雾、烟幕、点源诱饵、激光压制、伪装和多波次打击等干扰因素。红外导引头在各类干扰条件下实现对目标特征进行识别并保持持续跟踪,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对战场环境下各类干扰因素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了干扰机理及其对红外导引头的性能影响。介绍了目前主要采用的几种抗干扰技术,然后对其设计原理和工作流程...
中国深空探测新远征
摘要:<正>近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实施发射。按照计划,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继天问一号探索火星之后,天问二号为何选择小行星作为新目的地?未来,它又会带回宇宙中怎样的秘密?从“准卫星”中研究太阳系历史2016HO3小行星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冷冰冰”,但它的背后有一...
一种考虑环境温度变化的制冷型红外系统外场标定方法————作者:甘世奇;张啸;吴统邦;马鑫;车勋;何明亮;
摘要:红外系统标定是开展目标红外特性测量的重要工作,其精度将直接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为了减小温度漂移对标定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环境温度变化的制冷型红外系统外场标定方法,推导了考虑环境温度的像元灰度响应-目标辐射亮度关系式。通过某型国产制冷型红外系统的外场标定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标定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对参与拟合的温度点反演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57%、均方根误差降...
自由运转双光梳高精度测距技术————作者:陈清翔;宁焱;邓博文;杨馥;
摘要:双光梳测距系统因测量速度快、测距精度高等特性在远距离高精度测量领域显现了巨大潜力。通常情况下,需用复杂的硬件锁定双光梳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这给双光梳系统的实际应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将自由运转双光梳系统作为光源,利用软件校正算法(主要是互模糊函数)来提取目标的距离,大大简化了实验系统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当目标距离约为1 m、激光重复频率约为100 MHz、双梳重频差约为774 Hz时,自由...
蝶形太赫兹波导在微量溶液浓度检测中的性能研究————作者:王路彬;张慧睿;王江涛;武京治;王艳红;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等离激元效应的蝶形太赫兹波导传感器。利用该太赫兹波导在特定频率处的谐振特性来探测溶液浓度变化。通过分析太赫兹波导传感器的S11反射参数,观察到在频率53.28 GHz处,波导结构出现Q值为82.28的谐振谷。在波导蝶形区域设置不同浓度的分析物时,产生了双谐振谷且发生了频率偏移;谐振频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产生蓝移,表明溶液的介电常数影响了波导中的电磁场分布。仿真结...
风洞环境下飞行器模型侧喷喷流红外辐射特性数值模拟分析及测量修正方法————作者:张乐乐;施小娟;吉洪湖;
摘要:研究风洞环境下飞行器模型侧喷喷流红外辐射特性及测量修正方法对开展风洞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在风洞环境中对飞行器侧喷喷流的红外辐射进行测量时,风洞内壁面和飞行器模型壁面产生的辐射是喷流红外测量的干扰源。通过求解质量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组分传输方程等,对风洞环境下飞行器模型侧喷喷流流场及3~5μm波段各个辐射源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段进口马赫数Main 基于改进YOLOx-nano的海上红外目标检测算法————作者:张俊;位门;吕璐;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x-nano的海上红外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对检测头的分类与定位任务进行解耦,并引入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结构,不仅提升了模型的精度和收敛速度,而且提高了红外大目标检测能力。将改进的压缩和激励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 SENet)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加入到模型中,增强了模型的非... 光导型石墨烯探测器暗电流抑制电路研究————作者:仝淅哲;申钧; 摘要:针对光导型石墨烯探测器暗电流大的特点,在分析几种暗电流抑制电路的基础上,利用电容反馈跨阻放大器(Capacitive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CTIA)积分电路设计了一种新型低温度系数暗电流抑制电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暗电流抑制能力。相比于传统CTIA结构,积分饱和时间提升显著,并且具有良好的积分均匀性和输出线性度。在-20~40℃温度范围内,电流--... 磁控溅射碲镉汞表面钝化模拟研究————作者:高志富;王文;李树杰;耿松;何胤;桂希欢;左大凡;李雄军; 摘要:碲镉汞(HgCdTe)表面钝化层的化学计量比对器件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SRIM软件模拟了Ar+溅射能量和入射角度对表面钝化层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300~500 eV能量范围内,CdTe和ZnS对Ar+的核阻止本领远大于电子阻止本领,且ZnS的核阻止本领优于CdTe;离子入射角在60°附近时CdTe有最大溅射产额,入射角在70°附近时... 红外组件封装电极板旋光激光加工中的热损伤及其控制————作者:张忆南; 摘要:红外组件封装中使用各种电极板,在激光加工中需避免对其金属电极造成热损伤。基于对薄圆盘样品的热传导分析,在合理假设下得出了激光加工过程中样品上稳态温度分布的简明清晰的解析表达式。据此,结合电极板常用基底材料和电极材料的热学参数,得到稳态下金电极蓝宝石电极板的热损伤距离为3.3 mm,并计算了不同厚度的样品所需的激光加工平均功率。此种方法适用于采用不同基底和电极材料的电极板或芯片等的激光加工中相关参数... 基于QT的红外探测器特性参数测试方法————作者:刘博文;邱晨;王晓龙;邢艳蕾;王亮;陈彦冠; 摘要:受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的影响,对红外探测器性能数据分析的需求呈多样性和复杂性。针对部分不可直接测得或者获取难度大的特性参数(如暗电流、量子效率等),提出了一种基于QT的红外探测器特性参数集成测试方法,包括传统测试系统以及自主开发的计算软件。计算软件使用QT及C++语言开发。独立自主完成底层算法设计开发,使其具备全波段任意温度黑体辐射光子数、暗电流、量子效率等多种特性参数计算功能。现有计算软件仅支持单... 第六届红外技术及其应用大会征文通知 摘要:<正>红外及夜视技术在国防、工业和民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促进了我国光电材料、先进器件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逐步迈向自主化时代。当前随着光电子、微电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获取与感知领域方向朝着多手段、多功能、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迈进,多专业技术交叉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红外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龙虾眼”诞生记 摘要:<正>近期,“天关”卫星首批科学成果正式发布。自2024年1月9日发射以来,它探测到多种类型的暂现天体,并捕捉到几例可能的新类型暂现源。其卓越的X射线探测能力得益于核心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也被称为“龙虾眼”。回顾研发历程,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下简称“国家天文台”)、北方夜视公司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的科研团队通力合作,从头设计和研制“龙虾眼” X射...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1985~2023年蒙古国地表水体的时空变化分析————作者:廖堂宏;哈斯巴干; 摘要: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生产的基础资源。随着遥感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成为了大规模和长期的地表水体分析与制图的重要手段。采用Landsat 5TM和Landsat 8OLI卫星数据,分析了1985~2023年6月至9月的蒙古国地表水体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23年蒙古国地表水体的面积呈下降趋势,稳定水体面积从155... 红外成像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研究————作者:康琦;许洪刚;韩冰;马洪涛; 摘要:盲元以及非均匀性噪声的存在会导致红外图像的成像质量大幅下降。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算法。首先,介绍了两点校正算法的原理;然后对盲元的定义以及传统的常用盲元检测方法和盲元补偿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梯度阈值盲元检测法,即通过计算所有相邻像元之间的灰度差值得到盲元的判断阈值;接着采用改进的邻域代替法进行盲元补偿,并将上述算法用于某自研中波红外相机中;最后设计对黑体的成像实验... 碲镉汞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发展与展望————作者:管崇尚;邢伟荣;周睿;李震;姜梦佳;王丹;折伟林; 摘要:通过对现有的几类主流碲镉汞(HgCdTe)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 APD)器件进行梳理,简要总结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APD器件发展路线,并分析了包括PIN、高密度垂直集成光电二极管(High-Density Vertically Integrated Photodiode, HDVIP)和吸收--倍增分离(Separated Absorption and Mult... 一种锑化铟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设计及制作————作者:谭启广;李忠贺;张轶;曹凌霞; 摘要:裂片及串音问题限制了锑化铟(InSb)焦平面探测器向更大面阵规模、更小像元间距的发展。报道了采用分立感光像元的InSb焦平面探测器的试验研究结果。制备了阵列规模为320×256、像元间距为30μm的InSb红外探测器,测得其信号响应均值为441.112 mV,噪声均值为1.729 mV。此阵列分立,缓解了裂片及串音问题,可靠性高且填充率较高。相较于键合硅片后刻蚀形成分立像元的方式,该方法不存在硅片...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