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求实

求实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6-1003/D
国际标准刊号:1007-8487
主办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行政学院
主管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查看求实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与非洲国际政治研究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金陵瞭望省级杂志

   《求实政治期刊,创刊于1959年,由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为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月刊,每月10日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宏观或中观的层面,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既注重所刊发文章的重大现实性与时代感,又注重其理论的深度与学术的严谨,力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

  《求实》受到全国广大读者的好评和国内权威文摘刊物的关注,复印转载率和发行量在全国同类理论刊物中均位居前列,凸现了自己明显的特色与优势。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求实杂志栏目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党的建设与政党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研究、哲学当代视野 、经济理论与实践 、民主与法治、改革与发展

  求实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求实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求实稿件请用A4纸单面打印清晰,并在文末注明字数和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及电子信箱。本部处理稿件以作者投寄之纸质文稿为依据。

  二、求实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正文层次最多为5级,其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释号区别

  三、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标注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地名、市或县的地名、邮政编码。

  四、稿件正文之前须有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8个)。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体现文章的创新点(新理论、新观点等)和结论,不与引言重复,不须评论,不宜用“作者认为”、“本文认为”等引导性用语,也不宜用“通过……认为”、“本文深入分析了……”等用语。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虚词、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不能作为关键词。

  五、基金项目是指获得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章,请注明课题的立项者、名称和编号,并附立项复印件,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作用’(96BJL001)”,此项排在作者简介之前。

  六、作者简介须打印在首页地脚处,内容有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七、凡引文出处一律列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于文末。文中引文处的序号(右上角标)与参考文献的序号须对应,用方括号标注(如[1]、[2]…)。所引著作中的页码一律写在文中引文序号后面,用小圆括号标注,如[1](P58)等。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

  八、注释排印在文章末尾参考文献前,以数字加圆圈标示(如①、②…)并在正文具体位置以右上角标标示,如①等。

  九、投稿请直接寄本编辑部,勿寄个人,勿通过中介,勿一稿多投。请务必在稿件上注明投“求实”或投“学报”字样。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稿件寄达3个月后未接到采用通知的,作者可以将稿件改投他刊。稿件一经采用,本部即按自定标准给付稿酬和赠送样刊。

  十、本部两刊被多家网络和数据库确定为来源期刊,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部将作适当处理。如作者无特别声明,即视为同意在各数据库中同时刊出。

  十一、本部对来稿有删改权,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所有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所刊文章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十二、在本部两刊发表的论文如被国家级报刊或国内外知名文摘复印、转载、摘录、索引,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及时函告本部,以便记录在作者档案中。

  十三、本部通讯地址:江西·南昌市八一大道212号,邮编:330003,电话:0791-86303932。

  阅读推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于1979年创刊,原名《南京政治学校校刊》,1986年更为现刊名并于次年9月正式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为军事院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军队的建设服务,着重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求实最新期刊目录

政党整合社会:新时代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实现机制————作者:王江伟;

摘要:强化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是新时代以来基层治理的鲜明特征,从学理层面分析“党领导基层治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政治整合的视角来看,党领导基层治理源于党所具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是克服科层治理弊端和应对社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基层治理挑战的现实需要。在基层治理中,党对基层治理的整合表现为,处于优势地位的政治主体将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力量有机纳入一个统一的中心框架以提升治理效能的过程。基层党组织通过“政治引领...

第三次分配中的国家角色:国家能力视角下的学理阐释————作者:张其伟;章高荣;

摘要:第三次分配是一种受道德驱动的志愿性价值分配过程,包含公益性分配和互益性分配两种表现形式。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路径之一,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挥离不开国家的深度介入,需要明确党和政府在其中的价值与功能定位。依托国家能力的相关理论,可概括出作为国家主体的党和政府在第三次分配中的规划制定、资源供给、规范监管和关系协调等4重角色。规划制定角色下国家前瞻性地确立第三次分配的宏观战略,将其融入到特定阶段的国家整...

适应性拼凑:制度复杂性情境下组织自主性行动策略研究——基于浙江省N市两个志愿组织的个案研究————作者:潘泽泉;王晓;

摘要:在组织场域内科层逻辑和专业逻辑并存,构成了约束组织自主性行动的制度复杂性情境。基于“制度复杂性”和“适应性拼凑”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浙江省N市两个志愿组织自主性发展的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为应对科层逻辑与专业逻辑并存所产生的制度复杂性情境,组织经由重构制度规范、利用制度符号、聚合制度资源的适应性拼凑行动策略,整合了科层逻辑和专业逻辑的制度元素、制度资源,形成了具有制度合法性的组织身份,为组织创造性地...

引智赋能:基层社区内生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新探——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L社区为例————作者:沈广和;

摘要:当前,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存在着“资源赋而不能”的悖论,亟须回答配置何种资源、如何配置资源才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对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L社区引入智力资源实现善治的案例调查,围绕知识内化和资源行动提出了一个“引智赋能”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基于引智平台、团体智力、组织行动的社区知识内化过程发现,社区借助“学知机制”“智省机制”“活用机制”实现知行转化,是促使智力资源转化为基层社区内生治理...

“服务锦标赛”:对服务下乡困境的一个解释框架——以浙江省丽水市L区养老民生实事项目为例————作者:甘颖;

摘要:在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目标下,服务下乡成为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市L区养老服务供给实践的深入考察和分析发现,“服务锦标赛”的形成与运作是导致基层政府在服务供给时面临诸多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基层治理向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基层治理体制的“锦标赛”特征并未消亡或衰减,反而催生出新的“服务锦标赛”体制。在其运行过程中,上级政府通过强控制—强监督—强激励的动员运作,从目标决策、内容设置、激...

《求实》投稿须知

摘要:<正>《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政治学(中国政治)期刊。论文应紧紧围绕“当代中国”这个主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政府治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一、稿件Word文档请投至唯一投稿邮箱qiushi1959@vip.126.com,格式为“题名+单位+作者姓名”,并在文...

村级治理国家化:演进逻辑、现实困境与调适路径————作者:张云生;张喜红;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村级治理经历了复杂的国家化过程。这一过程并非是单纯的国家单向驱动,而是国家整合输入与乡村社会回应输出的互嵌。伴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稳步提升,村级治理国家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村庄自治事务被纳入国家治理轨道,这不仅有效保证了国家意志在村级层面的贯彻,也加速了村级治理向现代化的转型。但是,国家介入村级治理也带来了国家责任泛化、村庄公共性消解及国家化治理进程受阻等后果。从长远看,这会潜...

控制型治理:县域应急管理的运作机理与实践偏差————作者:杨丽新;杨华;

摘要:县域是基本的治理单元,县域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以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系统性地呈现并分析了县域应急管理的运作过程与实践样态。县域应急管理的运转依赖合法机制与效率机制,其中,合法机制来源于国家治理转型的体制环境,表现为“一核多元”的组织架构、“三位一体”的党政责任体系以及预防为主的全过程管理路径;效率机制的基础是党政统合的结构环境,通过差序化的资源配置和从过程到结果的双重控制系...

“数智”激活“数治”: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机理与实现机制————作者:陆昱;

摘要: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对城市治理各领域、各环节进行数据要素驱动、数字技术赋能、“数治”能力建设和“数智”机制构建的过程。数字技术与城市治理具有内在契合性,主要体现在“软件”维度和“硬件”维度。“软件”是指城市治理涉及的主体协作、科层体制、制度体系和情境认知等,“硬件”是指城市治理中的常用设备、基础设施、终端工具和物理空间等。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机理为“数智”,即运用数字技术从“软件”和“硬件”维...

主体责任序列重构:乡村公共品供给的路径创新——基于湖北省“共同缔造”试点的机制分析————作者:雒珊;吴理财;

摘要:乡村公共品供给长期陷入项目制自上而下路径的效率困境,其症结在于政府、村级组织与农民的权责错位。本研究以湖北省“共同缔造”试点为经验载体,从“主体责任序列”视角揭示公共品供给由政府主导向农民优先转变的路径创新机制。研究发现,“共同缔造”通过3重机制重构责任序列:前端农民动员,以屋场会协商整合内生需求,通过骨干带动与分层动员将个体诉求转化为集体责任契约;中端村级统筹,筛选普惠性需求并调解利益矛盾,实现...

社会组织何以重塑基层社区集体行动——基于“文化场域”的个案分析————作者:邢磊;

摘要:居民“原子化”及由此产生的社区集体行动困境是基层社区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组织对基层社区集体行动的影响值得关注。然而,关于社会组织重塑社区集体行动的因果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对四川省崇州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展开长时段的纵向跟踪研究,并建构了以“附近”为文化场域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社会组织通过文化场域的建构,以文化为纽带,借助空间建构、情感培育、社会关系等三重要素实现...

农村微腐败的滋生土壤与生成逻辑——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作者:洪宇;过勇;

摘要:村干部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容易导致腐败。本研究从权力的角度探究农村微腐败滋生的土壤,运用扎根理论对82份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村干部拥有的信息控制权、资源支配权和议价权力等是农村微腐败的权力基础,村干部权力形态的形塑及其腐败行为的滋生是资源下乡、结构性赋权和基层治理制度性困境叠加作用的结果。村干部既是政府代理人,又是村民当家人,具有独特的权力优势,可以利用对上级政府和村民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在...

社会高度关注:一种科层体制的注意力分配方式————作者:石建;

摘要:领导高度重视是影响科层体制注意力分配的重要方式,同时,社会高度关注也驱动着科层体制的注意力分配。公共讨论、社会监督以及注意力吸引构成社会高度关注的3种类型,“社会高度关注—下级政府重视”“社会高度关注—上级领导重视—下级政府重视”则分别属于社会高度关注驱动地方政府注意力分配的直接路径与间接路径。社会舆论、社会问责驱动,政治势能驱动以及回应民意的政治伦理,则是社会高度关注驱动注意力分配的作用机理。社...

从“政策学习”到“知识生产”:政策再生产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生成逻辑及功能机制————作者:满小欧;薛增鑫;

摘要:政策再生产作为层级治理体系下政策传递的关键机制,不仅是政策目标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对政策议题的精准回应与政策方案的理性补充。既有研究多从组织维度解释政策再生产的行为逻辑,关于其如何生成及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传导机制尚未被揭示。本研究立足于政策过程,基于“知识生产”视角,从理论层面阐释了政策再生产的概念内涵、结构性要素、生成过程及其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再生产既具有知识生产的功...

再组织化:复杂风险情境下应急管理共同体的构建逻辑————作者:汪静;吴玉锋;

摘要:本研究基于四川省“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建设的案例,从再组织化视角出发,建立“组织场域—组织接点—组织网络”的分析框架,以此透视复杂风险情境下应急管理共同体的生成机制与运作过程。研究发现,应急管理共同体构建的机会之窗源于外部复杂风险的累积叠加与制度场域内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在政治统合下,通过强化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和信息共享,为应急管理共同体提供正常运转的再组织化接点;依托跨部门交叉任职和网络化协作,...

挂牌督办:理解中国特色安全生产的治理逻辑——基于“压力—责任”视角的多案例研究————作者:方雷;曹冬松;

摘要:挂牌督办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治理工具,是“压力—责任”体制下督办责任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具有高位推动、高压问责和高效执行等特点。基于对45起典型督办案例的质性分析,综合运用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在实践中挂牌督办驱动国家安全生产治理水平提升的运行逻辑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通过上级政府的压力传导明确督办的责任;通过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促进督办指标任务的分解;通过统筹协调的调度实现责任...

《求实》杂志简介

摘要:<正>《求实》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治学(中国政治)期刊。《求实》为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政党领导逻辑————作者:张等文;刘绍覃;

摘要: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改革、完善与成型,始终遵循着政党领导的独特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既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注入强大动力,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

《求实》投稿须知

摘要:<正>《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政治学(中国政治)期刊。论文应紧紧围绕“当代中国”这个主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政府治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一、稿件Word文档请投至唯一投稿邮箱qiushi1959@vip.126.com,格式为“题名+单位+作者姓名”,并在文...

结构调适、过程优化与行动赋能: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基于浙江省金华市L村的案例研究————作者:张新文;万栗江;

摘要: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面向,也是乡村治理转型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赋能理论,提出“结构调适—过程优化—行动赋能”的分析框架,对浙江省金华市L村“智慧村社”数字治理平台案例进行剖析,从组织、制度与机制层面阐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变革逻辑,强化对数字治理问题的整体性回应。通过构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新的解释框架,研究发现:从结构调适维度看,以技术嵌入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由异质到标准、碎片...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