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分析》杂志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主办的哲学类专业刊物,创刊于2010年7月。本刊办刊宗旨:尊重学术创造,提倡资料扎实的专题研究和思想敏锐的文本研究,鼓励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
《哲学分析》以发表国内各地学者的学术成果为主,适当登载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论文和国外哲学同行的中译新作,鼓励哲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努力为哲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舞台。
哲学分析杂志栏目设置
哲学专题研究、哲学传统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随笔与访谈、动态与书评
哲学分析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系统辩证学学报
《系统辩证学学报》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的哲学期刊。本刊是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刊,哲学类核心期刊。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成果,探讨系统辩证学、系统哲学、系统科学原理的理论及其应用等问题。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哲学分析》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哲学分析》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哲学分析最新期刊目录
神经、媒介与习惯:一种新的认知延展视角————作者:戴潘;
摘要:认知科学较少关注文化濡化,而媒介以及媒介人工物在认知的文化濡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芬格赫特试图通过一般媒介理论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揭示如何从媒介视角出发来描述人类认知的文化濡化;通过发展出一种媒介性人工习惯概念,阐释了认知的物质参与中的核心解释层次;通过神经媒介性概念阐释了大脑神经过程与媒介过程的融合,以及认知延展的机制,进而重构了与认知延展相兼容的大脑预测加工理论。但其论证缺少心智研究的本体论维...
投稿须知
摘要:<正>1.来稿须是作者独立研究成果,遵守学术规范。2.来稿若是基金项目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3.本刊全面采用在线投稿系统,唯一投稿地址为http://zxfx.cbpt.cnki.net。稿件内容以作者投寄的Word版电子文本为准,正文另页附上作者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相关信息。4.论文类来稿篇幅一般在1.5万字以内,并附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
罗尔斯和桑德尔的正义理念之争——基于马克思“资本共同体”思想的解析————作者:汪志坚;
摘要:桑德尔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评集中展示了当代西方社群主义者对自由主义学说的不满。后期罗尔斯致力于阐释西方宪政民主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中隐含的政治观念,这本让人期待他会更多容纳社群主义者的批评意见。然而,罗尔斯由阐释西方公共政治文化得出的理论结论却与桑德尔的建议南辕北辙。马克思的资本共同体思想为我们理解以上反差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学基础。由于以资本增殖为底层逻辑的当代西方社会与桑德尔预设的同气相求、互助友...
捍卫哲学知识——与王文方教授商榷————作者:黄远帆;
摘要:哲学虚无主义认为哲学实践不会产生实质性知识。毕比、科恩布利思、莱肯和王文方教授是当代哲学虚无论的代表。王文方教授给出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论证,即从哲学的对象和话题入手来支持哲学虚无论,主张哲学的对象是主观的,因而无法产生实质性知识。若将哲学的对象分为主观的、客观的和抽象的三类,即便哲学对象是主观的,通过重新界定“产生哲学知识”,哲学实践仍旧可以产生哲学知识
王阳明“良知见在”说重探————作者:高正乐;
摘要:王阳明在有生之年没有将“良知见在”作为固定教法使用,但他的良知思想中某些情境可以用“良知见在”来描述。“良知”有时指称本然心体,有时指称心体的本真知觉,有时又特指吾心对意念的本真知觉。指称功能时,良知仅是本真知觉,而不等同于现实知觉。现实当中的知觉往往是良知功能被遮蔽扭曲的结果。而且良知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产生机制。“见在”意为现下存在。“良知见在”最适合描述吾人日常生活中良知全体迸发的那些时刻。...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法译版导言————作者:伯纳德·威廉斯;吴芸菲;
摘要: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之间不存在无法弥合的分野,英美道德哲学当今也不再固守语言分析的志向。就哲学史而言,倘若尤其关注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可据此探究现代性的历史条件为伦理思想提出的问题。与法国流行的风格不同,英美道德哲学应取的趣向既要关注日常伦理思考的英美传统,又要批判其建构伦理学理论的倾向。伦理学理论以功效主义为典型代表,该理论认为理性的实践思想以最大化偏好满足为目标,在对待常人的道德情感上产生两难。伦...
评围绕运气平等主义的论辩————作者:顾肃;
摘要:运气平等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在分配体制中突出个人自主和选择的责任,克服运气在个人生活中的不利影响。通过阐述原生运气与选项运气、运气与选择的区分,强调个人需要为自愿选择的结果负责,而对自己不能控制的出身、遗传等因素形成的劣势,则需要社会给予适当的补偿。德沃金主张资源平等论,社会通过在市场上购买假设的运气险来给予援助,福利机会平等论则主张,人们在平静的心态下思考清楚,并且未犯任何推理性错误对偏好进行彻底的...
培养正义感的诸种困难————作者:汉尼斯·库赫;王巧贞;
摘要:本文分析罗尔斯的道德心理学,分析罗尔斯的正义社会必须培育一种足够强的正义感的主张。当罗尔斯探究在正义的基本结构之下发展正义感时,他隐晦地窄化了焦点:他仅仅表明了基于下述前提的正义感的发展,即除了正在被考察的那个人,社会中的所有其他成员都已经拥有了健全的正义感。这很大程度上预先假定了需要说明的问题:即总体而言公民是如何发展出正义感的。罗尔斯分析视角的收缩,导致其在分析稳定性问题尤其是与财产占有式民主...
从哲学角度探讨人工智能的理解问题和对人生的影响————作者:张庆熊;
摘要:人工智能引发威力无比的科学技术革新,人类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人工智能究竟有无自我意识和理解能力,计算机的“智能”究竟从何而来,这仅从技术层面解说还不够,还需要从哲学的角度进行理论思考。本文首先从分析哲学有关人工智能的讨论说起,然后结合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进行探讨。有鉴于人工智能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努力将哲学分析与对生活世界的考察相结合,以求反思人工智能正反两方面的效应,...
作为剥削新形式的自由数字劳动:一种批判性分析————作者:卡洛·韦尔切洛内;安东尼奥·迪—斯塔西奥;郑雪美;李敬;
摘要:随着认知资本主义(尤其是数字革命)的到来,自由数字劳动已然成为辩论的中心议题。这一概念表明,用户在数字平台上的自由活动,往往不知不觉中以一种自我管控的方式生产数据,并且得不到任何金钱报酬。因此,这一概念特别有助于指出,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之间的明确界限正在消失。谷歌和脸书作为典型范例,展示了数字平台上的用户活动如何使价值增殖。这两大“商业性的免费”平台在股票市值和利润水平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这些公司...
“克吕格两难”及其后果————作者:黄翔;
摘要:20世纪七八年代,科学史与STS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并产生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从90年代开始,两个学科不再合作。科学史家达丝顿在《科学元勘和科学史》一文中对此现象作出了批判性反思,但受到STS学会主席嘉姗诺芙和科学史家迪尔的质疑。为了给达丝顿作出辩护,有必要用当代历史知识论的重镇马普所的科学史团队的创建者、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洛伦兹·克吕格的历史知识论作为理论资源。克吕格在1978年发表的《科学...
从“确定性”到“概率性”——计算机科学范式转换的哲学分析————作者:张博宇;郭贵春;
摘要:从计算本质来看,计算机科学发展经历了四个递进阶段:符号的逻辑推理、算法程序设计、数据驱动的概率统计和智能的生成式计算,整体上反映了从“确定性”到“概率性”、从“逻辑推理”到“经验学习”、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造”、从“分析”到“生成”的四个转变的过程与趋势。从计算机科学与哲学两个维度分析这一趋势,以及计算范式演进背后的哲学基础与认知转型,可见计算机科学范式的演进并非简单线性替代,而是多元共存与融...
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多重内涵————作者:杨国荣;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与现在所提出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相互联系。“中国式现代化”包含多方面的内涵。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法治和民主的结合,这种结合同时体现了政治领域中完备性和开放性之间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重要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以形式和实质结合为视域,可以将“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结合起来。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文明的要...
中国式现代化意蕴的五维思考————作者:张建琴;
摘要:遵循唯物辩证法,基于五种思维视野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蕴。从宏观战略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形态提供新的范式,从纵向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复兴开创新的路径,从全局系统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治理打开新的局面,从辩证发展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未来翻开新的篇章,从时代创新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新的力量。因此,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
“文明秩序”的革新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作者:贺来;
摘要:“文明秩序”构成每一种文明形态的深层内核,“文明秩序”的革新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具有深层的内在关联。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入手把握,“文明秩序”是一个包含“生态秩序”“社会秩序”和“价值秩序”等多层面的有机整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不是从某种抽象原则出发提出的外在要求,而是回应当代人类社会“文明秩序”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内生的、迫切的现实呼声。正是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生态秩序”“社会秩序”和“价...
边界与想象——对“Horizont”的隐喻学考察————作者:鲍永玲;
摘要:“Horizont”源于“?ρ?ζων”,原指天文学中的视域线。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它逐步脱离自然空间的语义约束,转化为揭示人类存在限度、认知结构与理解张力的核心隐喻。在中世纪神学中,阿奎那将horízōn与confinium并置,展示了人类作为中介存在者的本体论张力。自文艺复兴透视法确立视觉秩序以来,经由笛卡尔对理性界限的划定与康德对知性限度的反思,“Horizont”转化为主体性构型与先验设限的...
新质生产力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作者:陈玲;王沅芷;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概念,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也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逻辑的重大理论创新,而且彻底颠覆了原有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重构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构筑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秩序,夯实了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物质基础,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从竞争性的博弈向合作性共生的转型
足球为什么如此迷人?————作者:保罗·霍宁根—霍纳;韩毅;
摘要:作为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运动,足球不但与现实生活有着深层次的关联,而且能够超越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年龄及性别的各种差异,具有强烈的广泛性。这背后的原因或许是足球总是能够激发强烈的情绪体验,这种吸引力源于足球重现了生活的戏剧性——能力与机遇的交互作用。通过规则的简化和对戏剧性的深度模拟,足球创造了丰富且不可预测的变化,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确定性,又剥离了生活的严肃性,使其成为一项兼具娱乐性和深刻性...
集体默会知识究竟是什么?————作者:谭笑;
摘要:集体默会知识的概念指的是社会交往、合作中所需要的技能。集体默会知识容易与集体技能知识和联合技能知识相混淆,它更接近于联合技能知识,而非集体技能知识。集体默会知识填补了从身体性的社会认知机制到群体中的明确规范之间的空白地带,也在这样一个连续过程的自然主义考察中呈现出集体默会知识具有具身性、规范性和集体性三方面特征。它延续着从动物而来的群体沟通合作的生理机制,又在实践中逐渐构成了群体认同的隐性规范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之所在————作者:田鹏颖;
摘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就新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自身矛盾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上,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和谐共生;在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上追求立己达人;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多维批判与全面超越,为人类文明发展开创了宏阔前景,从而引领人类社会向着新的文明彼岸迈进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山东工会论坛
- 省级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青海政报
- 国家级台湾研究杂志
- 省级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 省级今日辽宁
- 省级公关世界杂志
- 省级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 省级东方行政论坛
- 国家级特区实践与理论
- 国家级中华魂
- 省级南方周末
- 省级时代主人
- 省级今日南国
- 省级延边党校学报
- 国家级福建党史月刊
- 南大核心青海社会科学
- 省级 视野
- 省级人才瞭望
- 省级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法学研究
- 省级新长征(党建版)
- 北大核心现代国际关系
- 省级党史博览
- 省级前线
- 省级党史博采(理论)
- 国家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广西民族研究
- 国家级战略与管理
- 省级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