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血液学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2-1090/R
国际标准刊号:0253-2727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华血液学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医学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是由中国科学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承办,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

  本刊坚持明确的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血液学、实验血液学的新成果,介绍血液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国外血液学研究新进展,交流临床工作和实验研究经验,促进和指导我国血液学研究的发展,在学术上反映和代表了我国血液学研究的水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目前本刊被《CA》、《Index Medicus/Medline》、《Biological Abstracts》、《Medline Express》、《CBMdisc》等系统收录多年,国内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检索系统收录,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评为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

  在2001年被选入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0-2005年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及优秀期刊。200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2005年被评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三等奖。2007年入选第六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6和2007年荣获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C类资助。

  【栏目设置】

  设有专著、述评、论著、研究报告、病例报告、方法介绍、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专题讨论、综述、讲座、国际学术交流、医学问答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FLT3-ITD突变数量、长度及水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丁莎莎,沈宏杰,陈子兴,陈苏宁,岑建农,丁子轩,何军,Ding Shasha,Shen Hongjie,Chen Zixing,Chen Suning,Cen Jiannong,Ding Zixuan,He Jun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5例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 邹德慧,黄文阳,刘宏,傅明伟,李增军,隋伟薇,齐军元,赵耀中,汝昆

  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up-B15与基质细胞共培养后对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变化 张焕新,陈翀,闫志凌,宋旭光,陈伟,李德鹏,邱婷婷,张璞,曾令宇

  Embelin通过氧化应激途径导致DNA损伤抑制HL-60细胞增殖 杨莹,胡荣,朱珂,李迎春,李佳,苗苗,王洪涛,姚鲲,刘卓刚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血清对人脐带内皮细胞的作用 姚剑峰,宋阿霞,阮峥,周卢琨,刘鹏,朱海燕,公海艳,董树旭,许元富

  白消安联合增量氟达拉滨为主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DS和MDS-AML的临床研究 袁景,任汉云,邱志祥,李渊,王茫桔,刘微,许蔚林,孙玉华,王莉红

  60岁以下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分析——单中心BDHALL2000/02方案临床研究结果 王婷玉,邹德慧,章艳茹,李增军,隋伟薇,傅明伟,赵耀中,王建祥,秘营昌

  抑癌基因Hes1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田晨,贾勇胜,胡冬至,李婵娟,屈福莲,张翼鷟,Tian Chen,Jia Yongsheng,Hu Dongzhi,Li Chanjuan,Qu Fulian,Zhang Yizhuo

  18F-FDG PET/CT三种评价方法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中的诊断价值 白洁菲,张迎强,段明辉,李剑,曹欣欣,蔡华聪,庄俊玲,陈苗,周道斌

  非IgM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邹德慧,易树华,刘慧敏,李增军,吕瑞,刘薇,汝昆,张培红,陈辉树

  泊马度胺联合CAR-T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U266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王蕾,张姝婷,欧剑锋,白海,Wang Lei,Zhang Shuting,Ou Jianfeng,Bai Hai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68.25±8.63)ml,低于对照组的(86.41±7.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2,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581,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进行监测,可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残余尿量,监测

  中华血液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血液肿瘤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诊治与防控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摘要: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 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血液肿瘤患者是CRE感染的高危人群, 且感染的病死率亦较高。在血液肿瘤患者中, 如何诊治和防控CRE感染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规范我国血液肿瘤患者CRE感染诊治方案和防控策略, 国内血液、感染等领域专家对CRE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测、治疗原...

造血干细胞移植50年从拓荒到领航, 中国方案重塑全球格局————作者:黄晓军;

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愈大多数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 于中国的发展历程堪称辉煌。1964年, 陆道培成功完成亚洲首例、全球第四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开启中国在该领域的征程。2000年, 黄晓军完成世界首例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并持续优化, 使其体系在2016年被世界骨髓移植协会命名为"北京方案", 如今成为全球单倍型移植的主流方案。新型细胞治疗的出现革新了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模...

奥雷巴替尼致伴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大量蛋白尿1例————作者:张巧艳;刘聪;梁英民;李国辉;

摘要:患者, 女, 37岁。2018年12月于当地医院产检时查血常规示WBC 21.39×109/L, 后多次复查WBC波动于(25.29~33.32)×109/L, 未进一步诊治。2019年4月17日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活检, 结果示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染色体核型:46,XX,t(9;22)(q34;q11),t(11;20)(q21;q13,3);BCR::ABL融合基因(P210)阳性;诊断...

2020-2024年广东地区血液内科血液标本分离菌流行病学变迁分析————作者:林烨欣;陈希铭;张岩;王窘;梁雯雯;谢勤虹;陈华亮;邓秋雪;杨旭;刘宁静;王译靖;李明欣;陈杨进;赵雅婷;何南豪;陈嘉康;肖书念;卓超;

摘要:目的探讨2020-2024年广东省56家成员单位血液内科血液标本病原菌分布和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和敏感率变迁, 比较性明晰血液内科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20-2024年广东省56家成员单位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标本的临床分离株分布构成比进行分析, 并对5年内检出率高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变化分析。分层抽取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O)进行碳青霉烯酶型检测, 并检测新...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现状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作者:魏求哲;谢沁颖;黄琳琳;袁国林;蔡惠丽;姜道滋;唐元艳;陈世民;任宏波;梅恒;

摘要:目的探究湖北省部分地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诊疗情况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湖北省七家医疗中心ITP患者的年龄、病程、症状、诊断及治疗情况, 通过ITP患者评估问卷(ITP-PAQ)线上调查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1033例患者纳入研究, 新诊断、持续性、慢性ITP患者占比分别为39.8%(411例)、19.1%(197例)、41.1%(...

携带胚系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作者:刘晓珍;张喻堤;蒋灵旭;梅琛;叶丽;马丽亚;周歆平;佟红艳;

摘要:目的研究携带胚系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探讨胚系突变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407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252例, 女155例, 中位年龄64(19~85)岁;分析携带胚系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探索胚系突变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MDS患者中胚系突变检出率为5.9%(24/407), 在21~30岁年龄...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作者:李智慧;王波;吕鑫;

摘要: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ALK+ LBCL)临床罕见, 其浆母细胞分化、结外骨及骨髓受累表现少见, 患者常规化疗敏感性低、预后差。本文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以骨质破坏及骨髓受累为主要表现被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ALK+ LBCL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患者为64岁男性, 因咳嗽、咳痰伴胸背部疼痛半月入院, 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接受VRD方案化疗3个疗程后被评估为...

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张文豪;唐古生;

摘要: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类以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生为特征的获得性恶性肿瘤, 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被称为经典型费城染色体阴性的MPN。高血压是MPN患者最常见的伴发疾病, 对MPN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治疗及预后有显著影响, 但在临床工作中可能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MPN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问题进行综述, 以协助临床医师对该类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基因治疗在血友病B领域的研究进展————作者:朱铁楠;

摘要:血友病B(Hemophilia B, HB)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 因编码凝血因子Ⅸ(FⅨ)的基因突变引起凝血因子Ⅸ缺乏所致。替代治疗为目前的标准治疗措施, 但面临着需终身用药、频繁静脉穿刺、输注后FⅨ活性水平存在波峰波谷影响疗效以及可能产生抑制物等诸多挑战。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替代或编辑技术, 恢复改变功能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医学手段。随着多个临床试验所展现的良好疗效和安...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作者:刘召云;赵祥鸿;刘惠;丁凯;彭凤平;姜凤娟;付蓉;

摘要:目的探索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NDMM患者133例, 通过LASSO回归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筛选预测亚群,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计算最佳截断值, 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 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秩和检验比较免疫风险评分高危与低...

血小板糖蛋白Ⅰbα抗体IgG1和IgG2a亚型在诱导血小板清除中的作用————作者:张赛;夏月;叶红磊;周康熙;孙成林;陈梦醒;戴克胜;闫荣;

摘要:目的研究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 GP)Ⅰbα抗体亚型IgG1和IgG2a在诱导血小板清除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并分离血小板, 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人GPⅠbα单抗AN51、AK2、HIP1、TM60、VM16d、WM23、SZ2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吞噬人血小板的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比较AN51全抗体、F(ab’)2和Fab片段诱导THP-1细胞吞噬...

一个遗传性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及其致病机制研究————作者:郑嘉伟;卢晓梅;郝李霞;卢林娜;杨嘉;赵丽东;付栋彦;王端阳;王刚;杨林花;

摘要:先证者为32岁女性, 因妊娠9月余、胎动减少和下腹部不适就诊。先证者及其父亲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 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水平降低, 凝血酶时间(TT)延长, 其母亲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均正常。超声检查示"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 Sanger测序法检测FGA、FGB和FGG基因碱基序列, 先证者及父亲均检出FGG基因6号外显子c.61...

泽布替尼治疗B细胞肿瘤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性真菌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作者:金振硕;黄月华;于凡;郭毅;董生;李利红;王燕婴;

摘要: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的出现为B细胞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但近年来随着其广泛应用, 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本文报道3例B细胞肿瘤患者, 包括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接受BTKi泽布替尼单药或联合治疗期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性真菌病(IFD)事件, 所有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均有效, 达到完全缓解;中位随访35个月, 所有患者均为持续缓解状态且IFD均未...

中国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年版)————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肿瘤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肿瘤学组;

摘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 常以严重出血为首发表现, 起病凶险。虽然APL的5年无病生存率已达90%以上, 但在儿童APL诊断和治疗策略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推动儿童APL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我们制定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国儿童APL诊疗指南

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建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IDH2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作者:黄茜;缪祎;肖晓;李静;金晖;李建勇;施文瑜;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技术建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循环游离DNA(cell-free DNA, cfDNA)中IDH2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并对该方法进行性能评估。方法针对IDH2 p.R172K、IDH2 p.R172M和IDH2 p.R172...

鹿龙再生汤通过调控Jak2/Stat3/Acsl4途径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造血功能————作者:周诚程;吴晓鋆;孙玮;盛甜滋;刘红;

摘要:目的探讨鹿龙再生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对A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近交系雌性BALB/c小鼠作为对照(对照组), 应用IFN-γ腹腔注射联合白消安灌胃的方法建立AA小鼠模型组, 并使用鹿龙再生汤对AA组连续灌胃10 d治疗, 评估其对Jak2/Stat3/Acsl4信号通路的影响。胸骨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小鼠骨髓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中脂质活性氧(ROS)的产生...

POEMS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

摘要:POEMS综合征是罕见浆细胞病, 临床表现多样, 患者易被漏诊和误诊, 从而延误治疗, 影响预后。POEMS综合征的诊断没有金标准, 主要基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随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新药的应用, POEMS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均获得极大改善。本共识对POEMS综合征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并分别对适合和不适合移植患者的治疗进行推荐

基因治疗开启血友病B患者"临床治愈"序章————作者:张磊;

摘要:血友病B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主要表现为全身各部位的自发性或外伤后出血。当前国内对于血友病B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因子替代治疗, 患者终身面临频繁静脉穿刺。近年来, 血友病B基因疗法发展迅速。在血友病B基因疗法即将进入中国临床之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和中国血友病协作组联合制定了《中国血友病B腺相关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临床应用指导意见(2025)》, 为血友病B基因疗法全流程的规范化给出了详...

免疫缺陷人群难治性/耐药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免疫缺陷专委会;

摘要:我国免疫缺陷人群数量迅速增多,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预后。目前尚缺乏针对免疫缺陷人群难治性/耐药性CMV感染的标准化诊疗体系。本共识基于国内外难治性/耐药性CMV感染的流行病学、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研究等, 针对难治性/耐药性CMV感染的诊断、治疗及管理形成了推荐意见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之路与中国贡献————作者:陈丽;陈赛娟;

摘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曾因早期高死亡率被称为"最凶险的白血病", 其治疗变革是肿瘤协同靶向治疗的里程碑。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的发现与应用, 使APL的5年总生存率从不足35%提升至90%以上。中国血液肿瘤学界在此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王振义教授研究组开创ATRA分化疗法, 张亭栋教授研究组验证ATO的临床价值。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团队克隆了APL特异的15和17号染色体...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