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民营企业稳就业——基于“国发43号文”的准自然实验研究————作者:向雪风;谭靖琢;
摘要:基于2009—2021年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国务院“国发43号文”出台的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讨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民营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增加民营企业劳动力雇佣,但这种就业效应在国有企业中并不存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民营企业劳动力雇佣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促进效应在中小微和成长期民营企业以及金融供...
时间与生命的权衡:闲暇时间与家庭生育决策——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新证据————作者:王浩名;范小海;
摘要:从成本和收益理论视角,基于2016—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闲暇时间生育机会成本对家庭生育选择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闲暇时间生育机会成本上升会显著减少家庭子女数量、降低出生概率;网络休闲娱乐重要性认同和体制内就业显著强化了闲暇时间对生育的抑制作用,并降低了妻子多胎生育概率;收入与教育水平通过强化时间机会成本感知抑制生育意愿,凸显时间资源配置与现代生育决策的核心矛盾
稻麦之别:中国南北方生育意愿差异的文化起源————作者:沈捷;张冰涛;毛桂蓉;
摘要: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种植方式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小麦种植区,水稻种植区居民拥有更强烈的生育意愿。异质性分析表明,水稻种植方式对女性、有工作(就业)群体生育意愿的提升效应更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人均家庭纯收入、父亲受教育水平和家庭规模在二者关系中均呈现出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水稻种植方式能够通过增加社会资本和强化宗族文化进而提高居民的生育意...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创富共享”效应——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作者:梁栋;刘宇;张硕;
摘要:以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测度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程度的基础上,探究双化协同对企业营业总收入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表明,双化协同能够同时提高企业营业总收入和劳动收入份额,实现“创富共享”。原因在于,双化协同会产生资源协同效应和组织协同效应,促使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其经营绩效。同时,双化协同还带来就业创造效应,通过降低资本集约度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董事长选拔方式与国有企业超额现金持有————作者:胡媛媛;孙光国;
摘要:现金持有决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从企业超额现金持有视角出发,借助手工搜集的国有企业董事长履历数据,实证检验董事长选拔方式对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外部调任董事长相比,内部选拔董事长显著降低了企业超额现金持有水平,当内部选拔的董事长具备较高履职能力或较强履职动机时,其治理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内部选拔董事长的方式,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信...
放松生育限制会减少子女教育投资吗——来自“全面二孩”政策的证据————作者:赵婉凌;吴永求;
摘要: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降低了家庭层面的孩均教育投资水平,但提高了社区层面的孩均教育投资水平;“全面二孩”政策提高了城市新生人口数量,且延长生育间隔可以部分缓解生育数量增加对教育投入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经济水平较高和教育资源较丰富的家庭或社区,放松生育限制对子女人均教育投资的负面影响较小。立足...
高资产群体更愿意移民吗——资产影响移民意愿的效应及机制————作者:陈李伟;黄荣贵;桂勇;
摘要:基于“上海在业群体社会心态调查(2022)”数据,探索资产与移民意愿的关系及其解释机制。研究发现:不同资产人群的移民意愿存在显著差异,高金融资产群体和低住房资产群体更可能持有移民意愿;风险敏感效应和安居门槛效应分别解释了高金融资产群体和低住房资产群体的高移民意愿。高金融资产者的风险敏感心态促使其对宏观社会发展形势持悲观预期,推动他们移民以规避风险。住房资产匮乏者由于难以享受到舒适的住房条件以及附带...
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基于高质量充分就业视角————作者:刘垣钰;吴秋生;刘少云;
摘要:以2007—2022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国资参股在保证劳动投资效率基础上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的劳动雇佣水平,进而从促进就业视角助力共同富裕。机制检验表明,国资参股通过强化社会责任履行、提高融资便利性和塑造良好声誉提升民营企业的劳动雇佣水平;通过加强监督治理效能提高民营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拓展性研究发现,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在市...
“机器帮人”还是“机器换人”——基于服务业智能化与就业质量的视角————作者:刘贝玙;李响;
摘要:基于2014—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构造多维度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系统考察服务业智能化对个体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智能化显著提升个体就业质量,表现为提升收入水平、增强工作满意度、改善教育—工作匹配状况等。从广度和深度来看,服务业智能化通过激发创业意愿、创业行为及推动工作方式智能化转型,助力个体就业质量提高。在个体层面,青年、男性与农村户籍从业者在服务...
快速城镇化能带动农民增收吗——基于撤县设区改革的视角————作者:曹壹帆;陈慧杰;纪月清;
摘要:利用中国2013—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撤县设区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显著降低了撤设县农民收入水平;撤县设区改革主要通过降低政府的农林水事务支出和挤占农村建设用地,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涉农考核力度越强,撤县设区改革对农民收入的负向影响越弱;相较于县级市改设市辖区,县改设市辖区对农民收入的负向影响更小;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撤县设区改革对东部地区农民收...
财政金融协同如何驱动县域共同富裕——内生集约与外源竞合的研究视角————作者:张翔;冉光和;
摘要:基于2014—2020年县域数据,探究财政金融协同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金融协同能够促进县域共同富裕;从内生集约视角来看,财政金融协同通过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县域共同富裕;从外源竞合视角来看,财政金融协同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县域共同富裕;非贫困县与市场化程度高的县域财政金融协同效果更好;外源竞合主导的县域发展模式优于内生集约主导模式
竞争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张楚葳;
摘要:针对企业在成本、收益、协同方面存在的数字化转型困境,强调竞争政策作为促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16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发现,竞争政策通过发挥要素替代效应、创造性破坏效应、供应链传导效应以及信息不对称效应,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作用对于初始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数字产业较发达的地区以及与数字行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更为显著,并受企业劳动密集度、财政补贴水平、信息透明度...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内需提振效应————作者:曾辰;叶胥;
摘要:基于CHFS微观调查数据,考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消费内需释放效应。研究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了居民家庭的消费总量,消费规模显著增长而结构未同步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中心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地区居民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更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能够通过释放消费意愿、缓解信贷约束、扩展社会网络提振消费
掉队即“掉价”?数字化掉队与企业长短期绩效————作者:王一茹;池宇;谢雁翔;
摘要:以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数字化掉队对企业长短期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掉队降低企业长期价值,但对短期绩效无显著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管理层短视与客户需求落空能解释数字化掉队与短期财务绩效的关系。管理层短视、客户信任缺失与资本市场信号是导致数字化掉队降低长期价值的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多次掉队对企业长期价值的不利影响更大。在数字金融发展程度较高、高管股权激励强度更大的样本...
账款拖欠治理与中小企业盈余管理——基于《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正案实施的证据————作者:李春涛;陶思源;张璇;
摘要:基于2014—2022年新三板中小企业数据,利用《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正案的准自然实验,考察账款拖欠治理对中小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正案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对外的商业信用供给水平,企业被拖欠资金得到回笼,商业信用环境得以优化,致使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降低;修正案实施通过缓解信贷约束和降低经营风险显著削弱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动机;这一政策效应在外部营商环境较差和...
产业承接、创新要素流动与企业新质生产力——来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证据————作者:李少林;代洋洋;朱家奇;
摘要: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产业承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承接显著壮大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产业承接通过吸引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和创新技术的流入,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非技术密集型行业、非高科技行业以及位于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企业,产业承接对其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的创业效应——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的实证分析————作者:石有为;郝少博;
摘要: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和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之间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该效应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破除行政垄断以及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来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在发达地区、信息化程度较高城市、地方保护力度较低城市、五大城市群所属城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高城市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
因地致困:土地财政依赖是否加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作者:罗鉴;刘敏;方俊;
摘要:厘清地方政府财政行为与债务风险的动态关系是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关键。构建包含土地财政依赖、隐性债务扩张、财政赤字与金融机构风险的动态面板系统,揭示财政行为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动态关联机制。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赖短期内会抑制隐性债务扩张,但预算约束软化会削弱其缓释效果;财政赤字与隐性债务存在双向反馈效应,金融系统脆弱性可通过推升财政压力间接提升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波动会通过调节土地财政收入影响...
财政环境支出与企业绿色生产力——影响机制与实现路径————作者:邓云峰;钟永红;李华民;
摘要:基于2011—2022年的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财政环境支出对企业绿色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环境支出是提升企业绿色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重污染、有政府环境目标约束和面对气候风险水平较高的企业中,财政环境支出对绿色生产力具有较强的驱动效应;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产能利用率和增强碳排放治理是财政环境支出作用于企业绿色生产力的有效路径;财政环境支出与绿色金融工具、政府环境关注度激励之间的协同...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逻辑、测度评价与实现路径——一个文献综述————作者:谢港华;史言信;
摘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抓手。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安排以来,该话题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形成逻辑、测度评价和实现路径方面。未来研究可在理论内涵上基于“效率、公平、安全”三维目标进行系统阐释,在发展动力上关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实现路径上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风险防控上注重防范化解去工业...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有时初审环节几天就处理了,有时一两个月也没结果,感觉这家的审稿是完全看心情的。
2024-12-01 08:41 -
带头大哥666
投了两次了,第一次两个月零十几天拒稿,现在是第二次投稿,马上两个月了,还是初审状态,估计黄了。确实这个期刊看人下菜,除了极个别作者反馈审稿快,其他审稿都非常慢,着急毕业的就不要投了。
2024-11-25 21:20 -
zhaohhhh
SB期刊,初审不要不退稿的,非得等2个月之后系统自动退稿,而且官网邮箱是个空的
2024-11-02 13:39 -
zhaohhhh
请问8月底投稿的有消息吗,目前还是初审
2024-10-26 10:06 -
zhaohhhh
8月中旬投递,至今初审无进度,有一样的吗
2024-10-09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