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专业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和精湛的专业技术队伍为基础,及时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重视中青年皮肤性病科学工作者的继续教育。适合高中级皮肤性病科学工作者及相关学科医药、卫生、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核心期刊”,被卫生部列为我国皮肤病类学术类期刊及我国性病学领域高效核心期刊,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先后被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重庆维普数据库、CCMC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华医学杂志网、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收录,同时被国内10余种检索期刊收录。
【栏目设置】
设有专家治学经验、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经验、性病、病例报告、争鸣园地等20余个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558)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招收进修医师通知
(559)肌肽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促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敏;秦本露;明迪;南华亮;段得鉴
(562)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半胱天冬酶-1及IL-37,IL-18水平的检测
于昕鑫[1];王秀敏[2];冉德林[1]
(565)IL-1β对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茹孟洁[1,2];刘阳[1,2];安美文[1,2];芦莹[3];柳柏梅[1,2]
(569)MMP-9,TIMP-1及ETS-1在扁平苔藓中的表达
杜杰[1];王君[2];赵涵[3];王桂芝[2]
(571)重申《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作者署名制度
(572)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卵泡期性激素水平的检测
余婷婷;顾小平
(575)皮脂分泌率对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李元朝[1];胡学强[1];杨兰[2];何威[1];王儒鹏[1];周春丽[1];张斌[1]
临床经验
(578)布替萘芬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疗效Meta分析
曲晓宇;张四喜;张文锐;宋燕青
牡丹江医学院投稿:广东省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摘 要]我国医药行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研究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从广东省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牡丹江医学院投稿,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已成为当前医药市场的重要营销模式,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医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医药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相关信息的传播,促进和达成医药类商品的交易。通过互联网进行药品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在线药品批发业务、互联网药品广告和招商、医药行业信息的传播、医疗机构网上集中采购招标、网上药品零售等行为,均是医药电子商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和发展,让广大医药企业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下去,构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电子商务模式必不可少。笔者就广东省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展开分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掌跖脓疱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唐金凤;张胜逆;楚瑞琦;
摘要:掌跖脓疱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掌跖部位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周期性的无菌脓疱,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掌跖脓疱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免疫失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对掌跖脓疱病近年来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白细胞介素(IL)-8、IL-17、IL-22、IL-23和IL-36,其中IL-36与IL-8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掌跖脓疱病患者探...
132例光线性角化病临床分型与皮肤镜特征分析————作者:薛月萃;陈玉;陈杰;陈丽华;
摘要:目的分析132例光线性角化病(AK)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皮肤镜特点,为皮肤镜下鉴别AK不同临床亚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4年10月经福建省福清市医院病理确诊为AK的132例患者,根据临床形态不同分为角化过度型、色素型、萎缩型及皮角型,对其临床特征与皮肤镜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角化过度型AK最常见的皮肤镜特征为红色假网状结构(95.89%)、毛囊口角栓(83.56%)、毛囊口周围...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水源性肢端角化症1例————作者:易水桃;李芳;李文双;宁艳洁;詹冶颖;
摘要:患者女,18岁,双手足皮肤遇水后浸渍、水肿性斑块3年。皮肤科情况:双侧手足掌指屈侧可见边界清楚的色素减退斑,触之皮肤粗糙、增厚,手部水浸泡实验阳性。皮肤镜检查示:浸水前皮嵴内均匀分布白色斑点(汗腺开口)较正常皮肤大且密,未见鳞屑,未见异常血管模式;浸水后沿皮嵴边缘分布白色鳞屑,皮嵴分离呈半透明垒砖样结构,白色斑点(汗腺开口)消失,未见异常血管模式。诊断:水源性肢端角化症。治疗: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皮...
佩索利单抗治疗嗜中性皮病4例临床分析————作者:方零露;陈伟权;韩敬端;李芳谷;李文;钟昆;周英;
摘要:目的 探讨佩索利单抗在嗜中性皮病中的疗效、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潜力。方法 对4例嗜中性皮病(2例连续性肢端皮炎、2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进行佩索利单抗治疗,观察皮损改善情况、甲损害恢复情况及安全性事件。结果 4例患者经佩索利单抗治疗后,皮损均显著改善,DLQI与VAS评分显著下降。2例ACH患者实现甲周红斑、脓疱消失,甲损害逆转,NAPSI评分均明显下降。2例PG患者溃疡愈合伴增生/萎缩性瘢痕形成。所有...
阿维A治疗1例角层下脓疱病合并IgA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作者:张嘉艺;施若非;潘萌;赵肖庆;陈利红;郑捷;李霞;
摘要:患者女,52岁,全身反复红斑脓疱脱屑10年余,组织病理提示角层下脓疱,直接免疫荧光及自身免疫性疱病抗体均阴性,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提示存在IgA、λ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诊断为角层下脓疱病合并IgA型M蛋白血症,既往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改用阿维A后快速起效并成功停用系统激素,目前阿维A每日10mg维持,两年随访皮疹未复发,但IgA型M蛋白仍存在
“表皮屏障受损及分层修复”新理念————作者:何黎;
摘要:广义的皮肤屏障包括物理屏障、神经屏障、色素屏障及免疫屏障。狭义的皮肤屏障通常指表皮屏障。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质层,忽视了表皮其他层次的屏障修复。近年研究表明,多种皮肤疾病及皮肤问题的表皮屏障受损不仅在角质层,还涉及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且角化包膜、细胞间脂质及紧密连接蛋白变化也是表皮屏障受损的关键因素。但迄今为止,仍缺乏对表皮屏障不同层次受损机制及干预的系统探讨。本文提出“表皮屏障受损及分层修复”...
黑素细胞移植联合特色中药治疗稳定期白癜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滕佳男;王红娟;康晓静;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黑素细胞移植联合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24例行黑素细胞移植联合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和24例单独行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的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移植组白癜风皮损治疗有效率为37.50%,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患者40~45 d出现色素再生,9个月新发色素基本稳...
阿布昔替尼治疗传统药物抵抗的特应性皮炎54例临床观察————作者:邓新杰;陈艳;王鼎鼎;邵也;徐云升;
摘要:目的 评价小分子靶向药阿布昔替尼治疗传统药物抵抗的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外用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不佳的54例AD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以患者为主的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同时检查血常规、总IgE、凝血...
负载清肤止痒颗粒水提物的角蛋白和氧化透明质酸水凝胶促进日晒伤皮肤屏障修复————作者:杜婷;奚若凡;王佩瑶;刘欣;徐洪;朱建勇;杨光;李福伦;
摘要:目的 构建负载清肤止痒颗粒水提物的角蛋白和氧化透明质酸水凝胶(清肤止痒水凝胶),评估其对日晒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角蛋白、氧化透明质酸、清肤止痒颗粒水提物复配形成水凝胶并进行物理表征;平板涂布法观察抑菌效果;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其抗氧化性能;基于3D表皮模型(EpiKutis?)使用MTT法检测水凝胶皮肤刺激性;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表达;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UVB...
额部皮肤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作者:郭雅涛;杨曦;袁丽倩;任静;屈文娟;曹伟;
摘要:患者女,81岁,5年前额部外伤后出现红斑伴糜烂、溃疡,无自觉症状,清创后红斑迅速增大。既往否认鼻咽癌及其他系统肿瘤。皮肤组织病理结果示:真皮内见异型增生的上皮样细胞,主要呈巢团状排列;瘤细胞核淡染,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上皮样细胞广谱CK(3+)、P63(2+)、Ki67(>90%+);周围淋巴细胞CD3(+)、CD20(+);EBER、CK...
阿帕替尼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样皮损1例————作者:黄楠;李宇;王觅;李利;章乐;王婷婷;
摘要:患者男,67岁,全身红斑、水疱伴痒痛1个月余。患者因“原发性肝癌”口服“阿帕替尼”约10 d后逐渐出现全身红斑、水疱,口腔糜烂、溃疡,伴瘙痒、疼痛。查体:全身见多发红斑、水疱,疱壁薄,疱液浑浊,散在片状糜烂,渗液多,可见结痂,口腔糜烂,分泌物较多,下肢水肿。腹部膨隆,腹部张力稍高。腰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疱,棘层个别角化不良细胞,灶性基底细胞空泡化,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
基于骨髓造血探析益肾填精法治疗艾滋病免疫重建不良的作用机制————作者:李晨;胡新宁;张欣欣;郭会军;陈守生;许前磊;
摘要:艾滋病免疫重建不良是AIDS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无明显增长、免疫功能恢复不良的临床现象,是AIDS治疗中的难点问题。中医认为艾毒侵袭导致肾脏亏虚,使肾不藏精无以滋养骨髓,是免疫重建不良的病机演变过程。肾虚精亏可通过骨髓造血抑制、干细胞分化失常、HIV潜伏库下异常免疫激活等途径促进该病的发生与发展。采用益肾填精类中药以补肾生髓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式,...
强脉冲光联合微针导入聚左旋乳酸改善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观察————作者:李云飞;杨莉;鲁亚青;吴华娟;李雪莉;
摘要: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联合微针导入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对面部皮肤老化改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 例面部皮肤老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强脉冲光联合微针导入聚左旋乳酸治疗,对照组仅行强脉冲光治疗。两组均进行3次治疗,间隔4周一次,随访并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红斑指数、黑色素指数、毛孔指数在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
重症药疹的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展————作者:浦芸静;邓丹琪;
摘要:重症药疹是一类致死率高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SCARs),传统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显著。近年来,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通过精准调控免疫通路(如TNF-α、IL-5/IL-5R、JAK/STAT等)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旨在综述重症药疹在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现有认知,并进一步探讨个...
基于IL-4/JAK1/STAT6通路探究苦参素对慢性荨麻疹大鼠的保护作用————作者:王世宁;温杰;米倩;王永霞;李亚文;安国芝;
摘要:目的 探究IL-4/JAK1/STAT6通路下苦参素对慢性荨麻疹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低、中、高剂量苦参素(oxymatrine,OM)组。西药组给予氯雷他定1 mg/(kg·d)灌胃,各剂量OM组分别给予0.2、0.4、0.6 g/(kg·d)苦参素灌胃,连续7 d。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白三烯水平,中性红染色检测肥大细...
T细胞耗竭在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邓晨薇;李霞;邱桂荣;李晓健;宋瑜;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皮肤上出现红斑及鳞屑,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伴显著炎症细胞浸润。近年来,T细胞耗竭作为一种在长期抗原暴露及慢性炎症环境中逐步丧失效应功能的特定状态,逐渐受到广泛关注。T细胞耗竭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的适应性意义,其通过削弱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慢性炎症。本文重点探讨T细胞耗竭在银屑病中...
司普奇拜单抗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作者:陈讳;贺爱娟;霍文耀;魏亚鑫;
摘要:患者女,54 岁,全身红斑、水疱伴瘙痒1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双腕、前臂红斑上散在绿豆至蚕豆大小的水疱、大疱,疱壁紧张,疱液澄清,部分水疱破溃、糜烂,少数结痂,皮损区散在抓痕。尼氏征阴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浅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中等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示:表皮基底膜带C3线状沉积,余IgG、IgM、IgA、Fib阴性...
青斑样血管病凝血机制研究进展————作者:王艺璇;晋红中;
摘要:青斑样血管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血栓闭塞性皮肤病,常见于15~50岁人群。青斑样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与凝血异常密切相关,包括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升高、凝血酶原活性增加以及凝血因子V突变等。血小板功能与血栓形成的相互作用在病变中发挥关键作用,纤溶系统、抗凝蛋白的功能缺失会影响溶栓及加剧血栓的形成。此外,炎症和凝血系统的相互作用、基因突变等也会诱发青斑样血管病患者的凝血异常。本文旨在分析凝血异常在青斑样血管病发...
火针联合新型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协同降低炎症因子机制研究————作者:胡雯;叶冬晴;
摘要:目的 探究火针与新型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 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火针组(H组)与水杨酸组(S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皮损消退时间、皮损消退数目...
基底细胞癌的皮肤影像学特征研究新进展————作者:朱雅溪;谭思瑶;付丽新;陈涛;
摘要: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皮肤科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近年来随着无创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新型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方法在BCC的诊断、分型和治疗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皮肤镜、共聚焦显微镜、双光子荧光显微镜、高频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5项影像技术在BCC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各影像技术下BCC的特征及优缺点...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介入放射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北大核心解剖学
- 北大核心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国家级食品安全导刊
- 北大核心山西护理
- 国家级微创泌尿外科
- 北大核心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北大核心海南医学
- 省级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 国家级中华血液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上海医学
- 北大核心东南国防医药
- 国家级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 北大核心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省级实用医技杂志
- 省级中国医学创新
- 国家级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省级广东医学院学报
- 省级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国家级现代中医临床
- 北大核心军事医学
- 北大核心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省级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省级中国医刊杂志
- 国家级医学与法学
- 省级心理与健康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